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圣人的忧虑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①徙(XI):迁移。这里指向“义”靠拢,仗自己的行为符合“义”。

【译文】

孔于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探讨,听到正义不追随,缺点错误不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

【读解】

圣人的忧虑当然都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映和社会现实的照,不然的话,他忧虑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圣人所忧虑的四种现象实际上又不只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才有,而是每一个时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可能出现的过病。

不讲品德修养,不讲学问,不讲正义的原则,不改正缺点错误,只讲金钱,只讲赚钱之术,唯利是图,有钱就是大哥。这些现象,难道我们还见得少了吗?“读书热”在哪里?“学问热”在哪里?“雷锋精神”又在哪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更不用提了!

所以,圣人真是“一肩挑尽古今愁”,连他的忧虑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的救世主义的精神,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吗?

猜你喜欢
  卷一 学而第一·邢昺
  卷九 论人八·孙星衍
  北宫意问·子华子
  结论·李宗吾
  卷十六·程端学
  卷十二·王樵
  定公·定公元年·左丘明
  万善先资集卷二·周梦颜
  卷十三(竺法护译)·佚名
  卷下·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九·唐慧琳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二·陈梦雷
  佛法与人生之关系·太虚
  建立人间的永久和平·太虚
  人生进善之阶段·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建康集补钞·吴之振

    叶梦得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意得不愿多,心闲本长虚。超然适有契,天地良有馀。颇念彭泽老,所怀常晏如。南窗仅几何,盘薄万古初。束带悟已往,世纷便能疏。悬知千载情,共有三间庐。杜子老不遇,买田赋归欤。西山郁搀空,江水绕故

  • 卷四十四·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李觏旴江集钞李觏字泰伯南城人举茂才异等不中以教授养亲从学日衆范仲淹荐试太学助教嘉佑中召为海门主籍太学说书卒门人邓润甫上其所着书尤长于经

  • 提要·蒲积中

    【臣】等谨案嵗时杂咏四十六巻宋眉山蒲积中编初宋绶有嵗时杂咏二十巻见郡斋读书志晁公武谓宣献昔在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魏晋迄唐人嵗时章什厘为十八巻今益为二十巻而此书前有绍兴丁卯积中自序称宣献所集允称广博然本

  • 南村诗集巻二·陶宗仪

    明 陶宗仪 撰南村杂赋十首平生耽逸趣久矣谢浮荣计左真鸠拙形臞类鹤清晚风谿艇钓春雨石田畊此日容衰老徜徉乐太平屋小长林束邨深四水通睡因闲处熟愁向醉时空鹅鸭春波绿牛羊晚照红嵗输公赋足泚笔纪田功门对山殊逺谿回

  • 二集 四卷·钱德苍

    鸣凤记写本(生上)【缑山月】天步有乘除,仕路如反掌。豺狼盈帝里,笔剑须诛攘。年宦兴落风尘,事业晓云轻。昨将旧冠重整,义气满乾坤。悲凄楚,羡温生,笑阳城,万言时事,千古高风,一片丹心。我杨继盛向为谏阻马市,谪贬万里边城,今因仇贼

  • 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张贵人逞凶弑孝武·蔡东藩

      却说孝武帝防备道子,特分任王恭殷仲堪王珣王雅等,使居内外要津,分道子权。道子也窥透孝武帝心思,用王国宝为心腹,并引国宝从弟琅琊内史王绪,作为爪牙,彼此各分党派,视同仇雠。就是孝武帝待遇道子,也与从前大不相同,还亏李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六·徐乾学

    丧制九违礼三丧中宴客晋书刘隗庐江太守梁龛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周顗等三十余人同防隗劾奏请免龛官削侯爵顗等知龛有丧吉防非礼宜各夺俸一月从之【详见一百十三卷不及礼条】【顾炎武曰当日期功之丧朝廷

  • 杜伏威传·欧阳修

    杜伏威,齐州章丘县人。少时豪爽放荡,不治产业,和同乡辅公礻石约为生死之交。辅公礻石多次偷窃姑家牧羊,以馈赠杜伏威,因州县捕捉急切,以故一起逃亡江湖为盗,时年仅十六岁。杜伏威狡猾而多谋略,每次抢劫,群盗采用其策总是见效。

  • 大学衍义卷六·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伦之正【兼言五者大伦】大学【礼记篇名】爲人君止于仁爲人臣止于敬爲人子止于孝爲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臣按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爲人君爲人臣以至与国人交各有所当止止云者必至于是而不

  • 卷四·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四      宋 易袚 撰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灋授酒材酒之政令则酒正一职所掌者皆是也郑氏以式灋为作酒之式灋且引月令所谓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饎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以为此经之证然

  • 卷二十二·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二十二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行实康节先生墓志铭【此篇言先生安贫乐道悟隂阳消长之理不以富贵动其心】明道先生熙宁丁巳孟秋【熙宁年间丁巳岁七月】尧夫先生【尧夫邵子字也】疾终於家【

  • 卷四 丧礼·颜元

    初终疾病,迁居正寝,【凡疾病,迁居正寝,内外安静,以俟气绝。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妇人不绝于男子之手。补注:迁居正寝者,惟家主为然。】既绝乃哭。【疾病,谓疾甚时也。近世孙宣公,讳奭,临薨迁于外寝,盖君子谨终,不得不尔也。○以上温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十想第三十六   十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食不淨想一切世閒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   想。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爲智或時名爲念或

  • 卷第五十一·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神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於彼善根皆生尊重随顺忍可时究竟欣乐坚固信解自

  • 刻支那福州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后序·为霖道霈

    鼓山为霖大师被柔忍衣。入寂慈室。坐法空座。开堂说法三十余岁。座下常随众五千指。循循善诱。如老婆怜儿孙。谦谦度生如津梁。大师诚天下之至柔乎。及室中提宗印。辨魔拣异。则壁立万仞。七十四岁垂死而未肯许可一人

  • 药师经疏之二·温室经疏

    性三主□□□□□□五问答分别。第一释名。言净土者。净谓□□□□地谓诸净人所居□故名为净土。或出即净故名净土。然此净□有其二种。一者色净所居宫殿众妙七宝所严饰故。二功德净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心妙观以为所

  • 漫塘文集·刘宰

    宋代诗文别集。36卷。刘宰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刘宰“秉性恬谈,平生无他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所为文章,淳古质直,不事藻饰,而自然畅达”。集中诗歌数量不多,以纵情山水,表达闲情逸致的作品为主,如《过剡溪》:“青山叠

  • 天彭牡丹谱·陆游

    牡丹专著。南宋陆游撰。1卷。陆游官蜀时,闻成都西北彭门山盛产牡丹,号为“小西京”,遂往游观赏,归作此谱。山一名天彭门,故名。书成于淳熙五年(1178)。书分三篇,首为“花品序”,按其颜色,品评等第;次为“花释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