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五十一

宋 徐天麟 撰

食货二

水利

魏文侯时史起为邺令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民歌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梁【沟洫志下同】

韩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畮一锺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名曰郑国渠【右二渠虽非汉所开而汉实赖之故沟洫志叙述为详】

武帝时郑当时为大司农言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上度六月罢而渭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上以为然令水工徐伯表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以漕大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矣

元鼎六年儿寛为左内史请凿六辅渠益溉郑国旁高卭之田廼减御史稻田租令平繇行水毋使失时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渠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云云】

杂录

水衡都尉【张晏曰掌都水】属官有水司空都水长丞【百官表】武帝时河东守番系言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隂下引河溉汾隂蒲坂下上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不利废【沟洫志下同】

其後有人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上令拜汤子卭发数万人作褒斜道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

其後严熊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恶地於是发卒万人穿渠引洛水至商顔下凿井深者四十余丈井下相通行水穿得龙首故名龙首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刘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郎领护三辅都水【本传】

息夫躬言秦开郑国渠以富国强兵今为京师土地肥饶可度地埶水泉广溉灌之利哀帝使躬持节领护三辅都水躬立表欲穿长安城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议不可成乃止【本传】

召信臣守南阳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灌溉岁增加多至三万顷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於田畔以防分争

田租

秦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於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言贫人无田而耕垦豪富家田十分之中以五输田主也】汉兴循而未改【食货志董仲舒疏】

汉兴天下既定高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食货志】

惠帝即位减田税复什五税一【纪邓展曰汉初什五税一中闲废今复之】文帝十三年诏除田之租税【本纪】

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食货志按本纪书於元年】武帝元鼎六年上曰左右内史地名山川原甚衆细民未知其利今内史稻田租挈重【挈苦计反收田租之约令也】不与郡同【郡谓四方诸郡】其议减令史民勉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沟洫志】

昭帝始元六年令民得以律占租【本纪注云武帝时赋歛繁多律外而取今始复书旧占章瞻反】

王莽下令曰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疲癃咸出厥名三十实什税五【食货志】

荀悦论曰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也令汉氏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大半官收百之一税民输大半之赋官家之惠优於三代豪强之暴酷於亡秦氏上惠不通威福分於豪强也文帝不正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豪强耳

赐民租赋

文帝二年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十二年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武帝元封四年祠后土赐三县及杨氏无出今年租赋五年修封禅所幸县无出今年租赋

天汉三年修封泰山行所过无出田租

昭帝始元二年诏毋令民出今年田租

宣帝本始元年凤凰集胶东千乘租税勿收

三年郡国伤旱甚者毋出租税

四年诏被地震坏败甚者勿收租税

元康二年令郡国被灾甚者毋收今年租税

神爵元年幸甘泉所过毋出田租

甘露三年凤凰集新祭毋出今年田租

元帝初元元年令郡国被灾害甚者毋出租赋

二年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毋出租赋

永光元年幸甘泉行所过毋出租赋

成帝建始元年郡国被灾害什四以上毋收田租鸿嘉四年郡国被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三万勿出租赋

永始四年幸甘泉河东所过无出田租

哀帝即位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国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平帝元始二年天下民赀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勿租税【并本纪】

算赋

汉四年初为算赋【高纪如淳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等为治库兵车马】

孝惠六年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惠纪注云汉律人出一算贾人与奴婢倍算】

文帝民赋四十【贾捐之传常赋百二十时天下民多故出赋四十】

武帝下诏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本纪又萧望之传张敞曰先帝征行三十余年百姓犹不加赋】

武帝建元元年诏民年八十复二算【本纪复二口之算也】

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县无出今年算【本纪】

宣帝地节三年流民还归者且勿算事【本纪】

宣帝甘露元年减民算三十【本纪一算减钱三十也】

元帝时贡禹请民年二十乃算【本纪】

成帝建始二年减天下赋钱算四十【本纪注云本算百二十今减四十为八十】

口赋

昭帝元凤四年诏毋收四年五年口赋【昭纪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

元平元年诏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同上】宣帝五凤三年减天下口钱【本纪】

元帝时贡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於民产子三岁则口出钱故民重困至於生子辄杀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贡禹传】

更赋

汉氏常有更赋疲癃咸出【食货志】

昭帝始元四年诏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皆勿收【本纪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皆当人迭为之一月一更是为卒更也贫者欲得顾更钱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为践更也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谓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为遇更也】

户赋

秦汉之制列侯封君食租税岁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货殖传】

军赋

惠帝即位令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难给军赋他无有所与【本纪】

西汉会要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张廷玉
  卷四百九十三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二·李贤
  卷之七百四十二·佚名
  尚史卷八十·李锴
  中兴小纪卷九·熊克
  第七二甲牌示光绪九年十月十日一一二一一-七·佚名
  六八四 谕内阁陆费墀着解任交英廉等审讯并着英廉另简派提调·佚名
  卷八 邻交志下二·黄遵宪
  张慎言传·张廷玉
  李时勉传·张廷玉
  卷十三·雍正
  卷二百一下·雍正
  第六十七章 不堪回首的江南战役·李宗仁
  第七十一章 国府最后播迁,大陆全部失守·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九七 唐紀十三·司马光

