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善传

王善,字子善,真定藁城人。容貌雄伟,声如洪钟,足智多谋,尤精于骑射。金贞..年间,国家多事,人民颠沛流离,田地荒芜,衣食艰难,王善讨饭奉养母亲。金贞..三年(1215),反金斗争风起云涌,有些人为保家卫族,也组织起来,推王善为首。善约束有法,防御有方,被升为本县主簿。

金兴定二年(1218),委任善为中山府治中。当时武仙镇守真定,暗中有所图谋,而忌恨王善的威名,密令知府李济、府判郭安暗害王善。兴定三年秋,李济、郭安设宴请王善来议事,埋设伏兵,准备伺机谋杀。善发觉,忙回去召集部下,仓卒间得八十人。善与他们慷慨盟誓,个个奋勇争先,诛杀济、安。王善对此二人部下说“:挑衅的只李、郭二人,与其他人无关。”夜间,善睡在北城上,对部下说:“不要因我而连累了你们的家小,可取我的头去献给帅府!”大家忙道“:公为何这样说,我们只有效死力而已。”于是王善带领他们投顺蒙古大军,授他金符,委为同知中山府事。是年冬,善率三百人攻武仙,仙遣将率二千人迎战,被王善击溃。武仙逃往获鹿,令副将段佐守城。王善攻克真定,军势大振,自中山府以南的四十二州郡皆降蒙古。

太祖十五年(1220),升王善为中山真定等路招讨使,不久又加右副元帅、骠骑大将军之职,屯驻藁城。十七年,升藁城为永安州匡国军,命王善行帅府事。十八年,进升为金吾卫大将军、左副元帅。武仙走投无路,请求投降蒙古,太祖命他仍镇守真定。王善奏称“:仙狼子野心,终究必反,请修城防御。”不久,武仙果然反叛,率军来攻藁城,火烧西门。王善出战击退。武仙又使其部下宋元,俘老幼四千人南逃,善追击夺回被俘人口,让他们恢复原来职业。从此以后,武仙再也不敢回到真定来,其部属多投降蒙古。太祖二十一年,王善因功赐金虎符,仍行帅府事。

太宗四年(1232),王善随从大军征河南,进至郑州。守将马伯坚素闻王善威名,登高大呼:“藁城王元帅在军中否,我愿开城投降。”善至城下,解下甲胄与伯坚答话,伯坚果率众出降。善严令军士秋毫勿犯,民皆安居,愿随善北过黄河者,数以万计。善分授田地以安置他们。太宗八年,王善兼任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十三年,授知中山府事。该府所属之新乐县,地处要冲,迎送供给比他县多一倍,皆取之于民。王善为均其劳逸,凡所征未交纳者,他用自己的家财代纳,受到人民的歌颂。又释放家中僮仆五百人为民,他们深感王善的恩德。太宗皇后二年(1243)卒,终年六十一岁。皇庆元年(1312),赠银青荣禄大夫、司徒,追封冀国公,谥武靖。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十九·赵尔巽
  卷四·龙衮
  卷五 内篇五·章学诚
  第七十回 误服丹铅病归冥箓 脱身羁绁怅断鼎湖·蔡东藩
  通鉴释文辩误卷七·胡三省
  唐鉴卷二十一·范祖禹
  ●明朝小史卷六 宣德纪·吕毖
  ◎汪精卫死后秘闻·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陈清端公续传·丁宗洛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四·陈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八·阿桂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陈寿
  154.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林汉达
  光緒十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方回

    【臣】等谨案文选顔鲍谢诗评四卷元方回撰回有续古今考已着録是编取文选所録顔延之鲍照谢灵运谢瞻谢惠连谢朓之诗各为论次诸家书目皆不着録惟永乐大典载之考集中顔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一首评曰本不书此诗书之以

  • ○附录·沈可培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虬词藻富赡,与族人隐、邺齐名,咸通间称三罗。气宇终不逮广明。庚子乱后,去从州李孝恭为从事。虬狂荡无检束,时雕阴藉中有妓杜红儿,善歌舞,姿色殊绝。尝为副戎属意,会副戎聘邻道,虬久慕之。至是请红儿

  • 外集卷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十行旅述行赋【有序        汉】蔡 邕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悺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明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

  • 67.白居易讽谕诗:两朱阁·施蜇存

    在郊岛的寒瘦与昌谷、温、李的秾艳之外,元和、长庆年间,还有一个极为流行的元白诗派。元是元稹、白是白居易。他们是亲密的诗友,互相唱酬,互相影响。由于志同道合,他们的诗自成一种风格,当时被称为元和体。他们的诗,无论文字

