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大唐沙门智严译

  我忆过去无量劫  有王名曰素驮娑

  其王一时出游山  群臣部从猎虫兽

  忽逢雷雹恶风起  诸人分散悉惊惶

  王独走入深山林  临河苏息无人伴

  牝母师子在山薮  见王独坐逼王身

  众生恶业夙缘故  转种地狱苦无量

  王与师子夙因缘  欲情俱起共交会

  多劫食肉杀生者  夙习故入师子胎

  便生人身师子首  斑足丈夫如兽王

  长成迅速甚猛利  问母我是谁体胤

  其母师子答子云  汝父竭国素驮王

  子闻是已速往寻  摩竭提国父王所

  引现具启往因缘  王闻自悟收为子

  然为父王年老迈  登楼册子立为王

  号为师子素驮娑  御殿朝政理臣民

  师子展转恶习故  多劫食肉害众生

  虽居人王不食谷  唯餐鸟兽水陆虫

  供进杂肉时将至  闼拔兽肉狗衔将

  阙肉厨人惧王斩  走出捕捉小婴孩

  密截头项并手足  全煮镬中供进王

  王食其肉甚将美  长嗜肉味状烧薪

  王问食官是何肉  食官惶怖具启王

  王赦其罪勿忧愁  每日供进是肉来

  厨人既承大王教  变服每日盗他儿

  积年窃盗他男女  如行罗刹复如鹰

  国内人民并持服  为失子息各慞惶

  两两执手互相问  气噎无处告皇天

  邑人守捕获其贼  厨贼诉云不自由

  国人闻此启谏王  王闻忿怒大嗔责

  比日令密进孩肉  从今每自料一人

  亲戚臣民次第食  如羊栏内被牵将

  阖国绝望无控告  普集王衙欲除君

  王上高台祈神鬼  请翅飞腾免斯难

  若得翅飞取诸方  百国王头祭山神

  师子猛兽恶习故  立得翅飞接诸王

  囚絷高峰峻岩上  已得九十九国王

  惟少一王拟当祭  师子而下更寻求

  于时王舍菩萨王  号为闻月园苑浴

  师子见王坐玉碇  下捉右臂欲擒将

  尔时闻月王悲泣  师子问王何故啼

  我闻大王勇猛智  菩萨不顾身命财

  若也如是当应忍  何得苦忧不自由

  闻月答王师子云  一切忧苦不过慈

  修行菩萨大慈悲  我今忧彼百国王

  一生豪贵主天下  今日囚絷命欲终

  我又百国求佛法  请得法师远方来

  未及听法亲授教  国人渴仰未曾闻

  汝舍施我一七日  供养三宝听法音

  集会群臣嘱累法  八日当自迎大王

  以其菩萨无诈妄  师子许王七日期

  八曰闻月出城迎  舍身施待师子王

  于时师子如云现  擒接闻月对众将

  师子问王可无畏  敢出我前如兽王

  闻月答王师子言  是身虚假施大王

  宁舍百千身命财  不犯前言失汝期

  和颜悦色方便语  听我少时说因缘

  汝欲祭祀邪神鬼  诸部善神与汝殃

  十方佛刹诸贤圣  多劫汝不更闻名

  是身虚假合因缘  命若电光无停住

  五根六识无人我  眼耳鼻舌触为因

  如幻变化见众像  众生妄想执为真

  从头至足验此躯  无有一事是常住

  如水中泡刹那灭  老病死苦亦无常

  汝今虽肉养其身  究竟无依无善路

  杀生无量食啖肉  展转受苦恶道中

  尔时闻月无量偈  劝化师子素驮王

  师子闻已渐回心  听闻无我实相体

  师子问王如何计  祭祀无罪得神欢

  闻月答云办素味  无辜净食祭祀天

  师子依命祭山神  舍身施与闻月王

  山中囚禁诸王者  并皆付嘱闻月将

  闻月各引还本国  依旧安置理人民

  并将师子素驮王  摩竭提国坐本宫

  和合诸臣及万姓  合国断肉不杀生

  尔时闻月发大愿  愿我成等正觉时

  解脱一切普含生  此等诸王同成佛

  所授师子王妙法  愿其重罪得云销

  又念过去阿僧祇劫。释提桓因处忉利宫。以于过去食肉余习。变身为鹰而逐于鸽。我时作王名曰尸毗。愍念其鸽。枰身割肉代鸽偿命。尸毗王者我身是也。后当作王名曰闻月。其时帝释化为鹰者。后当作王师子素驮。释试我故尚生恶道。况余众生无惭专杀。食啖血肉无止足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靡不曾作。父母亲属易生鸟兽。如何忍食。夫食肉者。历劫之中生于鸟兽。食他血肉展转偿命。若生人间专杀嗜肉。死堕阿鼻无时暂息。若人能断一生食肉。乃至成佛无由再食。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猜你喜欢
  卷第四十二(第七诵之一)·佚名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四卷·龙树
  贤护分具五法品第十·佚名
  律宗会元(并十门总目随门略释)卷上(止原教终)·守一
  孔雀王咒经一卷(妙辟印幢陀罗尼经)·佚名
  第一 欲经之义释·佚名
  圆满一切愿金刚宝仪轨分第十九·佚名
  选刻角虎集小序·佚名
  南岳单传记自序·弘储
  卷一百一十二·佚名
  卷十·聂先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二十一·佚名
  首罗比丘经·佚名
  卷上(之二)·道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李文蔚

