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王孔传
孔有德,至圣裔也;原籍山东,徙居辽阳。明熹宗元年,练兵游击毛文龙将亲兵一百九十七人袭破镇江城,有德其一也;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文龙爱之,养为孙,名毛永诗。文龙开府皮岛,有德累官至参将。及文龙为袁崇焕所杀,调往山东,隶巡抚孙元化麾下。会师告警,元化檄有德出御,兵饷不以时至,众军皆哗;有德叹曰:大将军功名卓卓,犹且不免;我辈死固晚矣。时势如此,尚可为耶!遂率亲兵八百人来归。还袭皮岛,克之;以功封恭顺王。后从世祖入关定天下,改封定南王。
初,皮岛之溃,文龙麾下先后来归,封王、封伯、为总督、为将军者甚众。独有德心念旧恩,言及大将军时事,辄于邑不自胜。文龙丧停登州北寺,有德亲具舟,从海道遣人迎之,将葬于辽阳;舟至中流,飓风倏起,怒涛山立,有德拜而言曰:公不欲往东耶?因返舟,舟移而风止。有德素与文龙从子副总兵毛承禄亲厚,归命后,孙抚令承禄往说之;有德谓之曰:李少卿有言,归易耳,恐再辱奈何!今明官皆刀俎,我何能为鱼肉耶!欲留承禄事之;承禄不可。寻归,以谗见杀。及开府广西,复迎事文龙子诸生承斗,执礼甚恭:可谓不以盛衰改节、不以新故易志者也。
顺治四年三月,上命有德同平、靖两王及满师等下湖南。其秋,大兵破武冈、常德、宝应诸州郡,明藩遁走,广西、湖南遂定。
七年冬,率师下广西,入全州。破桂林,执明留守瞿式耜、总督张同敞,劝之降;不屈,杀之。悯其忠,许令归葬。复克浔、梧、平、庆等府,广西平。捷闻,遂命镇守其地,开府桂林。以其将李如春、线国安为都统留守,而有德同敬谨亲王尼堪统大兵进取黔中。
九年壬辰二月,有德以七百骑出河池,向贵州,大军至柳州接应。五月,伪将李定国率兵收复湖南,由黎平出靖州,进攻靖沅、武冈俱下之。有德闻警,急回守御;而定国由西延大埠,偃旗卷甲,倍道疾进。七月二日,袭全州,破之,遂夺严关。关在全州西南,为桂林出入所必由;有德驰救不及。初四日,兵过平乐府;定国营于严关,设象阵以待。两军既接,有德令素严,将士殊死战,象奔还;定国斩御象者,严鼓进兵,象复冲突。天大雷雨,敌兵呼声动地,乘象阵而入;我军不能支,遂退。驰入桂林,闭城拒守。越三日,定国兵至城下。时,粤西初定,人心未固;定国攻城,守陴者皆不立(?),桂林遂陷。有德整衣冠,坐府中,嘿无一言;久之,谓夫人曰:不幸少入军中,漂泊铁山、鸭绿间,冀立寸功,垂名竹帛。及大将军以忠受戮,归命本朝;历被两朝知遇,爵以亲王、锡之藩社,荣宠至矣。我受国厚恩,誓以身殉;若辈亦早为自计。夫人曰:君无虑,我即死!指其子及女曰:第儿曹何罪,而亦遭此劫乎?嘱老妪负之去,泣而送之曰:此子苟脱于难,当度为沙弥,无效乃父一生驰驱南北,下场有今日也。言毕,与其妾皆自经。有德纵火焚其府,向北再拜,拔剑自刎死;家口一百二十人皆被害。子寻为定国军士所诉,死于安隆;女亦见获,以年幼,羁养军中。上闻有德合门死难,震悼撤朝,下诏褒恤;谥忠烈,赐葬京师,岁时祭祀。
其后李如春、线国安收集溃兵,大破定国之众,广西复平,有德之女得归。守臣具疏以闻,世祖与太皇太后悯有德殁于王事,其子庭训已见杀,止遗一女,令送入宫为太后养女,名孔四贞。及四贞年十六,太后为择佳婿;四贞自陈有夫,盖有德存日已许配孙偏将之子延龄矣。因下诏求得之,奉太后命为夫妇,赐第西华门外。广西之再定也,以线国安统其众,部曲如故;而藩府久虚,上念孔后无人,并卢孔师无主,乃封四贞为和硕格格,掌定南王事,遥制广西军;延龄为和硕额驸内辅政大臣都勒机昂邦,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延龄美丰姿,晓音律,长于击刺。体劲捷,能趋九尺屏风。惟不喜读书。然遇有章奏,令幕友诵之,辄能斟酌可否。与人交,必尽其诚,能容人过失。时年亦十六云。四贞美而才,自以太后养女、又掌藩府事,视延龄蔑如也。延龄机智深狙,以太后故,貌为恭谨以顺其意。四贞喜出入宫掖,日誉其能。由是,太后亦善视之;宠赉优渥,亚于亲王。四贞不知延龄以计愚之也,谓其和柔易制,事益专决;延龄内愈不平,日思所以夺其权矣。
