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物理

  鸱鸦,其本声也如鹊鸠然,第其声可憎,闻者以为不祥,每弹杀之。夫物之飞鸣,何尝择地哉?集屋鸣屋,集树鸣树。

  彼鸣屋者,主人疑之矣,不知其鸣于野树,主何人不祥也?至于犬人行、鼠人言、豕人立,真大异事,然不祥在物,无与于人。即使于人为凶,然亦不过感戾气而呈兆,在物亦莫知所以然耳。盖鬼神爱人,每示人以趋避之几,人能恐惧修省,则可转祸为福。如景公之退孛星,高宗之枯桑谷,妖不胜德,理气必然。然则妖异之呈兆,即蓍龟之告繇,是吾师也,何深恶而痛去之哉?

  春夏秋冬不是四个天,东西南北不是四个地,温凉寒热不是四个气,喜怒哀乐不是四个面。

  临池者不必仰观,而日月星辰可知也;闭户者不必游览,而阴睛寒暑可知也。

  有国家者要知真正祥瑞,真正祥瑞者,致祥瑞之根本也。

  民安物阜,四海清宁,和气熏蒸,而样瑞生焉,此至治之符也。

  至治已成,而应征乃见者也,即无祥瑞,何害其为至治哉?若世乱而祥瑞生焉,则祥瑞乃灾异耳。是故灾祥无定名,治乱有定象。庭生桑谷未必为妖,殿生玉芝未必为瑞。是故圣君不惧灾异,不喜祥瑞,尽吾自修之道而已。不然,岂后世祥瑞之主出二帝三王上哉?

  先得天气而生者,本上而末下人是已。先得地气而生者,本下而末上草木是已。得气中之质者;飞。得质中之气者,走。

  得浑沦磅礡之气质者,为山河,为巨体之物。得游散纤细之气质者,为蠛蠓蚊蚁蠢动之虫,为苔藓萍蓬藂蔇之草。

  入钉惟恐其不坚,拔钉推恐其不出。下锁惟恐其不严,开锁惟恐其不易。

  以恒常度气数,以知识定窈冥,皆造化之所笑者也。造化亦定不得,造化尚听命于自然,而况为造化所造化者乎?堪舆星卜诸书,皆屡中者也。

  古今载藉,莫滥于今日。括之有九:有全书,有要书,有赘书,有经世之书,有益人之书,有无用之书,有病道之书,有杂道之书,有败俗之书。《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此谓全书。

  或撮其要领,或类其隽腴,如《四书》、《六经集注》、《通签》之类,此谓要书。当时务,中机宜,用之而物阜民安,功成事济,此谓经世之书。言虽近理;而掇拾陈言,不足以羽翼经史,是谓赘书。医技农卜,养生防患,劝善惩恶,是谓益人之书。无关于天下国家,无益于身心性命,语不根心,言皆应世,而妨当世之务,是谓无用之书。又不如赘佛老庄列,是谓病道之书。迂儒腐说,贤智偏言,是谓杂道之书,淫邪幻诞,机械夸张,是谓败俗之书。有世道之责者,不毅然沙汰而芟锄之,其为世教人心之害也不小。

  火不自知其热,水不自知其寒,鹏不自知其大,蚁不自知其小,相忘于所生也。

  声无形色,寄之于器;火无体质,寄之于薪;色无着落,寄之草木。故五行惟火无体,而用不穷。

  大风无声,湍水无浪,烈火无焰,万物无影。

  万物得气之先

  无功而食,雀鼠是已;肆害而食,虎狼是已。士大夫可图诸座右。

  熏香莸臭,莸固不可有,熏也是多了的,不如无臭。无臭者,臭之母也。

  圣人因蛛而知网罟,蛛非学圣人而布丝也;因蝇而悟作绳,蝇非学圣人而交足也。物者,天能;圣人者,人能。

  执火不焦指,轮圆不及下者,速也。

  柳炭松弱无力,见火即尽。榆炭稍强,火稍烈。桑炭强,山栗炭更强。皆逼人而耐久。木死成灰,其性自在。

  莫向落花长太息,世间何物无终尽。

猜你喜欢
  襄公卷十九(起元年,尽十一年)·何休
  离俗览第七·吕不韦
  第七章 恤贫院·梁启超
  读书续録卷二·薛瑄
  卷三十二·朱熹
  卷六十·程公说
  卷七十五·程川
  卷一百四十九·山井鼎
  书经集传卷六·蔡沈
  卷之十八·邵经邦
  卷十·佚名
  卷十六·赞宁
  禅苑蒙求拾遗卷上·志明
  自 造·太虚
  起世因本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四目録【起九十一字至九十三字】满江红【又一体】吕渭老吕本中叶梦得【二首】严羽戴山隐醉翁操【又一体】苏轼辛弃疾八六子【又一体】晁补之采莲令

