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重荣传

王重荣,太原府祁县人。父亲王纵,太和末年任河中骑将,随从石雄打败回纥,充任盐州刺史。王重荣因其父立功而充任军校,与兄长王重盈都坚毅武勇为三军之冠,被提拔为河中府牙将,掌管察问。这时有个禁军的军士违反夜禁规定,王重荣逮捕并鞭打了他。这个军士回营后向禁军首领、中尉杨玄萛投诉,杨玄萛大怒,抓来王重荣斥责他说:“天子的卫士,藩镇的军校竟敢侮辱他?”王重荣回答说:“半夜抓的是犯禁的盗贼,谁知道他是天子卫士?”一五一十地陈述了那人的情形,杨玄萛赞叹说:“不是你辨明是非,从谁那儿弄清这件事?”后托身于府署,被提拔为右署。王重荣长于权谋诡诈,使人非常害怕,即使是主帅也无不对他谦让。他逐步被提升为行军司马。

黄巢攻破长安,分兵夺取蒲州,节度使李都无力抵抗,于是向黄巢称臣,但内心畏惧王重荣,便上表给黄巢自甘为副职。蒲州接近京都,黄巢军向他征调纷杂紧迫,派来的使者上百,留住客舍,不断增调派兵,官吏们承受不了差遣。王重荣警告劝说李都道“:我之所以诈降以解祸患,是因为援兵未到。如今叛贼的索求一天比一天急迫,又收去我们的军队来困扼我们,我们的灭亡就在眼前了。

请拆断渡桥,环绕城墙来守卫城池,不这样,发生变故如何制止?”李都说:“我军兵少,如谋虑不善,断了渡桥,祸患即将临头,我愿将统兵节符拜托给您。”而后奔往僖宗逃离京城后所在的地方。王重荣便将黄巢派来的使者全部撵出去杀了,趁势大肆抢劫居民以取悦于部下。

皇帝派前任京兆尹窦聖走小路前来慰劳军队,并按诏令替代李都。王重荣带领众官吏僚属迎接。窦聖到后,大行犒劳官吏,席间大声说:“天子派大臣掌管一方政事,谁能驱逐?向我告发首恶者。”

大家不敢回答。王重荣身佩腰刀登上台阶说:“首谋是我,还找谁?”并目示窦聖的随吏,速去备马,窦聖当即匆遽返回。

王重荣于是掌管留后职。

黄巢派勇将朱温率军乘船顺流赴冯翊,黄邺带领军众从华阴会合攻打王重荣。王重荣激励军士,大战,打败了他们,黄巢军丢弃粮食、军械四十余船。朝廷立即委任王重荣为工部尚书,担任节度使。适逢忠武监军杨复光率领陈、蔡二州兵马万人驻扎武功,王重荣与他联合,到华州攻打叛军将领李详,生俘李详后将他示众。黄巢派尚让前来攻城,朱温率精壮士兵在前,在西关门打败王重荣的军队,于是出兵夏阳,掠夺了河中府的水运粮船数十艘。王重荣挑选了三万士兵攻打朱温,朱温害怕,将粮船全部凿沉在黄河里,便献同州投降。杨复光要斩朱温,王重荣说:“现今招降叛贼,所有人都应免罪。况且朱温勇猛机敏可以使用,杀了他不利。”于是向朝廷上表请求任命他为同华节度使。获得的诏令仅任其为河中行营副招讨,赐名为全忠。

黄巢丧失两个州,愤怒已极,亲自率精兵数万人驻军梁田。王重荣驻军华阴,杨复光驻军渭水北边,成夹击之势进攻,大败黄巢军,生擒其将领赵璋,黄巢中流箭逃走。王重荣的兵力死亡、消耗与敌方相当。他害怕黄巢重新整顿再来,为此忧虑,与杨复光商议,杨复光说:“我家与李克同世代共忧患,他为人效忠不顾惜遭遇祸难,为守义节而死如同自己的事。若能求来他的军队,凡事无不成功。”便派使者去相约联合。李克用派陈景斯统兵从岚、石奔赴河中,并亲自率军跟随而来,终于平定了黄巢,收复京都。因功被任命为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被封为琅笽郡王。官职逐步升任检校太傅。

