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炳传

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父赵弘,有勇有谋,元初为征行兵马都元帅,官阶至奉国上将军。炳自幼失父母,由堂兄抚育。十二岁那年,因饥荒往平州去投亲靠友,途中遇盗,兄将被杀,炳哭着请求代兄死。盗很惊异,也很感动,把他们都放走了。刚二十岁,因为是勋臣之子,侍奉世祖于王府,勤谨不懈,蒙世祖钟爱。世祖至桓州、抚州间,以炳为抚州长官。炳就任后,进行整顿,城邑为之一新。宪宗九年(1259),蒙古大军伐宋。不久北方有警,官府征兵及搜括民间财物,使燕、蓟骚动。蒙古军北还,炳在中途迎接圣驾,把北方所发生的事一一向世祖报告,并受命去追查所征兵卒,将搜括的民财都归原主,世祖嘉奖其忠诚。

中统元年(1260),命炳去兼管北京(大宁路)宣抚司事。北京控制辽东,该地区民族复杂,号称难治之地。当时,参知政事杨果为宣抚使,闻炳至,高兴地说“:我们无忧了。”中统三年,征北京鹰坊等户丁为兵,免其赋税,令炳总管其事。李王..反叛,占据济南,炳请领兵征讨。官军围城,炳领兵千人独当北面,将所俘叛军立即释放回去,对他们说:“你们是胁从,不治罪。”

济南李王..反叛平息,炳入朝任刑部侍郎兼中书省断事官。有人携带妓女登龙舟游玩,炳按法处治。不久,这个人死了,其子乘皇帝出行时,拦车诉冤。世祖谴责赵炳,炳说:“臣执法以尊君,职务应当如此。”帝怒,命他出去。其后对侍臣说“:炳用法太严,然不是徇私情的人。”改他为枢密院断事官。济南妖民作乱,命炳去镇压,赐金虎符,加昭勇大将军、济南路总管之职。炳至济南,只惩办首恶,其余全予释放。年成欠收,炳发官仓粮食赈济,而后再奏报朝廷,朝廷也不认为他有罪过。调辽东提刑按察使,辽东闻炳来,豪强奸猾之徒再不敢胡作非为了。

至元九年(1272),帝念关中重地,风俗强悍,想找一个刚毅耿直的老臣去管理,因而授炳为京兆路总管兼府尹。皇子安西王开府于秦,皇帝诏建宫室,一切由炳裁决。王府吏卒横暴扰民者,炳即向上级陈述自己意见,对违法者加以惩处。安西王说:“今后有犯法者,不必禀告,可自行处治。”从此以后,豪猾之徒收敛了许多,秦地百姓才得安宁。朝廷决定,将解州的盐课作为王府经费。年深月久,拖欠二十余万缗,官府追征,仅收三分之一,民已负担不了。炳私下对王说“:十年所欠之课,责令一日还清,谁能做得到?与其催征使民困苦,不若施恩惠于民。”王认为此话有理,立即下令免征。王奉诏北伐,且令以京兆一年的赋税充作军费。炳又请示道“:征收往年所欠的赋税,足以用为军费,今年的赋税可免征,以减轻百姓负担。”王同意,下令免征,秦地百姓皆大欢喜。

至元十四年,加镇国上将军、安西王相。安西王冬季居京兆,夏季住在六盘山,年年如此。王已北伐,六盘山守者作乱,炳自京兆率兵去镇压,两旬之内捕杀首恶。十五年春,六盘山再度作乱,他又去讨平。王自北边回来,嘉赏炳的战功。是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

十六年秋,炳奉旨入京,于便殿拜见皇帝,帝慰劳他,颇有感慨地说“:卿去了几年,头发斑白,衰老至如此,关中之事,其烦多可知。”问及民间情形,炳一一陈奏,指出在王去世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盗窃权力,为非作歹。世祖原是躺着的,听了赵炳的陈奏,立即起身,对他表示非常满意,赐他白马奶,改任中奉大夫、安西王相兼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课程屯田事,并立即派人去审查郭琮等罪行。琮则假造安西王旨令,诬告赵炳,将炳及其妻室儿女囚禁起来,把炳等迁移到平凉北之崆峒山,囚禁更严。炳之子仁荣向朝廷申诉,朝廷诏令近侍二人去把炳解救出来,逮捕琮党。琮等把朝廷使臣灌醉,用药毒死炳于平凉狱中,时炳年五十九岁。这是十七年三月的事。帝闻知叹息道“:失我良臣!”将琮等百余逮捕至京,世祖亲自审问,处死。十七年六月,炳的冤情得到昭雪。特赠中书左丞,谥“忠愍”。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四·李心传
  卷第十五·徐鼒
  卷四十八·杨士奇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一·佚名
  通志卷一百九上·郑樵
  卷四·傅恒
  侯莫陈悦传·魏收
  薛修义传·李延寿
  侯君集传·欧阳修
  史彦超传·薛居正
  危素传·张廷玉
  王图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七·佚名
  三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丰之·唐圭璋

