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四篇

附录一:欧阳府君家传

府君讳昱,字宋卿。幼孤,从长兄仲孙先生为学。既长,博雅渊懿,擅名于时,与仲孙先生相埒。同治癸酉当选拔萃,以未岁试,与成格不合。学使者为李公文田,粤之名宿也,特以充贡,庠序无异言。

君性倜傥,好讲求生民利病与天下治乱之故,崇正论,病邪说,凡中朝贞淫进退及政事之兴替,祸变之起伏,皆有籍录,以验其后。

中岁沦落,不得行其所志。尝历居谭序仲、沈品莲、梅筱岩诸巨公幕,从不千以私,相与讨论一世之成败是非,声气辞色,不少假借,诸公皆敬惮之。沈公居闽,藩属与法兰西用兵,君以防策亟诤之。沈公以诸帅臣难与进言,且曰终归于和,不虞战端,卒有马江之败,闽疆残震。

君久游上元、云间诸郡,习知蚕桑利,亲购桑秧,聘蚕师,著《蚕桑简要录》,教于邑中。数年,城乡桑成者至十万株,邑沿河有坝,置水碓,节节壅遏,水旁溢,坏田庐,舟行触坝,辄致沉溺。初,黄树斋侍郎欲毁之不能,君筹费给各坝,晓譬窾切,竟夷其害。

光绪乙未以后,朝廷渐更新政,士多习《公羊》说。君引为深忧,言之则愤形于色。以贫故,晚应河南抚臣松寿教读聘,州县所馈节规约千金,皆坚却不受。出则布衣小车,无有知为中丞上宾者。所著有《公羊证谬》二卷,《史论》六卷,《见闻琐录》十数卷,《马江战事本末记》一卷,文集十四卷,小说八卷。

斯逸氏曰:君卒年六十馀耳,不及见斯世今日之变,何其幸也!不幸而存忧愤,复何如耶?在后嗣之人,无有远迩,能善承所志而推之,见诸行事,则不朽也。生序之,死铭之,于是焉传之,予之文盖末矣。

附录二:欧阳宋卿六十寿序

宋卿先生年六十,宾客皆来寿,使予上其言,予举觞而前曰:“曩邑中沿河有坝,置水碓,节节壅遏,水势旁溢,坏田庐,行舟触之,罹沉没之害。道光间,黄树斋侍郎欲毁之,不能。先生谋于众,卒毁之,数百年之患以安。是可寿乎?”先生曰:“否,微已甚也!”又觞之曰:“曩邑中不蚕,先生通湖州俗,特购桑秧,聘蚕师,设局教之。数年城郭种桑至十万馀株,蚕利大兴,妇功以资。是可寿乎?”先生曰:“否,微亦甚也!”予乃曰:“先生之于人,不干以私。非其义,介千金不顾。独为一事行一谊,极之蒱博杂戏,皆必专致之,虽寒暑忧患不以已。与人皆坦然出肝膈肺腑以相示,不为意气文貌。诗曰:『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先生之谓欤?”于是先生莞尔而笑,引一觞而进之。

予尝言人之真友朋,皆在草茅韦布时,至宦达后,则不能得。才过中年,即又多就沦落。自己卯交先生后,论交海内既二十年,少者壮者,已多不存,而特达俊伟之人,更寥寥无几,抑且数变不终。世之取友者,必求畏友,必欲居人之畏友,不知友以畏言,危道也。吾罕见其有终者矣。易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友朋之道,斯其至乎?惟予先生得之。先生幼即更变,数十年中,何啻取史乘?千百年之治乱正变,而身历之,不得有为于其间,幸身仍存在,志不终汩没,若得丧则命也,其终觞焉,勿辞。

附录三:欧阳宋卿墓志铭

此为某山某原,首某趾某[仙三都,枫坳庵,戊辰向]。光绪纪元,太岁在某某之某月。葬子斯者,抚州郡宜黄膏宿欧阳其氏,昱其名,拔萃科贡士,州判职,学者以其字称曰宋卿先生。平生所著书,有《公羊证谬》二卷,《史论》六卷,《见闻琐录》十数卷,《马江战事本末记》一卷,小说八卷。

