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三章 两路北伐会师陇海路

南京国民政府既已正式成立,并选胡汉民为主席,此外军事委员会和总政治部也次第成立(总政治部主任为吴敬恒,副主任为陈铭枢),乃公开否认武汉中央的合法地位。武汉方面也于同时以国民政府主席汪兆铭的名义,下令撤去国民革命军蒋总司令职务,另以冯玉祥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唐生智副之,并拟组织所谓“东征军”,顺流东下,讨伐我辈“叛逆”。在汉的原有激烈分子如徐谦等,冲动之情已不消说,即汉方军人唐生智、张发奎、程潜、朱培德辈,也都摩拳擦掌,恨不得一举荡平东南,方泄其愤。

我方对此种威胁,自不得不采取相应防御措施。先是,江右军总指挥兼南京卫戍司令程潜,因同情汉方反蒋,已先期离宁返汉。程氏第六军中的两师精锐,一在南京,一在江北。程氏去后,其在江北的一师遂取道淮河北岸,遁返武汉。原驻南京的十九师因我军监视很严,遵命改编为“暂编第六军”,由原第六军参谋长杨杰晋升军长。

正当宁汉双方阋墙之争相持不下之时,新近败北的孙传芳残部和直鲁军主力也开始向我反攻,意图卷土重来。4月12日直鲁军许琨部自淮河南下围攻合肥,我军马祥斌部正死守待援。另路直鲁军则沿津浦路南下,攻占浦口,并经常以野炮隔江轰击南京。时西线敌军也图南犯,奉军精锐正由张学良率领,自京汉线南下至驻马店,威胁武汉。处此紧要关头,宁汉双方如真自相火并,必将同归于尽。

4月下旬,南京方面军事委员会乃决定继续北伐,以减除江北敌军的威胁,并解合肥之围。5月1日,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命令,将东线各军分编为三路,继续北伐。第一路总指挥为何应钦,辖第一军(欠一、三两师,何自兼军长)、第二十六军(周凤岐)、第十四军(赖世璜)、第十七军(雷万顺);第二路总指挥由蒋总司令自兼,白崇禧代行,辖第四十军(贺耀组)及第一军的一、三两师(杨杰指挥)、第六军(亦由杨杰指挥)、第三十七军(陈调元),陈调元并兼前敌总指挥。我则受任第三路总指挥,以王天培为前敌总指挥,辖第七军(夏威)、第十五军的第二师(师长刘鼎甲)、第四十四军(叶开鑫)、第二十七军(王普)、第十军(王天培)、第三十三军(柏文蔚)、独立第五师(师长马祥斌)。

此期北伐计划我军作战的总方略,系以第二、三两路为主力,由皖北攻截津浦路,第一路则陈兵于镇江、常熟一带,俟二、三两路奏功后,渡江北进,以肃清苏北之敌。

计划既定,我遂将所部分为五个纵队,指定集中地点,克日出击,其战斗序列如下:

第三路总指挥 李宗仁

前敌总指挥 王天培

第一纵队指挥官 叶开鑫

第四十四军

第二纵队指挥官 夏 威

第七军(缺第二师)

第三纵队指挥官 胡宗铎

第七军第二师 胡宗铎

第十五军第二师 刘鼎甲

第十五军独立旅 严 敬

第四纵队指挥官 王天培

第十军

第五纵队指挥官 柏文蔚

第三十三军

总预备队指挥官 王 普

第二十七军

命令下达之后,第十军暨第二十七军乃于5月3日由大通渡江,向庐江、舒城集中。第七军则分三处渡江,第一师于5月5日自西梁山,第三师7日自芜湖,第二师及十五军于6日自荻港开始渡江,7日渡毕。

斯时江北敌军为程国瑞和许琨等部,一经接仗便纷纷溃败后撤。5月11日我第一纵队遂占领含山,第三纵队也于同日占领巢县。12日第二纵队进驻巢县,与第三纵队会师。第四纵队也于同日抵达舒城。

敌军溃败后,复将主力二万余人集结于柘皋、店埠、梁园附近,与前攻合肥之敌刘志陆、张敬尧等联合,以图顽抗。我二、三两纵队遂向柘皋推进,以寻找敌军主力而歼灭之。

当我方决定继续北伐时,武汉军似乎真在作“东征”准备。目击此一危机,我乃于4月间派参谋长王应榆往汉,向武汉各领袖陈述我的意见。我力主双方均承认既成事实,大家分道北伐,待会师北京,再开会和平解决党内纠纷。王氏抵汉后,不久便有电来说,武汉中央大体同意我的建议,主张先将北方之敌击溃再说。

