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当传

自当,蒙古族人,英宗时由速古儿赤升监察御史。在大兴县检案情,其中有被冤枉而关押者。此人曾见有骆驼死于道旁,便拿回家腌于瓮中。恰巧当时官府骆驼被盗,搜捕甚急,不问明实情将此人抓去审问,屈打成招。自当审阅其供词,疑为冤案,上报御史台。台臣认为人赃俱在,只是自当怕杀人罢了,不听取他的意见,朝廷另派人去审理,将犯人处死。几天后,辽阳行省捕获了真正盗骆驼的人,死者沉冤才得昭雪。因此人们佩服自当之英明。

泰定二年(1325),扈驾至上都,弹劾参知政事杨廷玉贪赃罪,由于御史台不将他的劾奏上报朝廷,因而交印回京。皇帝闻知,遣使追回,官复原职。他再上表弹劾杨廷玉,终将他惩处。又弹劾平章政事秃满迭儿,说他入怯薛军之日英宗被刺,必事先知道这场刺杀的阴谋。朝廷不仅不追查,反而赐秃满迭儿黄金腰带。自当便辞去御史之职,后改任工部员外郎。中书省委任他开凿浑河,自当去视察,发现水不常有,徒费民力,难以成功,报告朝廷,该工程乃罢。

三皇后死,皇帝命工部废除原行殿车帐,要全做新的,而自当迟迟不肯按时兴工。工部尚书对他说“:此是奉朝廷特旨,你员外郎若犯错误,则会归罪于我们大家。”自当说:“有罪我一人承担。”不久,皇帝问新做车帐成否,中书省召自当责问,自当要求自己去向皇帝说明。见皇帝奏道:“皇后行殿车帐还新,若改做恐劳民伤财。且先皇后无恶疾,住此车帐无碍。如果必要舍旧更新,则大明殿是世祖住的地方,后来嗣位的历代皇帝岂不是都要改做吗?”皇帝听后大喜,对大臣说“:国家用人,当像自当这样的人,这才可能不误大事。”特赐上尊、金币,并调任吏部员外郎。皇帝欲加太后为太皇太后,命朝臣议论,自当认为不可“:太后称太皇太后于典章规定不合。”众人都说“:英宗何以能加皇太后为太皇太后?”自当说“:英宗是皇太后的孙,当今皇上是皇太后之子,太皇太后之号孙可以称,子不可以称。”皆按自当的意见议定。后改自当为中书客省使,不久又改同佥宣政院事。

文宗即位,任自当为中书左司郎中。有位朝廷使臣持诏自江浙回来,说江浙行省对文宗有不服之意。帝怒,要问江浙行省不敬之罪,全诛杀。自当知道后对丞相燕帖不儿说“:皇帝新即位,云南、四川也还未平定,听一使臣之言而杀行省大臣,恐不是好事。况江浙是繁华之地,或者是使臣的要求没得到满足而造谣陷害亦未可知。”燕帖木儿将此话转奏文宗,诛杀行省大臣这件事就不再提了。升自当为参议中书省事。燕帖木儿要封太保伯颜的王爵,其他人都附和,唯自当不言。燕帖木儿问他何故,自当说:“太保已是位列三公,而再加王号,以后再有大功者将如何对待。且丞相封王是出自皇上的旨意,今要封太保为王,丞相应请示皇上。封王爵不是中书选任官吏。”于是封伯颜王爵事作罢。拜自当为治书侍御史。

早先文宗在集庆为太子时,欲建立天灵寺,令官府征调民夫。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亦乞剌台认为不当而未办。现在文宗即位,把行台监察御史都召回朝廷为监察御史,而打算罢黜亦乞剌台一人。自当进谏道:“当陛下为太子时,御史亦乞剌台尽心尽力,这是忠臣,今无罪而将他罢官,这不好向天下交待。”于是任亦乞剌台为湖南御史。文宗要游西湖,自当谏阻,文宗不听,自当托病不随行。御史台的臣僚上奏一个拜官授职人员的名单,文宗勾去一人,补将作院官闾闾。自当以为不妥,他说:“闾闾为人诙谐,在教坊司任职还可以,若任他为监察官,则御史台的纲纪扫地了。”文宗采纳他的意见。不久自当出任陕西行御史台御史。

顺帝即位,任自当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在此以前,自当任左司郎中时,泰定帝曾打算把河间、江浙、福建的盐六万引赐中书参议撒迪,自当坚持不可,只以福建盐二万引赐撒迪。现在,自当再建议,官盐应作为国用,以减轻人民的负担。这时,撒迪方任御史大夫,并不忌恨过去不拨给他六万引盐的事,而是多次派人去看望自当留居京师的老母。

母亲去世后,自当辞职回家守丧,后起用为浙西肃政廉访使。这时有位驸马为江浙行省丞相,其宦官仗主人之势,坐在杭州达鲁花赤位上,命官府强买民间货物,不从者就捶打。官府告诉自当,自当将这些仗势欺人的宦官关押起来,从此以后丞相府中再没有敢于害民者。不久,召自当还朝任同佥枢密院事。又不久任治书侍御史、同知经筵事。宁夏有人告买买等要谋害太师伯颜,伯颜委任自当与中书、枢密等官去宁夏审问,并无其事,将诬告者判罪。伯颜怒。自当说:“太师之所以令我等人去调查,是本着国法。如果要治我们三人的罪,我实际是主事人,应治我一人的罪就行了。”伯颜无话可说,但贬自当为知徽政院事。