呜呼!先生享天之赋命,六十有六年。当海内右文之对,先生故以文名,既其中身,蒿目事变,尝因时会建其戎机,而不克纳,崖疆之险,因底于贼。戊戌庚子,朝野继乱,蜩螗沸羹,以迄于今。譬彼舟流,莫知所届,先生独崖崖不惑,庄辟矫立,不畏群小之诟,不使其子弟庞邪诡背,以捷猎嘘呵幻泡之富贵。呜呼!夫非《洪范》所谓“有猷、有为、有守”之人欤?夫非《皇极》所谓“使羞其行而邦其昌”者欤?乃寂寂焉忽以没也。晚遘兹世,其寂寂者固其理也。自铁轨交通,百世之冢掘暴满野,先生之魄其永永安固厥宅,则幸矣。

子曰汪,曰沂,来请志,是不可不志。且铭曰:“筮短龟长卜毋然,相协厥道,维子之贤。知己后死交忘年,献言泐幽涕汍涟,报兹空文诺生前。”

附录四:崇本堂文集序

宜黄欧阳宋卿先生绩学多才,以明经遨游公卿,所至羔雁充庭,声称藉甚。为文贯穿经史,出入诸子百家,每一搦管,洋洋洒洒辄千万言。尤究心经世之学,于历代朝章国政、兵事边防,博考旁稽,能屈伸指而言其得失。足迹所经,山川阨要,风土人情,靡不诹咨故老,遍览熟识。盖其怀抱宏远,志欲有所树于时,不屑屑以文士自囿也。

戊戌岁,余扶豫章,始耳先生名。洎辛丑,移节大梁,延先生至署,授儿子光耀、光裕读。见先生训课之暇,正襟危坐,终日无惰容,间与商榷今古,博辩雄谈,滔滔无竭,辄私心叹服不置。会余随跸北上,转官京师,先生亦别余去。旋于甲辰归道山。嗣是以来,人事軥录,与先生之家久不相闻问。

今夏在闽中,哲嗣希宪来谒,则距先生之殁且十年。岁月如流,大雅不作,追话畴曩,相与感喟者久之。希宪出示先生遗著《崇本堂文集》十四卷,自经说、史论、策议,以至各体之文无不备。读之汪洋浩瀚,淹博贯通,直合国朝江、戴、汪、洪、龚、魏诸家熔为一冶,其中如《明史约序》,《〈史记?朝鲜传〉书后》诸篇,深识危论,尤举今日世变,烛照于十数年之先。

呜呼!以先生之才,不获大用于世,仅仅以一文士终,先生之不幸,抑亦斯世之不幸。然有是集在,使承学之士,得以窥求真儒闳蕴,丐馥沾沥,蔚成有用之材,则先生所以贶遗来哲者,其精神且永无终极,区区一世之显晦,又何所加损于先生哉?希宪善承家学,将以是集校付剞劂,嘱为序言,爰就平昔所知,撮举崖略,弁诸简端,以谂世之读先生书者。

宣统三年辛亥七月终佳松寿书于榕城节署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徐梦莘
  ●卷二(辑自《太平广记》)·丘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三·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李心传
  卷九·陈康祺
  第二十二回 章邯乘胜北围赵 沛公仗义西入关·黄士衡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崇祯实录卷之九·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八百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四·佚名
  刘..传·令狐德棻
  王硄传·脱脱
  方震孺传·张廷玉
  顾宪成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消寒新咏(清)铁桥山人、问津渔者、石坪居士 着·张次溪

    ●目录 消寒新咏  范二官  徐才官  王百寿  王喜龄  倪元龄  李玉龄  李福龄  毛二官  金福寿  胡祥龄  李桂龄  刘大保  宋长生  潘巧龄  李增官  张三寳  陈五福  王琦官 ●消寒新咏 铁桥山人、

  • 卷十四·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十四      宋 许纶 撰五言絶句 西户诗 勲业镜成斑光隂箭能疾明时贳此翁不须绳系日 月娥留照 长圆宜有缺久晕讶无风留此一轮满须知万古同 松隂溅瀑 松风翳漫漫涧水声潺潺中有无尘公飞鸣

  • 卷三十五·志第十六·礼八·脱脱

        ◎礼八   ○宣圣庙   皇统元年二月戊子,熙宗诣文宣王庙奠祭,北面再拜,顾儒臣曰:“为善不可不勉。孔子虽无位,以其道可尊,使万世高仰如此。”大定十四年,国子监言:“岁春秋仲月上丁日,释奠于文宣王,用本监官

