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台湾后语(查东山笔、沈仲方阅)

●台湾后语(查东山笔、沈仲方阅)

东宁国国姓成功

国姓成功原名森,字大木。隆武赐姓及名,世呼为国姓云。

郑氏本福建南安石井人也。有绍祖者,为泉州库吏,生芝龙,甫十岁,随入库,弄石子,偶隔垣飞中太守蔡继善。太守怒,索弄石子者,绍祖携儿诣请罪:『儿无知,愿代笞』。太守一见芝龙,异之曰:『儿非凡』!竟免笞。天启初,芝龙与其弟芝虎流入海岛颜振泉部中为前驱。振泉死,众无所统,立剑斗米中,祷于天,次拜剑,剑动辄主之。次及芝龙,甫投地,剑辄跃出。于是共罗拜曰:『天所授也』!纵横海上,官军不能制。或云前守继善有恩芝龙父,量移泉州道以书招之。芝龙果囚服诣道门。而弟芝虎耻为屈,一军哗,遂挟芝龙去。六年,攫商货,扰村墟,红裹其首为郑家军,势益张。拥军朱一鸣遣都司洪先春率舟师击之,策应把总许心素等漂失道,芝龙间走山上,诡称乡兵,出先春后,先春腹背受敌,身数创,大败。芝龙不追,掳卢游击不杀,复败总兵俞咨皋于中左所,纵咨皋去。中左门开,百姓哀祈不杀。芝龙严约束,善兵而去之,竟无大得罪,便自归也。于是议抚。崇祯元年,乃就抚于巡抚都御史熊文灿。

明年,击斩其故党李魁奇自效。调粤东,合剿海寇。五年,海寇刘香老逼福建之小埕,击走之。已而香老连犯长乐、海丰,守道洪云蒸、巡道康承祖、参将夏之本、张一杰被执,云蒸叱贼而死。八年,加芝龙游击,合粤师共击香老于田尾远洋,屡败之。香老势蹙,自焚其舟,沉水死。康承祖等脱归。进芝龙参将。十三年署总兵,专管潮、漳二汛。十六年,以其弟鸿逵为副总兵,镇南赣。

甲申国变,福藩立南京,鸿逵协力上流,御左良玉有功,还屯镇江。北师下,溃归。当是时,唐主立闽,封芝龙、鸿逵皆为侯,而从子彩封伯,以封疆事尽委之三郑。芝龙日议出师,不果。阁臣黄道周素与芝龙不协,议辄相左。及道周率诸师北上,鸿逵次婺源不进,道周被执,死之。鸿逵遁归。丙戌,北师至,芝龙尽撤仙霞岭之守,最先奉款。其子成功断洛阳桥,阻兵拒父,远从桂朔。

己丑,成功自保厦门,改为思明州,持重兵无所动。至壬辰,始以兵攻漳泉,使客剌杀北师总督陈谨。桂主驰授招讨大将军,嗣晋封延平王。癸巳,诡请平,以为衅非外作,北逮镇臣马进宝、道臣黄澍,议罢兵,善待芝龙,以来成功。成功作书遗其父云:『赐姓以来,漳、泉、兴、福受先朝汤沐之恩,思明、金门为我家丰沛之地,幸归故土』。词率不恭。甲午,复遣将军陈辉协鲁藩富平侯张名振合窥吴淞,舟覆不利,去。成功复与其父书,勒割福建一省及沿海州县,乃罢兵。不见许。遂统兵攻漳、泉,逼兴、福,全闽震动。会二王镇东粤,声震。成功阻海澄倔强出没。已而部将黄梧乘间以海澄北降,得封海澄公,守御坚。成功并以众驻思明,传箭洋舶,各国诸税骈集以饷军。时鲁监国驻金门,大司马张煌言屯临门,又玉环山、楚山、牛头门诸处皆宿劲旅相犄角,为应援,东南护发走集者益众。

