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四十三

列传二十六

  王显字徳明开封人也少给事太宗于濳邸太宗即位补殿直累迁东上閤门使拜宣徽南院使枢密副使太宗以其寡学问也取军戒三篇赐之曰读此可以免于面墙矣淳化二年罢爲崇信军节度使知永兴军徙延州咸平初改镇横海知镇州二年召拜枢密使三年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将定州行营及镇定髙阳闗三路之师大破契丹于威敌军斩首二万级徙镇河阳三城知永兴军以疾还京师卒年七十六赠中书令諡曰忠肃

  王继英开封祥符人也少爲刀笔吏事赵普甚谨普复相以补中书直省官眞宗在藩邸爲前导及即位擢引进使未几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景徳中拜枢密使卒年六十一赠太尉諡曰恭懿

  周莹瀛州景城人也父景左领军卫上将军少给事晋王于濳邸晋王即位是谓太宗补殿直累擢客省使佥书枢密院宣徽院诸房公事与内臣刘承珪对掌其任咸平初拜宣徽北院使迁南院使知枢密院事与承规同罢诸房是后不复置云五年除永清军节度使帅天雄从车驾北廵眞宗以莹不事事徙知澶州改镇天平明年知定州徙澶州以疾还京师卒年六十六赠侍中莹在右府无他谋略及莅军旅畏懦自全所歴藩镇率无善状諡曰忠穆议者以爲美改諡曰元惠

  马知节字子元开封祥符人也父全乂江州防御使全乂从太祖定天下有战功知节幼孤太宗召见授供奉官赐今名年十八监彭州兵以严见惮如老将又监潭州兵何承矩爲守颇以文雅饰吏治知节慕之故折节读书雍熈闲防博州兵契丹入边王师败于君子馆知节全城缮甲储积刍粟僚吏不恱其生事也既而契丹果至以有备引去众始叹服知定逺军时议调河南十三州之民输饷河北转运使樊知古适至军道其事知节曰此军戍少而积粟多簸其腐当得什之六七知古从之果获粟五十万斛分给诸屯遂省河南之役卒有盗妇人首饰者防军止笞遣之知节曰民避外虏反罹内冦此而可恕何以肃下即斩之知深庆二州迁西京作坊使知梓州李顺之乱与王继恩同讨贼继恩恶知节抗直不附已遣守彭州付以羸兵三百蹂贼贼十万众攻城知节曰死贼手非壮士也力战适有兵至者贼遂溃太宗闻而叹曰贼盛兵少知节不易当也爲益汉九州都廵检使兼益州钤辖迁内苑使帐下卒刘旰胁牙兵爲乱攻破州县知节领兵三百追至蜀州与战旴走卭州知节曰贼破卭州必乗胜劫掠度江薄我既息而战我军虽倍未易敌也不如迎其弊急击之破之必矣遂行次方井与贼遇杀旰等无噍类咸平初领登州刺史知秦州州尝质羌酋支属二十余人逾二纪矣知节曰羌亦人耳岂不懐归悉释之羌懐其徳讫终更不犯塞迁西上閤门使知益州兼本路转运使自干徳后嵗漕蜀物以富人爲送吏多坐漂失籍其家知节请以省校代郷户运舟而课其漕事自是蜀人免破产之患徙知延州戎冦至方上元遂张灯启关宴乐累夕虏不测因引去知镇州诏发澶魏六州粮输定武时方内冦知节曰粮之来资冦也止令于舟车所至收之虏无所得而遁知节所至皆以威爱临下而事无不济徙知定州拜东上閤门使枢密都承旨擢拜佥书枢密院事当是时契丹已盟中国无爲大臣方言符瑞而知节每不然之尝言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兵之意以爲戒进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时王钦若爲枢密使知节薄其爲人遇事敢言不少自屈每廷议得其不直輙面诋之钦若宠顾方深知节愈不爲之下大中祥符七年出爲頴州防御使知潞州天禧初移知天雄军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以疾乞罢除彰徳军留后知贝州既而眞宗闵其癯瘁止命归镇而上党大名之民争来迎之卒年六十三赠侍中諡曰正惠知节慨慷以武力智谋自喜又能好书賔友儒者所与善必一时豪杰遇事謇謇未尝有所顾惮而天下至今称其正直云

