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七月。辛亥。谕、前以太庙尊藏列朝宝册。系随时镌造。玉质颜色。不能一律整齐。特命英廉、福隆安。将和阗贡王。慎选良工。敬造列朝宝册一分。以奉太庙。其旧藏之宝册。恭送盛京太庙尊藏。以昭祖宗功德之成于万代。意深远也。今据将列朝宝册。敬谨镌造完成。奏闻请旨。朕维我国家受天庥命。列圣朝承。玉检金绳。虔申对越。自朕躬继序以来。仰荷上苍眷佑。中外蒙休。迄今年逾古稀。日理万几。孜孜不倦。无日不以敬天勤民为念。皆祇承祖宗之彝训。永维余庆。笃念前徽。所有此项镌成宝册。本年孟冬时享。阅视祝版之日。着礼部堂官。敬谨安设中和殿。俟朕亲加阅视后。次日。于朕行礼以前。先派宗室亲王。赍捧供奉。一切应行仪注。俱照升祔之礼。并着该衙门。先期详议具奏。其旧藏一分宝册。仍照前旨。于明岁敬诹吉日。再行简派皇子、恭送盛京太庙尊藏。以志文谟武烈、显承佑启之盛。  

○左副都御史觉罗巴彦学奏、乡会试头场论内。易藏关节。请移置二场经文后。将二场排律诗、移置头场制艺后。主考、同考等官。于头场卷阅荐毕。始分阅二三场。既阅二三场卷。即不得复荐头场。得旨、此奏深切时弊。依议行。  

○陕甘总督李侍尧奏、自兰州至肃州西路一带。向未设有铺司。臣前奏请、每驿添设驿夫。接递往来文移。但铺司驿夫、均系地方官管辖。恐武职呼应不灵。查两省冲途僻路。均有塘汛墩台。每墩额设兵三四五名不等。祇因积弛日久。不能照额安兵。并以官马供私役。今请将各汛、通行酌定马步兵之数。如额安设。并按其程途。相距最远者。安马三匹。稍远者二匹。较近者一匹。在武职紧要文移甚安设。并按其程途。相距最远者安马三匹。稍远者二匹。较近者一匹。在武职紧要文移甚少。足敷驰递。至寻常文移。尽可交各汛步兵接递。将节省马兵充伍。马匹归营。统核陕甘两省营汛墩台。共安设马兵七百四十一名。较旧设各塘。裁去马兵六百九十三名。马六百九十三匹。下部知之。又奏、各提镇旧设塘兵。俱以各本属汛界为止。独延绥镇、自接界之晋省康家滩起直至卢沟。安设三十七塘。共兵八十名。向系召募民人充补。接递该镇本章。及各部公文。相沿已久。应请一体裁革。令将所裁兵。作速募补归营。得旨览。又奏、臣查办裁设塘兵案内、乌噜木齐提督所属。自迪化州起、至哈密所属星星硖止。绵亘二千里。多属戈壁、安墩汛二十五处。相距百余里、七八十里不等。途长站大。汛兵不能兼顾。应将原设塘拨、照旧存留。得旨览。  

○旌表守正捐躯狭西醴泉县民相宿娃妻王氏。  

○壬子。谕、本日大学士九卿科道等、将从前任克漙条陈诸弊会议具奏。摺内称、现在纲纪肃清。前代秕政、俱已革除净尽。惟在大小臣工。实力奉行。自不致有因循废弛之弊。此语朕疑信半马。亦惟日慎一日。所其无逸耳。至副都御史巴彦学、有请更定科场诗论、以杜关节、以端士习之奏。所言实为深切时弊。不虚朕降旨求言之意。已依议行矣。盖诗题系朕所命。且律句谨严。难以揣摩。又若头场诗文、既不中选。则二三场虽经文、策问、间有可取。亦不准复为呈荐。倘同考官仍蹈故辙。监试官即可指名参处。如此亦防弊之一端。巴彦学此奏、殊可嘉尚。又御史郑澂摺内、所称论内易藏关节一款。已于巴彦学摺内准行。其余各款。仍着各该部议奏。朕宵旰勤求。孜孜不倦。凡有益于政治官方、民生国计者。莫不虚衷采纳。即今年逾古稀。每岁临幸山庄。藉举秋狝大典。亦不肯少自暇逸。内外大小臣工。皆当仰体朕怀。悉心讲度。勿谓已治已安。稍萌因循懈弛之意。即如巴彦学等条陈诸事。其中颇有切中时弊者。我君臣当交相警惕。期于弊绝风清。以副朕畴咨亮采之至意。巴彦学、郑澂摺并发。将此通谕知之。  

