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宗室传二十

宗室传

元 【二】

○元二

世祖诸子

成宗一子

武宗诸子

仁宗诸子

泰定帝诸子

文宗诸子

顺帝诸子

△世祖诸子

裕宗珍戬【显宗噶玛拉  顺宗达尔玛巴拉库春布哈  特穆尔布哈】

世祖十子长多尔济王次皇太子珍戬即裕宗也次安西王莽噶拉木次北安王诺木罕无后次云南王和克齐次阿雅噶齐大王次西平

王鄂啰齐次寍王库库楚次镇南王托欢次和塔拉特穆尔王

裕宗珍戬

裕宗珍戬

裕宗文惠明孝皇帝讳珍戬母昭睿顺圣皇后鸿吉哩氏少从姚枢窦默授孝经中统三年封燕王守中书令丞相史天倪入启事王曰我

幼未尝习祖宗典则一旦当大任惟汝耆德是赖复谕赞善王恂曰省臣所启国事也尔宜入与闻之四年兼判枢密院事尝从幸宜兴世祖违

豫忧形于色夕不能寐闻母皇后暴得风疾即悲泣衣不解带而行至元七年秋受诏巡抚青海至冬还京闲谓诸王扎拉呼及从官巴延等曰

吾属适有兹暇宜各悉乃心慎言所守俾吾闻之于是色埒默曰太祖有训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巴延曰皇上有训欺罔盗窃人之至

恶一为欺罔则后虽出善言人终弗信一为盗窃则事虽未觉心常惴惴若捕者将至札拉呼曰我祖有训长者稍深者底盖言贵有终始长必

极其杪深必究其底不可中辍也王曰皇上有训毋持大心大心一持事即隳败吾观孔子语与圣训合也十年二月 【续通鉴作三月】 立

为皇太子仍兼中书令判枢密院事九月诏立宫师府设事属三十有八员起处士杨恭懿于京兆太子尝有疾世祖临幸亲和药以赐之遣侍

臣李众驰祀岳渎名山川太子戒其所至郡邑毋烦吏迎送重扰民也诏以侍卫亲军万人益隶东宫太子命王庆端董士亨选其骁勇者教以

兵法时阅试焉太子服绫袷为渖所渍命侍臣重加染治侍臣请更制之太子弗许东宫香殿成工请凿石为池如曲水流觞故事太子曰古有

肉林酒池尔欲吾效之也每与诸王近臣习射之暇辄讲论经典若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王恂许衡所述辽金帝王行事要略下至武经等书片

言之闲苟有允惬未尝不改容时侍经幄者如王恂白栋皆朝夕不出东宫而待制李谦太常宋衟尤加咨访焉十八年正月 【世祖纪作二

月】 昭睿顺圣皇后崩太子自猎所奔赴勺饮不入口者终日设庐帐居之命宋衟择可备顾问者衟以郭佑何玮徐琰马绍杨居宽何荣祖杨

仁风等为言太子曰尽为我致之宜自近者始遂召玮于易州琰于东平及王恂卒太子闻之嗟悼尝顾谓左右曰王赞善随事规正良多裨补

今鲜其匹也时阿哈玛特擅国重柄太子恶其奸恶未尝少假颜色及盗杀阿哈玛特和尔果斯入相太子戒之曰阿哈玛特死于盗手汝任中

书诚有便国利民者毋惮更张中书启以何玮参议省事徐琰为左司郎中玮琰入见太子谕之曰汝等学孔子之道今始行宜尽平生所学辟

杨仁风于潞州马绍于东平复辟杨恭懿同置省中议事以卫辉总管董文用练达官政与恭懿同置省中诏割江西龙兴路为太子分地太子

谓左右曰安得治民如邢州张耕者乎于是召宋衟大选署守长江西行省以岁课羡余钞四十七万缗献太子怒曰朝廷令汝等治百姓百姓

安钱粮何患不足尽却之阿里以民官兼课司请岁附输羊三百太子以其越例罢之参政刘思敬遗其弟思恭以新民百六十户来献太子问

民所从来对曰思敬征重庆时所俘获者太子蹙然曰归语汝兄此属宜随所在放遣为民毋重失人心乌蒙宣抚司进马踰岁献之额即谕之

曰去岁尝敕勿多进马恐道路所经数劳吾民也自今其勿复然二十年春辟刘因于保定拜右赞善大夫以吏都郎中瓜尔佳之奇为左赞善

大夫是时己立国子学李栋宋衟李谦皆以东宫僚友继典教事至是命因专领之而以衟等仍备咨访尝曰吾闻金章宗时有司论太学生廪

费太多章宗谓养出一范文正公所偿顾岂少哉其言甚善会刘因以疾乞去二十二年以长史耶律有尚为国子司业遣使辟宋工部侍郎倪

坚于开元既至访以古今成败得失赐酒日昃乃罢太子在中书日久明于听断四方州郡科征挽漕造作和市有系民休戚者闻之即日奏罢

至元以来天下太平人才辈出太子优礼遇之在师友之列者非朝廷名德则布衣节行之士德意未尝稍衰其大雅不羣本于天性中外归心

焉于时世祖春秋高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言事者请禅位于太子太子闻之惧台臣寝其奏不敢遽闻而小人以台臣隐匿乘闲发之世祖怒甚