  王嗣宗字希阮汾州人也擢进士甲科是嵗初置司理参军即以嗣宗爲泰州司理参军路冲知州事尝以公事忤冲意冲怒械系之又敎郡民之无頼尝被罪者讼嗣宗治狱枉滥朝廷遣使按劾具得讼者之妄嗣宗乃得释太宗时通判睦州徙汀州太宗遣武徳军卒察逺方事嗣宗执而杖之械送京师因奏曰陛下不委任天下贤俊而猥信此辈以爲耳目臣窃爲陛下不取太宗大怒以嗣宗下吏削秩防赦复官寻以秘书丞通判澶州入爲三司开拆推官以左正言充河北转运副使改左司谏入爲度支判官出知兴元府京西转运使移河北至道初又移河东徙知耀州又知同州徙淮南转运使江浙荆湖发运使扬楚间有窄家神庙民有疾不服药而祀之嗣宗撤其庙自是民风稍变咸平中以右谏议大夫充盐铁使出知并州州境有卧龙庙自穷冬阖境致祭风雪中老幼踣于路嗣宗亟毁之召拜御史中丞嗣宗力诋大臣常厚结王旦之弟以求知于旦旦不荅故嗣宗数于上前毁旦眞宗亦优容之拜耀州观察使知永兴军时种放得告归山嗣宗屡造放不爲放所礼嗣宗怒语及其进取放曰不犹愈于角力而中第者乎嗣宗试艺讲武殿尝程力以取甲科故放及之嗣宗深憾其言及至京兆又闲乗醉慢骂嗣宗嗣宗因其弟妷强市田产兴讼遣人诘责放条上其不法事诏问状因赐放第于嵩山令避嗣宗焉改知邠州有灵应公庙傍有羣狐居之巫祝假之以惑民多歴年所民信重之前后长吏皆先谒庙乃敢视事嗣宗毁其庙熏其穴得数十狐尽杀之氵㸒祀遂息徙知镇州召拜枢密副使求罢除大同军节度使知许州移河南改感徳静难二镇再知许州平时忿宋白郭贽邢昺七十不请老屡以爲言及其晚年疾甚一上章求退而犹欲领郡冦准爲相恶之即以爲左屯卫上将军致仕颇悒悒不自释卒年七十八赠侍中諡曰景庄

  雷有终同州郃阳人徳骧子也徳骧太祖时爲殿中侍御史判大理寺倾陷赵普贬灵武者徳骧长子有隣挝鼓讼堂吏过普因是罢相徳骧遂复秘书丞判御史台三院事以有隣爲秘书省正字有隣寻卒徳骧太平兴国初爲御史知杂出爲陜西河北淮南转运使积迁谏议大夫入知京朝官考课迁工部侍郎赵普再入相方立班宣制徳骧闻之手不觉坠笏上疏乞归田里太宗慰勉之曰朕终保卿听罢考课其后有隣子坐内乱得罪徳骧贬感徳军司马以卒有终以父任爲莱芜尉发知监刘琪奸赃而代其任太宗雅闻其名召爲大理寺丞徳骧任陜西转运使奏爲解州通判遂知州事徙密州爲淮南转运副使王师北征命爲蔚州路随军转运使入爲盐铁判官户部度支副使出知升州又知广州以女弟婿卫濯讼其家法不谨坐贬衡州团练副使起爲盐铁度支副使领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茶盐制置使使还知大名府徙江陵李顺之乱爲荆湖夔峡路转运使知兵马事至广安军夜遇贼众有终引竒兵从后击之就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次简州寓佛舍度贼必至命左右重闭召土人严更备初夕间道而去贼果围寺墙壊止得击柝者贼平移知许州改并州加工部侍郎代还授户部使王均乱除庐州观察使知益州兼川峡两路招安捉贼事既至而均遁石普袭至富顺监获之贼平以有终爲保信军留后代还知永兴军徙秦州契丹入边眞宗幸澶渊有终赴援威声甚震既而契丹修好命还屯所就判并州召拜宣徽北院使卒年五十九有终险侧喜攻人过有吏干善抚士卒既卒赠侍中

  简夫字太简有隣孙也隐居终南山用杜衍荐爲校书郎秦州观察推官通判仪州歴知坊阆雅三州秩满会五谿蛮彭仕羲扰边诏遣简夫乗驲以徃简夫进筑城堡以据其险间出兵扰之仕羲恐遂降入爲盐铁判官出知号州改同州累迁职方贠外郎卒年六十四简夫在雅州眉山苏洵往见之简夫谓曰子王佐才也荐之于张方平韩琦欧阳脩三人者延誉如不及洵名振京师盖自简夫始云

猜你喜欢
  卷八十·志第三十·舆服三·宋濂
  ◎舆服·徐天麟
  ●卷下·李圭
  自序·李斗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嘉慶東巡紀事卷二·佚名
  通志总目录卷下·郑樵
  绎史卷九十六上·马骕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四·佚名
  江革传·李延寿
  ●孙序·澹归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六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杖家集【起己卯正月尽十二月】岁己卯妇病沉緜为之料理医药入冬悼亡治丧又踰月始计偕北上时余年五十矣岂意杖家之日乃为妻杖期之日乎四

  • 卷四十六·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六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今体诗六十五首 慎按施氏原本第四十卷载翰林帖子词五十四首目录尚存新刻本删去又唐人所谓口号皆近体诗也诸刻本独不录先生作今从全集采出十一首与帖子词共成一卷