○癸丑。谕曰、长清前任古北口提督。于直隶一切营务。较为熟谙。现在伊丁忧回京、已满百日。所有直隶提督员缺。仍着长清署理。刚塔、着以提督衔管理马兰镇总兵事务。兼内务府总管。不必前来热河请训。俟朕回銮时。照依向年保宁接驾处所接驾。  

○又谕曰。科尔沁卓哩克图亲王恭格喇布坦之子琳沁多尔济。今将九公主之格格、指配与伊为婚。琳沁多尔济、不必俟其及岁。即赏给伊应得一等台吉职衔。仍赏戴花翎。  

○谕军机大臣等、向来漕运总督。于粮艘全数抵通后。即就近赴热河复命。本年各省粮艘、北上较迟。必须上紧催趱回空。方可无误冬兑冬开之期。着传谕鄂宝、于漕船全数抵通后。即行督押回空船只。迅速遄行。不必前赴热河。  

○又谕、据李侍尧覆奏。青海蒙古、被番子抢掳牲畜一案。现在饬属购线侦缉。务期访获正犯。究出真赃。照例治罪等语。亦祗可如此办理。青海游牧。屡经番子抢掳。实因蒙古等懦怯无能所致。着传谕该督、祗须严饬所属。选派熟番。上紧缉拏务获。毋致正犯远扬。以示惩儆。将此并谕令留保住知之。令其晓谕众蒙古等、各自防守边界。毋致被贼番抢劫。徒恃地方官为之缉贼可也。  

○甲寅。谕、朕阅兰州纪略。阿桂、海兰察、劳绩甚着。从前漏税案内。阿桂应罚公俸十年。海兰察应罚侯俸四年。俱着加恩宽免。  

○予故琉球国贡使正议大夫毛景昌祭葬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项城县民来四海妻张氏。  

○乙卯。谕军机大臣等、朕昨阅兰州纪略。于贼匪苏四十三肆逆时。谢桓、协同循化厅营、前往贼巢。擒获多犯。并随总兵贡楚克达尔、收复河州。甚为勇往。又宗开煌、万邦英、董熙等、于逆匪围兰州时。昼夜在城、督率民夫防守。又黄道煚、在安定县拏获马明心。均属出力。念伊等从前尚有微劳。于万无可宽之中。求其一线生路。着传谕留京王大臣、并刑部堂官、将监禁各犯。逐一通查原案。如有似谢桓等情节。曾经阿桂等、委派兵务、实在出力、着有劳绩者。即行据实具奏。并将此旨宣示各犯。许其详细自行据实呈明。俟奏到时。交军机大臣、详晰按册查核、再降谕旨。  

○又谕、据毕沅奏、请估变出旗汉军空闲衙署一摺。内称西安出旗汉军、改补绿营各官。所遗衙署四十二所。及汉军副都统空闲衙署一所。应一并估变。计值银四千四百余两等语。狭省现应添设满洲官兵、二千数百名。又抚标添设绿营兵丁、亦不下数百名。自应一体拨给房间。令其居住。莫若将此项应行估变衙署空屋。略为修葺。分拨栖止。较为省便。况现在该抚估变价值。不过四千四百余两。若舍此而另筹添建兵房。其所费恐转不止此。着传谕毕沅会同伍弥泰、令其再行通盘筹画妥议具奏。寻奏、汉军协领等官衙署四十二所。及裁汰汉军副都统空闲衙署一所。俱在满城大街南。自汉军出旗改补绿营后。分街北为满城。街南为汉城。各立界限彼此隔别。所有现应添设满洲官兵二千数百名。似未便又令分住南城。臣等酌议。此番由京移驻旗员衙署。除满城旧有空闲衙署四所。尽数修补拨给外。其应添衙署二十所。约需银四千九百余两。请即于变价银内动用。数尚无多。至抚标所添兵。系在省招募。各有室家。无需拨给官房。报闻。  

