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纪
高祖
高祖皇帝,名敬瑭,姓石氏,明宗婿也,与潞王素有隙,乃借契丹兵以灭唐,在位七年。
原文
天福元年,唐主千春节置酒,晋国长公主辞归晋阳。唐主醉曰:“何不且留,遽归欲与石郎反耶?”乃议使敬瑭移镇郓州,未几,为天平节度使。敬瑭疑惧,谋于将佐,曰:“吾之再来河东也,主上面许终身不除代。今忽有是命,得非如今年千春节与公主所言。”都押衙刘知远曰:“明公将兵,久得士心。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奈何以一纸制书,自投虎口乎?”掌书记桑维翰曰:“主上初即位,明公入朝,岂不知蛟龙不可纵之深渊?然卒以河东相授,此乃天假公以利器也。明宗遗爱在人,主上以庶孽代之,群情不附。公明宗爱婿,契丹素与明宗约为兄弟,公诚屈节事之,朝呼夕至,何患不成!”及唐主发兵讨敬瑭,敬瑭乃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割卢龙等州与之。契丹喜,自将五万骑赴援,唐兵大败。唐主曰:“石郎使我心胆堕地。”十一月,契丹册敬瑭大晋皇帝。敬瑭割幽蓟等十六州以报,仍许岁币。唐主登玄武楼,自焚死。
直解
天福,后晋年号。千春节,是唐主庆贺节,是日设酒。晋国长公主,明宗封长女为晋国,千春节要辞归国。从珂酒醉,说:“何不再住几日?急归欲要同石郎敬瑭谋反耶?”使敬瑭移镇郓州地方。不几日以为天平节度使。敬瑭疑虑,对将佐说:“吾今重到河东,主上面约终身不调换。今日之命,或者合千春节与公主这句话否?”都押衙官刘知远说:“明公将兵,平素极得军士心。今拥据险要胜地,兵勇马壮,若起兵传檄天下,帝王之业可坐而成也。奈何以一纸移镇制书把自身投入虎口而往乎?”管书札桑维翰说:“主上始初即帝位,明公入朝觐,岂不晓得蛟龙不可放入深渊,入深渊,便不可制御。今以河东授汝,此是天授公之大物也。昔年明宗之遗爱在于人心,而主上以异姓养子代立,万民不服。明公,明宗之嫡婿,契丹平素替明宗结为兄弟,公卑身事之,朝若期之,晚即来到,何虑不成事?”那时从珂发兵讨敬瑭,敬瑭使桑维翰书表称臣于契丹,且事以父礼,约事若有成,割地奉报。契丹见敬瑭表文心喜,亲领兵五万助力,唐兵遂败,说石郎敬瑭使我心胆惊落在地矣。契丹册命敬瑭大晋皇帝。敬瑭割幽、蓟等十六处以献契丹,又约年年献金玉币帛,尽为子之道。从珂自焚,死于玄武楼上。
原文
四年,晋加刘知远、杜重威同平章事。知远自以有佐命功,耻与重威同制,制下数日,杜门不出。晋王怒,欲落知远军权,令归私第。赵莹拜请曰:“陛下昔在晋阳,为唐所攻,非知远心如金石,岂能成大业?”晋王意解,知远乃受命。
直解
晋刘知远、杜重威同为宰相,但知远自道是有拥立君位功劳,其官爵之尊,必然无比,怎与杜重威同受诏制。制颁下了数日,知远竟闭门不出,往来俱绝。晋王闻,怒发,要革去知远军权兵柄,着归私第。时赵莹在旁拜请说:“陛下当时在晋阳,为唐兵攻伐,知远不是心若金石坚定,陛下岂能成帝王事业耶?”晋主提起前因,怒意解,令之受命。
原文
以冯道守司徒兼侍中。晋主尝访道以军谋,对曰:“征伐大事,在圣心独断。臣书生,惟知谨守历代成规而已。”晋主然之,宠无比。
直解
司徒,官名。《周礼》,地官掌教,户部尚书之职。唐以丞相为大司徒侍中。唐有侍中,以貂为节。左散骑常侍二人,侍中主人,为左貂便是。晋以冯道为司徒兼侍中。晋主尝问冯道以军旅之策,道对说:“征叛伐敌大事体,此在圣心独自剖断。臣道者掌书记,书生耳,只晓历朝法制,谨谨奉行,余不知也。”晋主听之,宠厚礼遇愈至。
齐王
齐王,名重贵,高祖侄。晋主殂,重贵即位。高祖无嗣,大臣迎立之。重贵致书契丹,称孙不称臣。契丹怒。重贵在位四年,契丹执之以归,封为负义侯而国亡。
原文
开运元年,契丹入寇,晋主命刘知远会兵山东,后期不至,晋主疑其有异谋。郭威见知远有忧色,谓知远曰:“河东山河险固,风俗尚武,士多战马,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何忧乎!”
直解
契丹怪齐王称孙不称臣,背父约,举兵入寇。晋主召刘知远领兵,齐到山东地方同会,知远兵日期失约不至,晋主虑其反叛之谋,不可知也。那时郭威见知远有忧惧不安之色,对知远说:“河东山如砺,河如带,险要坚固,风土习俗都重武艺。军士强,战马习,无事则勤劳力作于农功,有事则或守或战,见寇敌无退缩之气。此图王定霸之地,何必忧乎!”
猜你喜欢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陈寿 杂传第三十·欧阳修 卷第二百四十六·胡三省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一·陈厚耀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一·佚名 卷十六·叶盛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五·刘时举 一二五一 谕刘墉彭元瑞着各赏缎二疋余各赏缎一疋·佚名 学史卷一·邵宝 四、与西方文明初次的接触·林语堂 四八 山海经·周作人 韦载传(附韦岁羽传)·姚思廉 袁忠彻传·张廷玉 卷十六·黄佐 卷十二·黄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