首页 / 正文

马仙鴘传

马仙鴘字灵馥,扶风..地人。父亲马伯鸾,做到宋朝冠军司马。

马仙鴘小时因果敢而闻名,遇父亲去世,绝食超过了礼节的规定,背土为父亲造坟,亲手种植松柏。马仙鴘从郢州主簿官职做起,后来升迁为武骑常侍,为小将,跟随齐朝安陆王萧缅。萧缅死后,仙鴘事奉明帝。齐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发动叛乱,马仙鴘多次立下战功,因功做到前将军。后出任龙骧将军、南汝陰、谯二郡太守。恰逢寿陽刚刚陷落,魏朝将领王肃侵犯边境,马仙鴘奋力作战,以少胜多,魏人十分害怕他。又因功升迁宁朔将军、豫州刺史。

义师举事,州郡有很多响应义师的,高祖派仙鴘的旧交姚仲宾劝说仙鴘,仙鴘在军中斩姚仲宾首级以示众。义师到达新林时,仙鴘还领兵在江西,每天夺取义师漕运的粮米。建康城陷落,马仙鴘哭了整整一宿,随后便解散部队回去请罪。高祖慰劳他说:“射断钩杆割掉袖口,以前人们都不记恨。你不要因为杀过我的使者截过我的漕米,苟且自己嫌弃自己。”仙鴘答谢说:“我就像失掉了主人的一条狗,后来的主人喂养我,便又为他所用。”高祖笑着赞美他。不久马仙鴘的母亲去世,高祖知道马仙鴘家中清贫,送给仙鴘办丧事的礼钱很多。仙鴘大哭,对他的弟弟仲艾说:“承蒙皇上赦免之恩,未有报答。现在又承受皇上特殊的恩惠,应当与你全身心地报效皇上。”

天监四年(505),梁朝的军队向北征讨,仙鴘每逢作战,在三军之中表现最为英勇,凡他首当其冲的,没有不被摧破的。与众位将领议事,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有人问起原因,仙鴘说:“大丈夫了解时世的话,应当前进不追求功名,后退不逃脱罪责,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有什么功劳可谈论的呢?”高祖授仙鴘辅国将军,宋安、安蛮二郡太守,后又改任南义陽太守。仙鴘多次攻破山蛮,郡境清静安宁。高祖根据马仙鴘的功劳封仙鴘为氵含..县伯,食邑四百户,多次升迁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刺史,辅国将军仍如从前。不久晋号贞威将军。

魏豫州人白皂生杀掉刺史琅笽王司马庆曾,自号平北将军,推举乡人胡逊为刺史,献悬瓠城来降梁朝。高祖派马仙鴘领兵奔赴悬瓠,又派直..将军武会超、马广率兵作为后援。仙鴘派马广、武会超等人驻守三关。十二月,元英攻破悬瓠,捉拿齐苟儿,进而攻打马广,又攻破马广,生擒马广送往洛陽。马仙鴘不能救马广。武会超等人也相继退散,魏军便进据三关。仙鴘因罪被召回,封为云骑将军。出任仁威司马。府主豫章王转号仙鴘为云麾,又任司马,加封振远将军。

天监十年(511),朐山百姓杀掉琅笽太守刘日折,将琅笽城拿去降魏,高祖下诏借给仙鴘符节,令仙鴘讨伐琅笽。魏徐州刺史卢昶率大军十多万奔赴琅笽。仙鴘与卢昶作战,多次攻破卢昶,卢昶逃走。仙鴘发兵乘胜追击,魏军兵得以幸免的十分之一、二,收得魏军士兵、粮食、牛马、军器,不计其数。马仙鴘整顿军队返回京师,升迁为太子右卫率,晋爵为侯,增加食邑六百户。天监十一年(512),改封持节称号,督豫、北豫、霍三州诸军事、信威将军、豫州刺史,兼任南汝陰太守。

起初,马仙鴘小名马仙婢,等到长大,因为“婢”名不雅,于是便用“王”代“女”,便成了“鴘”字。自从任将领到居住州郡,能与士兵同辛劳共安逸。身上穿的不过是粗布衣衫,居住的地方没有蚊帐被子遮挡,行军吃喝与最下层的一样。马仙鴘在边境,常常只身一人偷偷进入敌军间,侦察得知军营的围墙、村落的险要所在,因而作战多能取胜,士兵也心甘情愿为他所用,高祖平素喜欢倚仗他。马仙鴘任刺史四年,去世。诏赠左卫将军,谥号刚。马仙鴘的儿子马严夫继承。

猜你喜欢
  少帝纪四·薛居正
  卷三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脱脱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八·王称
  班马异同卷二十一·倪思
  方术纪·张瀚
  ◎“大东亚”文学代表之一的杨之华丑态·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謇斋琐缀录八·尹直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九十九·纪昀
  第六节公业·佚名
  卷四十七·班固
  杨贵妃传·欧阳修
  穆宗本纪·脱脱
  卷二 埒克等之叛·李有棠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八·彭定求

        卷378_1 【寄张籍】孟郊   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升。黯然秋思来,走入志士膺。   志士惜时逝,一宵三四兴。清汉徒自朗,浊河终无澄。   旧爱忽已远,新愁坐相凌。君其隐壮怀,我亦逃名称。   古人贵从晦,君子忌

  •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班固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城下钓,有一漂母哀之,饭