○旌表守正捐躯湖北石首县民刘某妻李氏。  

○丙辰。进四库全书表。赐撰表之大理寺卿陆锡熊、编修吴省兰、及改定表文之兵部侍郎纪昀、扇缎笔墨有差。  

○丁巳。谕军机大臣等、从前王亶望节次贡献器物。祇赏收数件。余俱发还。今阅查抄伊任所赀财。发还之物、无一存者。即此可见不实。昨陈淮来京陛见。当经面询。据称伊彼时已起程来京。不能知悉。而其词色闪烁。甚属可疑。盛住、现任藩司。兼管织造。本有奏事之责。且此事与伊无涉。又近在同城。原委自必深悉。着传谕盛住、将查抄王亶望家产。究系何人承办。及有无侵蚀抵换情弊。逐一确查密奏。毋得稍有隐饰。  

○戊午。谕曰。明兴奏、兖州曹州二府、及济宁州。所属各州县卫。于六月中旬以后。连值大雨。黄流未断。湖河涨溢。已涸地亩、复被淹浸。秋禾多有损伤。现饬藩司派员前往查勘等语。曹。兖。济宁、所属各州县卫。上年被水灾黎。前已屡经降旨、加恩赈恤。今涸出之处。复又被水。且去岁勘未成灾之处。亦因水势漫注。秋禾难望有收。览奏甚为轸念。所有此次续报被水地方。着该抚、督率所属实力查勘。将加赈展赈酌借诸事宜。查照前旨。一体妥为筹办。毋使一夫失所。并将如何遵照。及履勘秋灾案内、应行加恩赈借之处。据实奏闻。候朕再降谕旨。  

○又谕、内阁学士汪永锡、由尚书房派出随至热河。昨因其患病。谕令回京调治。兹闻在途溘逝。着加恩赏给礼部侍郎衔。以示轸恤。  

○谕军机大臣等、据李侍尧奏。审拟于得昇一犯。比照随征兵丁、自军前逃回例。减等拟斩监候等语。于得昇、系安西营入伍正兵。该管员弁、自应熟识。岂有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之理。从前移驻新疆时。即镇将等或因管兵众多、未能尽识。而本营员弁。于丁顶冒。何致漫无觉察。着传谕李侍尧、即将从前于得昇顶冒名粮之时。该管守备及千把总等、系属何人。即行确实查明参奏。寻奏、于得昇移驻新疆。于中途顶替。彼时管押行走者。系前营游击柱德。千总明福。把总马维国。并无都守。除马维国身故、无庸议外。余请交部严加议处。得旨、该部议奏。  

○已未。上幸卷阿胜境。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贝勒额驸台吉等食。至癸亥皆如之。  

○谕、河东河道总督韩鑅、现在丁忧。所遗员缺紧要。现任淮徐道何裕城、从前随伊父何煟、办事年久。于一切河防事宜。尚为熟悉。何裕城、即着加恩署理河东河道总督。其所遗淮徐道员缺。着刘锡嘏调补。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阿桂奏沿途晴雨情形一摺。内称直隶正定以南。至豫省大河以北。晴霁稍久。若再得雨泽接济、更为有裨等语。直隶迤南各府属。前据郑大进奏报、业经得有雨泽。但近日是否晴霁稍久、农民望泽。又阿桂摺内、称十五、十六、两日。在河南境内。阴雨两昼夜。势极绵密等语。直隶迤南各府属。与豫省境坏毗连。是否一律普沾。着郑大进、即查明据实覆奏。以慰廑注。寻奏、直属五六月间。雨泽沾足。惟七月以来。晴霁稍久。近据附近豫省之大名府禀报、于七月十五、十六、等日得雨。其余各府州县。均于七月初一、初四、及初九、初十、等日各得雨。而十五、十六、两日则否。得旨、热河觉望雨。今已大霈矣。畿南今亦被膏泽否。  

