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回 章邯乘胜北围赵 沛公仗义西入关

话说项梁自由东河战胜秦兵,追至濮阳,复大破之。项羽、沛公又败秦兵于雍丘,阵斩李由。章邯谨守濮阳,等候救兵,不敢出战。项梁见连战皆捷,便自骄矜,全然不以秦兵为意。自己进攻定陶,命项羽、沛公引兵往攻外黄。项梁之客宋义,因见项梁藐视秦兵,毫不设备,遂进谏道:“凡兵,当屡胜之后,应比平日更加谨慎,不可大意。臣观将士近来每多饮酒赌博,日间旌旗不整,入夜刁斗无声,一似忘却身临前敌。目下章邯虽败,尚拥众数万,近在濮阳。据探报:秦将涉间,领兵数万,已到濮阳。又闻秦将王离,统领大军,不日可到。似此敌兵日见增加,我兵绝无戒备,设使乘机来袭,何以抵御?臣窃忧之!”项梁笑道:“秦兵几次被我杀得破胆,如何敢来!纵使添了新兵,遇此连月霪雨,道路为水所阻,亦难进攻,先生不必挂虑。”宋义见项梁不听其言,因设法脱身,寻得差使,前往齐国。

行至半路,却与齐使者高陵君相遇。两下见面,礼毕,宋义问高陵君道:“君此去,莫非往见武信君?”高陵君答道:“是。”宋义道:“吾初由楚军中来,见武信君战胜心骄,士卒懈惰,而秦兵新添无数生力军队,预料不出十日,楚兵必败。君今此去,甚是危险!若使按程前进,不过数日可达军前,必遭其难。据鄙见,不如缓缓而行,沿途留心打听消息,庶可免祸。”高陵君听了,心想:“军情瞬息万变,胜败岂能预定,此言未可深信。但我此来所奉使命,并非急事,何妨依他言语,较见稳当。”遂辞别宋义,吩咐从人徐徐前进。

章邯驻在濮阳,连得二世派来大队兵马接应,军势复振。探知项梁围攻定陶不下,便想乘其不备,引兵袭攻。其时正当九月,恰值阴雨连锦。由七月起,一直至今,三个月中无一夜看见星影。章邯传令:“乘夜冒雨,前往定陶劫营,人皆衔枚,悄悄而行。”

将近楚营,已是更深。楚兵日间攻城疲倦,此时自然睡熟。加以雨势甚大,乱了人马行声,所以全然不觉。章邯领兵到了营前,团团围住,呐喊一声,杀将进去。楚兵从睡梦中惊醒,见敌兵蜂拥而来,惊得手足无措,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只得四散逃命。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章邯挥兵掩杀,此一阵,杀得楚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项梁逃走不及,竟被秦兵杀死,章邯大攻全胜。见项梁已死,心想:“楚地虽未大定,但所余不过些少残寇,势力甚微,不足置虑。”遂引兵北渡黄河伐赵去了。

当日项羽、沛公奉命往攻外黄不下,移兵进至陈留。正在攻城,忽有项梁败卒奔至军中,报告项梁死信。项羽闻叔父为秦兵所杀,自然放声大哭,咬牙切齿,痛痕秦兵。沛公也甚为伤感。此信传到一班兵士耳中,闻说主将败亡,人人惊恐。沛公便与项羽商议道:“如今武信君已死,军心摇动,此间不可再驻。”即与项羽随带将军吕臣引兵东还。又恐秦兵来攻,盱眙地方迫近敌境,便请怀王移都彭城。怀王将项羽、吕臣之兵并合一处,由自己带领。以沛公为砀郡长,封武安侯,统率砀郡兵队;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以吕臣为司徒,其父兄青为令尹,准备拒敌。忽得探报:“章邯并不来攻,已引兵渡河北去。”怀王见魏地空虚,命魏豹带兵前往,恢复故土。魏豹取得二十余城,怀王遂立魏豹为魏王。一面商议进兵攻秦之策。

此时,齐国使者高陵君方到彭城。原来高陵君依宋义之言,将一日程途匀作二日行走。行了七八日,前去定陶不过百余里,果闻项梁兵败身死。高陵君屈指一算:“此次若照常行路,两日前已到楚军,定被秦军杀害。倘非遇见宋义,险些送了性命。”想到此处,吓得一身冷汗。又闻怀王已到彭城,遂取道向彭城而来。入见怀王,致了使命,并将宋义之言细述一遍,因说道:“宋义论武信君之兵必败,不到数日,其言果验。兵尚未战,先知败兆,此人可算知兵!”怀王闻言,立即遣人往召宋义。恰好宋义由齐回来,奉命入见。怀王与之议事,宋义对答如流。怀王甚见宠任,从此便有大用之意。