康熙五年丙午,四贞面奏家口众多、费用浩繁,欲就食广西。奉特旨:查定南王女孔四贞,于顺治十七年奉世祖章皇帝掌定王事,在京遥制;今应否给与伊婿孙延龄掌管,着议政亲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会议具奏。诸大臣皆以为可。议上,即奉旨:孙延龄镇守广西将军,其下应设都统一员、副都统二员,即着延龄遴具奏。线国安年老,着休致。四贞遂请和硕格格仪卫以行,与延龄南下。抵淮安,诰封敕书至,以延龄为特晋上柱国光禄大夫、世袭一等阿思尼哈番、和硕额驸、守广西等处将军,其妻室孔氏为一品夫人。四贞自以为和硕格格已居极品,不从夫贵也;今忽封一品夫人,则仍似妻以夫贵矣。疑延龄嘱内院为之,不惬意;夫妇遂不相能。戴良臣者,原系四贞包衣左颔,颇有才智,希大用;力荐其亲王永年为都统,而欲己与严朝纲副之。孙延龄初不许,乃营求于内,四贞强之而后可;虽为之请命于朝,而心甚恶。良臣因构难其间,谓延龄独信任恋子而薄格格旧人。由是,夫妇亦不合。良臣佐格格,每事与延龄相左;所用之人,必逐之。而后日延龄竟为木偶,不能复出一令矣。四贞初任良臣,以为尊己,故惟言是听。及其得志,并格格而藐之,权且渐归于下;事无大小,皆擅自题请。广西一军,唯知有都统,不知有将军,并不知有格格。四贞乃大悔恨,知为良臣所卖,仍与延龄和好;然大权旁落,不可复制。三都统益自专,延龄积不能平,以良臣等僭乱不法事诉与上,三都统亦具诉许之;上命督臣金光祖究其事。光祖与副都统严朝纲为至戚,奏延龄御下失宜、良臣等无罪。上疑其言非实,复令大臣按问。三都统惧得罪,并力以求伸;以故大臣亦不直延龄,延龄于是始谋所以杀良矣。
十二年癸丑,吴三桂反,以书招延龄。延龄遂召良臣等十三人议事,伏力士,掷盏为号,尽系縳斩之,即举兵。吴逆封为临江王。广西提督马雄,亦□南藩下人,为都统之助,恶延龄害己,坚守不下。后三桂大军至广,雄乘势亦降,为伪东路总督;虽与延龄共事,而彼此各相猜疑,延龄乃复萌反正之意。盖其初叛也,激于良臣之讼;及见马雄势大,畏其逼己,四贞又日夜感上恩,劝延龄归顺,计且决矣。雄探得之,密告三桂,谓延龄有异志,宜急除之以绝后患。
十六年丁巳,三桂遣其侄伪金吾大将军吴世宾领兵以恢复广东为名,驻师桂林城外。延龄出迎,世宾叙故,相得甚欢;及送之辕门,有苗兵数十突起马首,延龄于马棰中出利刃奋击,毙数人,力不支,为所杀。世宾送其头于马雄,雄掀髯大笑曰:延龄亦有今日乎!头忽睁目张口,跃然而起,直扑雄身;雄大叫曰:延龄杀我?遂呕血而死。
四贞幼时,曾为三桂养女;延龄死,遂拘之入滇,其子亦为世宾所杀。厥后云南平,四贞归京师,奉有德祀;廷龄竟无后。
外史氏曰:三王皆有开国大臣,而定南独以忠节显;观其合合俱殉、孤女仅存,岂非所谓杀身成仁者欤!信乎!圣人之后,其所树立固殊焉。延龄夫以妇贵,位尊国柱、权重将军,其披恩宠,何其渥也!乃不学无术,祸生肘腋,正节不忠,卒至惨死;以视妇翁,不深有愧于地下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向雄 段灼 阎缵·房玄龄 卷一百三·表第四·诸王世表四·张廷玉 卷一百十七·毕沅 读礼通考卷五十一·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九百七·佚名 颜师伯传·李延寿 柳浑传·刘昫 成祖仁孝徐皇后传·张廷玉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七·吴振棫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三·佚名 四·钱穆 卷五十二·宋敏求 卷二十一·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