彼闽浙海禁严,沿海居民例内徙四十里,犯无赦。思明食少。丁酉,遣降将张洪德及马龙等骚粤潮之澄海,令弃城走,大残鸥汀背而去,执知县祖之麟。已而释之麟还。戊戍,入招宝山大掠。己亥,成功合大司马煌言,率舟师大小八千余号,众数十万突镇江。时张茂之总五军,煌言为前驱,掩崇明,纵其守将梁化凤。海舟抵江,江中横铁索,架大炮其上,舟近则的而发之。又篾索斗大沉水者三,利勾舵。海舟尽泊严家沙。六月之一日,为坛沙上,以太牢祭告太祖高皇帝。次日,祭告毅宗烈皇帝。斩衰行礼,军中皆白。举哀,全军陪哭,声震百里。镇江官吏及军民倚城遥望,尽雪涕,欷歔不能仰视。促战北关,镇江亦出水师接战,败还。越五日,风为揉断铁索,海师以为神助,进泊金山。与北师约,吾战满兵,不战汉兵,则曰:『吾一家,毋自残』。时镇江管效忠主满兵。海师藤牌头子先入。满兵冲以火器,则卧牌而待之。火器尽,即纵马躏入,马阻于牌。而牌的设镜,马疑镜中人,惊返走,箭及不洞牌。须臾,八头子分为二开,满师疾驰其中空。将及中军,牌起,前两八头子合,反沮骑归路。三人互背如一人,三面奋击,施刃如风起。满兵尽没。效忠负创,单骑走银山。知府遂率军民斩辫以城降,掷帽城下,帽与堞齐。操江都御史朱某自安庆顺流而下,统师来援,战瓜渚,全军覆,俘朱归。既而总漕亢某领淮兵南援,半道望风溃,亢以势解自沉死。海师攻旧京营,观音门两岸连■〈舟宗〉不断,前锋已达九江,驰檄千里,楚豫震动。军中不妄刑戮,禁剽掠。扬州有顽者乘乱越人于货,辄枭示,此声溺远近,千里馈饷恐后。时尚书煌言已至芜湖榷关,遽上税课,分犒军前。扬榷亦使人上课如芜湖,我止之曰:『姑存以待用』。郡邑上印,先至者三十有七,在道者不胜数,悉服明制相见,各授原官慰去。煌言开府芜湖,义声辑众。当是时大将军甘辉列十三营于白土山困城,城内总督即键门不敢战。会滇黔满师罗明二北还,便宜留守。凡上下江郡邑不即送款者,居民多诣官勒其献册,野健复挺起,义斾遥应,不啻数千部。或城守捧海檄者,谈笑就刃如饴。百姓率空城逸去,以弱守者,严止之不得也。海师战桃湾,稍胜,既失利。将军辉议曰:『水战之不可移而陆也,攻其不精,更为具坐炮下临,具成而师老矣』。时满师升邦哈故疑梁化凤之弃崇明,欲夺其兵,化凤愤激。七月之晦,潜拆故所锢门,穿穴出,同督标中军副将白等出不意,夜劫辉营。营乱,仓猝战石灰山,海师败绩,失万人。成功复入海,辉与副将余日新被执,责以招降成功。辉傲曰:『国姓父不能夺,国姓乃仗辉?且辉亦安肯降国姓也?惟死而已』。日新辞稍逊。辉大声谩骂:『吾不幸与日新俱并就戮』!兵部煌言上流孤,众散,潜归。

国姓既去,复攻闽之嵩门,闽大失利,遂以书招其镇将张承恩,有曰:『比者明阿达里师从浙出,病殁过半,不战而退;达□从闽出师,水陆三路,同时覆没,歼馘且尽。马既早归,李高继至,可谓知时。若马惟善可以为戎也』。辛丑,缅驾殒覆。壬寅,国姓用曹文龙、马信谋,袭和兰国之台湾,水路距漳州七程。彼恃槛守御寡,我乘潮涨间道入取之。益垒城,垦地,建宫室,号为东都,而令长子经守思明州,总统五军,遣周全斌、洪旭与督饷郑泰合保思明。寻改东都为东宁国。

按台湾延袤三千余里,虽有守御,人民稀少,土尽芜。自大军安集,闽浙居民附舟师来归,烟火相接,开辟芜土,尽为膏腴,岛夷咸畏之。国姓俄闻子经通于乳媪,甚昵,心恨,驰谕杀媪,则佯报命媪东流矣。未几,媪举子,伪称嫡出。东宁文武称贺,国姓不疑。久之,或有言国姓媪未死及举子状,国姓方病,闻之怒,呼大将裴进思疾取经至东宁,面责之。进思受命,前请死。国姓曰:『若何罪』?进思泣曰:『父子天性,某奉命往,世子明于大杖则走之义,惧罪不来。大王必欲致之,父子参商。万一大王怒平加爱,某百死莫赎。宜莫若宥令改过』。国姓不听,令往。进思中途故迟行,至思明,微达来命。未几,国姓薨,进思与忠贞伯洪旭以经奔丧,抵东宁。守者疑旭,免冑不之。诸军皆旭故部,咸迎经入,发丧。

