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辑自《太平广记》)

  ○张子信

  齐琅琊王俨杀和士开也,武卫奚永洛与河内人张子信对坐,忽有鹊鸣,斗于庭而堕焉。子信曰:“鹊声不善。向夕若有风从西南来,历树间,拂堂角,必有口舌事。今夜若有相召,慎不得往。”子信既去,果有风至。俨使召永洛,且云敕唤。永洛欲赴,其妻劝令勿出,因称马坠折腰,遂免于难。(卷七六)

  ○北齐神武

  北齐神武,少曾与刘贵、贾智为奔走之友。贵曾得一白鹰,猎于沃野,见一赤兔,每搏辄逸。遂至迥泽,有一茅屋,兔将奔入,犬噬之,鹰兔俱死。神武怒,以鸣镝射犬,犬毙。屋中有二大人出,持神武衣甚急。其母目盲,曳杖呵二子:“何故触大家。”因出瓮中酒,烹羊以饭客。自云有知,遍扪诸人,言皆富贵。至神武,曰:“皆由此人。”饮竟而出。还更访问之,则本无人居,乃知向者非人境也。由是诸人益加敬异。(卷一三五)

  ○吴中察声者

  后魏末,有吴士至北间,目盲而妙察声。丞相嗣渤海王澄使试之。闻刘桃枝之声曰:“当代贵王侯将相死于其手,然譬如鹰犬,为人所使耳。”闻赵道德之声曰:“亦贵人也。”闻太原公洋之声曰:“当为人主。”闻澄之声,不动。崔暹私掐之,乃谬言:“亦国主也。”王曰:“我家群奴,犹当极贵,况吾身乎?”后齐诸王大臣赐死,为为桃枝之所拉杀焉。而澄竟有兰京之祸。洋受禅,是为文宣王。(卷二一六)

  ○水芝欹器

  西魏文帝造二欹器。其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钵,同处一盘,盖有山,山有香气。别有一仙人,持一金瓶,以临器上,以水灌山,则出于瓶而注于器,烟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也。其一为二荷,同处一盘,相去盈尺,中有芙蓉,下垂器上,以水注芙蓉而盈于器。又为凫雁蟾蜍以饰之,谓之水芝欹器。二盘各有一床一钵。钵圆而床方,中有人焉,言三才之象也。器如觥形,满则平,溢则倾,置之前殿,以惊满盈焉。(卷二二五)

  ○七宝镜台

  (此条重,不录)

  ○萧彪

  □□明帝与文士庾信、王褒等游处,有萧彪者,宝寅之子,素好臧否,多所月旦。尝侍坐于帝。帝历问众宾何如,皆□□君子也。次问君何如人。答曰:“那得是非君子。”之问□□□□□□□,答曰:“那得是君子。”时获在同州。他日帝□□右诈□□□□□□□□□□□吾欲□□□□疾病可乎?”使者曰:“□□□□□□□□□□。”追答曰:“缘君子事。”彪乃惶惧,顿首乞留。帝曰:“□□□□□□得□□。”彪乃遗书寄家,号恸而去。帝度其行□□□□之云:“吾□别报冢宰彪还。”信等咸在。彪甚悲喜。□□□□□微笑□视彪巧觉。谓帝曰:“北那得是君子。”于□□□□□笑。(卷二四七)

  ○崔子武

  齐崔子武幼时,宿于外祖扬州刺史赵郡李宪家。夜梦一女子,姿色甚丽,自谓云龙王女,愿与崔郎私好。子武悦之,牵其衣裾,微有裂绽。未晓告辞,结带而别。至明,往山祠中观之,傍有画女,容状即梦中见者,裂裾结带犹在。子武自是通梦,恍惚成疾。后逢医禁之,乃绝。(卷三二七)

  ○任胄

  东魏丞相司马任胄,谋杀高欢,事泄伏诛。其家未之知。家内忽见其头在饭甑上,相召看之,少顷,失所在。俄知被戮。(卷三二七)

猜你喜欢
  志第十 礼中·房玄龄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三·杨仲良
  第六十四回 暗刺明讥冯张解体 邀功争宠川蜀鏖兵·蔡东藩
  附录·苏天爵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六·佚名
  九四 园的最后·周作人
  十国春秋卷七十九·吴任臣
  穆崇传·魏收
  崔季舒传·李百药
  一二八、齐湣王在位十八年非四十年其元年为周赧王十五年非周显王四十六年辨·钱穆
  献书秦王·佚名
  ●牧令书卷二十二 事汇·徐栋
  卷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一·劳孝舆

      赋诗    风诗之变,多春秋间人所作,而列国名卿皆作赋才也。然作者不名,述者不作,何欤?盖当时秖有诗无诗人。古人所作,今人可援为己诗;彼人之诗,此人可赓为自作,期于言志而止。人无定诗,群无定指,以故可名不名不作而作也。

