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与西方文明初次的接触

然而入学校读书,对于我个人究竟没有甚么损害的。在学校所必须学的东西,很不费力便可叼了去。我很感谢圣约翰教我讲英语。其次,圣约翰又教我赛跑和打棒球,因此令我胸部得发展;如果我那时进了别的大学,恐怕没有这机会了。这是所得的一项。至于所失的项下,我不能不说它把我对于汉文的兴味完全中止了,致令我忘了用中国毛笔。后来直到我毕业,浸淫于故都的旧学空气中,才重新执毛笔,写汉字,读中文。得失两项相比对,我们觉圣约翰对于我有一特别影响,令我将来的发展有很深的感力的,即是它教我对于西洋文明和普通的西洋生活具有基本的同情。由此看来,我在成年之时,完全中止读汉文也许有点利益。那令我树立确信西洋生活为正当之基础,而令我觉得故乡所存留的种种传说为一种神秘。因此当我由海外归来之后,从事于重新发现我祖国之工作,我转觉刚刚到了一个向所不知的新大陆从事探险,于其中每一事物皆似孩童在幻想国中所见的事事物物之新样,紧张,和奇趣。同时,这基本的西方观念令我自海外归来后,对于我们自己的文明之欣赏和批评能有客观的,局外观察的态度。自我反观,我相信我的头脑是西洋的产品,而我的心却是中国的。

我这对于西方文明之基本态度不是由书籍所教的,却是由圣约翰的校长卜舫济博士(Dr.F.L.Hawkspott)和其他几个较优的教授而得;他们都是真君子。而对于我感力尤大者则为两位外国妇人,一为华医生夫人,即李寿山女士(Mrs.Harmy,thenMiss.Deprey),她是我第一个英文教师,一个文雅娴淑的灵魂也。其次则为毕牧师夫人(Mrs.P.W.Pitcher),即寻源书院校长之夫人,她是温静如闺秀之美国旧式妇女。完全令我倾倒的不是斯宾塞的哲学或亚兰布(E.A.Poe)的小说,却是这两女士之慈祥的音调。在易受印象的青年时期,我之易受女性感力自是不可免的事。这两女士所说的英文,在我听来,确是非常的美,胜于我一向所听得的本国言语。我爱这种西洋生活,在圣约翰有些传教士的生活——仁爱、诚恳、而真实的生活。

我与西洋生活初次的接触是在厦门。我所记得的是传教士和战舰,这两份子轮流威吓我和鼓舞我。自幼受教会学校之熏陶,我自然常站在基督教的观点,一向不怀疑这两者是有关系的,直到后来才明白真相。当我是一个赤足的童子之时,我瞪眼看着一九○五年美国海军在厦门操演的战舰之美丽和雄伟,只能羡慕赞叹而已。我们人人对于外国人都心存畏惧。他们可分为三类:传教士的白衣,清洁无瑕和洗熨干净;醉酒的水手在鼓浪屿随街狂歌乱叫,常令我们起大恐慌;其三则为外国的商人,头戴白通帽,身坐四人轿,随意可足踢或拳打我们赤脚顽童。

然而他们的铜乐队真是悦耳可听。在鼓浪屿有一个运动场,场内绿草如茵,其美为我们所从未看过的。每有战舰入口,其铜乐队即被邀在此场中演奏,而外国的女士和君子——我希望他们确是君子——即在场中拍网球,而且喝茶和吃冰淇淋,而其中国细崽衣服之讲究洁净远胜于多数的中国人。我们街上顽童每每由穴隙窥看,心中只有佩服赞叹而已。然而我在中学时期最为惊骇的经验,就是有一天外国人在他们的俱乐部中开一大跳舞会。这是鼓浪屿闻所未闻的怪事,由此辗转相传,远近咸知外国男女,半裸其体,互相偎抱,狎亵无耻,行若生番了。我们起初不相信,后来有几个人从向街的大门外亲眼偷看才能证实。我就是其中偷看之一,其丑态怪状对于我的影响实是可骇可怕之极。这不过是对外国人惊骇怪异之开端而已;其后活动电影来了,大惊小怪陆续引起。到现在呢,我也看得厌了,准备相信这些奇怪的外国人之最坏的东西了。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列传第四十三 庾亮(子彬 羲 龢 弟怿 冰 条 翼)·房玄龄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世宗一·张廷玉
  卷九十七·国朝·蒋一葵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第五十九册 天命八年九月·佚名
  卷十三·朱轼
  别集上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三。·金富轼
  卷九·吴师道
  魏纪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228)·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宋诗卷二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八七言古诗四苏轼春菜蔓菁宿根巳生叶韭牙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防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鲙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

