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章 一捆矛盾

有一次。几个朋友问他:"林语堂,你是谁?"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有上帝知道。"又有一次,他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他喜爱矛盾。他喜欢看到交通安全宣传车出了车祸撞伤人,有一次他到北平西郊的西山上一个庙里,去看一个太监的儿子。他把自己描写成为一个异教徒,其实他在内心却是个基督徒。现在他是专心致力于文学,可是他总以为大学一年级时不读科学是一项错误。他之爱中国和中国人,其坦白真实,甚于所有的其他中国人。他对法西斯蒂和共产党没有好感,他认为中国理想的流浪汉才是最有身份的人,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才是独裁的暴君最可怕的敌人,也是和他苦斗到底的敌人。他很爱慕西方,但是卑视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家。他一度自称为"现实理想主义家"。又称自己是"热心人冷眼看人生"的哲学家。他喜爱妙思古怪的作家,但也同样喜爱平实贴切的理解。他感到兴趣的是文学,漂亮的乡下姑娘,地质学,原子,音乐,电子电动刮胡刀,以及各种科学新发明的小物品。他用胶泥和滴流的洋蜡做成有颜色的景物和人像摆在玻璃上,藉以消遣自娱。喜爱在雨中散步;游水大约三码之远;喜爱辩论神学;喜爱和孩子们吹肥皂泡儿。见湖边垂柳浓阴幽僻之处,则兴感伤怀,对于海洋之美却茫然无所感。一切山峦,皆所喜爱。与男友相处,爱说脏话,对女人则极其正流。

生平无书不读。希腊文,中文,及当代作家;宗教,政治,科学。爱读纽约《时代杂志》的Topics栏及《伦敦时报》的"第四社论";还有一切在四周加框儿的新闻,及科学医药新闻;卑视一切统计学——认为统计学不是获取真理真情可靠的方法;也卑视学术上的术语——认为那种术语只是缺乏妙悟真知的掩饰。对一切事物皆极好奇;对女人的衣裳,罐头起子,鸡的眼皮,都有得意的看法。一向不读康德哲学,他说实在无法忍受;憎恶经济学。但是喜爱海涅,司泰芬·李卡克(StephenLeacock)和黑乌德·布润恩(HeywoodBroun)。很迷"米老鼠"和"唐老鸭"。另外还有男星李翁纳·巴利摩(LionelBarrymore)和女星凯瑟琳·赫本(KatherinHepburn)。

他与外交大使或庶民百姓同席共坐,全不在乎,只是忍受不了仪礼的拘束。他决不存心给人任何的观感。他恨穿无尾礼服,他说他穿上之后太像中国的西崽。他不愿把自己的照片发表出去,因为读者对他的幻像是个须髯飘动落落大方年长的东方哲人,他不愿破坏读者心里的这个幻像。只要他在一个人群中间能轻松自如,他就喜爱那个人群;否则,他就离去。当年一听陈友仁的英文,受了感动,就参加了汉口的革命政府,充任外交部的秘书,做了四个月,弃政治而去,因为他说,他"体会出来他自己是个草食动物,而不是肉食动物,自己善于治己,而不善于治人。"他曾经写过:"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对妻子极其忠实,因为妻子允许他在床上抽烟。他说:"这总是完美婚姻的特点。"对他三个女儿极好。他总以为他那些漂亮动人的女朋友,对他妻子比对他还亲密。妻子对他表示佩服时,他也不吝于自我赞美,但不肯在自己的书前写"献给吾妻……",那未免显得过于公开了。

他以道家老庄之门徒自许,但自称在中国除蒋公中正及夫人之外,最为努力工作者,非他莫属。他不耐静立不动;若火车尚未进站,他要在整个月台上漫步,看看店铺的糖果和杂志。宁愿走上三段楼梯,不愿静候电梯。洗碟子洗得快,但总难免损坏几个。他说艾迪生二十四小时不睡觉算不了什么;那全在于是否精神专注于工作。"美国参议员讲演过了五分钟,艾迪生就会打盹入睡,我林语堂也会。"

他唯一的运动是逛大街,另有就是在警察看不见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草地上躺着。

只要清醒不睡眠时,他就抽烟不止,而且自己宣称他的散文都是由尼古丁构成的。他知道他的书上哪一页尼古丁最浓。喝杯啤酒就头晕,但自以为不能忘情于酒。

在一篇小品文里①,他把自己人生的理想如此描写:

①参看《言志篇》。

"此处果有可乐,我即别无所思。"