太子愈惧未几薨年四十有三成宗即位追谥曰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祔于太庙

显宗噶玛拉

顺宗达尔玛巴拉

库春布哈

特穆尔布哈

显宗噶玛拉

显宗光圣仁孝皇帝讳噶玛拉裕宗长子也母曰徽仁裕圣皇后鸿吉哩氏噶玛拉少育于祖母昭睿顺圣皇后日侍世祖畏慎不妄言言

必无隐至元中奉旨镇北边叛王永和尔等望风请降既而都勒斡彻伯尔诸王遣使求和边境以寍尝出征驻金山会大雪拥火坐帐内谓左

右曰今日风雪如是吾与卿处此犹有寒色彼从士腰弓矢荷刃周庐之外其苦可知遂命饔人大为肉糜亲尝而徧赐之抚循部曲之暇则命

默额根以国语讲通鉴戒其近侍台哈布哈曰朝廷以藩屏寄我事有不逮正在汝辈辅助其或依势作威不用我命轻者论遣大者奏闻宜各

慎之使百姓安业主上无北顾之忧则予与卿等亦乐处于此乃所以报国家也二十六年世祖以其居边日久特命猎于柳林之地率众至漷

州恐廪膳不均令左右司之分结从士仍饬其众曰汝等饮食既足若复侵渔百姓是汝自取罪谪无悔众皆如约民赖以安北还觐世祖于上

京世祖劳之曰汝在柳林民不知扰朕实嘉焉明年冬封梁王出镇云南所至未尝横取于民二十九年改封晋王移镇北边统领太祖四大鄂

尔多及军马达勒达国土中书省臣请为王置内史世祖从之遂以北安王傅托辉梁王傅茂巴尔斯云南行省平章赛音并为内史明年置内

史府又明年世祖崩王闻讣奔赴上都诸王大臣咸在王曰昔皇祖命我镇抚北方以卫社稷久厯边事愿服厥职母弟特穆尔仁孝宜嗣大统

于是成宗即位而王复归藩邸大德六年正月薨年四十王天性仁厚御下有恩尤为朝廷所重然崇尚浮屠岁耗财不可胜计子三人元妃生

伊苏特穆尔次苏克伞次德勒格尔布哈仁宗即位谥王献武英宗遇弒伊苏特穆尔以嗣晋王即皇帝位是为泰定帝追尊曰光圣仁孝皇帝

庙号显宗祔享太室上元妃尊谥曰宣懿淑圣皇后升祔显宗庙文宗即位乃毁其庙室

顺宗达尔玛巴拉

顺宗昭圣衍孝皇帝讳达尔玛巴拉裕宗第二子也母曰徽仁裕圣皇后鸿吉哩氏至元初裕宗为燕王达尔玛巴拉生于燕邸明年诏裕

宗居潮河八月召至京师凡乘舆巡幸及岁时朝贺未尝不侍裕宗以行二十二年裕宗薨达尔玛巴拉以皇孙钟爱两宫优其出合之礼二十

八年给诏出镇怀州行至赵州从卒有伐民桑枣者民遮诉于道达尔玛巴拉怒杖从卒以惩众未至以疾召还明年春世祖北幸留治疾京师

越两月而薨年二十有九子三人长曰阿穆尔克封魏王曰哈尚是为武宗曰阿裕尔巴里巴特喇是为仁宗大德十一年夏 【按本纪武宗

即位在大德十一年五月其上顺宗尊谥即系是时本传作十一年秋今改正】 武宗即位追谥曰昭圣衍孝皇帝庙号顺宗祔享太庙

库春布哈

库春布哈世祖之孙镇南王托欢子也 【按世系表托欢长子曰娄章娄章次子曰库春布哈则是托欢之孙也与传互异】 泰定三年

封威顺王镇武昌文宗天厯初诏赐金币仍镇湖广纵集赛等官侵夺民利民颇患苦之至元五年太师巴延矫制召赴京贬之及托克托为相

始明其无辜命复还镇至元二年湖北廉访司纠言库春布哈恃宗室恣行不法不报十一年徐寿辉乱库春布哈与其子拜特穆尔塔斯特穆

尔引兵至金刚台寿辉部将倪文俊败之执拜特穆尔十二年寿辉伪将邹普胜陷武昌库春布哈弃城走诏追夺其印十三年克复武昌及汉

阳十四年诏库春布哈讨贼有功复镇武昌还其印十六年命与宣让王特穆尔布哈以兵镇遏怀庆未几复还武昌命其子报恩努接岱努佛

嘉努以大船四十余水陆并进至沔阳攻徐寿辉伪将倪文俊且载妃妾以行兵至汉川县鸡鸣汊水浅不能行文俊以火焚其船接岱努佛嘉

努皆遇害报恩努自死妃妾皆陷库春布哈走陕西 【按顺帝纪汉川之败在至正十五年本传叙于十六年镇遏怀庆之后与纪互异】 二

十五年侯巴延达实奉库春布哈自云南经蜀转战而去至成州欲之京师李思齐以取蜀为名拒不令行俾屯田于成州以没其子曰和尚者