初,国姓怒经,临危令废长立幼。及经嗣立,善待诸弟,于是翕然称之。九月,鲁监国薨于金门。十一月,督饷郑泰有罪见杀,其子北款,以镇将马得功攻思明,为留守周全斌所败,得功死。于是和兰国走乞北援,合兵攻思明。忠贞伯洪旭死之。于是北洋单,总兵陈文达等又以所部降于浙,而牛头门、金门诸岛之众皆解。甲辰秋七月,阁部张煌言失陷于临门之范澳,不屈死,余部间走入东宁国。王感进思初谊,特特重。其澎湖守薛长霖,进思从子也,以幼,他育为异姓云。

己酉,北遣正副文武二使出款东宁,至闽中,闽督抚先使兴化知府慕天颜抵澎湖。澎湖为台湾门户,所统三十六岛,长霖以兵部郎守之,为闽使通款曲殷。慕所要八事,不即开诏,乃使礼部郎柯平、兵部郎叶亭随至泉州。初拟开读于演武场,以文事与武备不合,不可。又以不遣官相迎,复不至。既开读于文庙,柯、叶首争开国东宁,非属地,剃发之制不能从。又以死北地之丧未返,故拘留者未能即还,诸通市可商,柯、叶先归,嗣藩乃致书慕天颜,其略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凡属生民之主,自宜以天下为心,使跂行喙息,咸润膏泽。顷闻迁界以来,四方流离,万里丘墟,夺其土田,仍责其赋税,小民无罪而死,不可胜数。是以我先王不惮远行,开国东宁,庶几寝兵息民,相安无事。今执事衔命而来,前移诸事未之详及,仅谆谆以迎敕为辞。夫事必善全而后风云协助,言必前定而后日月为昭,道必大公而后天地从之。大丈夫相信以心,披胸见臆,磊磊落落,固不必游移其辞。今特遣督理行台礼官兼理刑事柯平、监军兵部郎中叶亭面商委曲。不佞恭承先绪,恪守丕基,必不弃前人之烈,以图一时之利。惟是生灵涂炭,恻然在心。倘贵朝果以安民为事,则不佞亦不难降心相从,遵事大之礼。至事定之后,巡逻兵哨,自当次第撤回。若夫沿海地方,属在执事,抚绥防御,非不佞所敢与闻』。书称「永历二十三年」。此稿为军师陈永华所撰。所称「前移」,系初建宁道顾某(字南泾)者曾以□□所请割地输课诸事,北不之答。所云「安民为事」,指此也。时东宁以柯、叶赴闽之礼遇未隆,遂变志,十月,慕复奉命以三事责之,切在剃发受封,竟不得达。至澎湖,为长霖所不礼,疾返。嗣后东宁不出师,北师亦不出海。

踰五年,甲寅,耿藩乱闽,乞援东宁。师至,与耿夹击海澄,取之,诛旧叛黄梧以申愤。未几,耿忤东宁,始以师扰漳泉。耿急撤仙霞守御以拒海。仙霞单,浙军乘衅入关而耿败。海舟还东宁,迄今丙辰兵辑。

论曰:郑芝龙无子。芝龙有子,非其子,非其姓也。地上已无姓,问之水滨。洛阳阻兵案以卫,辄拒父之律,当作何解?意海中大义曰盛,则芝龙可以恃此得全,盖善于全父者也。相传鲁监国遗腹子为长杨王术桂,奉养东宁。夫遗腹是姓,而未敢以为姓也。曰称永历二十三年,而鲁遗乎?

猜你喜欢
  帝纪第一 序纪·魏收
  东都事略卷十·王称
  东汉会要卷三十四·徐天麟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二·佚名
  一百四十四 内务府总管赫奕奏请查对曹寅修建西花园工程摺·佚名
  第五卷 工业一·缪荃孙
  一三七六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六·阿桂
  段荣传·李百药
  宣帝纪·李延寿
  王善传·宋濂
  卷第三十九·佚名
  卷16·吴缜
  卷第十三·太安万侣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563_1 【题泐潭】裴休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卷563_2 【赠黄蘖山僧希运】裴休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 赵企·唐圭璋

      企字循道,南陵人。神宗朝,举进士。大观间,宰绩溪。重和时,台州倅。   失调名   闻道南丹风土美。流出溅溅五溪水。威仪尽识汉君臣,衣冠已变□番子。   凯歌还、欢声载路。一曲春风里。不日万年觞,人北面朝天子。

