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三

日本書紀卷第十三 雄朝津間稚子宿禰天皇 允恭天皇 穴穂天皇 安康天皇

雄朝津間稚子宿禰天皇 允恭天皇 雄朝津間稚子宿禰天皇。瑞齒別天皇同母弟也。天皇自岐嶷至於總角。仁惠儉下。及壯篤病。容止不便。五年(庚戌四一〇)春正月。瑞齒別天皇崩。爰群卿議之曰。方今。大鷦鷯天皇之子。雄朝津間稚子宿禰皇子。與大草香皇子。然雄朝津間稚子宿禰皇子長之仁孝。即選吉曰。跪上天皇之璽。雄朝津間稚子宿禰皇子謝曰。我之不天。久離篤疾。不能歩行。且我既欲除病。獨非奏言。而密破身治病猶勿差。由是先皇責之曰。汝雖患病。縱破身。不孝孰甚於茲矣。其長生之遂不得繼業。亦我兄二天皇。愚我而輕之。群卿共所知。夫天下者大器也。帝位者鴻業也。且民之父母。斯則聖賢之職。豈下愚之任乎。更選賢王宜立矣寡人弗敢當。羣臣再拜言。夫帝位不可以久曠。天命不可以謙距。今大王留時逆衆。不正號位。臣等恐百姓望絶也。願大王雖勞。猶即天皇位。雄朝津間稚子宿禰皇子曰。奉宗廟社稷重事也。寡人篤疾不足以稱。猶辭而不聽。於是羣臣皆固請曰。臣伏計之。大王奉皇祖宗廟最宜稱。雖天下萬民皆以爲宜。願大王聽之。

元年冬十有二月。妃忍坂大中姫命。苦羣臣之憂吟。而親執洗手水。進于皇子前。仍啓之曰。大王辭而不即位。位空之。既經年月。羣臣百寮愁之不知所爲願大王從群望。強即帝位。然皇子不欲聽。而背居不言。於是大中姫命惶之。不知退而侍之。經四五剋。當于此時。季冬之節。風亦烈寒。大中姫所捧鋺水溢而腕凝。不堪寒以將死。皇子顧之驚。則扶起謂之曰。嗣位重事。不得輙就。是以。於今不從。然今羣臣之請。事理灼然。何遂謝耶。爰大中姫命仰歡。則謂群卿曰。皇子將聽羣臣之請。今當上天皇璽符。於是羣臣大喜。即日捧天皇之璽符。再拜上焉。皇子曰。群卿共爲天下請寡人。寡人何敢遂辭。乃即帝位。☆是年也。太歳壬子。

二年春二月丙申朔己酉。立忍坂大中姫。爲皇后。▼是日爲皇后定刑部。皇后生木梨輕皇子。名形大娘皇女。境黒彦皇子。穴穂天皇。輕大娘皇女。八釣白彦皇子。大泊瀬稚武天皇。但馬橘大娘皇女。酒見皇女。初皇后随母在家。獨遊苑中。時闘鶏國造從傍徑行之。乗馬而莅籬謂皇后嘲之曰。能作園乎。汝者也〈汝。此云那鼻苔也。〉且曰。壓乞戸母。其蘭一莖焉。〈壓乞。此云異提。戸母。此云覩自。〉皇后則採一根蘭。與於乘馬者。因以問曰。何用求蘭耶。乘馬者對曰。行山撥■也。〈■。此云摩愚那岐。〉時皇后結之意裏乘馬者辭旡禮即謂之曰。首也。余不忘矣。是後。皇后登祚之年。覓乘馬乞蘭者。而數昔日之罪。以欲殺。爰乞蘭者搶地叩頭曰。臣之罪實當萬死。然當其日不知貴者。於是。皇后赦死刑。貶其姓謂稻置。

三年春正月辛酉朔。遺使求良醫於新羅。

秋八月。醫至自新羅。則令治天皇病。未經幾時。病已差也。天皇歡之。厚賞醫以歸于國。

四年秋九月辛已朔己丑。詔曰。上古之治。人民得所。姓名勿錯。今朕踐祚於茲四年矣。上下相爭。百姓不安。或誤失己姓。或故認高氏。其不至於治者。蓋由是也。朕雖不賢。豈非正其錯乎。羣臣議定奏之。群臣皆言。陛下擧失正枉而定氏姓者。臣等冒死。奏可。

