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知之、好之、与乐之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读解】

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一乐在其中。

“知道”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所以,当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进行实践的时住,往往难以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很有好处,很有必要,但要天天早上起来坚持锻炼身体,那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一位熟识的友人,又如他乡遇故知,油然而生亲切之感,但依然是外在于我,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比如说我们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好”看书,这是确实的,但‘各好”的程度有所不同,大多数人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本测览测览,那本翻阅翻阅,觉得有些累了,扔在一边,明天再读。这就是“好之者”,甚于“知之者”,但还没有进入“乐之者”的境界。

“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有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就像亲密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比如颜回,住在贫民窟里,用竹篮子打饭,用瓜瓢舀水喝,人们都忍受不了那种贫困,而颜回自己却乐在其中。(《雍也》)又比如孔子,发愤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掉了忧愁,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述而》)用当今时髦的话来说,这就叫做“太投入了!”

很可惜,现在“投入”学习,“投入”修养自己的人都太少了,而多半“太投入了”的,是在麻将桌上,坐在那里居心叵测得很,那可真是达到了“乐之者”的境界啊!

乐之者,不亦乐乎?

猜你喜欢
  卷十一·郑玄
  卷十九 子张第十九·邢昺
  元气第七凡十二章·湛若水
  原跋·刘敞
  卷十二·郑方坤
  卷七十三·程川
  卷四十三·山井鼎
  提要·陈深
  卷三·方苞
  卷十六·季本
  (三十一)朱子学之流衍·钱穆
  第三讲 德行·钱穆
  药师本愿经讲记序·太虚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佚名
  佛说月明菩萨经一卷·月明菩萨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伯端·唐圭璋

      伯端一名用成,字平叔,天台(今浙江省)人。相传于熙宁中适蜀,遇异人传授丹法。元丰中卒。道家称为紫阳真人。   西江月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

  • 卷九十·徐世昌

    王杰王杰,字伟人,号惺园,晚号葆淳,韩城人。乾隆辛巳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赠太子太师,谥文端。有《葆淳阁集》。题秋林待月图好藉倪迂笔,为传似月襟。微云净天宇,清景嘱秋岑。佳客

  • 第一節 詩詞的節奏·王力

    詩詞的節奏和語句的結構是有密切關係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和語法有密切關係的。因此,我們把節奏問題放在這裏來講。(一)詩詞的一般節奏這裏所講的詩詞的一般節奏,也就是律句的節奏。律句的節奏,是以每兩個音節(即兩個字)作為一

  •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二十八·张廷玉

        魏观 陶垕仲 刘仕貆 王宗显 王观 道同 卢熙 青文胜   魏观,字杞山,蒲圻人。元季隐居蒲山。太祖下武昌,聘授国子助教,再迁浙江按察司佥事。吴元年,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奉命偕吴琳以币帛求遗贤于

  •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八·赵尔巽

      盛宣怀 瑞澂   盛宣怀,字杏荪,江苏武进人。以诸生纳赀为主事,改官直隶州知州,累至道员。尝赞置轮船招商局,开采湖北煤铁矿,李鸿章颇信任之。英商擅筑铁轨,首沪迳宝山讫吴淞,上海道数阻,弗听。宣怀与英官梅辉立折辩,偿银二

  • 卷六·昭梿

    ◎平定回部本末大和卓木波罗泥都、小和卓木霍集占者,其先世本叶尔羌、喀什噶尔回酋,自策妄阿拉布坦时,即令率其回人至伊犁种地出租赋,遂囚于地牢者数载。我兵平伊犁时,释使归,俾仍长所部。二十一年,将军遣侍卫托伦泰往,未能定

  • 卷之二十五·佚名

    吴元年九月甲戌朔升雄武卫千户韦正马凤翔卫指挥副使○命参政朱亮祖帅浙江衢州金华等卫马步舟师讨方国珍上曰方国珍鱼盐负贩呰窳偷生观望从违志怀首鼠今出师讨之势当必克彼无长策惟有泛海遁耳三州之民疲困已甚城下之日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一·佚名

    两汉通论兴亡人材【刘禹锡 子由 东坡 少游 权徳舆】历代委任人臣【子由 荆公】张禹江充梁冀王莽之流【乐天】兴亡人材刘禹锡山阳城赋曰山阳故城遗趾数雉四百之运终于此墟裔孙作赋盖闵汉也词曰我止行车霣涕于山阳

  • 钱惟演传·脱脱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亻叔的儿子。小的时候充任牙门将,随钱亻叔归顺宋朝,任右屯卫将军。曾任右神武军将军。博学多才,善写文章,应试学士院时,在手板笏上写文章挥笔而成,真宗认为他很不错。改任太仆少卿,献上《咸平圣政录》一

  • 七一、韩哀侯懿侯昭侯三世名谥年数考·钱穆

    《史记 韩世家 索隐》引《纪年》:“魏武侯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二十二年,晋桓公邑哀侯于郑。(按今年尚借晋桓命邑郑,则知《年表》于上年书灭晋之误。又《年表》书郑康公二十年灭,实不误。《世家》以韩哀侯二年

  • 卷六十八、自立军之失败·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十六年,秋七月,秦鼎彝起兵于安徽之大通,不克,走日本。鼎彝,湖南长沙人,一名邮,又名俊杰。上年秋,东渡日本游学,是年二月返沪。时康有为等居日本,以保皇会名义募集海外华侨巨款,使刘阳、唐才常在沪招集同志,为内应,将图大

  • 五年·佚名

    (庚戌)五年大明嘉靖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上行望闕禮。又賀行禮于兩大妃殿,御勤政殿,受朝賀。○上御思政殿,行進豐呈之禮,又賜宴東西班宗宰二品以上、承政院、弘文館、兩司曁兵曹、都摠府、注書、翰林于勤政殿西庭。

  • 鶡冠子原序·鹖冠子

    鶡冠子楚人也居於深山以鶡為冠號曰鶡冠子其道踳駮著書初本黄老而末流迪於刑名傳曰申韓厲名實切事情其極慘礉少恩而原於道德之意盖學之

  • 卷五百五十四·佚名

    △第四分坚固品第二十七之二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现在如来应正等觉。刍等众前後围绕。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处大众中自然欢喜称扬赞叹是菩萨摩诃萨名字种姓色相功德

  •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初分巧便行品第六十三之二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以二故摄受布施波罗蜜多。不以二故摄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以二故摄受内空。不以二故摄受外空内外

  • 上三·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三释受戒篇受即能领心。戒谓所纳法。受通五种(一善来二三语三破结四八敬五羯磨)。戒分四位(五八十具)。今此所标受据羯磨。戒指具足。就羯磨中自分六位(僧中十人五人。尼中二十人。义立十人。小

  • 卷第四十一·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一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八代宗(豫肃宗长子)永泰元年九月。铸金铜佛像成。于光顺门率百僚致拜○十月吐蕃寇逼京师。命内出仁王经二辇送西明诸寺。诏不空三藏置百高座讲经。帝临

  • 健余箚记·尹会一

    昔薛文清尝言:自朱子后,性理已明,正不必著书。程明道、许鲁斋皆未尝有专著,而言道统者必归焉。信足以定吾学之的矣。然文清未始无书也,读书录二十卷,其不得已而有言乎?夫言以足志所重,顾行而著书于世,每与行违、迹相似而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