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诗经劄记一卷

国朝杨名时撰名时有周易劄记已着録是编乃其读诗所记大抵以李光地诗所为宗而斟酌于小序朱传之间其论闗雎从小序求贤之説最为明允其论郑风不尽淫诗而圣人亦兼存淫诗以示戒论亦持平至谓郑声即郑诗力驳郑樵之説则殊不然淫诗可存以示戒未有以当放之淫声被之管可以示戒者也至诗所论季札观乐所陈皆西周之诗非东迁以后之诗名时据变风终于陈灵在宣公十年至襄公二十九年呉子使札来聘已越五十五年又引左传卿大夫所赋以见东迁以后之诗列国具备其文絶不囘防其师説可谓破除讲学家门户之见又十月之交一篇论辛卯日食则云应问于知歴者殷武一章于朱子始祔而祭之説则云更宜考定亦不强不知以为知惟二雅诸篇颇有臆断然如论国语吊二叔之不咸引富辰所云封建亲戚藩屏周者首举管蔡郕霍知二叔不为管蔡引礼记月三五而盈证三五在东引周礼祭天地三辰皆有奉璋之礼辨朱传之专指宗庙引月令节嗜欲及集韵嗜字注解上帝耆之引大司乐享先妣之文在享先祖之上证大雅鲁颂所以止称姜嫄引仪礼下管新宫在宣王之前证新宫非斯干亦皆具有考据于其师説可谓有所明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论语精义卷八下·朱熹
  卷十七·黄道周
  卷三十七·纳兰性德
  卷九·毛奇龄
   胠箧第十·刘文典
  卷十一·吕祖谦
  卷三十·佚名
  大般涅槃經正法分品目·欧阳竟无
  卷十八·普济
  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一)·太虚
  佛 教 偶 感·太虚
  中国前途的希望·太虚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延寿
  扶乩绝非正法·印光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三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垓·唐圭璋

      垓字正伯,眉山人,有书舟词。   满江红   忆别   门掩垂杨,宝香度、翠帘重叠。春寒在,罗衣初试,素肌犹怯。薄霭笼花天欲暮,小风送角声初咽。但独褰、幽幌悄无言,伤初别。   衣上雨,眉间月。滴不尽,颦空切。羡栖梁归

  • 第五出 奸图·李渔

    〖水底鱼儿〗(丑冠带,引众上)天子陪堂,新封篾片王。人人趋奉,放来屁也香。下官朱彬是也。本姓姓江,原是京师一个小小光棍。只因在司礼监刘公公门下走动,摸着他的欢心,终日帮闲凑趣,只指望讨几封荐书,往各衙门走走,骗些银子用的。

  • 原序·张弘范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勲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髙。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

  • 列传第四十 刘瓛明 僧绍 庾易 刘虬·李延寿

    瓛笃志好学,博通训义。年五岁,闻舅孔熙先读管宁传,欣然欲读,舅更爲说之,精意听受,曰:“此可及也。”宋大明四年,举秀才,兄璲亦有名,先应州举,至是别驾东海王元曾与瓛父惠书曰:“比岁贤子充秀,州闾可谓得人。”除奉朝请不就,兄弟三人

  • 东都事略卷十三·王称

    世家一  诗称闗睢之徳所以正夫妇而化天下也是以辅佐君子有逮下之仁而无嫉妬之心懐进贤之志而有忧勤之念用能助成一代之治以兴太平之基涂山启夏任姒作周岂不曰内徳之茂哉昭宪杜后笃生上圣以造我宋其宏规逺虑实应闗睢

  • 二二一 寄谕陈辉祖并各省督抚查明如有应禁书版片印解京销毁·佚名

    二二一 寄谕陈辉祖并各省督抚查明如有应禁书版片印解京销毁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署湖广总督陈<辉祖>、各省督抚,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奉上谕:据陈辉祖奏,于现在缴到书内检查得

  • 高祖纪·魏徵

    (上) 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是弘农郡华陰人。 高祖的远祖是曾在汉朝做过太尉的杨震,杨震的八代子孙叫杨铉,曾在燕做过北平太守。 杨铉生杨元寿,杨元寿在北魏做武川镇司马,子孙因而就在那里居住。 杨元寿生太原太守杨惠嘏,杨惠

  • 卷一百四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孝宗隆兴二年张浚次平江奏论人才曰臣初十日自平江府门外起发屡得雨泽物价不贵据诸处报闸水已通粮运毕集建康镇

  •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吕思勉

    交通是随世运而进步的,而世运亦随交通而进步,二者是互为因果的。两汉对外的交通,已见第八章。隋、唐时代,国威之盛,不减汉时;而世运又经三百余年的进步,交通的发达,自更无待于言了。语云:“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观于中、欧

  • 卷第十八·朱熹

    伊川先生语四刘元承手编问仁。曰:「此在诸公自思之,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体认出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恻隐固是爱也。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为仁,盖为前已言『恻隐之心,仁之

  • 子罕篇·王夫之

    一天之命人物也,以理以气。然理不是一物,与气为两,而天之命人,一半用理以为健顺五常,一半用气以为穷通寿夭。理只在气上见,其一阴一阳、多少分合,主持调剂者即理也。凡气皆有理在,则亦凡命皆气而凡命皆理矣。故朱子曰&ldquo;

  • 论语学案卷四·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上论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夫子生羲皇尧舜禹汤文武之后固可以无作而其心实退然以愚贱自居寜师古而不敢师心且以吾心证古人之心而不敢传其所疑以集羣圣之大成此仲尼之所以

  • 卷四十·佚名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犊子梵志复作是言:瞿昙。我今欲问能见听不。如来默然。第二第三亦复如是,犊子言:瞿昙。我久与汝共为亲友。汝之与我义无有二。我欲谘问何故默然。尔时世尊作是思如是梵志其性儒雅纯善质直。常为知故

  • 佛说转有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大比丘众之所围绕。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尔时摩伽陀王频婆娑罗。出王舍城。往至迦兰陀竹林住处。到佛所已。头面礼足。绕佛

  • 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三(声闻无学僧第一僧部第二)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迦叶身黄金色妇亦同姿出家得道一 &middot;迦叶从贫母乞食二 &middot;迦叶结集三藏黜斥阿难使尽余漏三 &middot;迦叶结法藏竟入鸡足山待弥

  • 御制同文韵统·允禄

    简称《同文韵统》。是用满汉两种文字翻译并拼写梵文和藏文经咒的文字学音韵学著作。允禄(康熙十六子)奉乾隆皇帝之命监纂,由章嘉呼图克图(名贝白多杰,为章嘉三世,1717~?) 纂修,刘统勋 (1720~1804) 等汇纂。成书于乾隆十五年

  • 滹南诗话·王若虚

    诗话。金王若虚撰。三卷。若虚有《滹南遗老集》已著录。此编推崇杜甫、白居易与苏轼,反对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主张诗歌创作当“以意为之主,字句为之役”,即以思想内容为主,语言形式为辅。强调“哀乐之真,发乎性情”,即

  • 松源崇嶽禅师语录·松源崇岳

    凡二卷。宋代僧松源崇嶽(1132~1202)撰,善开等编。宁宗嘉泰三年(1203)刊行。又作松源和尚语录、松源语录、松源禅师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内容包括澄照禅院语、报恩光孝禅寺语、实际禅院语、荐福禅院语等八会之语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