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传
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父赵弘,有勇有谋,元初为征行兵马都元帅,官阶至奉国上将军。炳自幼失父母,由堂兄抚育。十二岁那年,因饥荒往平州去投亲靠友,途中遇盗,兄将被杀,炳哭着请求代兄死。盗很惊异,也很感动,把他们都放走了。刚二十岁,因为是勋臣之子,侍奉世祖于王府,勤谨不懈,蒙世祖钟爱。世祖至桓州、抚州间,以炳为抚州长官。炳就任后,进行整顿,城邑为之一新。宪宗九年(1259),蒙古大军伐宋。不久北方有警,官府征兵及搜括民间财物,使燕、蓟骚动。蒙古军北还,炳在中途迎接圣驾,把北方所发生的事一一向世祖报告,并受命去追查所征兵卒,将搜括的民财都归原主,世祖嘉奖其忠诚。
中统元年(1260),命炳去兼管北京(大宁路)宣抚司事。北京控制辽东,该地区民族复杂,号称难治之地。当时,参知政事杨果为宣抚使,闻炳至,高兴地说“:我们无忧了。”中统三年,征北京鹰坊等户丁为兵,免其赋税,令炳总管其事。李王..反叛,占据济南,炳请领兵征讨。官军围城,炳领兵千人独当北面,将所俘叛军立即释放回去,对他们说:“你们是胁从,不治罪。”
济南李王..反叛平息,炳入朝任刑部侍郎兼中书省断事官。有人携带妓女登龙舟游玩,炳按法处治。不久,这个人死了,其子乘皇帝出行时,拦车诉冤。世祖谴责赵炳,炳说:“臣执法以尊君,职务应当如此。”帝怒,命他出去。其后对侍臣说“:炳用法太严,然不是徇私情的人。”改他为枢密院断事官。济南妖民作乱,命炳去镇压,赐金虎符,加昭勇大将军、济南路总管之职。炳至济南,只惩办首恶,其余全予释放。年成欠收,炳发官仓粮食赈济,而后再奏报朝廷,朝廷也不认为他有罪过。调辽东提刑按察使,辽东闻炳来,豪强奸猾之徒再不敢胡作非为了。
至元九年(1272),帝念关中重地,风俗强悍,想找一个刚毅耿直的老臣去管理,因而授炳为京兆路总管兼府尹。皇子安西王开府于秦,皇帝诏建宫室,一切由炳裁决。王府吏卒横暴扰民者,炳即向上级陈述自己意见,对违法者加以惩处。安西王说:“今后有犯法者,不必禀告,可自行处治。”从此以后,豪猾之徒收敛了许多,秦地百姓才得安宁。朝廷决定,将解州的盐课作为王府经费。年深月久,拖欠二十余万缗,官府追征,仅收三分之一,民已负担不了。炳私下对王说“:十年所欠之课,责令一日还清,谁能做得到?与其催征使民困苦,不若施恩惠于民。”王认为此话有理,立即下令免征。王奉诏北伐,且令以京兆一年的赋税充作军费。炳又请示道“:征收往年所欠的赋税,足以用为军费,今年的赋税可免征,以减轻百姓负担。”王同意,下令免征,秦地百姓皆大欢喜。
至元十四年,加镇国上将军、安西王相。安西王冬季居京兆,夏季住在六盘山,年年如此。王已北伐,六盘山守者作乱,炳自京兆率兵去镇压,两旬之内捕杀首恶。十五年春,六盘山再度作乱,他又去讨平。王自北边回来,嘉赏炳的战功。是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
十六年秋,炳奉旨入京,于便殿拜见皇帝,帝慰劳他,颇有感慨地说“:卿去了几年,头发斑白,衰老至如此,关中之事,其烦多可知。”问及民间情形,炳一一陈奏,指出在王去世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盗窃权力,为非作歹。世祖原是躺着的,听了赵炳的陈奏,立即起身,对他表示非常满意,赐他白马奶,改任中奉大夫、安西王相兼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课程屯田事,并立即派人去审查郭琮等罪行。琮则假造安西王旨令,诬告赵炳,将炳及其妻室儿女囚禁起来,把炳等迁移到平凉北之崆峒山,囚禁更严。炳之子仁荣向朝廷申诉,朝廷诏令近侍二人去把炳解救出来,逮捕琮党。琮等把朝廷使臣灌醉,用药毒死炳于平凉狱中,时炳年五十九岁。这是十七年三月的事。帝闻知叹息道“:失我良臣!”将琮等百余逮捕至京,世祖亲自审问,处死。十七年六月,炳的冤情得到昭雪。特赠中书左丞,谥“忠愍”。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四·李心传 卷第十五·徐鼒 卷四十八·杨士奇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一·佚名 通志卷一百九上·郑樵 卷四·傅恒 侯莫陈悦传·魏收 薛修义传·李延寿 侯君集传·欧阳修 史彦超传·薛居正 危素传·张廷玉 王图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七·佚名 三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