戊申。詔曰。羣卿百寮及諸國造等皆各言。或帝皇之裔。或異之天降。然三才顯分以來。多歴萬歳。是以一氏蕃息。更爲萬姓。難知其實。故諸氏姓人等。沐浴齋戒各爲盟神探湯。則於味橿丘之辭禍戸 。坐探湯瓮而引諸人令赴曰。得實則全。僞者必害。〈盟神探湯。此云區訶陀智。或泥納釜煮沸攘手探湯泥。或燒斧火色置于掌。〉於是諸人各著木綿手繦而赴釜探湯。則得實者自全。不得實者皆傷。是以故詐者愕然之。豫退無進。自是之後。氏姓自定。更無詐人。

五年秋七月丙子朔己丑。地震。先是命葛城襲津彦之孫玉田宿禰。主瑞齒別天皇之殯。則當地震夕。遣尾張連吾襲。察殯宮之消息。時諸人悉聚無闕。唯玉田宿禰無之也。吾襲奏言。殯宮大夫玉田宿禰非見殯所。則亦遣吾襲於葛城。令視玉田宿禰。▼是日。玉田宿禰方集男女而酒宴焉。吾襲擧状具告玉田宿禰。宿禰則畏有事。以馬一匹授吾襲爲禮幣。乃密遮吾襲而殺于道路。因以逃隱武内宿禰之墓域。天皇聞之喚玉田宿禰。玉田宿禰疑之。甲服襖中而參赴。甲端自衣中出之。天皇分明欲知其状。乃令小墾田釆女賜酒于玉田宿禰。爰釆女分明瞻衣中有鎧。而具奏于天皇。天皇設兵將殺玉田宿禰。乃密逃出而匿家。天皇更發卒圍玉田家。而捕之乃誅。

冬十有一月甲戌朔甲申。葬瑞齒別天皇于耳原陵。

七年冬十二月壬戌朔。讌于新室。天皇親之撫琴。皇后起■。々既終而不言禮事。當時風俗。於宴會者、■者■終。則自對座長曰。奉娘子也。時天皇謂皇后曰。何失常禮也。皇后惶之復起■。々竟言。奉娘子。天皇即問皇后曰。所奉娘子者誰也。欲知姓字。皇后不獲已而奏言。妾弟名弟姫焉。弟姫容姿絶妙無比。其艶色徹衣而晃之。是以。時人號曰衣通郎姫也。天皇之志存于衣通郎姫。故強皇后而令進。皇后知之不輙言禮事。爰天皇歡喜。則明日遣使者喚弟姫。時弟姫随母。以在於近江坂田。弟姫畏皇后之情。而不參向。又重七喚。猶固辭以不至。於是天皇不悦。而復勅一舎人中臣烏賦津使主曰。皇后所進之娘子弟姫。喚而不來。汝自往之召將弟姫以來。必敦賞矣。爰烏賦津使主承命退之。糒■■中。到坂田。伏于弟姫庭中言。天皇命以召之。弟姫對曰。豈非懼天皇之命。唯不欲傷皇后之志耳。妾雖身亡不參赴。時烏賦津使主對言。臣既被天皇命。必召率來矣。若不將來必罪之。故返被極刑。寧伏庭而死耳。仍經七日。伏於庭中。與飲食而不■。密食懷中之糒。於是弟姫以爲。妾因皇后之嫉。既拒天皇命。且亡君之忠臣。是亦妾罪。則從烏賦津使主而來之。到倭春日食于檪井上。弟姫親賜酒于使主慰其意。使主即日至京。留弟姫於倭直吾子篭之家。復命天皇。天皇大歡之。美烏賊津使主。而敦寵焉。然皇后之色不平。是以勿近宮中。則別構殿屋於藤原而居也。適産大泊瀬天皇之夕。天皇始幸藤原宮。皇后聞之恨曰。妾初自結髮陪於後宮。既經多年。甚哉天皇也。今妾産之死生相半。何故當今夕。必幸藤原。乃自出之燒産殿而將死。天皇聞之大驚曰。朕過也。因慰喩皇后之意焉。

八年春二月。幸于藤原。密察衣通郎姫之消息。是夕衣通郎姫戀天皇而獨居。其不知天皇之臨。而歌曰。和餓勢故餓。勾倍枳豫臂奈利。佐瑳餓泥能。區茂能於虚奈比。虚豫比辭流辭毛。天皇聆是歌。則有感情。而歌之曰。佐瑳羅餓多。迩之枳能臂毛弘。等枳舎氣帝。阿麻多絆泥受邇。多 比等用能未。明旦。天皇見井傍櫻華而歌之曰。波那具波辭。佐區羅能梅涅。許等梅涅麼。波椰區波梅涅孺。和我梅豆留古羅。皇后聞之且大恨也。於是。衣通郎姫奏言。妾常近王宮。而晝夜相續欲視陛下之威儀。然皇后則妾之姉也。因妾以恒恨陛下。亦爲妾苦。是以。冀離王居而欲遠居。若皇后嫉意少息歟。天皇則更興造宮室於河内茅渟。而衣通郎姫令居。因此以屡遊獵于日根野。

