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无穷的追求

有时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到异地探险的孩子,而我探险的路程,是无穷期的。我四十生辰之日,曾作了一首自寿诗,长约四百字,结尾语有云:"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我仍是一个孩子,睁圆眼睛,注视这极奇异的世界。我的教育只完成了一半,因关于本国和外国仍有好多东西是要苦心求学的,而样样东西都是奇妙得很。我只得有半路出家的中国教育和西洋教育。例如,中国很寻常的花卉树木之名目我好些不晓得,我看见它们还是初次相见,即如一个孩子。又如金鱼的习惯,植兰之技术,鹌鹑与鹧鸪之分别,及吃生虾之感觉,我都不会或不知。因此之故,中国对于我有特殊的摄力,即如一个未经开发的大陆,而我随意之所之,自由无碍,有如一个小孩走入大丛林一般,时或停步仰望星月,俯看虫花。我不管别人说甚么,而在这探险程序中也没有预定的目的地,没有预定的游程,不受规定的向导之限制。如此游历,自有价值,因为如果我要游荡,我便独自游荡。我可以每日行卅里,或随意停止,因为我素来喜欢顺从自己的本能,所谓任意而行;尤喜自行决定甚么是善,甚么是美,甚么不是。我喜欢自己所发现的好东西,而不愿意人家指出来的。我已得到极大的开心乐事,即是发现好些个被人遗忘的著者而恢复其声誉。现在我心里想着精选三百首最好的诗,皆是中国戏剧和小说里人所遗忘和不注意之作,而非由唐诗中选出。每天早晨,我一觉醒来,便感觉着有无限无疆的探险富地在我前头。大概是牛顿在身死之前曾说过,他自觉很像一个童子在海边嬉戏,而知识世界在他前头有如大海之渺茫无垠。在八岁时,塾师尝批我的文章云:"大蛇过田陌。"他的意思以为我辞不达意。而我即对云:"小蚓度沙漠。"我就是那小蚓,到现在我仍然蠕蠕然在沙漠上爬动不已,但已进步到现在的程度也不禁沾沾自喜了。

我不知道这探险的路程将来直引我到那里去。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一是管自己的事的,一是管人家的事的。前者属于吃植物的,如牛羊及思想的人是;后者属于肉食者,如鹰虎及行动的人是。其一是处置观念的;其他是处置别人的。我常常钦羡我的同事们有行政和执行的奇才,他们会管别人的事,而以管别人的事为自己一生的大志。我总不感到那有甚么趣。是故,我永不能成为一个行动的人,因为行动之意义是要在团体内工作,而我则对于同人之尊敬心过甚,不能号令他们必要怎样怎样做也。我甚至不能用严厉的辞令,摆尊严的架子以威喝申斥我的仆人。我羡慕一般官吏,以他们能造成几件关于别人行动的报告,及通过几许议案叫人民要做甚么,或禁止人民做甚么。他们又能够令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依时到实验室,每晨到时必要签名于簿子上,由此可令百分之七十五分三的效率增加到九十五分五。这种办法,我总觉得有点怪。个人的生命究竟对于我自己是最重要不过的。也许在本性上,如果不是在确信上,我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或道家。

现在我只有一种兴趣,即是要知道人生多些——已往的和现在此处的,兼要写人生,多半在脾气发作之时,或发奇痒,或觉有趣,或起愤怒,或有厌恶;我不为现在,甚至不为将来而忧虑。且确然没有甚么大志愿,甚至不立志为著名的作者。其实,我怨恨成名,如果这名誉足以搅乱我现在生命之程序。我现在已是很快乐的了,不愿再为快乐些。我所要的只是些少现金。致令我能够到处飘泊,多得自由,多买书籍,多游名山——偕着几个好朋友去。

我自知自己的短处,而且短处甚多,一般批评我的人大可以不必多说了。在中国有许多很为厉害的,义务监察的批评家,这是虚夸的宋儒之遗裔而穿上现代衣服的。他们之批评人不是以人之所同然为标准,而却以一个完善的圣人为标准。至少至少,我不是懒惰而向以忠诚处身立世的。

附记这篇自传原是三十多年前应美国某书局之邀而用英文撰写的,我还不知道已经由工爻译出中文,登载在简又文先生所编的《逸经》第十七、十八、十九期。其中自不免有许多简略不详之处,将来有功夫再为补叙。但是可说句句是我心中的话,求学做人还是这些道理。文末所谓:"甚至不立志为著名的作者……如果这名誉足以搅乱我现在生命之程序",也是老老实实肺腑之言。就当他为一篇自述以见志之文读去,也无不可。

五十七年一月十四日

猜你喜欢
  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范晔
  卷三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一·脱脱
  卷一五三 梁紀九·司马光
  第三十三回 劝移都娄敬献议 伪出游韩信受擒·蔡东藩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蔡东藩
  卷第二百三十·胡三省
  第十六卷宋(三)·缪荃孙
  卷三十六·张守节
  六六 四七与五十·周作人
  屈突通传·欧阳修
  耶律章奴传·脱脱
  卷六·楼昉
  卷二十八 重元父子之乱·李有棠
  卷三十二·佚名
  卷七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十朋·唐圭璋