  • 列传第七 寇洛 李弼 弟标 于谨 子实·令狐德棻

    寇洛,上谷昌平人,累世为将吏。父延寿,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洛性明辨,不拘小节。正光末,以北边贼起,遂率乡亲避地于并、肆,因从尔朱荣征讨。及贺拔岳西征,洛与之乡里,乃募从入关。破赤水蜀,以功拜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别

  • 列传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李延寿

    景穆皇帝十四男:恭皇后生文成皇帝;袁椒房生阳平幽王新成;尉椒房生京兆康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阳椒房生汝阴灵王天赐;乐良厉王万寿、广平殇王洛侯母并阙。孟椒房生任城康王云;刘椒房生南安惠王桢、城阳康王长寿。慕容椒房生

  • 卷二百五十四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六月盡是年七月   六月丁卯朔,命知熙州王韶都提舉熙河路買馬,權提點刑獄鄭民憲同提舉。以中書言熙河出馬最多,雖已置買務於熙州,立法未盡故也。二十五日韶云云。   詔賜提舉河北常平倉司衛州封樁糧

  • 卷七十一·谷应泰

      ○魏忠贤乱政   熹宗天启元年秋八月,魏忠贤矫杀前太监王安。魏忠贤初名进忠,河间肃宁人也。少黠慧无籍,好酒善啖,喜驰马,能右手执弓,左手彀弦,射多奇中。目不识丁,然亦有胆力,   能决断,顾猜狠自用,喜事尚谀。尝与年少赌

  • 第二十四回 往复贻书囚使激怒 仓皇挽粟遇伏失粮·蔡东藩

      却说燕王棣信道衍言,于建文三年春月,复出师南犯,临行时,自撰祭文,哭奠阵亡将士张玉等,并脱下所服战袍,焚赐阴魂。将士家父兄子弟,无不感泣。燕王见人心奋激,即整兵至保定,与诸将议所向。邱福等请攻定州,燕王谓不如攻德州,乃

  • 卷十九内臣佩服纪略·刘若愚

    祖宗设立内官,其巾帽服佩,自有一定制度,其名色多非外廷所晓。而旧制醇雅,每寓等威节省之谊。自逆贤擅政,创古今未有之制,"服之不衷,身之灾也。"以今验昔,良然!贴里,其制如外廷之■〈石旋〉褶。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乾清宫管

  • 序·王世贞

    不佞生晚,当累洽之季,而又家世从缨绂后,窃有志慕说古公卿将相之盛。屈指西京以还,若功臣之族,鲜通籍者。计独有外戚王、马、梁、窦之属,虽鼎贵,不足道。而丞相彻侯父子相继,仅绛、条、韦、平两三氏而已。东京尚行谊,薄华腴,玄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正德十二年八月甲辰朔 上微服从德胜门出幸昌平外廷犹无知者次日大学士梁储蒋冕毛纪追至沙河上曰臣等昨在阁见午本未散候至申刻始出道路相传以为 圣驾清晨出至教场寻幸 天寿山臣等闻之心胆战惊莫知所措今储嗣未建人心

  • 第七○保结状光绪九年十月一一二一二-五·佚名

    快总头役许来,保结皂总头役倪源具保结状台下快总头役许来,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倪源一名,为人诚实,公事谙练,蒙准接充皂总一缺,所有催缴三班红白契及各款公事,不敢玩误等情。如有等情,惟来是问。合具保结

  • 第六十卷 忠节 四·缪荃孙

    苏 州 府 三 明(下)屈垣之屈垣之,字毓庵。父复显,诸生,以学行著。垣之幼好读书,受经于老儒冯培南,与王忠亮同学。冯曰:王生耸壑凌霄,故自令器;屈生超然有出尘之表,亦非凡人也。其后忠亮成进士,仕至监司,垣之以名节著,人

  • 食货六○·徐松

    恩惠「恩惠」二字原放在天头,今据体例移作标题。居养院养济院漏泽园等杂录【宋会要】居养院始于唐之悲田、福田院。 元符元年,诏:「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 崇宁五年,始赐名居养。从

  • 第十一章 16·辜鸿铭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辜讲孔子祖国(鲁国)贵族中最有权势的家族头目(季孙氏)积累了巨大财富。孔子的一位学生(冉有)为这位贵族当差,对居住在贵族土地上的人民苛刻地

  • 譬喻品第十二·佚名

    佛告善业。譬若大海中船卒坏。其船中人不取板樯不能得渡必於水死。若得板若樯有健者乘骑便不死。当知顺随海水出也。闿士大士有信乐有定行有精进。欲得无上正真道而不得明度。变谋明慧不得学。当中道得应仪缘一觉道。

  • 佛说七女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拘留国。在分儒达树园。与千罗汉俱。菩萨有五百人。及诸天龙鬼神。尔时拘留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智慧无双。为是国中作师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五·澄观

    大文第六尔时下偈颂赞德分。既至咏德显所证故。文中十方菩萨。即为十段。初二赞道场三昧等用。余八通赞佛德。今初。东方总赞一会。十颂分二。初总余别。别中亦二。前四叹佛。于中初二叹内德。一广二深。次一叹内外无

  • 金刚针论·佚名

    法称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婆罗门言。众典之内。四围陀正。又于此中念为其正。又此念中能所诠正。又于此中能诠为正。唯此最上无法过此。世若无此业云何作。由此能诠。若爱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