过了数日,忽有赵国使者到来,见了怀王,备说:“章邯引兵来攻赵地,赵兵抵敌不住,赵王与张耳逃入钜鹿城中固守。章邯命王离、涉间领兵十余万,围住钜鹿,四面攻打。章邯自己驻兵棘原,为其后应,筑成甬道,运粮接济。赵将陈余领兵数万人,安营钜鹿之北,不敢进救。现在钜鹿城危在顷刻,赵王特遣使者分往各国求救,务望大王发兵帮助。”怀王听了,便命宋义为上将军,号曰“卿子冠军”,总率诸将,以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带兵前往救赵。宋义遂与项羽、范增带兵去了。先是赵使未到之前,怀王正大会诸将,商议伐秦。怀王对诸将立下契约:“首先领兵入关之人,即将关中土地封之为王。”遍问诸将:“何人敢去?”诸将见秦兵强盛,所向无敌,心中十分畏惧,也不敢贪封王之贵,彼此面面相觑,无人敢出而承认。只有项羽急欲为叔父报仇,情愿偕同沛公领兵前往。诸将见项羽欲行,便齐向怀王说道:“项羽人暴戾残忍,前次攻打襄城,襄城人坚守不降,项羽因此怀恨,到得城破之召,竟将全城之人尽行杀死!直至炊烟断绝,鸡犬不留。而且平日行兵,所过地方,无不残破。如此之人,切不可使之伐秦。况楚兵屡次攻秦,皆无成功,陈王、项梁并遭失败。为今之计,不可徒恃武力,须择一长厚之人,仗义西行,沿途约束兵士,不许侵害人民。并招集其父老,告以除暴救民之意,用善言抚慰。彼秦地百姓久苦其君暴虐,自然闻风归附。现在诸将之中,惟有刘季素来宽大长厚,可以遣之入关。”怀王便依了诸将之言,不许项羽入关。

适有赵使到来,怀王遂命项羽随同宋义救赵,独遣沛公入关。沛公奉命,收集陈胜、项梁败残兵卒,编成军队。由砀县起行。一路遇见少数秦兵,连战破之。秦二世三年二月,沛公进攻昌邑,遇见彭越,率众来助。

彭越字仲,系昌邑人。常在钜野泽中捕鱼为生,后遂流为盗贼。他虽生在乡僻,却深通兵法,同伴之人,都服其才。当陈胜、项梁起事之时,有同伴少年对彭越说道:“现在各地豪杰纷纷举兵叛秦,以仲之才,何妨仿效诸人,据地自立?”彭越答道:“两龙方斗,胜负未分,不如暂待一时。”过了年余,泽中少年也不等彭越发起,自己聚集百余人,往请彭越为长,彭越辞谢。诸少年请之再三,彭越强不过诸人,方始应允。便与诸人约道:“明日日出之时,大众同到此地相会。后来之人,便要斩首。”诸人听了,也都不以为意。

及至明日日出,尚有十余人未来,随后陆续方到。有一人到得最迟,已是正午时候。彭越见众人不遵约束,非立威无以服众,便对众人说道:“诸君以仆马齿加增,强推为长。今约定会期,乃后至者竟有十余人,照军法,都应斩首。惟是人多不可尽诛,只有将最近至之一人,斩首示众。”遂命校长牵出斩之。众人皆笑道:“何至如此!请恕其初次,以后不敢违令。”彭越不听,竟将其人斩首。设坛祭神,发布号令。于是,众人大惊,畏服莫敢仰视!彭越乃收集各地散卒,得千余人。恰遇沛公引兵来攻昌邑,彭越便率众助战。围攻数日,急切难下。沛公因恐担搁入关时日,遂弃却昌邑,引兵西进。彭越却亦不随从沛公前往,自领部下,仍到钜野泽中居住去了。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 李特 李流·房玄龄
  志第一 天象一之一·魏收
  列传第三十三 暴显 皮景和 鲜于世荣 綦连猛 元景安 独孤永业 傅伏 高保宁·李百药
  列传第八十七 姚独孤顾韦段吕许薛李·欧阳修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六·赵尔巽
  卷五百十五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卷第一百四十二·徐梦莘
  序·程俱
  第二回 定秘计诱杀副留守 联外助自号大将军·蔡东藩
  两汉刊误补遗卷一·吴仁杰
  弁言·佚名
   六、海外钓鱼①·林语堂
  凡例·阿桂
  卷四十八·佚名
  卷第卅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八纲 体裁·刘坡公

    学诗百法之七十四 学作歌谣法 歌谣者,类皆出于不通文墨及粗识字义之人;或因时事之感触,或因景物之动兴,不假思索,随口而吐。惟当其歌咏慨叹之际,偶然一抑一扬、一顿一挫,不期婉转动听而自成叶韵也。兹特各举一例,并示作法于