  • 总目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二王勃【二卷 附】王勔李峤【五卷】杜审言【一卷】董思恭刘允济邵大震辛常伯【共一卷】姚崇宋璟【共一卷】苏味道【一卷】郭震【一卷】田游岩王无竞贾曾李夔崔玄童何鸾蒋挺【共一卷】崔融

  • 序·苏天爵

    ●许有壬序圣元基朔方立人极,世祖皇帝混破裂而一之,广轮疆理,古职方所未半。其天地之再初乎,浑沦所锺,命世卓绝之才,实辈出辅成之。故盛德大业之所著,自颢穹生民未之有也。然而百余年来,元勋伟绩世未尽白,故老知者湮没无几,家乘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天启二年十一月癸巳朔○左副都御史冯从吾五锍釒乞休许之○巡抚山东赵彦以邹城恢复元凶就擒恭报荡平完局兼叙镇臣杨肇基道臣徐从治等功状 上嘉彦调度成功并镇道各官前后功次会同巡按官查奏○总督川湖云贵张我续题敕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五封建考【十】外藩封爵【臣】等谨按我朝声教四讫幅员之广超越前古蒙古内扎萨克以及喀尔喀青海厄鲁特西藏回部咸以亲王以下等爵爵之所以柔远也间有仍留汗号者因其土俗以示宠异视王

  • 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四吉礼祭都城隍神之礼每嵗万寿圣节遣官一人将事是日庙祝洁扫庙宇内外太常寺具祝版备器陈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鑪一镫二设案一于殿中少西北向供祝版设案一于殿东西向陈礼神制帛一【色白】

  • 卷六【起桓公七年尽十八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六【起桓公七年尽十八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唐孔颖达疏经七年春二月已亥焚咸丘注无传焚火田也咸丘鲁地高平钜野县南有咸亭讥尽物故

  • 卷三十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三十七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首章之説曰礼之大体固重于食色矣然其间事之大小缓急不同则亦或有反轻于食色者惟理明义精者为能权之而不失耳权之不失是乃所以全礼之重而深明食色之轻也观于寸木钩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目录·王顼龄

    卷首上引用姓氏书传图卷首下纲领卷第一虞书尧典卷第二虞书舜典卷第三虞书大禹谟臯陶谟益稷卷第四夏书禹贡上卷第五夏书禹贡下卷第六夏书甘誓 五子之歌征卷第七商书

  • 卷三十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三夏官司马第四之六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闽梅巾反貉孟曰反

  • 卷六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四宗庙制度易损卦二簋可用享 彖传二簋应有时【注二簋质薄之器也】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注皆黍

  • 答佞篇第三三·王充

    【题解】本篇通过问答形式,回答了有关佞人,特别是如何识别佞人的诸多问题,故篇名曰“答佞”。王充认为佞人是些为了个人名利、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的人。他们有为身为己、权欲熏心、迎合上意、阿谀奉承

  • 成唯识论 第五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五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此染污意何受相应。有义此俱唯有喜受。恒内执我生喜爱故。有义不然。应许喜受乃至有顶。违圣言故。应说此意四受相应。谓生恶趣忧受相应。缘不善业所引果故。

  • 诚斋集·杨万里

    诗文别集。南宋杨万里(号诚斋)作,其子长孺编。133卷。凡诗42卷,赋3卷,文87卷,附录1卷。据《说诗晬语》载,杨万里作诗2万余首。现《诚斋集》中存4000余首,分9集:《江湖集》、《荆溪集》、《西归集》、《南海集》、《朝天集》

  • 王氏医案绎注·王士雄

    医案。清王士雄撰,石念祖绎注。十卷,附录一卷。士雄有《温热经纬》 已著录。念祖字兰荪,江都 (今江苏扬州) 人。石氏认为王氏医案随证制方,丝丝入扣,为临证必读书,遂将正续编合刊,三编作为附录,逐案详加绎注。刊于一

  • 樊山政书·樊增祥

    清樊增祥著,樊的门生夏午诒辑刊,共20卷。作者樊增祥号樊山,清末光绪宣统两朝历任陕西渭南知县,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著职。此书收辑了作者自光绪二十七年至宣统二年间,有关公牍、批判著文稿,其中包括较多的地方司法

  • 菩萨善戒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又作善戒经、菩萨地善戒经、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经详述受菩萨戒之作法、心得等,谓欲受菩萨戒则须先具足优婆塞戒、沙弥戒及比丘戒,并阐释梵网经、璎珞经之十重戒、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