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耕耘才有收获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①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①民:通“人”。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总是先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才有所收获。这就可以说是仁了。”
【读解】
在“智”的问题上,典妙地表现了圣人现实而理性的精神。一方面是“务民(人)之义”,着眼于人间事;另一方面是“敬鬼神而远之”,对于我们搞不太清楚的事情,既不轻易相信,也不盲目否定,姑且把它放在一边存而不论、前一方面是现实的精神,后一方面是理性的精神。为什么要这样呢?在《先进》篇里,当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时,孔于作了明确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连近在眼前的人都没能侍奉好,谈什么恃奉远在天边的鬼神呢?凡事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异想天开。
“智”的问题上是这样,“仁”的问题上也是这样。
所以,当樊迟问什么是“仁”时,圣人作出了“先难而后获”的回答。而且,不仅这次这样回答。另有一次,樊迟跟随孔子到舞字台下去游览,当他问孔子怎样才能提高道德修养时,孔子子照样回答说:“问得好!先事后得,非崇德与?”(《颜渊》意思是说,先做事后收获,这不是提高了道德修养了吗?
先难后获,先事后得,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耕耘,哪来的收获?或者从正面说,只间耕耘,不问收获。或者再说行优美一点,那就是--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
要想收获先种田,
要想登山先探路,
要想致富得开财源。
猜你喜欢 陰陽終始第四十八·苏舆 卷五·刘因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读书劄记卷一·徐问 卷三十七·郑玉 卷十·魏了翁 尚书疑义卷二·马明衡 卷四·苏辙 序·姚际恒 楞伽义记序·太虚 覆周亮才先生书·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佚名 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六卷·灌顶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