○庚申。军机大臣等议准、陕甘总督李侍尧奏称、宜禾县改隶镇西府。请照从前改设之昌吉、阜康、奇台。绥来等县例。书吏、每名月给银四两八钱。人役、每名月给银二两。俱日支口粮八合三勺。从之。  

○蠲免山东邹县、乾隆四十六年分、水灾额赋。  

○豁免狭西泾阳县、积年民欠社仓粮二千九十九石有奇。  

○辛酉。谕曰、御史宗室蔚文奏、稽查朝阳门外、看守太平等仓官兵。请将派都统。副都统之处停止。于各仓附近处。建房数间。由八旗参领、按日轮班稽查等语。都统、副都统等稽查各仓该班官兵。系向来成例。派出之大臣等、如果认真查察。自属有益。若如蔚文所奏令参领等轮班稽查。不但大臣等得以偷安。且恐参领等彼此瞻徇。即使查出、必将掩饰。亦属有名无实。蔚文所奏、不可行。除遵照旧例外。凡派出之查仓都统。副都统等。或逐日往查。或乘间一往。出其不意。务期剔除诸弊。不得因循塞责。  

○壬戌。谕军机大臣等、本日胡季堂等奏到京城七月分粮价清单。比较上月、大略相仿。但近来晴霁日久。京师是否略觉望雨。于农田有无妨碍。朕心深为廑念。着传谕留京办事王大臣、如果缺雨。即照前一面派令回子等虔诚祈祷。并传谕顺天府府君、查明近京各属秋禾情形。一并据实覆奏。寻留京王大臣奏、七月二十七日。京城得雨。势甚绵密。城外约入土五寸。秋禾实有裨益。得旨、此间雨更沾足。顺天府尹奏、京城及通州各属。俱经得雨。早禾成熟。晚禾并未伤旱。报闻。  

○又谕、据巴延三覆奏、回民海富润无庸查办一摺。此等回教经卷。非违悖书籍可比。况海富润即系广东回民。巴延三身任总督。两省皆其管辖。接准粤西咨文时。即应酌量停办据实奏明。方不愧封疆之任。总督与巡抚、虽属同僚。但遇有巡抚办理失当之处。自应随时改正。乃亦如寻常邻省咨查事件。意存观望。直至接奉朕旨。始行停止查办。殊属非是看来巴延三于两省公事。竟不能加意整饬。设伊身任狭甘总督。亦不过如勒尔谨之庸懦无能、自取咎戾而已。巴延三、着传旨严行申饬。  

○以年老告休云南景东直隶厅属土知府陶澄子士橒袭职。  

○癸亥、谕曰、和硕额驸朋苏克喇锡、在内廷宣力有年。派办清字经文、俱属妥协。兹闻溘逝。深为悼惜。着赏给公爵。仍赏银三百两。办理丧事。该衙门照例派官赐奠。  

○以少詹事陆费墀、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豁免甘肃陇西。宁夏、宁朔、平罗等四县乾隆四十六年分、水灾额赋。  

○豁免广东澄海协出洋遭风漂没海船。并予淹毙兵郭得功赏恤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祥符县民陈法瑞女陈氏。  

○是月。钦差大学士公阿桂、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河南巡抚富勒浑遵旨议奏。办理堤渠工程。本年秋汛水弱。不如桃汛开放有力批如何。尔等亦非迎合朕意。但朕经事多。察理明大约不出此既尚有时日。必期堤工固而引渠深。一举成事勉为之。又批、今年伏汛弱。明年桃汛必旺此朕以理度之。想必成事然尔等在工。自当相机为之。不可泥于遵旨。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文汇、文宗、两阁。并建在淮南地方。今蒙缮发四库全书分贮。所有雇觅书手银。两。淮商人恳请照数呈缴。得旨。不必。仍当用官项。  