九年春二月。幸茅渟宮。

秋八月。幸茅渟。

冬十月。幸茅渟。

十年春正月。幸茅渟。於是皇后奏言。妾如毫毛非嫉弟姫。然恐陛下屡幸於茅渟。是百姓之苦歟。仰願宜除車駕之數也。是後希有之幸焉。

十一年春三月癸卯朔丙午。幸於茅渟宮。衣通郎姫歌之曰。等虚辭陪迩。枳彌母阿閇椰毛。異舎儺等利。宇彌能波摩毛能。余留等枳等枳弘。時天皇謂衣通郎姫曰。是歌不可聆他人。皇后聞必大恨故時人號濱藻。謂奈能利曾毛也。先是衣通郎姫居于藤原宮。時天皇詔大伴室屋連曰。朕頃得美麗孃子。是皇后母弟也。朕心異愛之。冀其名欲傳于後葉奈何。室屋連依勅而奏可。則科諸國造等。爲衣通郎姫定藤原部。

十四年秋九月癸丑朔甲子。天皇獵于淡路嶋。時麋鹿猿猪莫莫紛紛。盈于山谷。■起蝿散。然終日以下獲一獸。於是。獵止以更卜矣。嶋神祟之曰。不得獸者。是我之心也。赤石海底有眞珠。其珠祠於我。則悉當得獸。爰更集處處之白水郎。以令探赤石海底。海深不能至底。唯有一海人。曰男狹磯。是阿波國長邑之海人也。勝於諸海人。好深探。是腰繋繩入海底。差頃之出曰。於海底有大蝮。其處光也。諸人皆曰。嶋神所請之珠。殆有是蝮腹乎。亦入而探之。爰男狹磯抱大蝮而泛出之。乃息絶以死浪上。既而下繩測海深六十尋。則割蝮實眞珠有腹中。其大如桃子。乃祠嶋神而獵之。多獲獸也。唯悲男狹磯入海死之。則作墓厚葬。其墓猶今存之。

廿三年春三月甲午朔庚子。立木梨輕皇子爲太子。容姿佳麗。見者自感。同母妹輕大娘皇女亦艶妙也。太子恒念合大娘皇女。畏有罪而黙之。然感情既盛。殆將至死。爰以爲。徒空死者。雖有罪。何得忍乎。遂竊通。乃悒懷少息。因以歌之曰。阿資臂紀能。椰摩娜烏菟勾利。椰摩娜箇彌。斯■媚烏和之勢。志■那企貳。和餓儺勾菟摩。箇■儺企貳。和餓儺勾兎摩。去樽去曾。椰主區■娜布例。

廿四年夏六月。御膳羹汁凝以作氷。天皇異之卜其所由。卜者曰。有内亂。盖親親相奸乎。時有人曰。木梨輕太子 同母妹輕大娘皇女。因以推問焉。辭既實也。太子是爲儲君。不得罪。則流輕大娘皇女於伊豫。是時太子歌之曰。於褒企彌烏。志摩珥波夫利。布儺阿摩利。異餓幣利去牟鋤。和餓■■瀰由梅。去等烏許曾。■多瀰等異絆梅。和餓菟摩烏由梅。又歌之曰。阿■摩霧。箇留■等賣。異■儺介縻。臂等資利奴陪瀰。幡舎能夜摩能。波刀能資■儺企迩奈勾。

四十二年春正月乙亥朔戊子。天皇崩。時年若干。』於是新羅王聞天皇既崩而驚愁之。貢上調船八十艘及種種樂人八十。是泊對馬而大哭。到筑紫亦大哭。泊于難波津。則皆素服之。悉捧御調。且張種種樂器。自難波至于京。或哭泣或■歌。遂參會於殯宮也。

冬十一月。新羅弔使等喪禮既而還之。爰新羅人恒愛京城傍耳成山。畝傍山。則到琴引坂。顧之曰。宇泥■巴椰。彌彌巴椰。是未習風俗之言語。故訛畝傍山謂宇泥■。訛耳成山謂瀰瀰耳。時倭飼部從新羅人。聞是辭而疑之以爲。新羅人通釆女耳。乃返之啓于大泊瀬皇子。皇子則悉禁固新羅使者而推問時新羅使者啓之曰。無犯釆女。唯愛京傍之兩山而言耳。則知虚言皆原之。於是新羅人大恨。更減貢上之物色及船數。