      起昭陽單閼(癸卯)四月,盡旃蒙大荒落(乙巳)五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六四三年)   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變,告太子謀反。敕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世勣與大理、中書、門下參鞫之

  • 附录·苏天爵

    苏天爵传(元史卷一八三) 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人也。父志道,历官岭北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和林大饥,救荒有惠政,时称能吏。天爵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在第一,释褐,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丁内外艰,服除,调功德使司照磨。泰定元年,改翰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正统十一年冬十月乙未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丙申直隶潼关卫奏先因右都御史陈谥言本卫杂犯死流徒罪于狭西兰县纳米笞杖罪于河南纳米乞令笞杖罪亦止于本卫纳米为便从之○彭城卫

  • 卷之五百九十二·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五月。庚子。谕军机大臣等、升允奏、山西藩司玩视协饷。请饬部严议一摺。甘新协饷。关系边防要需。何得任意推诿。着宝棻严饬藩司丁宝铨、竭力筹解。以济边饷。傥意存推延。贻误军需。定行照例

  • 第十六卷 元贡生 明贡生(一)·缪荃孙

    元 贡 生 江宁府 刘应昴 高淳人,至元年。由国子祭酒升大司马。 郭士言 六合人,至正七年。 松江府 高克恭 奉贤人,至元十三年。由京师补。

  • 南唐书卷二十四·马令

    宋 马令 撰方术传第二十呜呼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寡能备神明之德而徒骇天下之观聴兹为恠诞诪张而已圣人中其身以为天下之标凖则制行于外者莫非可行之常也人之所不可行者圣人能之而弗为故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六合之内论而

  • 仆固怀恩传·欧阳修

    仆固怀恩,是铁勒部人。贞观二十年(646),铁勒九姓大首领率众投降,分别安置在翰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别为蕃州,任仆骨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音讹成为仆固氏。歌滥拔延生乙李啜,乙李啜生怀恩,世袭都督。

  •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金简

    成造木子聚珍版摆印书籍固称简捷然以数十万散字中辍辑成章其木子大小难以画一若逐字铲削又事繁而工费故制造木子之法利用枣木解板厚四分许竖裁作方条寛一寸许先架疉干两靣用鑤取平以净厚二分八厘为准然后横截成木子

  • 卷二十六 论语八·黎靖德

      ◎里仁篇上   △里仁为美章   或问:"里仁一篇,自首至'观过斯知仁矣',都是说仁。'里仁为美',是指言仁厚之俗;'观过斯知仁',是指言慈爱底仁。其他则皆就心德上说。"曰:"虽是如此,然统体便都只是那个仁。如里有仁厚之俗,

  • 卷首·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首圣制天以隂阳五行化生万物四时宣其气百昌欣其荣而於穆不巳之理主宰其中者本至易而无难也地有山川河岳涵?万类飞走动息之各安其居?生长养之各顺其序而安贞顺应之德根柢其内者本至简而无繁

  • 从无我唯心的宇宙观到平等自由的人生观·太虚

    ──十九年新春在泉州民众欢迎会讲──讲到佛学,它的范围非常大,所谓三藏、十二部,不知从那里讲起。我们就把今天委员会──民众欢迎委员会──所发的宣言里的“无我”、“唯心”来谈谈吧。怎样叫无我  一般人所认为我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发趣品第二十佛告须菩提:“汝问:‘云何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从一地至一地,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从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丹本摩诃上有小品二字)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初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如调象王,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心得自在,唯除阿难。尔时佛

  • 卷十·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卷十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稗乘玄圃积玉安石碎金在刘生七略之余置茂先十乘之外义有取乎毗昙事或殊于左道。秦穆公时获一石佛公不识问由余由余曰穆王时有化人来此国或云是

  • 漕船志·席书

    《漕船志》是记载明代官船厂的专著之一。明代席书编撰,后经朱家相增修。席、朱二人多年从事漕运,并先后主持清江船厂(在今江苏淮阴市)。这是以其亲身经历撰写的关于漕船和船厂的专著。书中记述了明代清江船厂与卫河船

  • 叶选医衡·叶桂

    又名 《叶天士医衡》。医论。原题清叶桂选,缪萼聊校刊。二卷。系集前人著述删繁就简辑成,刊于光绪十六年 (1890)。共载历代名医医学论文七十七篇,涉及内容广泛,并有许多精辟论述。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医论著作,流传颇

  • 南齐书·萧子显

    60卷。梁萧子显撰。《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封建割据政权的史书。原名《齐书》,宋以后为了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而改名。《南齐书》为纪传体的南齐史。有志无表,各志也不全,缺《食货》、《刑法》、《艺文》。南齐初年设

  • 华严经感应传·胡幽贞

    全一卷。唐代胡幽贞刊纂。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原为法藏之弟子惠英编成二卷。建中四年(783),四明山胡幽贞重新整理成一卷。内容为华严经信仰者之感应事迹,可作为唐代华严经信仰之研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