自当历任四朝大臣,从仕郎至通奉大夫,为人刚直不阿,有古人坦然之遗风,然始终因忤逆权贵而未受到重用,令人惋惜。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梁简文帝诸子 元帝诸子·李延寿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逆臣下·脱脱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宋濂
  卷第一百七十六·胡三省
  第七卷·况周颐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三·徐紘
  三五七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续获应毁书籍并请宽限查缴折·佚名
  七〇 桐生二·周作人
  ·乡试各生赴省有遭风淹没请恤片·丁曰健
  隐逸传序·李延寿
  卷十七·黄佐
  卷二百二十二·雍正
  兵一二·徐松
  卷十八·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卷二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八古今体七十九首【乙丑五】赐蒙古王公等宴异域为天府来宾届月氐【是岁青海诸王公并来】绣郊千帐合驻野六龙齐坂卉蒸霞烂山云傍涧低地高隣北极恩下逮西鞮锡宴晴晖皜徵诗湛露凄娱观陈角觝

  • 卷三百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一吕温吐蕃别【一作列】馆月夜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望思台作浸润成宫蛊苍黄弄父兵人情疑始变天性感还生宇县犹能洽闺门讵不平空令千载後凄怆望思名孟冬蒲津关河

  • 御选元诗卷三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三十七言古诗六李泂留别金门知已【幷序】我本山人素志邱壑获归名山为愿毕矣爰以四月十一日离京师是夜抵潞阳慨然赋诗遥慰匡庐隐者并示金门诸公为一噱云野马脱羁鞅倏疑天地寛临风一长鸣风吹散入

  • 分类凡例·沈德符

    秀水沈景倩先生,以万历戊午举于北畿。祖父皆以进士起家。景倩初随寓京师,该洽好古,日读书一寸。所交卿士大夫,及故家遗老、中官戚里,习闻前朝掌故,沿革折衷,考之往昔,验之将来,其是非予夺,一出于公,而不为门户偏党。此史家必当取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正德十五年八月丙辰朔 上在南京○大学士梁储等言在京在外各该衙门一应题奏事理今年五六月以来伏蒙 皇上省览裁决数日之间连发赍文书官回京中外臣民无不欢庆但朝廷之上一日万几两月文书虽已发行然未发行者尚多伏望特命

  •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 纪年 太祖武元皇帝下 【辛丑】天辅五年春三月始于渤海辽阳等州置榷筦库时岁课稍重商人疑惑但一切所办于所在官塲他不恤也 是春日有眚忽青黑无光其中汹汹而动若鉟金而涌沸状日旁青

  • 通志卷七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昆虫草木略第二木类 果类 虫鱼类 禽类 兽类木类伏苓曰茯莵其抱根者曰茯神典术云松脂入地千年为茯苓今详茯苓乃松脂所化而云千年未必耳龟防传云茯苓在菟丝之下今详茯苓生山

  • 己酉被水纪闻·姚济

    姚济本年自前四月初,至闰四月底,晴少雨多,或连五六日不止,或连昼达夜大雨如注。西北低洼之田,已尽没水中,荒象已见。乡民赴县报荒,不期而至者约有四、五处。以后景象,当有不止于此者。因就所见闻,按日记之,以便稽考。五月 初一

  • 楚怀王拘张仪·佚名

    【提要】 张仪得罪了不少国家,所以经常有生命危险,但是他还是能施用计谋、化险为夷。这次他只利用宠妃郑袖的女性心理轻易就达到了目的。 【原文】 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

  • 第六章 独工与公工之比·梁启超

    以工业言之,又工人各自为谋。各地工人多少不同,多则价贱,少则价昂,资本家既苦之。而工人同一操业,而价贱者无以足用;若其求工不得者,不能谋生,饥寒交迫则为盗贼,其害益甚矣。即大作厂机场之各自为谋,亦不能统算者也;不能统算矣,

  • 卷四·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四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钟机【字石城秀水人】问説命高宗云予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此是甘盘不肻仕而逺遯荒野既而迁河迁亳不知所终此颇近理若孔传以为高宗之遯则高宗

  • 卷二百·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三观象授时礼记月令【疏案郑目録云名曰月令者以其纪十二月政教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事抄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

  • 禹贡指南卷二·毛晃

    宋 毛晃 撰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州 尔雅汉南曰荆州注云自汉南至衡山之阳李廵曰荆州其气燥刚禀性彊梁故曰荆荆彊也秦为南郡即郢都之渚宫楚之故都也 周礼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颍湛注衡

  •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太虚

    梵网经是佛教中一部奇特的经或一部奇特的大乘律,虽中国千数百年来已久为七众共受的菩萨戒本,公认为鸠摩罗什所译,持诵讲解,毫无疑义。但时至今日,仍不免有以此经非出鸠摩罗什译,而入之疑伪类的。然据冠此经首的僧肇序:故弘始

  • 新的唯识论·太虚

      ──九年三月在杭州作 ──  一 新的唯识论发端  二 宇宙的人生的唯识论  三 分析的经验的观察的系统的唯识论  四 转化的变现的缘起的生活的唯识论  五 真理的实性的唯识论  六 悟了的解放的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八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八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迦叶品之一此是善始发问。今欲令终是故更请。前随义题品。今从人立名。故云迦叶。迦叶如前说。开善用此答安乐性问。地师为慈光善巧住持分。河西兴皇

  • 通玄真经注·朱弁

    通玄真经注。宋人朱弁《宋史□艺文志》着录作十二卷,现残存前七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