  • 卷一百八十八 表二十八·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   表略

  • 第八十四回 戕内史独全谢妇 杀太守复陷会稽·蔡东藩

      却说孙恩逃往海岛,还想纠众作乱,只因亡命诸徒,陆续趋附,尚不过百余人,所以未敢猝发。适会稽王道子有疾,不能视事。世子元显,竟暗讽朝廷,解去道子扬州刺史兼职,授与元显,朝廷竟允所请。及道子疾得少痊,始知此事,未免懊恼,但事

  • 卷二百五·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冬十月丁丑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敕平江伯陈瑄曰天气向寒漕运士卒久劳可悉遣归休俟春暖复令就役○戊寅改保安左卫为怀来卫 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有光出太微垣东行至近浊○庚辰擢进士汪胜为北京道监察御

  • 卷之四十一·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八月。丁亥。谕军机大臣等、都察院奏、代递学部丞参上行走柯劭忞等、以官激民变。复藉口剿匪。纵兵焚掠。战毙无辜。请饬山东巡抚认真覆查。以彰国纪而雪民冤呈一件。又代递举人张春海等以莱阳官绅

  • 卷一·王晫

    德行梁苍岩教子弟家法醇谨,虽步履折旋进退,必合规矩。自理学经济诸书外,稗官野史都不令流览。然必使涉猎诗词,曰:所以发其兴,观群怨,俾识古人,美人香草皆有所寄托也。[梁名清标,字玉立,北直真定人。癸未进士,历官尚书。笃学不倦,

  • 第八章 两次秋操·冯玉祥

    清末国内各地革命势力日益高涨,清廷在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和三十二年先后在河间彭德举行秋操,以示威吓。河间秋操,两方军力的配置,北军是第三镇全镇,第六镇一混成协;南军第四镇全镇,第五镇一混成协。我们一混成协从南苑出发

  • 卷三·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三      明 黄佐 撰荐举圣祖之靖元乱也干戈未定即大召四方名儒随所在馆谷之使各以其所知荐戊戍十二月辟儒士范祖干叶仪命为谘议己亥正月克婺州分置中书省召儒士许元胡翰十余人皆会食省中

  • 卷二·曾恬

    仁是四肢不仁之仁,不仁是不识痛痒,仁是识痛痒。(曾氏本此下云,儒之仁佛之觉) 不知礼无以立。使人人皆能有立,天下有治而无乱。(曾本此下云,不知礼无以为君子,非谓君子也,谓学为君子者也。) 人湏识其真心。见孺子将入井时是真心

  • 小毖·佚名

    ——警惕祸从己出【原文】予其惩罚(1),而毖后患(2)。莫予荓蜂(3),自求辛螫(4)。肇允彼桃虫(5),拼飞维鸟(6)。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7)。【注释】(1)惩:警戒,警惕。(2)毖:小心谨慎。(3)荓(ping)蜂:牵扯,牵引。

  • 帝京景物略·刘侗

    明刘侗、于奕正撰。八卷。侗字同人,号格庵,湖北麻城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外放南直隶(今江苏)吴县知县,未到任,卒于途中。奕正初名继鲁,字司直,宛平(今北京)人。崇祯初年秀才,喜结交,好游名山。七年至九年(1634—16

  • 铁岭县志·董国祥

    地方志书 清康熙十六年(1677)贾弘文修,董国祥纂。首有贾序,末有董跋,有修志姓名,附图(疆域图、县治图)。2卷,9志,29目。卷上建置志(城池、公廨、坛壝、祠庙、关梁、驿站、仓库、养济院、丽谯)、疆域志(山川、村落、物产、市

  • 博济方·王衮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 ·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俱作3卷,《郡斋读书志》作5卷。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

  • 国秀集·芮挺章

    三卷。唐芮挺章编。芮挺章生卒里贯均未详。诸书称为国子进士,盖太学生者。活动于唐玄宗时代。前有旧序,称此书编于天宝三年(744),共选作者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宋元祐间曾彦和跋云:“名欠一士,诗增一篇”。洎毛晋校

  •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道氤

    亦称《金刚经宣演》。佛典注疏。唐道氤集。二卷。作者自序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御注《金刚经》,故作此《宣演》,“君唱臣和,丝发轮行”。本书分五门:(1)叙教兴由,谓《金刚经》为“除疑断障,生信起行,识真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