○浙江布政使兼管杭州织造盛住奏、杭州官用纪绸。曩由水路运解。长江风水。守候稽迟。请照江宁织造新定章程。改为陆运。至自杭赴淮。向雇内河船。运至王家营起陆。并不经由长江。无庸更改。下部知之。  

○原任河东河道总督韩鑅覆奏、黄水初漫时。湖河并涨。漫水所至。被清水隔住。因不能直入湖身且漫口距各湖三四百里。水势沿途停淤。未至湖边。色已淡黄。及遇清水。其流更缓。是以清浊不淆。湖身不至淤及。至玉皇庙。谷亭一带。系当年旧运河形。年久淤垫。该处坡湖相连。漫水沿湖由蔺家山下注。并有另有隔别清黄之路。亦无另有分洩入黄之区。所以开放潘家屯等处、分洩入黄。浚六塘等处、宣洩入海也。现在各湖河实系澄清。水深丈余。并未稍有淤垫。得旨。览奏稍慰。  

○又奏、臣父于济宁病故。当即回署治丧。伏念豫工未竣。不敢拘泥回籍。恳仍赴工、随同阿桂等办理。得旨、不必。朕不欲令人不尽孝也。  

○巡视济宁漕务内阁学士毓奇奏、本年漕船。每帮自入境以至出境。计总在四十三日例限之内。可无迟误。其纤道虽间被淹浸。上紧抢护。已修葺完固。被水过深处。令多备船。并搭浮桥。以通纤道。得旨、今年尔等实为尽心出力可嘉  

○狭甘总督李侍尧奏、陕甘二省营马。定例安西提属、肃州镇属。冬春以七分留槽。三分出厂。西安。甘州。二提标。西宁、凉州、宁夏、河州、四镇。及督抚三标。均以六分收槽。四分下厂。各营恃有放厂之例。不但夏秋尽数出青。甚且冬春并不遵照定数收槽。边地严寒。马在厂经历冬春。以致疲瘦。且营无现马。设遇紧用赴厂远调。更觉周章。查从前定议。止称冬春收槽分数。其夏秋二季。未经指明。臣莅任后。将臣标五营马。长年以四分出厂。六分留槽。此外二提、四镇、及各标营。冬春仍以六分收槽。四分出厂。至夏秋则五分下厂。五分收槽。如全数放厂者。查出严参。得旨。好。实力为之。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脱脱
  内篇 辨职第三十五·刘知几
  雍正二年四月至雍正三年四月·蒋良骐
  抚安东夷记·马文升
  卷之三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四八二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续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分别解京折·佚名
  儒林宗派卷十三·万斯同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金富轼
  李繯传·薛居正
  八·钱穆
  食货二六·徐松
  礼二○·徐松
  内官·朱元璋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脱脱

        张九成 胡铨 廖刚 李迨 赵开   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游京师,从杨时学。权贵托人致币曰:"肯从吾游,当荐之馆阁。"九成笑曰:"王良尚羞与嬖奚乘,吾可为贵游客耶?"   绍兴二年,上将策进士,诏考官,

  • 春明丛说·俞蛟

    ◎ 白云观遇仙记出西便门八里,有白云观,元时邱真人修道于此,后因其基为庙。上元之日,为真人生辰。其前数日,住持道士,即洒扫殿庭,涤除院宇,卖香楮及百货者咸集;游人往来,自朝至暮,无停轨。道士之狡黠者,衣衲,手棕麈,或门或廊庑间,注

  • 卷二经二·何良俊

    《左传》用诗,苟于义有合,不必尽依本旨,盖即所谓引伸触类者也。余录出数条示读诗者,使知古人用诗之例。周郑交质。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