  • 第十一出·李开先

    (末扮承局上白)仓忙终日为官差,此去如何敢打涯。太尉今成缚虎计,林冲难免目前灾,小人是个新来的承局。今日高太尉差我去诓林冲,将带宝剑来看,欲害他性命。兀的来到林冲门首,我索叫他一声。林武师在家否?(生上唱)【帝台春引】丹心

  • 第二十出 闹殇·汤显祖

    【金珑璁】〔贴上〕连宵风雨重,多娇多病愁中。仙少效,药无功。“颦有 为颦,笑有为笑。不颦不笑,哀哉年少。”春香侍奉小姐,伤春病到深秋。今夕 中秋佳节,风雨萧

  • ●卷下·江休复

      圣节道场建起十三日,枢府学士以下皆赴。十四日,中书会,独舍人与大卿监遥上下不过七八人。  审刑奏案,贴黄上更加撮白,撮白上复有贴黄。  国朝诸祠,牲牢之数不等。七室共一羊豕,后庙温成料一羊豕。蜡享百神亦然。然行

  •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洪武二十年冬十月戊申朔飨太庙○封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寿为舳舻侯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张赫为航海侯赐诰券其诰文略曰咨尔寿从朕开国多著勋劳今已年高屡涉风涛之险服勤漕运以给辽海之军既懋厥功必加崇劝今特封尔寿为开

  • 殿阁词林记卷十八·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奏绩本院官凡厯俸连閠计三年例给由考满六年九年皆然先具脚色事迹及过名有无呈掌印官以凭考核乃往吏部相见六品以下循廊至堂上送迎待以殊礼五品以上冢宰迎至后堂宾主坐送出移咨都察院掌院皆迎至后堂

  • 定南王孔传·佚名

    孔有德,至圣裔也;原籍山东,徙居辽阳。明熹宗元年,练兵游击毛文龙将亲兵一百九十七人袭破镇江城,有德其一也;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文龙爱之,养为孙,名毛永诗。文龙开府皮岛,有德累官至参将。及文龙为袁崇焕所杀,调往山东,隶

  • 赵扌为谦传·张廷玉

    赵扌为谦,本名古则,后更名谦,余姚人。幼即孤贫,寄食于山中寺庙,与朱右、谢肃、徐一夔等以文交游。天台郑四表精通《易经》,扌为谦则向他学习《易经》,定海乐良、鄞县郑真都深明《春秋》,山阴赵亻叔长于解说《诗经》,迮雨善于乐

  •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张荫麟

    第一节三晋及田齐的兴起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变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

  • 卷二十九·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九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滕文公下陈代曰不见诸侯章总防 陈代亦知孟子非急功名但欲其急于救世耳然孟子谓其以利言者盖急于功名固是以一己之利言急于救世亦只就天下之利害上说壊天下之

  • 丧期要不要改革?·孔子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①,钻燧改火②,期③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 公是七经小传卷中·刘敞

    宋 刘敞 撰周礼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羣臣三曰予以驭其幸幸者王所亲幸也可赐予之不可爵之者也四曰置以驭其行置者耆老废退之人虽当废退其素行贤明特置之若公族穆子辞疾晋侯使掌公族大夫者也五曰生以驭其福福者其人本坐死

  • 目录·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缉目録       诗类卷一【周南】关雎【后妃之德】     葛覃【后妃之本】卷耳【后妃之志】     樛木【后妃逮下】螽斯【后妃子孙衆多】    桃夭【后妃之所致】兎?

  • 卷第一百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湖州弁山龙华久默大音禅师淛西石门姚氏子。母有莲敷之梦。乃生。家贫操舟为业。每於

  •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佚名

    简称《皇经》或《玉皇经》。道教持诵经典。三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据近人考证,该经很可能出于宋代。元邱长春已有“五品皇经”之语。又有隋唐道士所作者说。该经属持诵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其体例,据陈樱宁《皇经》一

  • 西方子明堂灸经·佚名

    针灸著作。旧题西方子(姓名不详)撰。八卷。系参照《铜人经》、《千金方·明堂三人图》、《外台秘要》诸书编辑而成。约成书于北宋年间。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以图为题,分别载列正人头面、胸膺、腹肚、手足图,

  • 桃花扇·孔尚任

    戏曲。清孔尚任(1648—1718)撰。四卷,四十出。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 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间授国子监博士,累官户部员外郎,后因文字祸罢官。博学通音律,与洪昇齐名。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