武汉方面情势虽转缓,唯江西方面的朱培德反蒋仍力,有待疏通。先是当我军于3月末离赣东征时,武汉中央遂将亲蒋的江西主席李烈钧撤换,而代之以朱培德。朱氏衔蒋甚深,积愤已久,一旦取得江西省省主席地位,遂激烈反蒋,所有在赣的蒋系人物悉被摒除。朱氏并亲作长书致何应钦,历数蒋的偏私狭隘、市私恩、图独裁等各项罪状,力劝何氏加入反蒋阵营。何应钦在南京曾将此函示我。该函确系朱培德亲笔,长凡十余页。我问何应钦:“你把这信给总司令看了没有?”

何说:“我当然要给他看啦!”

这时朱培德陈兵于九江、湖口一带,武汉如真来一次“东征”,则朱培德部势必为先锋无疑。为彻底避免革命军自相残杀,我认为有一晤朱氏的必要。因此,当我军开始渡江北进时,我乃电约朱氏一晤。5月11日,我自芜湖专轮西上,翌日抵湖口。朱氏乘轮来迎,我遂过船与朱氏倾谈。

朱氏和我一见面当然就痛诋蒋氏,并力述南京另行成立中央的非计。我则说,此一问题的是非曲直极难辩明,何况南京国府已经成立,欲罢不能。眼下当务之急,不是辨是非,而是解决实际问题,如何避免宁汉双方的军事火并,然后再缓图彻底解决。我更强调说,如果武汉方面真要“东征”,从地理和军队位置说,当然以他的第三军为先锋,则首当其冲的便是现驻安徽的第七军。试问以第三、七两军自相砍杀,武汉方面有无制胜的把握呢?如两败俱伤,岂不是替北方军阀造机会,使宁汉同归于尽吗?我一再申说,为今之计,只有宁汉双方承认既成事实,将错就错,暂时相安,并于津浦、京汉两线分路同时北伐,直捣燕京,内部问题,再缓图解决。

我的一席话,说得朱培德颇为所动,我便请他转告汉方中央各同志,切勿河汉斯言,自贻伊戚。说完,我便辞别回船,驶返芜湖。朱氏也去武汉报告,卒使宁汉暂缓冲突,分途北进。事实上,宁汉双方也各为利害形势所迫使然,并非全靠我这和事佬之力。

我于5月14日返抵芜湖,乃乘轮穿巢湖往合肥前线督师。在我去湖口期间,我军第二、三两纵队已于5月13日大破直鲁军于柘皋,斩获极丰。我于15日抵合肥时,敌我正相持于合肥东北梁园一带。是日夜间,敌人新得蚌埠方面开来援军,由马济亲自指挥,夜袭我军。来势如疾风暴雨,猛不可当。我军驻梁园部队以为敌军新败,无力反攻,全军解甲而卧,初未防备。骤遭袭击,将士均于睡梦中惊醒。所幸我军征战有年,临阵沉着,未被冲乱。将士就地据守,十分稳定。敌军在主帅马济亲自指挥之下,拼全力冲杀,已冲入梁园镇上,与我军巷战彻夜未停。黎明之后,我方看透敌军虚实所在,乃展开两翼,向敌阵包抄过去。敌军猛扑一夜无功,至是士气已沮,我军一旦反击,敌人遂全线溃乱,一经跟踪追击,遂溃不成军。马济复调集白俄骑兵千余人,向我左侧翼反扑。此批俄兵在北战场中声威素著,因俄兵人高马大,当之者每为其气势所慑,而望风披靡。此次俄军指挥官仍施展故技,列队向我冲来。我军将士均不发枪,候其行近,则枪炮并施,全军迎头逆袭。俄军遂掉转马头,夺路而逃,与北军数万人张皇逃窜,互相践踏,伏尸遍野。主帅马济也落荒而走,在肥北高粱田中,为当地红枪会用梭镖所伤,不治而死。

据说,马氏此次在梁园督战,是抱定孤注一掷的决心而来的。他在蚌埠曾向张宗昌建议说,这次犯皖的革命军的主力系广西部队。广西部队概长于运动战,唯求速战速决,利于进攻,疏于防守,一旦战罢,则解甲高卧,防备极疏。马说:“我知道他们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三斧头砍过之后气就松了。这次我们决定于夜间进袭,攻其无备,包管可以一举而聚歼之。”