封义王侍从顺帝左右多着劳效至正二十四年博啰特穆尔称兵犯阙遂为中书右丞相总握国柄恣为淫虐和尚忿其无君数言于帝受密

旨与儒士徐士本谋交结勇士上都玛勒巴延岱尔等阴图刺博啰特穆尔明年七月博啰特穆尔入奏事行至延春合巴延岱尔奋出斫中其

脑上都玛勒等竞前斫死之二十八年顺帝将北奔诏淮王特穆尔布哈监国而以和尚佐之及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

特穆尔布哈

特穆尔布哈世祖孙镇南王托欢第四子也 【按宗室表托欢止生三子曰娄章曰曼济曰布达实哩至特穆尔布哈则娄章之子也与

此传异】 初世祖第九子托欢封镇南王出镇扬州薨子娄章袭封娄章薨弟图卜布哈袭图卜布哈薨子博啰布哈幼特穆尔布哈乃嗣为镇

南王文宗天厯二年博啰布哈已长特穆尔布哈请以其位复还之朝廷嘉其让改封宣让王移镇庐州顺帝至元五年巴延擅权矫制贬特穆

尔布哈及威顺王库春布哈至托克托为相言两王皆无辜诏令复还镇至正十二年庐州境内贼起特穆尔布哈用廉访使陈思谦言命以所

部兵及诸王奇塔特等分道击贼擒其巨帅境内俱平帝赐金带银钞以赏其功十六年命与库春布哈以兵镇遏怀庆路既而汝颍而寇南渡

淮特穆尔布哈复以便宜调芍陂屯军拒之及庐州不守乃挈身北归留京师二十七年进封淮王二十八年明兵逼京师顺帝北奔诏以特穆

尔布哈监国城破死之年八十三

△成宗一子

成宗一子皇太子德寿蚤薨

△武宗诸子

武宗二子长明宗皇帝次文宗皇帝

△仁宗诸子

仁宗二子长英宗皇帝次安王乌特古斯布哈蚤殒

英宗皇帝无子

△泰定帝诸子

泰定帝四子长皇太子阿勒济雅巴次晋王巴特玛玛雅尔藏布次锡锡太子次允丹藏布太子俱早殒

明宗二子长顺帝次寍宗皇帝

△文宗诸子

文宗三子长皇太子喇特纳达喇蚤薨无后次雅克特古斯太子次太平讷太子俱蚤殒

寍宗皇帝无子

△顺帝诸子

顺帝三子长皇太子阿裕实哩达喇余二子蚤世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六·隐逸·宋濂
  第二十三回 出娇娃英主升遐 逞奸情帝女谋变·蔡东藩
  提要·朱熹
  卷第三·徐鼒
  卷十二·张九成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第五节慈善事业·佚名
  一四二八 武英殿修书处官员为清结书籍银两事呈稿·佚名
  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目录清单折·佚名
  周纪·张居正
  钱繬传·欧阳修
  孙威、孙拱传·宋濂
  卷二十五·佚名
  陈秋安·周诒春
  李松泉·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神女赋原文·宋玉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

  • 第二十六出 玩真·汤显祖

    〔生上〕“芭蕉叶上雨难留,芍药梢头风欲收。画意无明偏着眼,春光有路 暗抬头。”小生客中孤闷,闲游后园。湖山之下,拾得一轴小画,似是观音大士, 宝匣庄严。风雨淹旬,未能展视。

  • 海韵·徐志摩

    一“女郎,单身的女郎, 你为什么留恋 这黄昏的海边?—— 女郎,回家吧,女郎!” “啊不;回家我不回, 我爱这晚风吹:”—— 在沙滩上,在暮霭里, 有一个散发的女郎—— 徘徊,徘徊。二“女郎,散发的女郎, 你为什么彷徨 在这冷清的海上? 女