  • 卷第二百三十五 唐紀五十一·司马光

      起閼逢閹茂(甲戌)六月,盡上章執徐(庚辰),凡六年有奇。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貞元十年(甲戌、七九四年)   六月,壬寅朔,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薨。其子殿中侍御史緘與抱真從甥元仲經謀,祕不發喪,詐為抱真表,求以職事授緘;又詐為其父

  •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四·阿桂

      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辛未正月至九月】  天聪五年春正月壬午铸红衣大礮成  先是我国未备火器造礮自此始鑴曰天佑助威大将军天聪五年孟春吉旦造督造官总兵官额驸佟养性监造官游击丁啓明备御祝世廕铸匠王天相窦

  • 第七节共有·佚名

    第一 垦辟合约字第二 杜卖尽根田契契字第三 杜卖归管尽根田园佃厝契字第四 合约字第五 合同约字第六 合约字第七 卖尽根契字第八 尽归管垦业股份字第九 尽归管垦业股份字第一○ 归管田契抽银字第一一 退股字第一二 合

  • 卷九十四·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九十四歌颂【十四】万夀恭拟江淮击楫謡九章【谨序】漕运总督【臣】管干珍【臣】尝考洪范九畴次八庶徵曰九五福而以夀居福首盖王者念用时叙休徵洽汁於时珍符闓怿之气鴹萃一人之身天用眷於有

  • 论译书·梁启超

    兵家曰:&ldquo;知己知彼,百战百胜。&rdquo;谅哉言乎,中国见败之道有二,始焉不知敌之强而败,继焉不知敌之所以强而败。始焉之败,犹可言也。彼直未知耳,一旦情见势迫,幡然而悟,奋然而兴,不难也。昔日本是也,尊攘论起,闭关自大,既受俄

  • 杨孝述·周诒春

    杨孝述 字允中。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松江。本籍住址。江苏松江叶谢镇中市。已婚。初学于松江中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及北京淸华学校。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机器工程。民国四年。得机器工程师学位

  • 附錄·佚名

    《高宗太皇帝實錄》編纂委員。委員長,李王職長官從三位勳一等法學博士,筱田治策。副委員長,李王職次官從三位勳一等男爵,李恒九。監修委員,京城帝國大學敎授從三位勳三等,小田省吾。監修委員,經學院大提學從四位勳六等,鄭萬朝

  • 景公见道殣自惭无德晏子谏第八·晏婴

    景公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而死?”晏子对曰:“此餧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甚矣。”对曰:“君之德着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徳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

  • 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佚名

    后汉外国三藏康孟详译闻如是。一时释氏舍夷阿摩勒药树园。尔时贤者舍利弗。摩诃目乾连比丘。游行诸国经历一年。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还至药树。欲见世尊。是等来还比丘众多各共语言。各各著衣持钵。其声高大音响畅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九·圆晖

      释曰。贪等烦恼。名曰随眠。随逐有情。增昏滞故。故名随眠。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分二。一明惑体。二明惑灭。就明惑体中分三。一明根本惑。二诸门分别。三杂明诸烦恼。就明根本惑中分五。一明增数。二明

  • 云南志略·李京

    记载云南少数民族山川、地理、土产风俗的著作。作者元人李京,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任云南乌撒乌蒙道宣慰副史,奉命宣慰乌蛮。因“八百媳妇”战事,负责筹措军需。在两年之间,多次进入乌蛮、六诏、金齿、百夷等少数民族

  • 吴兴志·谈钥

    一作《嘉泰吴兴志》。地方志。南宋谈钥撰。20卷。宁宗嘉泰元年(1201)成书。吴兴,县名,今属浙江。此志网罗古今旧闻,采核当时情况,分门别类,厘然成编,可供研究当地地方史。但草率成书,尚未尽善。今有《吴兴丛书》本,1990年中华

  • 帝京景物略·刘侗

    明刘侗、于奕正撰。八卷。侗字同人,号格庵,湖北麻城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外放南直隶(今江苏)吴县知县,未到任,卒于途中。奕正初名继鲁,字司直,宛平(今北京)人。崇祯初年秀才,喜结交,好游名山。七年至九年(1634—16

  • 曲律·魏良辅

    曲学著作。明魏良辅著。最早见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吴歈萃雅》卷首,首行题《吴歈萃雅曲律》,次行题《魏良辅曲律十八条》。主要内容是就唱法提出 一些看法:一是要求唱出理趣;二是要求注意字音;三是提出唱法“三绝”

  • 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又称净意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内容为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应净意兜泥耶子之请问,略说短寿、长寿乃至愚痴、智慧等不同业报之因果关系。

  • 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门骨目·湛然

    简称《华严经骨目》、《骨目》。佛教著述。唐湛然撰。二卷。讲解“八十华严”各品的主要内容。不分门类,按各品顺序逐一解说,“略摄纲要,用拟观本”。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