张宗昌很看重马济,因为马氏是多年宿将,又是广西人,我军上下多半曾任其部属。马氏既如此建议,张宗昌遂挑选直鲁军精锐,交马氏亲自指挥,南下增援。渠探得我军在梁园宿营,遂乘夜拼全力猛扑。谁知我军的沉着,大出其意料之外。马氏未能撼动我军丝毫,反而自食其果,一败涂地。

梁园大捷后,我军尾追不舍,5月20日遂克明光、临淮关和凤阳。22日克津浦线上的重镇蚌埠。斯时我军第一、二两路也在何、白二人指挥之下,与我呼应,齐头向陇海线推进。

在全军北进时,我本人则在合肥小住,以整饬第三路直辖的新编各军。先是,我军驻扎芜湖时,因广西后方汇款未到,饷粮不继。我曾召集芜湖商界,筹借军饷十余万元。驻军筹饷,为我国近代的通例,驻地绅商也认为是一项正规的负担,不以为异。如数目不大,绅商都乐为之助,初无怨言。到我军渡江北上时,适后方军汇到达。我遂召集原来绅商辞行,并将前借的款如数奉还,未少毫厘。这种举动,在当时商民眼中简直是奇事。因自清末以来,驻军借饷,如数归还的,这还是头一次。

可是合肥的情形便不同了。因原驻此地的第三十三军、第二十七军、第十军等,多系北军收编,加入革命为时甚暂,战斗力既差,扰民尤甚。士兵占住民房,强买强卖,拉夫借饷等事,时有所闻,绅民啧有烦言。我抵合肥时,全城绅商代表道左相迎。尤以绅士季雨农曾助马祥斌守城月余,不辞劳瘁,深堪嘉许。他们对我都很爱戴,我对他们也很尊重,彼此相处无间,他们遂得尽所欲言。因此,我对驻军扰民情形洞悉无遗。遂于合肥召集军事会议,面告柏文蔚、王天培、王普等军长,务必严申军纪。

柏军长是皖省耆宿,辛亥革命时曾任安徽都督,是一位革命老前辈。他向我诉苦说,他的第三十三军全是北军和地方军临时收编的,军纪极坏。我告诉他说,你必须痛加整顿,否则我便将一切不法的军队缴械、遣散。柏氏唯唯。王天培、王普、叶开鑫、马祥斌都表示绝对服从总指挥的命令。会后,我便通令全军,并张贴布告,整饬军纪,有违令扰民者,军法从事。三令五申之后,果然全军肃然,一反故态,卒能令行禁止,秋毫无犯。足见天下无不可治的军,只是事在人为,以及主帅是否能以身作则而已。

合肥小住之后,我即随军北进。6月2日徐州克复,遂移总指挥部于徐州。此时我友军第一、二两路也北进到陇海路会师。高级将领于6月上旬云集徐州,作进一步北伐的商讨。

当我军进抵陇海路时,武汉方面北伐军也同时抵达该线。先是,武汉军在唐生智、张发奎二人指挥之下,曾与奉军激战于京汉路。斯时,冯玉祥的西北国民军也已出潼关,攻占洛阳,威胁敌军的侧背。奉军不敢恋战,于6月1日自郑州北撤。武汉军遂占领陇海路中段,进驻郑州、开封,与徐州我军遥相呼应。

猜你喜欢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范晔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刘昫
  卷二百二十九·表第二十·脱脱
  卷五·秦三·佚名
  第五十三回 违君命晋阳兴甲 谒行在关右迎銮·蔡东藩
  第二十九回 中虏计任福战殁 奉使命富弼辞行·蔡东藩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三·乾隆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二·张岱
  谷山笔麈卷之八  诗文·于慎行
  序·曾巩
  五六○ 谕内阁着通谕各督抚予限二年实力查缴违碍书籍·佚名
  一一二 复辟前后一·周作人
  卷七十八·阿桂
  59.白马盟·林汉达
  卷五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一·吴景旭

      甲集上之上  三百篇  关雎  小序闗雎后妃之徳也先儒议其诗虽若专美太姒而实以深见文王之徳序者徒见其词而不察其意遂壹以后妃为主而不复知有文王失之矣至于化行国中三分天下皆以为后妃所致则是礼乐征伐皆出

  • 校勘记·清蒲松龄

    《草木传》(又名《草木春秋》),路编《聊斋俚曲集》将其列于附录中,其题下括号内注明:“一名《药性梆子腔》”。笔者曾见淄博市张店傅家村民间一抄本,题名《药绘图》;据新加坡国立大学辜美高先生说:日本庆应大学&l

  • 卷一百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玩鸥槛诗稿蔡确字持正晋江人嘉祐四年进士歴知制诰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哲宗立转左仆射元祐中罢知陈州夺职徙安州又徙邓州坐

