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晋纪

高祖

高祖皇帝,名敬瑭,姓石氏,明宗婿也,与潞王素有隙,乃借契丹兵以灭唐,在位七年。

原文

天福元年,唐主千春节置酒,晋国长公主辞归晋阳。唐主醉曰:“何不且留,遽归欲与石郎反耶?”乃议使敬瑭移镇郓州,未几,为天平节度使。敬瑭疑惧,谋于将佐,曰:“吾之再来河东也,主上面许终身不除代。今忽有是命,得非如今年千春节与公主所言。”都押衙刘知远曰:“明公将兵,久得士心。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奈何以一纸制书,自投虎口乎?”掌书记桑维翰曰:“主上初即位,明公入朝,岂不知蛟龙不可纵之深渊?然卒以河东相授,此乃天假公以利器也。明宗遗爱在人,主上以庶孽代之,群情不附。公明宗爱婿,契丹素与明宗约为兄弟,公诚屈节事之,朝呼夕至,何患不成!”及唐主发兵讨敬瑭,敬瑭乃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割卢龙等州与之。契丹喜,自将五万骑赴援,唐兵大败。唐主曰:“石郎使我心胆堕地。”十一月,契丹册敬瑭大晋皇帝。敬瑭割幽蓟等十六州以报,仍许岁币。唐主登玄武楼,自焚死。

直解

天福,后晋年号。千春节,是唐主庆贺节,是日设酒。晋国长公主,明宗封长女为晋国,千春节要辞归国。从珂酒醉,说:“何不再住几日?急归欲要同石郎敬瑭谋反耶?”使敬瑭移镇郓州地方。不几日以为天平节度使。敬瑭疑虑,对将佐说:“吾今重到河东,主上面约终身不调换。今日之命,或者合千春节与公主这句话否?”都押衙官刘知远说:“明公将兵,平素极得军士心。今拥据险要胜地,兵勇马壮,若起兵传檄天下,帝王之业可坐而成也。奈何以一纸移镇制书把自身投入虎口而往乎?”管书札桑维翰说:“主上始初即帝位,明公入朝觐,岂不晓得蛟龙不可放入深渊,入深渊,便不可制御。今以河东授汝,此是天授公之大物也。昔年明宗之遗爱在于人心,而主上以异姓养子代立,万民不服。明公,明宗之嫡婿,契丹平素替明宗结为兄弟,公卑身事之,朝若期之,晚即来到,何虑不成事?”那时从珂发兵讨敬瑭,敬瑭使桑维翰书表称臣于契丹,且事以父礼,约事若有成,割地奉报。契丹见敬瑭表文心喜,亲领兵五万助力,唐兵遂败,说石郎敬瑭使我心胆惊落在地矣。契丹册命敬瑭大晋皇帝。敬瑭割幽、蓟等十六处以献契丹,又约年年献金玉币帛,尽为子之道。从珂自焚,死于玄武楼上。

原文

四年,晋加刘知远、杜重威同平章事。知远自以有佐命功,耻与重威同制,制下数日,杜门不出。晋王怒,欲落知远军权,令归私第。赵莹拜请曰:“陛下昔在晋阳,为唐所攻,非知远心如金石,岂能成大业?”晋王意解,知远乃受命。

直解

晋刘知远、杜重威同为宰相,但知远自道是有拥立君位功劳,其官爵之尊,必然无比,怎与杜重威同受诏制。制颁下了数日,知远竟闭门不出,往来俱绝。晋王闻,怒发,要革去知远军权兵柄,着归私第。时赵莹在旁拜请说:“陛下当时在晋阳,为唐兵攻伐,知远不是心若金石坚定,陛下岂能成帝王事业耶?”晋主提起前因,怒意解,令之受命。

原文

以冯道守司徒兼侍中。晋主尝访道以军谋,对曰:“征伐大事,在圣心独断。臣书生,惟知谨守历代成规而已。”晋主然之,宠无比。

直解

司徒,官名。《周礼》,地官掌教,户部尚书之职。唐以丞相为大司徒侍中。唐有侍中,以貂为节。左散骑常侍二人,侍中主人,为左貂便是。晋以冯道为司徒兼侍中。晋主尝问冯道以军旅之策,道对说:“征叛伐敌大事体,此在圣心独自剖断。臣道者掌书记,书生耳,只晓历朝法制,谨谨奉行,余不知也。”晋主听之,宠厚礼遇愈至。

齐王

齐王,名重贵,高祖侄。晋主殂,重贵即位。高祖无嗣,大臣迎立之。重贵致书契丹,称孙不称臣。契丹怒。重贵在位四年,契丹执之以归,封为负义侯而国亡。

原文

开运元年,契丹入寇,晋主命刘知远会兵山东,后期不至,晋主疑其有异谋。郭威见知远有忧色,谓知远曰:“河东山河险固,风俗尚武,士多战马,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何忧乎!”

直解

契丹怪齐王称孙不称臣,背父约,举兵入寇。晋主召刘知远领兵,齐到山东地方同会,知远兵日期失约不至,晋主虑其反叛之谋,不可知也。那时郭威见知远有忧惧不安之色,对知远说:“河东山如砺,河如带,险要坚固,风土习俗都重武艺。军士强,战马习,无事则勤劳力作于农功,有事则或守或战,见寇敌无退缩之气。此图王定霸之地,何必忧乎!”