  • ◆砚北生陆友(杞菊轩稿)·顾嗣立

    友字友仁,平江人。父业贾,友攻苦于学,为邻里所窃笑。及长,为诗有法度,尤长于五言律。尝至上都,奎章阁博士柯九思、侍书学士虞集交荐于朝。未及用而二公皆去职,乃偕九思归吴。辟斗室,匾曰「志雅斋」,自号砚北生。着《砚史》、《

  • 时 间·林徽因

    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不着编辑人名氏前有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四序所采不满百家而题曰千家葢务夸摭拾之富如魏仲举韩柳

  • 道乡集补钞·管庭芬

    道乡集补钞邹浩送俞秀老归维扬踏雪驱驱原宪履,御风猎猎老莱衣。情投岂比钟山出,兴尽远同剡水归。炀帝池边松荫远,维摩室内烛光微。携筇促席相羊处,应记当年接下机。过永州澹山岩作我入幽岩亦偶然,初无消息与人传。训狐戏学

  • 八集 三卷·钱德苍

    安天会北饯(外上)七寸潇湘管。(末上)三分玉兔毫。(付上)落在文人手。(丑上)犹如斩将刀。(外)某徐绩。(末)某杜如晦。(付)某殷开山。(丑)某程咬金。(众合)请了。(外)今有大唐师父往西天五印度求取三藏金经,奉俺圣人命令,着一十八路总管都在十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六·杨仲良

      哲宗皇帝   用旧臣下   元祐二年三月辛巳,太师文彦博表乞致仕,右仆射吕公著以旱乞退,皆答诏不允。   四月丁亥,吕公著再乞罢,不允,诏公著勿复请,且召公著入对,遣使押赴都堂。公著即归私第,时閤门及通进司皆被旨,无得

  •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洪武十六年二月乙亥朔 上观唐太宗帝范谓侍臣曰此十二篇者虽非帝王精微之道然语意备至曲尽物情使唐之子孙克守其言亦足为训自后女主窃柄有乖君体骨肉少恩有乖建亲谄谀并进有失求贤忠谏者忌之谗佞者悦之骄奢纵佚罔知戒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月。乙酉朔上驻跸昂几尔图地方  ○命理藩院檄青海萨楚墨尔根台吉等、谕以噶尔丹败逃、及达赖喇嘛、已死九年、第巴匿之、假其言诳诱噶尔丹作乱之故。令探听噶尔丹声息。倘彼西走、即行

  • 三三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遵旨详议文渊阁官制及赴阁阅抄章程折·佚名

    三三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遵旨详议文渊阁官制及赴阁阅抄章程折乾隆四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大学士兼管吏部事务 翰林院掌院学士臣舒赫德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昨四库馆进呈裒集《永乐大

  • 七八 做忌日·周作人

    在以前旧家族里做忌日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目。据《越缦堂日记》中所记,很有斋戒沐浴的神气,虽然或者是笔下装模作样,但乡风各别,异同可能很多,因此琐屑记录下来,也是民俗调查研究的一部分资料。现在只就值年的做忌日来说一下。

  • 六三 大书房·周作人

    要讲到礼房和诚房其他的事情,都与大书房有相关,须得先把大书房所在的那一部分地方先来说明。这便是新台门西南部分,自大厅以西,桂花明堂以南,西至梁宅,南至街为界。其间又可以划分为东西两部。西部另有街门,很早以前出租与人

  • 卷一百一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一十明 杨士奇等 撰务农周宣王即位不藉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民之蕃庶於是乎生事之共给於是乎在和协辑睦於

  • 警戒第十二卷·朱熹

      1、濂溪先生曰: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   2、伊川先生曰:德善日積,則福祿日臻。德逾於祿,則雖盛而非滿。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喪敗者。   3、人之于豫樂,心說

  • 卷一百五十八·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八  宋 卫湜 撰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於天子天子试之於射

  • 仪礼小疏卷七·沈彤

    呉江沈彤撰公食大夫礼鱼腊饪注云食礼宜熟飨有腥者疏云乐记云大飨而俎腥鱼郑注云以腥鱼为俎实不臑熟之是飨礼有腥也又左传云王享有体荐【宣十六年】以飨礼用体荐则腥矣故礼记云腥其俎谓豚解而腥之豚解者皆腥也按左传杜

  • 宗镜录卷第五·延寿

    夫真心靡易。妙性无生。凡圣同伦。云何说妄。答。本心湛寂。绝相离言。性虽自尔。以不守性故。随缘染净。且如一水。若珠入则清。尘杂则浊。又如一空。若云遮则昏。月现则净。故大智度论云。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

  • 摄大乘论章卷第一·佚名

    相不同有其十种。□□□□□□□是其名也。名虽□□□□□三。初之二种□□□□□□□行相立名。后之五种就行体立名。行者□□□□□□□□□□□□□依止。第二名应知相者。一义似前。又解。与三智相应名为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