      十朋字龟龄,乐清人。生于政和三年(1112)。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第一,除著作郎,签判绍兴府,迁大宗正丞,请祠归。孝宗立,起知严州,累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乾道七年(1171)卒,年六十,谥文忠。有梅溪集。   二郎神   深深

  • 卷十二·王十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东坡诗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十二 宋 王十朋 撰 酬答 次韵王诲夜坐 爱君东阁能延客【演前汉公孙丞相开东阁以延贤人】顾我闲官不计员策杖频过如未厌卜居相近岂辞迁莫将

  • 古神祠前·戴望舒

    古神祠前逝去的暗暗的水上,印着我多少的思量的轻轻的脚迹,比长脚的水蜘蛛,更轻更快的脚迹。从苍翠的槐树叶上,

  •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四·汪楫

      崇禎五年十月  ○崇禎五年十月  五年壬申十月乙丑朔孟冬帝親享太廟  陞常自裕為兵科左給事中宋之普為右給事中  陞賀世壽為通政使  以李行恕為山東副使  山東廵按謝三賓以登州水城內竪立船桅又挑濬板

  • 第四十三回 中逆谋途次暴崩 得御宝驰回御极·蔡东藩

      却说明宗即位后,饬造乘舆服御,及近侍诸服用,准备启行。且命中书左丞跃里帖木儿,筹办沿途供张事宜。行在人员,俱忙个不了。未曾讲求初政,但从外观上着想,即令为君得久,亦未必德孚民望。适燕帖木儿奉宝来辕,率随员进谒明宗

  • 第五十六回 猛张勋复辟冯总统就任·黄士衡

    诗曰: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风雨梦,到地一无声。却说江西督军李纯欲挽救大局,遂由贑入京,窥察两方意见。偏黎总统心中注意张勋,各省总参谋处狐假虎威,不容李纯进言,弄得这李督军空讨一场没趣,扫兴而回不表。且说张勋于六

  • 卷之二百零六·佚名

      ○康熙四十年。辛巳。冬十月甲寅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四十一年时宪历。  ○谕兵部、前行围时。领侍卫内大臣。乡

  •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吕思勉

    前后汉之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变。在前汉之世,政治家的眼光,看了天下,认为不该就这么苟安下去的。后世的政治家奉为金科玉律的思想,所谓&ldquo;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rdquo;,是这时候的人所没有的。他们看

  • 民国奇闻·吴虞公

    ◎百岁老翁自寿诗湘人李子荣宾凤阳;陈嘉言宾玉瓒;王香余宾燕敖等,为百岁老人宾纬斋先生发出征诗启云:&ldquo;衡岳老人宾纬斋,先生今年百岁矍铄如常,慈善性成,且耽吟咏。兹特录其自寿百岁七律四章,如承赐和,请交省垣土硝总公司,

  • 卷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六乾隆二十七年三月甲午朔谕陜甘总督杨应琚酌通新疆商贩上谕军机大臣曰永贵等奏称自回部荡平内地商民经由驿路及回人村落彼此相安台站回人又疏引河渠开垦田地沿途水草丰饶行旅并无

  •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吕思勉

    从上古以至春秋战国,社会组织的变迁,尤其巨大。孔子所说的大同时代,大约是极其平等,毫无阶级的。至各部落相遇,而有战争,于是生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阶级。其最显著的,就是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古代有许多权利,如询国危、询国迁

  • 卷三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养太子上 易防以养正圣功也 臣若水通曰防卦上艮下坎山下出泉泉之始达如物之初生穉小昧未发故谓之防在人则赤子之心去正未远未发之中也

  • 第七部分·毛公

    小雅 鹿鸣之什《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辟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笺】饮之而有币,酬币也。食之而有币,侑币也。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传】兴也。苹,蓱也。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

  • 经序·佚名

    《仁王般若经》初,众相谓曰:&ldquo;大觉世尊!前已为我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问般若》、《光赞般若》。&rdquo;则此经目题,久传上国。有梁太清二年六月,于阗沙门求那跋陁(陈言德贤),赍一部梵文,凡十六

  • 佛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普为一切修出世间最上悉地者。宣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法。彼大明曰。那谟(引)婆誐嚩帝(引一句)阿哩也(二合)钵啰(二合)倪也(二合引)播(引)啰

  • 卷第五·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五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五世 五峰学禅师法嗣 潭州大沩养拙正明禅师 蒲州常氏禄山之仲子也。自幼慕出世法。二十辞亲。剃发於普陀。首参金粟。棒下不能领旨

  • 穷通宝鉴·佚名

    《穷通宝鉴)》为中国的“命学四书”之一,与《三命通会》《滴天髓》《子平真诠》齐名。据说是江湖人士压箱底的秘本,而数百年间由于江湖人士传抄错误甚多,该书由清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栏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在民

  •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孟汉卿

    元杂剧剧本。作者孟汉卿,元杂剧作家,生卒年不详,毫州(今安徽亳县)人。所作杂剧仅存《魔合罗》一种。《魔合罗》属公案戏。全名《张孔目智勘魔合罗》,魔合罗是梵文。原来是卖儿童玩具的叫卖声,元代把孩子们玩儿的泥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