"我愿自己有屋一间,可以在内工作。此屋既不须要特别清洁,亦不必过于整齐。不需要《圣美利舍的故事》(StoryofSanMichele)中的阿葛萨(Agathe)用抹布在她能够到的地方都去摩擦干净。这个屋子只要我觉得舒适,亲切,熟悉即可。床的上面挂一个佛教的油灯笼,就是你看见在佛教或是天主教神坛上的那种灯笼。要有烟,发霉的书,无以名之的其他气味才好……

"我要几件士绅派头儿的衣裳,但是要我已经穿过几次的,再要一双旧鞋。我须要有自由,愿少穿就少穿……若是在阴影中温度高到华氏九十五度时,在我的屋里,我必须有权一半赤身裸体,而且在我的仆人面前我也不以此为耻。他们必须和我自己同样看着顺眼才行。夏天我需要淋浴,冬天我要有木柴点个舒舒服服的火炉子。

"我需要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我能自然随便……我需要几个真有孩子气的孩子,他们要能和我在雨中玩耍,他们要像我一样能以淋浴为乐。

"我愿早晨听喔喔喔公鸡叫。我要邻近有老大的乔木数株。

"我要好友数人,亲切一切如常的生活,完全可以熟不拘礼,他们有些烦恼问题,婚姻问题也罢,其他问题也罢,皆能坦诚相告,他们能引证希腊喜剧家阿里士多莎(AristoBphanes)的喜剧中的话,还能说荤笑话,他们在精神方面必须富有,并且能在说脏话和谈哲学时候儿坦白自然,他们必须各有其癖好,对事物必须各有其定见。这些人要各有其信念,但也对我的信念同样尊重。

"我需要一个好厨子,他要会做素菜,做上等的汤。我需要一个很老的仆人,心目中要把我看做是个伟人,但并不知道我在哪方面伟大。

"我要一个好书斋,一个好烟斗,还有一个女人,她须要聪明解事,我要做事时,她能不打扰我,让我安心做事。"在我书斋之前要修篁数竿,夏日要雨天,冬日要天气晴朗,万里一碧如海,就犹如我在北平时的冬天一样。

"我要有自由能流露本色自然,无须乎做伪。"

按照中国学者给自己书斋起个斋名的习惯,我称我的书斋"有不为斋"。在一篇小品文①,他把自己人生里我自己解释说:

"我憎恶强力,永远不骑墙而坐;我不翻跟头,体能上的也罢,精神上的也罢,政治上的也罢。我甚至不知道怎么样趋时尚,看风头。

"我从来没有写过一行讨当局喜欢或是求取当局爱慕的文章。我也从来没说过讨哪个人喜欢的话;连那个想法压根儿就没有。

"我从未向中国航空基金会捐过一文钱,也从未向由中国正统道德会主办的救灾会捐过一分钱。但是我却给过可爱的贫苦老农几块大洋。

"我一向喜爱革命,但一直不喜爱革命的人。

"我从来没有成功过,也没有舒服过,也没有自满过;我从来没有照照镜子而不感觉到惭愧得浑身发麻。

"我极厌恶小政客,不论在什么机构,我都不屑于与他们相争斗。我都是避之惟恐不及。因为我不喜欢他们的那副嘴脸。

"在讨论本国的政治时,我永远不能冷静超然而不动情感,或是圆通机智而八面玲珑。我从来不能摆出一副学者气,永远不能两膝发软,永远不能装做伪善状。

"我从来没救少女出风尘,也没有劝异教徒归向主耶稣。我从来没感觉到犯罪这件事。

"我以为我像别人同样有道德,我还以为上帝若爱我能如我母亲爱我的一半,他也不会把我送进地狱去。我这样的人若是不上天堂,这个地球不遭殃才怪。"

①参看《有不为斋解》。

我在《生活的艺术》里说,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个令人喜爱而通情达理的人,而他也不过尽力做那么样的一个人罢了。

猜你喜欢
  世宗纪二·薛居正
  卷三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五十八·脱脱
  卷二百三十九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一 宗室传十一·纪昀
  卷十一·鄂尔泰
  卷三十·司马迁
  目録·张廷玉
  嗣曹王李皋传·欧阳修
  苏观生传·张廷玉
  卷九 太宗嗣立·李有棠
  魏王遗楚王美人·佚名
  卷一百七十四之八·雍正
  卷五十一·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仇教授远(山村遗稿)·顾嗣立

    远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人。宋咸淳中,以诗名,与白珽湛渊并称于吴下,人谓之「仇白」。一时游其门者,若张雨、张翥、莫维贤,皆有名当时。元至元中,部使者强以学职起之,为溧阳州学教授。以杭州知事致仕。自号「近村」,又号「山村民

  • 卷132 ·佚名

    黄裳 汉中行 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 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 七月八月{左禾右罢}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 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 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

  •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徐志摩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的秋雪庵前。 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 我再