冬十月庚午朔己卯。葬天皇於河内長野原陵。


穴穗天皇。雄朝津間稚子宿禰天皇第二子也。〈一云。第三子也。〉母曰忍坂大中姫命。稚渟毛二岐皇子之女也。★四十二年(癸巳四五三)春正月。天皇崩。●冬十月葬禮畢之。是時太子行暴虐。淫于婦女。國人謗之。群臣不從。悉隷穴穗皇子。爰太子欲襲穴穗皇子而密設兵。穴穗皇子復興兵將戰。故穴穗括箭。輕括箭。始起于此時也。時太子知羣臣不從。百姓乖違。乃出之匿物部大前宿禰之家。穴穗皇子聞則圍之。大前宿禰出門而迎之。穴穗皇子歌之曰。於朋摩弊。烏摩弊輸區泥餓。訶那杜加礙。訶區多智豫羅泥。阿梅多知夜梅牟。大前宿禰答歌之曰。瀰椰比等能。阿由臂能古輸孺。於智珥岐等。瀰椰比等等豫牟。佐杜弭等茂由梅。乃啓皇子曰。願勿害太子。臣將議。由是太子自死于大前宿禰之家。〈一云。流伊豫國。〉●十二月己巳朔壬午。《十四》穴穗皇子即天皇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則遷都于石上。是謂穴穗宮。當是時。大泊瀬皇子欲聘瑞齒別天皇之女等。〈女名不見諸記。〉於是皇女等皆對曰。君王恒暴強也。■忽忿起。則朝見者夕被殺。夕見者朝被殺。今妾等顏色不秀。加以情性拙之。若威儀言語。如毫毛不似王意。豈爲親乎。是以不能奉命。遂遁以不聽矣。

元年春二月戊辰朔。天皇爲大泊瀬皇子。欲聘大草香皇子妹幡梭皇女。則遣坂本臣祖根使主。請於大草香皇子曰。願得幡梭皇女。以欲配大泊瀬皇子。爰大草香皇子對言。僕頃患重病不得愈。譬如物積船以待潮者。然死之命也。何足惜乎。但以妹幡梭皇女之孤而不能易死耳。今陛下不嫌其醜。將滿■菜之數。是甚之大恩也。何辭命辱。故欲呈丹心。捧私寶名押木珠縵。〈一云。立縵。又云。磐木縵。〉附所使臣根使主。而敢奉獻。願物雖輕賎納爲信契。於是。根使主見押木珠縵。感其麗美。以爲盜爲己寶。則詐之奏天皇曰。大草香皇子者不奉命。乃謂臣曰。其雖同族。豈以吾妹得爲妻耶。既而留縵入己而不獻。於是天皇信根使主之讒言。則大怒之起兵。圍大草香皇子之家而殺之。是時難波吉師日香蛟父子。並仕于大草香皇子。共傷其君无罪而死之。則父抱王頚。二子各執王足而唱曰。吾君無罪以死之。悲乎。我父子三人生事之。死不殉。是不臣矣。即自刎之死於皇尸側。軍衆悉流涕。爰取大草香皇子之妻中蒂姫納于宮中。因爲妃。復遂喚幡梭皇女配大泊瀬皇子。☆是年也太歳甲午。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己酉。立中蒂姫命爲皇后。甚寵也。初中蒂姫命生眉輪王於大草香皇子。乃依母以得免罪。常養宮中。

三年秋八月甲申朔壬辰。天皇爲眉輪王見弑。〈辭具在大泊瀬天皇紀。〉三年後。乃葬菅原伏見陵。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 硃异 贺琛·姚思廉
  卷六·辛文房
  第六十五回 胡宗宪用谋赚海盗 赵文华弄巧忤权奸·蔡东藩
  卷第四十·胡三省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佚名
  东汉会要卷八·徐天麟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通志卷一百八十八·郑樵
  卷之十九·祁韵士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二·佚名
  涉史随笔原序·宋葛洪
  良时燕婉·胡兰成
  卷三十八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十八·范晔
  汉制攷自序·王应麟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二·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十二 宋 陆游 撰 雨夜书感 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皇恩念黎老一官犹置散春残桃李尽风雨闭空馆有怀无与陈万事付酒椀近代固多贤吾意终不满可怜杜拾遗冒死明房琯慷慨讵非奇经纶恨才短羣敌满

  • 卷十三 茕斋歌诗三十六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三茕斋歌诗三十六首 别 ○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

