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归国在杭州教书
一九〇九年初春,留欧学生监督蒯礼卿辞职,我的学费无着了,只好把欧游临时终止,归国来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教务长了。鲁迅对我说:“你回国很好,我也只好回国去,因为起孟将结婚,从此费用增多,我不能不去谋事,庶几有所资助。”他托我设法,我立刻答道:“欢迎,欢迎!”我四月间归国就职,招生延师,筹备开学。其时新任监督是沈衡山先生,对于鲁迅一荐成功,于是鲁迅就在六月间归国来了。我在《关于〈弟兄〉》文中,有一段说道:
……鲁迅在东京不是好好地正在研究文艺,计划这样,计划那样吗?为什么要“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呢?这因为作人那时在立教大学还未毕业,却已经和羽太信子结了婚,费用不够了,必须由阿哥资助,所以鲁迅只得自己牺牲了研究,回国来做事。鲁迅《自传》中,所谓“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几个别人”者,作人和羽太信子也。……
鲁迅教书是循循善诱的,所编的讲义是简明扼要,为学生们所信服。他灯下看书,每至深夜,有时还替我译讲义,绘插图,真是可感!到了冬天,学校里忽然起了一个风潮,原因由于监督易人:衡山先生被选为谘议局副议长了,继任者是一位以道学自命的夏震武,我们名之曰“夏木瓜”。到校的一天,他要我陪同谒圣,我拒绝了,说开学时已经拜过孔子,恕不奉陪。他很不高兴,我也如此。接着因为他对于住堂的教员们,仅仅差送一张名片,并不亲自拜会,教员们大哗,立刻集会于会议厅,请他出席,他还要摆臭架子,于是教员们一哄而散。我因为新旧监督接替未了,即向旧监督辞职,不料教员们也陆续辞职,鲁迅便是其中之一。教员计有朱希祖,夏丏尊,章嵚,张宗祥,钱家治,张邦华,冯祖荀,胡濬济,杨乃康,沈朗斋……统统搬出了校舍,表示决绝。夏震武来信骂我是“离经畔(叛)道,非圣侮法”,简直是要砍头的罪名;我便报以“理学欺人,大言诬实”。使得他只好勉强辞职,我们便回校,回校后开了一个“木瓜纪念会”。
鲁迅最富于正义感,义之所在,必尽力以赴,不畏强御而强御畏之。那时候他在家乡也遇到这样的事:他的外家在安桥头,《社戏》中所描写的乡间景色,便是这里的景色。其舅氏鲁寄湘是个书生而擅长中医,和中药店伙章某相友善。章某怂恿他在镇塘殿开个药店,章某自荐可以任经理;其地离安桥头不过三里,舅氏可以随时前往,为人诊病,以资消遣;言之成理,小店遂开成了。不料章某自便私图,在几个月内就盗弄一空,舅氏看事无可为,赶快把店铺收歇了。章某还不满意,看得舅氏忠厚可欺,又怂恿孙断市有大势力的孙某,假借市商务分会的名义来反对歇业,定期开会,通知舅氏出席,打算和他为难。舅氏大窘,特地来和鲁迅商量对付之法。鲁迅说这事理直气壮,毫无可怕,我就可做你的代表出席。届时,鲁迅便单身独往,等候到晚,竟没有一个人来会,鲁迅自行回去了,此事也就风平浪静了。
鲁迅极少游览,在杭州一年之间,游湖只有一次,还是因为应我的邀请而去的。他对于西湖的风景,并没有多大兴趣。“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醉汉”,虽为人们所艳称的,他却只说平平而已;烟波千顷的“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为人们所留连忘返的,他也只说平平而已。
猜你喜欢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六·荀悦 宋史纪事本末卷四·陈邦瞻 举要卷三·金履祥 卷七 奢十四案·丁耀亢 卷之四百七十七·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四·徐紘 卷四十八·傅恒 卷三十一·傅恒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上·袁枢 张尧佐传·脱脱 燕市货声·蔡省吾 卷二十一 乐上·龙文彬 卷十六·佚名 175.冲天大将军黄巢·林汉达 左谕德济宁杨公墓志铭·杨士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