猜你喜欢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陈寿
  杂传第三十·欧阳修
  卷第二百四十六·胡三省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一·陈厚耀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一·佚名
  卷十六·叶盛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五·刘时举
  一二五一 谕刘墉彭元瑞着各赏缎二疋余各赏缎一疋·佚名
  学史卷一·邵宝
   四、与西方文明初次的接触·林语堂
  四八 山海经·周作人
  韦载传(附韦岁羽传)·姚思廉
  袁忠彻传·张廷玉
  卷十六·黄佐
  卷十二·黄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七齐已猛虎行磨尔牙错尔爪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助肠饱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前村半夜闻吼声何人按剑灯荧荧西山叟西山中多狼虎去岁伤儿复伤妇官家不问孤老身还在前山山下住君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二年夏四月丁卯朔四川宣抚使吴璘得本司副将兼知德顺军张舜忠报金人七千余骑至九龙泉距原州十五里设两寨于南原一寨于城西时原州受围五日矣敌势益壮民人粮畜俘掠殆尽叚彦巩诠屡来告急都统制姚仲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冬十月庚寅朔上谓大臣曰向缘亢旱诏求直言自是上书者甚多虽经亲览犹恐未能详究利病可令后省官子细看详有可采者中书条上取旨行之庶诏令不为虚文 诏依旧间一日开讲筵用右正言李谊奏也初权礼部侍郎

  • 周纪·方诗铭

    [一]《竹书》: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新唐书·历志》案:此唐代一行《历议》所引,‘庚寅’二字为一行推算所得,非《纪年》原文。唐兰先生云:‘唐代一行根据《尚书·武成》的月日,用他的“大衍

  • 卷五·陈康祺

    土尔扈特乌锡巴土尔扈特,本准噶尔旧四部之一,明季投入俄罗斯。乾隆中伊犁甫定,其汗乌锡巴以十六万口南行,求内附也。中途为哈萨克布鲁特所截,改行戈壁间,绝水草,旬日始抵伊犁,仅存七万余人。盖险阻艰难,备尝之矣。高宗嘉其恭顺

  • ◎实业界巨奸陈伯陶·佚名

    人说上海民间两大汉奸:文化界是陈彬和,实业界陈伯陶。陈彬和的臭名因职业关系而人人晓得,陈伯陶亦因职业关系除有关方面外知道的还不多,但他的罪行恐怕在陈彬和之上。陈伯陶名咏仁,江阴人。战前是百禄洋行跑街,战后自设新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正统十一年夏四月戊戌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己亥赐南京刑部右侍郎郑泰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庚子封代府潞城王第二子仕圩第三子仕堜为镇国将军锡诰命冠服○赐秦府兴平王庶孙名公金□赏○命江西按察司副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七百六十二·佚名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六月己亥朔调正黄旗护军统领傅玉为右翼前锋统领正白旗汉军副都统索诺木策凌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庚子。谕据舒赫德奏玉门县刁民纠众塞署一案该县知县张绳武。畏葸不敢出署都司韩云并不擒拏。转

  •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八月。丁巳。秋分。夕月于西郊。上亲诣行礼。外记  ○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徐桐行礼。  ○戊午。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外记  ○河南巡抚裕宽奏、豫省防营不敷分布。请将驻扎山东嵩

  • 汉奸叛国丑史·佚名

    ◎伪==第一炮维新==的媚功世界上的“正义”和“丑恶”,永久是站在两个极端的。中华民国自从揭开==战争的幕幔,一方面是军民一体的抗战,另一方面却是恐曰份子的叛逆,一方面是“正义”的呐喊

  • 十七年·佚名

    (辛未)十七年清康熙三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亥,備局以沃川郡守鄭履祥等四邑守令疏,回啓曰:「楊津倉穀一萬石,移送嶺南之外,令道臣參酌劃給。賑廳雜穀二千石,亦令本道,待解氷船運於楊津倉。而四邑之距楊津頗遠處,以近邑糴穀,推移

  • 孟子集编卷三·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威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宿作因论者犹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广说如经。凡诸世间所有士夫补特伽罗所受者。谓现所受苦。皆由宿作为因者。谓由宿恶为因。由勤一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九九)因品苦阴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于中食后。少有所为。集坐讲堂。于是众多异学。中后仿佯往诣诸比丘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卷中·憬兴

    释璟兴撰经曰显现道意无量功德者。述云第二申入道之教有二。此初修因之教也。显菩萨发菩提心之意令得发心。难无量德使修行故。经曰授菩萨记成等正觉者。述云此后获果之教也。授菩萨记者即论云令得决定心故。记者识也

  • 卷之二·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二 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比丘 壹咸编 辰 坐禅 每日粥了。堂司行者。先覆首座。僧堂众寮前。各挂坐禅牌。报众。令供头僧堂内装香。点琉璃。堂司覆首座鸣众寮前板一下。大众即归被位坐禅。堂司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