  • 臧榮緒晉書卷三·汤球

      五行志史通書志云。臧榮緒競志五行。大較多實。   童謠   羊祜以伐吳必藉上流之勢。又時吳有童謠曰。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祜聞之曰。此必水軍有功。但常思應其名者耳。御覽四百

  • 序·庞元英

      吾乡渔洋先生最喜说部书,遇一僻秘世所罕见者,往往于友人许展转借录,雠校评泊,储之池北书库。当时风流好事,辉暎朝野。先生于康熙己巳服阙入都,至辛巳四月请急归里,官京师十年之间,曾撰《居易录》一书。凡官方迁擢,政事因革

  • 元史续编卷五·胡粹中

    【乙未】成宗皇帝元贞元年春正月以济尔哈朗为御史大夫阿喇卜丹为中书参政杨炎龙为左丞○封皇姑囊嘉特章为鲁国大长公主【驸马曼济台为济宁王赐金印】江东亷访佥事实保有罪自杀杖季让除名【饶州守阿勒呼木治中赵良不法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年十月己丑朔孟冬享祀 太庙遣官恭代○赐辅臣历及讲官有差○应天宿松望江二县重灾准改折休宁祁门婺源等县以差赈恤○礼部覆铸南京兵部督理操运关防得旨准铸○与原任南京刑部右侍郎王正国祭葬○兵部署部事刑部

  • 尚史卷五·李锴

    本纪四周本纪太王 王季 文王太王者是为古公亶父组绀诸之子后稷弃之裔也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别有本传见唐虞诸臣 史记】子曰漦蠒漦蠒生叔均山海经叔均始作牛耕叔均又数世生不窋【吕梁碑】史记后稷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苏林曰顾钱若出谷也如淳曰汉仪注訾五百万得为常侍郎】事孝文帝十嵗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乆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

  • 卷十六擅与律·窦仪

    【九门】律条二十四并疏擅发兵调发杂物供军给发兵符拣点征人卫士征人冒名相代大集校阅乏军兴征人稽留告贼消息与闲谍通主将不固守城临阵先退私放征防人还巧诈避征役镇戍犯罪出给戎仗镇戍番代兴造料请工作不如法私有禁

  • 卷十四·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十四左庶子叶酉撰昭公下十有六年传公在晋晋人止公不书讳之也按晋前以取郠既不使公与盟今往谢而复执之晋之无礼甚矣而春秋讳之益知胡氏自反而缩之说迂而不可通春齐侯伐徐传齐师至于蒲隧徐子行成

  • 卷三十二·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二钱塘程川撰易三十二系辞上传五问理与数曰有是理便有是气有是气便有是数盖数乃是分界限处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是自然如

  • 卷八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襄公五年考异足利本注此鲁大夫故书巫如晋此作比宋板永怀堂同 穆叔使鄫人听命于会于作于永怀堂同故告愬于盟主无于字宋板正嘉于作于释文棣

  • 卷三·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三     宋 范处义 撰 邶风【鄘卫说附】 邶鄘卫皆商纣畿内地武王伐纣以其地封纣子武庚命管叔蔡叔霍叔为之尹以敎商民谓之三监其後三监挟武庚以叛成王旣黜商命杀武庚

  • 卷五百九十二·佚名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二尔时满慈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摄受般若波罗蜜多。於诸静虑及静虑支不生味著亦无退转。於诸静虑及静虑支不起我想分别执著。复持如是相应善根。回向趣求一切智智

  • 卷第二·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二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界品之二于十八界中何法能斫何法所斫。何法能烧何法所烧。何法能称何法所称。偈曰。能斫及所斫。谓是外四界。释曰。色香味触名斧名薪。即是能斫所斫。何

  • 卷第八十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贵州云台南滨宗禅师桂水毕氏子。礼万峰薙染。受印敏树相 上堂。云台峰顶。迥绝人间。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一·江味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欲说此经,先当科判。大科分二。(甲)初,总释名题。次,别解文义。(甲)初,又二:(乙)初,释经题;次,释人题。(乙)初,又三:(丙)初,说般若纲要;次,明融会各家;三,依五重译题。(丙)初,说般若纲要。般若纲要,含有三义。(一)谓般若为大乘佛

  • 何典·张南庄

    长篇小说。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清张南庄撰。题“缠夹二先生评”,“过路人编定”。十回。南庄号过路人,约于清同治间在世。该书以滑稽幽默、口无遮拦的吴方言,虚构了一部鬼话连篇的鬼世间的鬼故事,通过鬼的

  • 星阁史论·赵青藜

    一卷,清赵青藜撰。 “星阁”是赵青藜的号。是书是作者的史论著作。共由14篇论文组成,涉及上至秦汉,下迄明代的政治、人物等。“项羽本纪书法论”论述《史记·项羽本纪》的写作意图,不在于“伸项以绌刘(邦)”,而在于“援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