宦官田令孜恼怒王重荣占有了盐池的丰厚所得。这时黄巢起义刚被平定,国家的财政费用极缺,各军队的供给无所仰赖,而田令孜任神策军使,建议请朝廷将两处盐池归属于盐铁使,以补充军队的供应。王重荣不应允,上奏说:“旧例,每年献纳三千车盐给官府,而将多余的拿来供给本地军队。”天子派使者向他宣告旨意,他不听从。田令孜调王重荣任兖海节度使,以王处存替代他;下诏李克用带兵援助河中。王重荣上疏给朝廷,弹劾田令孜离间方镇。田令孜派遣..宁的朱玫对他进行讨伐,驻军沙苑。

王重荣送信给李克用,并说:“奉密诏,等您到来后,让我设法对付您。这是田令孜、朱全忠、朱玫惑乱圣上。”并出示伪诏。李克用正好与朱全忠有仇怨,相信了王重荣的话,奏请朝廷讨伐朱全忠和朱玫。僖宗多次下诏调和劝解。李克用集合河中兵力会战沙苑,朱玫大败,逃奔..州。神策军溃败退还京都,乘机大肆抢劫。李克用乘胜西进,天子逃亡凤翔。

不久,嗣襄王李誰篡位,王重荣不听命于他,与李克用谋划安定王室。杨复恭替代田令孜统率神策军,他旧日与李克用很友善,派谏议大夫刘崇望带着诏书宣示天子的旨意,王、李二人听从皇帝命令,立即献纳双丝细绢十万匹,愿意讨伐拥立李誰的朱玫以赎过。刘崇望返回复命,群臣全都庆贺。王重荣终于将李誰斩首,长安复归太平。但王重荣性情凶悍,为人残酷,多行杀戮,少有宽免。

他曾在河边竖立大木桩,内装机轴,有违反他心意的人,就放在大木桩上,开动机轴,都被淹死。他曾经侮辱部将常行儒,常行儒恨他,光启三年(887),常行儒夜晚领兵攻打他的府宅,王重荣逃出府外,次日天明被杀,推举拥立了王重盈。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卷九十五·志第七十一·刑法三·张廷玉
  卷五十·黄以周
  第六十九回 骂逆贼节妇留名 遵密嘱美人弄技·蔡东藩
  御抛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四·乾隆
  卷之九百三十二·佚名
  一百六十七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呈江南晴雨录摺·佚名
  通志卷一百三十二·郑樵
  郑侠传·脱脱
  赵豫传·张廷玉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前169)·司马光
  卷十四·允禄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司马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陈锦涛·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五·徐世昌

    鄂尔泰鄂尔泰,字毅庵,满洲旗人。康熙己卯举人,世袭佐领,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封一等襄勤伯,加太传。谥文端,配享太庙。有《西林遗稿》。咏怀丈夫不苟得,自处审所难。多愿长恻恻,小心日拳拳。旷达不敢出,激烈非所安

  • 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十四郊庙歌辞太清宫乐章【唐书礼仪志曰明皇开元二十年正月诏两京诸州置玄元庙天宝二年三月以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其乐章降仙圣奏煌煌登歌发炉奏冲和上香毕奏紫极舞撤醮奏登歌送仙圣奏真和会要

  • 七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七集序钱君出缀白裘七集,嘱予一言以弁诸首。原夫今人之词曲有二:有案头,有场上。案头多务曲,博矜绮丽而于节奏之高下不尽叶也;斗笋之缓急未必调也;脚色之劳逸弗之顾也。若场上则异是:雅俗兼收,浓淡相配,音韵谐畅非深于剧

  • 卷一 本纪一·赵尔巽

      ◎太祖本纪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其先盖金遗部。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朱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