  • △第三出·吴伟业

    (小丑扮老道人上)黄土低墙破屋,夜夜挂单守宿。通诚错误耳聋,跌笤便宜腰曲。做衣裳洗净的长幡,换铜钱点残的蜡烛。自家青溪山下张女郎庙祖公公传下嫡支嫡派一个香火道人。三十年前,俺庙中好不兴旺。只因菩萨是个女人,哄动了满

  • 卷四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脱脱

        ◎儒林六   ○陈亮 郑樵 李道传   陈亮,字同父,婺州永康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相与论难,奇之,曰:"他日国士也。

  • 卷五十九·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五十九      宋 苏辙 撰刺客列传第三十六专诸者呉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呉也知专诸之能子胥既见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言伐楚欲自为报雠也非能为呉呉王乃止子胥

  • 一三九七 左都御史纪昀奏文源阁书覆勘先完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折·佚名

    一三九七 左都御史纪昀奏文源阁书覆勘先完请将详校官等分别议处折【真按:文源阁书校阅如此,而一把八国联军火就烧戮全尽!!嗟呼,文献之亡,岂敢或忘!!今兹所以任真书库屡开,而犹愿我辈同志者勠力于分享共产,以冀藏于天下,毋复亡佚

  • 外集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吕祖谦 东莱先生成公 字伯恭先河东人後徙夀春六世祖申国文靖公自夀春徙开封今为开封人以祖致仕恩补将仕郎登隆兴元年

  • 胡国珍传·魏收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祖胡略,任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父胡渊,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世祖攻克统万,姚渊以归降的功劳被赐爵为武始侯。后拜河州刺史。胡国珍少小好学,雅好清俭。太和十五年(491)袭承爵位武始

  • ●自序·叶子奇

      洪武戊午春。有司以令甲於二月望致祭於城隍神。未祭。羣吏於後竊飲豬腦酒。縣學生發其事。吏懼。浼衆為之言。別生復言於分臬。予適至學。亦以株連而就逮。幽憂於獄。恐一旦身先朝露。與草木同腐。實切悲之。因思

  • 第九章·王夫之

    一第九章之义,章句、或问本无疵瑕,小注所载朱子语录,则大段可疑。程、朱虽摘出中庸于戴记之中,不使等于诸礼,而实不可掩者,则于&ldquo;修道之谓教&rdquo;注中,已明中庸之非无定体矣。今乃云&ldquo;中庸便是三者之闲,非是别有

  • 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初分不退转品第四十九之二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成就柔润可爱可乐身语意业。於诸有情心无罣碍。善现,若成就如是诸行状相。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复次善现,若不退转位菩萨摩诃萨。恒常成就慈悲喜舍。等

  • 胜族品第三·佚名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萨闻如是偈即从座起。出於自宫诣法集堂坐师子座。复有无量无边同乘同行大菩萨众。皆昇法堂坐师子座。各有六十八拘胝眷属前後围绕。菩萨将欲降生。十二年前有净居天。下阎浮地作婆罗门。说围陀论。彼

  • 感愚昧之害他自害·太虚

    日德之悍侵中、苏,自恃其知己知彼之明智也。然所知于彼者,即军备亦不能确;其他若士气、民心等,大抵所遇坚强抵抗,皆出意料之外,卒归于失败,则仍由愚昧也。愚昧即无明,佛说无明妄动为烦恼业苦之本,日、德无明妄动,残害他人,终致灾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调伏纵任善脱无脱。深知无知所作已办。逮得无我舍诸重担。除灭九结决定解脱。诸

  • 佛说法集名数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归命顶礼一切佛一切智智天人师。无边无数佛说法。略集所说正法名。先归命三宝。所谓佛法僧。云何三乘。所谓大乘缘觉声闻。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

  • 第三 富那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富那迦曰:&ldquo;[佛]见根本为不动 我已前来欲质问 为何仙人刹帝利 婆罗门及[其他]人 彼等在于此世间 广营供养诸天神 世尊!我奉问尊师 尊师示彼请语我&rdquo;(一〇四三)&ldquo;[佛]见根本为不动&rdquo;[之句中],动者

  • 箴友言·赵青藜

    《箴友言》为清乾隆元年进士赵青黎所著,一千余字,约十余段语录,“寥寥数则耳”。书名箴友,可见“在当时必实有所指”。现在,这些话是写给谁的,已不可考,但由于那些文字“直谅多闻,其沾溉于后世者不少,岂斤斤为一人发者?”这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