    (外扮黄石公上,云)闲游蓬岛跨黄鹤,三千弱手任逍遥。亲赴苍天朝上帝,奉承敕旨下云霄。贫道济北谷城山人也。幼年父母双亡,自立安存,不知其姓,忽遇神师指教,已得成道。山下有一石,其石生而黄色,贫道以石为姓,乃黄石公是也。受上界

  • 第三折·马致远

    (洞宾带枷引二俫随解子上)(解子云)吕岩行动些。(洞宾云)念吕岩自卖了阵,迭配我无影牢城。我死不争,可怜见这一双儿女,眼见的三口儿无那活的人也。解子哥,怎生可岭见,方便一二。(解子云)兀那吕岩,我也是好义的人,到这深山旷野

  • 勉斋集钞·吴之振

    黄幹答曾伯玉借长编白露下百草,迅商薄秋林。幽人起长叹,感此节物深。揽衣自徘徊,抚剑还悲吟。丈夫各有志,莫作儿女心。涉远当疾趋,畏影须就阴。愿言理轻车,去上南山岑。访高签判故居远树分高下,平洲半有无。短亭低密竹,小艇隐

  • 卷五百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六王彦威王彦威太原人孤贫力学淹识古今典礼举明经甲科撰元和新礼上之拜博士累擢司封郎中弘文舘学士开成时历忠武宣武节度使诗一首宣武军镇作天兵十万勇如貔正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嘉靖三十年十月乙卯朔时享 太庙英国公张溶代○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丙辰 孝洁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祭 陵寝○初韩府高平王融烇乐平府镇国将军偕涵襄陵府奉国将军旭榽各以事降为庶人至是其子女生未革爵之前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二十九年五月戊戌朔命成山伯王允忠守备南京掌中军都督府事协守山西副总兵署都督佥事姜显祚充总兵官镇守山西防海御倭兵总署都督佥事李承勋镇守贵州○己亥以畿辅大旱遣公徐文璧等祭告 天地 稷等坛○以原任镇守贵

  • 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五一一 军机大臣奏贵州解到应毁书籍并再将原单呈览片·佚名

    五一一 军机大臣奏贵州解到应毁书籍并再将原单呈览片乾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本月二十三日,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缴应毁书籍一折奉朱批:览。钦此。又奉旨:书籍解到时再奏。钦此。今日据该省委员将书籍二百四十六部零三十六

  • 儒林宗派卷四·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魏王珔 国渊【以下郑门人】崔琰王基 公孙平王朗【杨赐门人】王肃【朗子】 孙炎 周生烈董遇 贾洪 薛夏隗禧 邯郸淳蘓林乐祥【谢该门人】杜恕杜寛【恕弟】刘劭 王象 严干刘仲始秦静髙堂隆任嘏 

  • 一〇 父亲的病上·周作人

    我于甲午年往三味书屋读书,但细想起来,又似乎是正月上的学,那么是乙未年了,不过这已经记不清楚了,所还记得的是初上学时的情形。我因为没有书桌,就是有抽屉的半桌,所以从家里叫用人背了一张八仙桌去,很是不像样,所读的书是《中

  • 董一元传·张廷玉

    董一元,宣府前卫人。父亲董..,嘉靖年间担任宣府游击将军。俺答进犯滴水崖,董..奋力作战,最后阵亡了。赠官荫子,每年都纪念他。董一元的哥哥董一奎,是都督佥事。先后镇守山西、延绥、宁夏三处边地,以勇敢著称。董一元像哥哥一

  • 茹太素传·张廷玉

    茹太素,泽州人。洪武三年(1370)的乡试举人。上书合于皇上心意,被授予监察御史官职。六年,提升为四川按察使,以公平著称。七年五月应召为刑部侍郎。他向皇上写信说“:中书省里里外外共有百余个官署,都接受御史、按察使的监督

  • 卷七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五 朱批许良彬奏摺 雍正六年十二月初二日南澳总兵官【臣】许良彬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蒙 皇上隆恩擢任南澳总兵官於雍正六年八月初六日 抵澳业经将到任日期缮疏 题报外【臣】视事後当

  • 攝大乘論本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用四種異譯及二種釋論對校。(一)元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校註略稱   魏本。(二)陳真諦譯攝大乘論.略稱陳本。(三)隋笈多等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   牒文.略稱隋本。以上三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干度中思品之二◎智多耶。所知多耶。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明善说法中三法等故。谓智所知行所缘觉所觉。恶说

  • 卷第十九·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九 慧聪 姓王。出家已后。游行斋讲。手不释卷。寻经旨趣。心自欣跃。苦形节食。行知足行。自云。法华经常不轻菩萨。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四众。尚得六根清净。我何为不礼诸佛世尊。即于别院闭门。

  • 重订西方公据卷上·彭绍升

      知归学人 彭际清 集一起教大纲经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七宝庄严。无三恶道。亦无女人。衣食自然。寿命无量。其佛号阿弥陀。放大光明。接引一切念佛众生。往生彼国。莲华化生。不由胎藏。

  • 无量寿大智陀罗尼·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