  • 66.严维:酬刘员外见寄·施蜇存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欲识怀君意,朝朝访楫师。 严维,字正文,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早年隐居桐庐。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因家贫亲老,不能远离,授诸

  • 七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七集序钱君出缀白裘七集,嘱予一言以弁诸首。原夫今人之词曲有二:有案头,有场上。案头多务曲,博矜绮丽而于节奏之高下不尽叶也;斗笋之缓急未必调也;脚色之劳逸弗之顾也。若场上则异是:雅俗兼收,浓淡相配,音韵谐畅非深于剧

  • 李神俊传·魏收

    李柬之弟李神俊,小名提。年轻时因为有才学而知名。为太常刘芳所赏识。李神俊脱去布衣遵奉朝廷征召,任奉朝请,后转任为司徒祭酒、从事中郎。不久,他被授予骁骑将军、中书侍郎、太常少卿之职。后出任为前将军、荆州刺史。当

  • 歴代建元考卷五·钟渊映

    秀水钟渊映撰东晋列国考汉【刘氏 后改号赵】髙祖光文皇帝渊新兴匈奴人以晋永兴元年甲子起兵离石自称汉王戊辰称帝徙都平阳在位六年庚午殂太子和立为弟聪所杀改元三元熙【四】永凤一河瑞【一 以得玉玺于河改元】烈宗

  • 卷一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六兵部十一仪仗诸司职掌凡皇太子亲王出入合用仪仗依制陈导如有损坏移咨工部如法修饰皇太子仪仗诸司职掌金交椅一把脚踏全 金盆罐一副手巾全红紵丝拜褥一条  青孔雀扇六把青花扇四把  

  • 正经·宋宗元

    目虽明不能见其睫,蔽于近也,登高而望远,视非加察,而捽若指掌。人之识量相万,岂不信欤?懵者暗于当事,智者烛于先机。如鉴所悬,维高莫掩矣。夫前人已事,卓尔有立,其辩妍媸、规得失、料成败,超超乎鉴无遗照者。余不敏,窃愿于此借鉴焉

  • 卷三 论语·钱时

    卷三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去声下同]也。虽在缧[力追切]绁[息列切]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孔子弟子。妻者,嫁之也。缧

  • 诗部类说·傅斯年

    《诗经》的部类凡三:一曰风,二曰雅,三曰颂。更分之则四:一曰国风,二曰小雅,三曰大雅,四曰三颂。此样之分别部居至迟在汉初已如是,所谓“四始”之论,即是凭借这个分部法而生的,无此分别即无“四始”说,是很显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五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三复次嗢拖南曰 如理摄集谛得相处业障 过黑异熟等大义后难得若于谛智增上如理。及不如理。不如实知。不能尽漏。与此相违。如实知故。能尽

  • 护法论·张商英

    宋丞相无尽居士张商英述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以仁义忠信为道耶。则孔子固有仁义忠信矣。以长生久视为道耶。则曰夕死。可矣。是果求闻何道哉。岂非大觉慈尊识心见性无上菩提之道也。不然则列子何以谓。孔子曰。丘

  • 目次·晦翁悟明

    续藏经 联灯会要宋 悟明集联灯会要目次卷第一 序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 竺乾应化贤圣   西天祖师  初祖摩诃大迦叶 二祖阿难陀  三祖商那和

  • 沙与沫·纪伯伦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1883—1930)的散文诗集,收录320余首散文诗。中心内容是抒写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诗人以深邃的眼光,开阔的胸怀,站在哲学高度,对人生作缜密的观察和精妙的议论。作品中观察、议论的人,不是

  • 音论·顾炎武

    三卷。《音学五书》之一,清顾炎武撰。《音论》是综述音韵学源流的著作,“盖五书之纲领也。”凡三卷十五篇。上卷分三篇:一、《古曰音今曰韵》;二、《韵书之始》;三、《唐宋韵谱异同》。中卷分六篇:一、《古人韵缓不烦

  • 秋灯琐忆·蒋坦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内容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对情深意笃、才情清绝、心性淡远的夫妻,他们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尽管生活贫寒,却整日涵泳于琴棋书画中,陶然忘忧。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是

  • 巷战之夜·张恨水

    《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列为“《新民报》文艺丛书”之二。南京新民报社1942年12月初版。卷首有《巷战之夜序》。主要情节是:日本兵侵占天津时,教师张竟

  • 八十自叙·林语堂

    《八十自叙》是林语堂先生的自传,内容计十三章,自童年故乡家庭始,中经攻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再后返国在北京教书,对所经过的三十年代及当时接触的人物有扼要的描述,最后是专心创作时代。作家于人

  •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佚名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具画像法,护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