  • 列传第九 孙处 蒯恩 刘钟 虞丘进·沈约

    孙处,字季高,会稽永兴人也。籍注季高,故字行于世。少任气。高祖东征孙恩,季高义乐随。高祖平定京邑,以为振武将军,封新夷县五等侯。广固之役,先登有功。 卢循之难,于石头捍栅,戍越城、查浦,破贼于新亭。高祖谓季高曰:“此贼行破

  •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脱脱

        仁宗四   二年春正月癸卯,以岁饥,罢上元观灯。壬子,命近臣同三司较天下财赋出入之数。   二月甲申,出内库绢五十万,下河北、陕西、河东路,以备军赏。   三月戊子朔,诏季秋有事于明堂。己丑,以大庆殿为明

  • 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顺帝七·宋濂

        ◎顺帝七   十五年春正月戊午朔,以中书平章政事搠思监提调留守司,宣徽使黑厮为中书平章政事,河南行省左丞许有壬为集贤大学士,辽阳行省左丞奇伯颜不花升本省平章政事。壬戌,以宣政院副使忻都为太子詹事。

  • 卷四·黄以周

      神宗   △熙宁二年(己酉,一○六九)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己巳朔。) 乙酉,枢密院进一。(案:此上有脱误。) 减住营尚多,而驱策之方犹少,但如种古之徒已不获自尽。(《纪事本末》卷六十六。)   2、辛卯,知同

  • 第六十回 得辽关因病返跸 殉周将禅位终篇·蔡东藩

      却说周主南征时,北汉主刘钧,乘虚袭周,发兵围隰州。隰州刺史孙议,得病暴亡,后任未至,骤闻河东兵至,不免惊惶,幸亏都监李谦溥,权摄州事,浚城隍,严兵备,措置有方,不致失手。时方盛夏,河东兵冒暑围城,谦溥引二小吏登城,从容督御,身服

  • 卷四十五·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五 卤簿 总叙 卤簿之制兆於秦而其名则始於汉或曰卤者大盾也以大盾领一部之人故曰卤部或曰凡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导从扞蔽其先後皆着之簿籍故曰卤簿按三辅黄图

  • 圣人的忧虑·孔子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①徙(XI):迁移。这里指向“义”靠拢,仗自己的行为符合“义”。 【译文】 孔于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探讨,听到正义不追随,缺点错误不改正,这些

  • 五经稽疑卷六·朱睦㮮

    明 朱睦㮮 撰春秋宣公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先儒以敬嬴之罪因夫人至特称妇姜以显之夫鲁之声姜敬嬴穆姜俱在故三君之娶皆称妇姜以别于君母所谓有姑之辞是也然敬嬴之罪岂于称妇姜二字足以显之乎夫人氏不氏则文有衍缩尔非

  • 佛说护国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俱卢城。出游化利渐渐至于睹罗聚落。与大苾刍众安止其中。时彼聚落有婆罗门大长者等。互相议曰。此大沙门瞿昙。弃舍王位出家为道。果满圆明

  • 卷第一百一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害生纳息第三之二颇有业不善顺苦受异熟未熟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义显己义故。谓或有说。无有中有。或复有说。虽有中有

  • 卷第六·佚名

    弘赞法华传者。宋人永苏景。依予之劝。且自高丽国所奉渡圣教百余卷内也。依一本书。为恐散失劝俊源法师。先乞书写一本矣。就中苏景等归朝之间。于壹岐岛。遇海贼乱起。此传上五卷入海中少湿损。虽然海贼等或为宋人被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略记·祩宏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 袾宏 辑录双童现瑞晋。佛度跋陀罗。初於道场寺译经。堂前池中。每二青衣童子从池中出。捧以香花。举众皆见。以此经久在龙宫。龙王庆感传通。故为给侍。天地呈祥唐。实叉难陀。於证圣元年三月十四

  • 佛果击节录卷上·圆悟克勤

      雪窦明觉禅师拈古  佛果圜悟禅师击节第一则德山示众举德山示众云。今夜不答话。(言犹在耳)问话者三十棒。(打云。吃棒了也)时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忘前失后汉)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却较些子)山云。你是甚处人。

  • 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一小师序璋等记己酉春中朱郡侯葵石同阖郡缙绅孝廉文学居士暨。令弟子葆子蓉令嗣范臣迪臣令孙辰始子上等。请住真如禅寺上堂。指法座云。是甚所在。争受容易。道不得齐肩

  • 一位绅士·莫里斯·勒布朗

    我从来没碰到过一位比较杰出的男人,一个言谈话语比较讨人喜欢的男人,一个即能唤起人们更多好感又能引起人们更多的不由自主的敬重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