  • 66.严维:酬刘员外见寄·施蜇存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欲识怀君意,朝朝访楫师。 严维,字正文,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早年隐居桐庐。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因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

  •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班固

    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栗姬生临江闵王荣、河间献王德、临江哀王阏。程姬生鲁共王馀、江都易王非、胶西于王端。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中山靖王胜。唐姬生长沙定王发。王夫人生广川惠王越、胶东康王寄、

  • 唐臣传第十六·欧阳修

    ○豆卢革豆卢革,父瓒,唐舒州刺史。豆卢为世名族,唐末天下乱,革避地之中山,唐亡,为王处直掌书记。庄宗在魏,议建唐国,而故唐公卿之族遭乱丧亡且尽,以革名家子,召为行台左丞相。庄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

  • 卷三前赵录三·崔鸿

    刘聪中 嘉平四年春正月辛未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于西方而东行平阳地震崇明观陷为池水赤如血赤气亘天有赤龙奋迅而去流星起于牵牛入紫微龙形逶迤其光照地落于平阳北十里视之则有肉长三十步广

  • 第四十一回 大清朝膺景命二百六八·黄士衡

    诗曰:神州谁是主人翁,保卫生民化大同。立志共筹谋国策,富强定不让西东。却说清世祖顺治自入关以来,东征西讨,造成二百数十年基业。其中圣凡相继,历历落落,非逐次叙述,不能详明。及至康熙嗣位,有四位辅政大臣,尽心佐理,所有一切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八·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六月甲午朔○升户部主事王维章为贵州司郎中密云管粮黄衮狭西司郎中甘肃管粮○升谕德龚三益湖广参政吏部郎中魏时应福建参政江西道御史孙居相江西参政兵部郎中高桂贵州副使江西道御史朱万春江西参政吏科给

  • 卷二十八·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二十八      宋 苏辙 撰晋范文子列传第五晋范氏陶唐氏之后也陶唐在周爲杜氏宣王诛杜伯其子隰叔入晋范氏之祖也隰叔之子曰士蔿事晋献公爲司空蔿之子曰会逮事文公爲戎右事景公爲上卿秉国政晋

  • 卷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七 晋世系表畧 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皇考臬捩鸡本出西夷常从晋王李克用征伐有功官至洺州刺史臬捩鸡生高祖讳敬瑭初尚唐明宗永宁公主累官太原节度使唐废帝徙高祖镇天平高祖不受命废

  • 志卷第一 高丽史四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一[日薄食晕珥及日变]。○自伏牺仰观俯察黄帝迎日推策尧历日月以授人时舜察玑衡以齐七政而观天之道备矣。 易曰: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

  • 卷九·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九大学三论或问问友仁看大学或问如何曰粗晓其义曰如何是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曰放心者或心起邪思意有妄念耳听邪言目观乱色口谈不道之言至于手足动之不以礼皆是放也

  • 小宗伯·佚名

    小宗伯的职责,掌管建立王国祭祀的神位:右边建社稷坛,左边建宗庙。在四郊确定五帝[祭祀坛场的]范围。望祀四方名山大川、类祭日、月、星、辰也这样做。为山川丘陵坟衍确定[祭祀坛场的]范围,各依它们所在的方位。掌管有关五

  • 佛说大乘戒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言。有破坏戒行寿命者。有断灭善根者。出家难值发精进心坚固守护。若诸苾刍等。于佛法中求解脱者。远离一

  • 牛虻世家·伏尼契

    比阿特丽斯是牛虻的曾外祖母,她的一生遭受过各种苦难:婚前,她失去父亲;又险遭继父的蹂躏;婚后,爱子包比惨死,次子迪克天性贪婪,去做有钱人家的养子,她最敬爱的哥哥沃尔特舍己救人,横死海上;她本人又身患癌症。弥留时,她向养子亚瑟

  • 星槎胜览·费信

    中国古代外国地理游记。费信撰。明正统元年(1436)成书。原本前、后集2卷,后有改订本为4卷;近人冯承钧校注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费信(1388—?),字公晓,江苏太仓人,14岁时代兄为太仓卫戍军,借

  • 增补武林旧事·朱廷焕

    地理杂志。明朱廷焕辑。八卷。廷焕字中白,山东单县人。崇祯进士,官工部主事、大名知府。朱氏于崇祯间司理杭州,遂采《西湖志》、《鹤林玉露》、《容斋随笔》、《辍耕录》及《癸辛杂识》诸书增补《旧事》,七万余字。所

  • 沈氏女科辑要·沈又彭

    二卷。又名《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沈氏惜墨如金,裒集前贤旧论,非有真识灼见者不辑;切合实用,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