  • 臧榮緒晉書卷三·汤球

      五行志史通書志云。臧榮緒競志五行。大較多實。   童謠   羊祜以伐吳必藉上流之勢。又時吳有童謠曰。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祜聞之曰。此必水軍有功。但常思應其名者耳。御覽四百

  • 卷二百四十五·杨士奇

    永乐二十年春正月己未朔日食 上谕礼部臣曰日食天变之大者况在正旦永念厥咎凛焉于心卿等宜各脩厥职以匡辅不逮是日免贺礼○癸亥立春免贺礼○甲子享 太庙○丙寅夜月犯毕宿左股东第三星○戊辰以祀南郊 上御奉天门文

  •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八·王明清

    ●卷八○陈举摘鲁直塔记贬宜州,举复以进青蛇青钱罚俸黄太史鲁直本传及文集序云:“太史罢守当涂,奉玉隆之词,寓居江夏,尝作《荆南承天寺塔记》。湖北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指,采摘其间数语,以为幸灾谤国,

  • 姚最传·令狐德棻

    姚最是姚僧垣的次子,字士会,自幼就聪明机敏,长大以后,博通经史,特别喜欢著述。十九岁时,随姚僧垣入函谷关。世宗大聚学徒,在麟趾殿校订书籍,姚最也参与其事,任学士。不久,被任命为齐王宇文宪府水曹参军,主管记室。被宇文宪特别礼

  • 本造第一·桓谭

    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聘天下辩通,以着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乃其事约艳,体具而言微也。董仲舒专精于述古,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井菜。余为《新论》,术辨古今,亦欲兴治也

  • 不立文字·方以智

    愚尝折中上达,劝天下之士读书,得毋与不立文字之指悖乎?岂惟不悖,千万年从此泯矣。仓史呼于迦文曰:鬼泣我,我受之矣,我独不服窃性命者之罪我也。若以为罪,罪让伏羲。迦文笑曰:时至而因也,卉然而华也,若且无功,又安有罪?吾语若,芒芒者

  • 论语纂疏卷十·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十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爲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顔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辅氏曰详考论语所载二子之言行可见然

  • 卷五百四十·佚名

    △第四分供养窣堵波品第三之二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奇希有。能调菩萨摩诃萨众。令离高心回向所求一切智智。尔时佛告天帝释言:云何般若波罗蜜多甚奇希有。能调菩萨摩诃萨众。令离高心回向所求一切智

  • 老耗品法句经第十九(十有四章)·佚名

    老耗品者,诲人勤仂不与命竞老悔何益。何喜何笑,命常炽然,深弊幽冥。如不求锭,见身形范,倚以为安。多想致病,岂知非真,老则色衰。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身死神徒,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身为如城,骨幹肉涂。生至老死,但

  •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二·靖迈

    大唐翻经沙门释靖迈撰西晋司马氏都洛阳沙门竺昙摩罗察。此言法护。本姓支。后改姓竺。月支国人。八岁出家甚有识量。天性纯懿操行精苦。笃志好学万里寻师。届兹未久。而博览六经游心七籍。解三十六种书。诂训音义无不

  • 雪峰禅师语录序·雪峰义存

    古尊宿剩语如雪峰者。殊难多得。但其间赵州不肯处。至今疑赚杀人。若不是个里转身。具一只眼。未易望残蠧而津津也。得山林居士以入道因缘。纪号於雪峰梦里。云门先师奇之。将谓拾得.寒山同时说梦。居士亦以梦身奇缘。

  • 神鼎云外泽禅师传·佚名

    神鼎云外泽禅师传滹沱之统三十传至天隐修修之首嗣曰松际授授为人少缘饰眼目精明逃于名闻利养深隐阳山之巅得一人曰云外迹其悟因与其践履信哉宗通说通而行解相应者矣按师讳行泽云外其字也新安之嫠源人俗汪姓父仲观母王

  • 滦阳录·柳得恭

    《滦阳录》2卷。朝鲜人柳得恭撰。该书是作者随使臣赴热河行宫贺乾隆万寿时所写。卷上记载了作者过鸭绿江后到入宴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所至地方的民间风俗、满洲诸王及各国使节在宴会上的情况,间考山川形势; 卷下为宴

  • 大光明藏·宝昙

    凡三卷。全称传灯大光明藏。南宋宝昙辑。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本书系自景德传灯录等书中,抄录传灯诸祖悟法之机缘并加评语。内容包括七佛、西竺二十八祖、震旦诸祖及马祖、黄檗等大师及其法嗣,计收录一九○人。度宗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