  •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一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牀觉罢揽明镜鬓毛飒巳霜良图委蔓草古貌成枯桑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因为洞庭叶飘落之潇湘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

  • 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令狐德棻

    子什肥 导、护 什肥子胄 导子广 亮翼 椿众 杞简公连 莒庄公洛生 子菩提 虞国公仲 子兴邵惠公颢,太祖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后。生颢,次杞简公连,次莒庄公洛生,次太祖。颢性至孝,德皇后崩,哀毁过礼,乡党咸敬异焉

  • 卷三百三十一·列传第二百十七·西域三·张廷玉

        ◎西域三   ○乌斯藏大宝法王 大乘法王 大慈法王 阐化王 赞善王 护教王 阐教王 辅教王 西天阿难功德国 西天尼八剌国 朵甘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董卜韩胡宣慰司   乌斯藏,在云

  • ◎孙传芳自致败亡·刘以芬

    小站军阀(北洋军阀,其基础实奠于袁世凯之小站练兵),自袁死后分为皖、直两系。皖系始于段而终于段,直则由冯而曹而吴,而以孙传芳为之殿,卒亦皆败。诸人败因,前既分述之矣,孙之败亦可得而言焉。 孙在直系,本属后起,其首露头角,在于

  • 卷五·胡仔

    已未鲁哀公十三年年七十在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呉王夫差将与哀公见晋侯子服景伯对使者曰王合诸侯则伯率侯牧以见于王伯合诸侯则侯率子男以见于伯今

  • 第三节 岐、汴之争·吕思勉

    乾宁、光化之间,李茂贞、韩建,所以能横行无忌者,以朱全忠、李克用方剧争,莫能过问关中之事也。克用日弱,而全忠骤强,形势遂一变矣。全忠最切近之敌,为时溥及朱瑄、朱瑾。全忠之取之,皆用持久徼极之策。《新书·宣传》语。自光

  • 小辨第七十四·戴德

    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于政,其可乎?”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爱日,日不可得,学不可以辨。是故昔者先王学齐大道,以观于政。天子学乐辨风,制礼以行政;诸侯学礼辨官政以行事,以尊天子;大夫学德别义,矜行以事君;士学顺,辨言以遂志;庶

  • 佛说十地经卷第七·佚名

    大唐于阗三藏沙门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菩萨善慧地第九  已说菩萨第八地  如来现大神通力  震动十方诸刹土  无量亿数难思议  一切知见无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  照曜彼诸无量土  悉使有情获安乐

  • 卷第二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毁訾语学处第二之余此中犯相其事云何。总摄颂曰。种族及工巧  业形相病五罪及烦恼类  恶骂为后边别摄颂曰。种姓织毛针  铁铜及皮作陶师并剃发  木竹作并

  • 卷第二十九·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九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六世之五(清源下第五世之三) 【增收】雪峰示众曰。尽大地是个解脱门。把手拽伊不肯入。时有一僧出曰

  • 师山文集·郑玉

    八卷。《遗文》五卷。《附录》一卷。元郑玉 (1298—1358)撰。玉字子美。徽州歙县 (今属安徽)人。通经学,撰有 《春秋阙疑》。不求仕进。设师山书院,受业者众,故集以师山名。此集八卷,乃玉所自编。前有至正七年 (1347)

  • 秘本种子金丹·叶桂

    《秘本种子金丹》,亦称《叶氏秘本种子金丹》,原题“吴门叶天士著”,2卷。该书首刊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为一部专论房室与求嗣、育子之著。卷上为性医学专辑,如男女情兴、进火妙诀、男子三至、女子五至、五候等,与清竹林

  • 玉楸药解·黄元御

    本草著作。8卷。清黄元御(坤载)撰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作者号玉楸子,故以名书。此书继《长沙药解》之后成书,收张仲景医书未载之药293味,分草、木、金石、果、禽兽、鳞介虫鱼、人、杂类8部予以论述。内容论述简要,

  • 龙虎中丹诀·佚名

    龙虎中丹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宋代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内丹功诀。内载颂诗六首(龙虎作用颂、胎阳颂、胎室颂、胎神颂、胎灵颂、胎化颂),咒诀三首(真火咒、真水咒、行火咒),卦式三

  • 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佚名

    四卷。撰著人姓名不详。该书原名《平定海寇方略》,系未刻稿本,民国初年在整理内阁大库档案时发现的。傅孟真因厌恶《平定海寇方略》之名,而改为现名 (但在现名下,仍记有原名)的。本书所记的内容,正如朱希祖在《记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