      小冲山   花样妖娆柳样柔。眼波流不断、满眶秋。窥人佯整玉搔头。娇无力,舞罢却成羞。   无计与迟留。满怀禁不得、许多愁。一溪春水送行舟。无情月,偏照水东楼。

  • 圆禅师·唐圭璋

      圆禅师,主湖州甘露寺。   渔家傲   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为屋宅。无宽窄。幕天席地人难测。   顷闻四海停戈革。金门懒去投书册。时向滩头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谁拘得。

  • 卷三百二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学吟朱南杰古徐人官监镇摄华亭事往来吴松间所与倡和俱一时知名者其诗似近朴直然率意处亦具防言自足之趣学吟藁一卷自防云非敢言诗?以纪时固不止是惟

  •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四溟集卷二 明 谢榛 撰 七言古体 夜集王元美宅赋得弄玉吹箫障子 垂老疎狂燕赵客今宵雅集王郎宅堂开屏障出丹青杂花抱石烟冥冥中有仙匹为谁子云是秦娥及箫史秦王昔日起高楼帘卷曲栏人并倚咸阳城头悬月

  • 列传第十 宗室(太祖诸子 代祖诸子)·刘昫

    ○永安王孝基 淮安王神通  子道彦 孝察 孝同 孝慈 孝友 孝节孝义孝逸 襄邑王神符 子德懋 文暕 长平王叔良 子孝协 孝斌孝斌子思训思诲 叔良 弟德良 幼良 襄武王琛 河间王孝恭 子晦 孝恭弟 瑊 瑰庐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六·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龎庄敏公籍墓志铭司马光公讳籍字醇之其先出于周之毕公因邑命氏近世自郓徙居单之武城曾祖考讳某赠太师中书令妣何氏封越国夫人祖考讳某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妣某氏封秦国太夫人考讳某赠太师兼中书令妣某氏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佚名

    禹子髙之让【罗隠】禹穴【郑鲂】治水【刘蜕】夏郊祀鲧【刘蜕 颍滨】禹传子【颍滨 昌黎 温公】禹德【栁州】桀关龙逄【欧阳詹 张谓】子髙之让罗隠曰有挈其大而举其高以授人者彼则曰隘矣哉挈而举者曰以吾所得之广大

  • ●台湾纪事卷一·吴子光

    淡水吴子光芸阁撰纪诸山形胜纪台中物产台事纪略纪台地怪异纪台地盂兰会纪番社风俗郑事纪略纪诸山形胜大肚山无首无尾,如人卧地上,只一副腰腹空壳,别无精神血脉之留。山以大肚名,肖甚亦陋甚。山长三十里有奇,宽二十里有奇,有

  • 卷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六十五礼部二十四婚礼皇太子纳妃仪成化二十三年定纳采问名前期择日遣官告太庙牲用犊各一用祝文至期前一日所司设御座於奉天殿鸿胪寺设制案节案於御座前内官监礼部陈礼物於文楼下教坊司设中和乐於

  • 卷十五·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五     宋 杨简 撰小雅五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之屏之翰百辟爲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

  • 卷一百三十四·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四  宋 卫湜 撰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

  • 刘氏春秋意林卷上·刘敞

    宋 刘敞 撰贵本元年春王正月隠不正而贤盟于蔑克段于鄢或不与使而不称使或与之使而不称使防戎君子之行礼有过于厚无过于薄者也归惠公仲子之赗何以为非礼有不可朝而不与朝祭伯来是也有不能朝而不与朝介葛卢是也【云云

  • 摄大乘论释序·世亲

        大唐桑门道基撰摄大乘论者。盖是希声大教。至理幽微。超众妙之门。闭邪论之轨。大士所作。其在兹乎。若夫实相宗极。言亡而虑断。真如体妙。道玄而理邈。壮哉法界。廓尔无为。信矣大方。超然域外。是以王城三

  • 净土圣贤录卷一·彭希涑

    净土教主第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彼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号阿弥陀。按无量寿经。过去久远世自在王佛世中。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

  • 跋·湛然

    古人曰一代藏经唯一心字注脚况法华终穷极说自非观心则本迹玄关可由何而入乎故今家立四释也仍言前三望观属事若慈恩玄赞岂不洪博而渊奥乎而毗陵造论问难之凡五百条虽义理繁衍其要亦在责义观不备也故曰不见一言依经立观

  • 经幄管见·曹彦约

    四卷,宋曹彦约 (1157—1228)撰。曹彦约字简甫,号昌谷。南宋南康军都昌 (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 (1181)举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

  •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佚名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一卷,唐 金刚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