  • 1946──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丙戌·郭廷以

      1﹐1(一一,二八)   甲、蔣主席元旦廣播,闡釋當前國是及政府決策:(1)鞏固國家統一,軍隊必須一律國家統轄。(2)完成復員計畫,解除民眾痛苦,以確立建設基礎。(3)儘速實現民主憲政,還政於民,造成全民政治(在國民大會召開前,延攬各方賢達,參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五百二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冬十月。辛亥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记注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祭端慧

  • 窦建德传·刘昫

    窦建德,贝州漳南县人。年轻时,把履行诺言看得很重。曾经有个同乡死了父母,家境贫寒无力安葬,当时窦建德正在耕田,听到后直叹气,立即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全部财物,因此深受乡亲们称赞。原先,他当过里长,因犯法逃出

  • 卷三百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宁宗嘉定十年袁燮上奏曰臣恭闻绍熙二年仲春月朔疾雷震惊继以大雪光宗皇帝惕然祗惧越六日诏侍从台谏两省郎官馆职各条具朝政阙失以闻一时忠臣良士献言者甚衆当

  • 卷八 舒噜太后称制·李有棠

    太祖即位之元年春正月庚寅,立皇后萧氏,群臣上尊号曰地皇后。后讳平,小字月理朵,亦曰舒噜氏。其先,回鹘人。父曰巴噶穆尔,仕约尼氏,为额珍尼郭齐喀,娶伊勒都齐王女,生后于契丹右大部。性简重、果断,有雄略。太祖行兵御众,后尝预谋

  • 参患第二十八·管仲

    凡人主者,猛毅则伐,懦弱则杀,猛毅者何也?轻诛杀人之谓猛毅。懦弱者何也,重诛杀人之谓懦弱。此皆有失彼此。凡轻诛者杀不辜,而重诛者失有皋,故上杀不辜,则道正者不安;上失有皋,则行邪者不变。道正者不安,则才能之人去亡;行邪者不变

  • 文王世子·姚际恒

    按:此篇之首「文王之为世子」一章,「文王谓武王曰」一章,「成王幼」一章,及「仲尼曰:昔者周公」一章,皆系妄夫窜入,自余之文,凡为四义,教世子及士之法:(此下原有「后附世子之记。四、此原文也。」等字,为衍文,今删。)一、庶子正公族

  •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皆是贤劫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此众中。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曰。今现在十方诸佛如来胜妙吉祥名号。若有

  •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佚名

        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晋言法喜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庵罗树园大林精舍重阁讲堂。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皆阿罗汉诸漏已尽。不受后有如炼真金。身心澄静六通无碍。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

  • 刻支那福州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后序·为霖道霈

    鼓山为霖大师被柔忍衣。入寂慈室。坐法空座。开堂说法三十余岁。座下常随众五千指。循循善诱。如老婆怜儿孙。谦谦度生如津梁。大师诚天下之至柔乎。及室中提宗印。辨魔拣异。则壁立万仞。七十四岁垂死而未肯许可一人

  • 周易图说·钱义方

    元钱义方撰。二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辨说《易图》凡二十七幅,上卷七图,下卷二十图。《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朱彝尊《经义考》作一卷,疑传写误也。其说谓:河图为作《易》之本;《大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 图经衍义本草·寇宗奭

    本草著作。42卷。托名宋寇宗奭编撰,南宋许洪校正。其分卷及节取内容表明 《新编类要图注本草》乃此书祖本,为 《大观本草》、《本草衍义》之合编删节本。其内容较祖本又更简略,且药名不分朱墨,文图舛错甚多。今有明

  • 安禄山事迹·姚汝能

    唐姚汝能(一作龙)撰。三卷。汝能曾官华阴县尉。是编记武则天长安三年迄代宗宝应元年(703—762)安禄山事迹和安史之乱的经过。全书以史家笔法,记重大历史事件情节,分纲列目,兼有议论,详于正史。上卷记安禄山始生至得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