  • 卷二百四·杨士奇

    永乐十六年九月戊申朔 上谕行在兵部臣曰近辽东缘边官军多出境市马以扰夷人其禁戢之今后非奉朝廷文书而私出境者处以重刑其守臣不严管束者论罪如律若安乐自在等州女直野人鞑靼欲出境交易不在此例 哈烈沙哈鲁撒马儿罕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三·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十月丁酉朔时享太庙命驸马都尉邬景和代○钦天监奏进二十九年大统历颁赐百官○戊戌 孝洁皇后忌辰 内殿行祭礼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陵寝□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徐阶引罪乞罢不许是岁应天府乡试阶子墦倩人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天顺元年九月壬戌朔湖广保靖等州军民宣慰使司遣舍人麦失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圆通禅寺僧人子性广东广州等府清远等县抚猺把总袁珍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叚绢钞有差○给交城王子镇国将军钟鋠岁禄一千石米钞中半兼支○太常

  • 今献备遗卷二十八·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英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庶吉士入翰林未几召及王直入内阁书机宜奏授修譔进侍讲二十年従北征至库楞海旋师至威敌命碎李陵台驿令碑沉河中絶其争上顾喜曰秀才朕需尔为用勿惮劳因言敌遁幸勿入险穷追

  •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佚名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初三日,遣人致书云:二贝勒曰:滦州一带俘获人口,其未婚少女及家奴,勿全给还,待来告索还其妻及兄弟亲戚时,取之交与汉人可也。初三日,蔡通原系明洪山口千总,我军克洪山口後,以洪山口无参将,擢千总为守备,兼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二 列女传四·纪昀

    列女传 【四】○金阿林妻萨勒扎 李宝信妻王氏雷妇师氏 康住住李文妻史氏李英妻张氏相琪妻栾氏 瓜尔佳华善妻额勒锦萨哈连妻通吉氏许古奏刘氏【二女】张慥妻冯妙真 完颜长乐妻富察明秀图 们呼图克们妻乌库哩氏

  • 卷三十六礼俗志三·黄遵宪

    乐 舞倭乐 和歌 国俗素有歌舞,新井君美曰:"本朝之乐有声乐、有舞乐,其始出于祭天神。"《孝经纬》日:"东夷之乐日株,持矛助时生。《乐元语》目:"东夷之乐目朝离,万物微离地而生乐,持矛而舞助时生也。唐贾公彦以谓:乐有二名,此间

  • 卷六上·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词林典故卷六上仪式仪以昭其文式以一其度官府是以有章也昔之志翰林者曰秩清曰地禁品流率贵於诸司则内而璅闼追趋外若班寮酬对有常制焉匪云被服声华良以修明礼法然或年载殊远节目罕得而详若其厘自圣朝悬为

  • 西夏记序·戴锡章

    余校邑人陈友松先生《西夏事略》,参以张氏鉴《西夏纪事本末》、吴氏广成《西夏书事》,已成书矣。继念史所以备一代事实,陈氏条分件系,自谓就架上书五十馀种编成,而未见李氏《通鉴长编》;张、吴见《通鉴长编》矣,所捃摭虽较陈

  • 三十四年·佚名

    (丁酉)三十四年清不知五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五〉一日。〈陰曆丙申十一月二十八日〉召見各國公使、領事。歲首陛見也。○總護使趙秉世奏:「明日,山陵再看審次。臣與宮內府大臣李載純、掌禮院卿閔泳駿

  • ●草木子卷之一下·叶子奇

      觀物篇  ○觀物篇  天生萬物。有色聲香味。使無目耳鼻口以收攝之。則天地之工。或幾於熄矣。故色為之目。聲為之耳。香為之鼻。味為之口。此天人之所以交也。人則得其正者也。物則偏焉。此其所以靈於萬物也。

  • 附录一 《诗经》文稿·傅斯年

    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自 由 史 观·太虚

    ── 十六年十二月在杭州灵隐寺作 ──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有情及人之自由本性    第二节 古代人类之自由及反自由史    第三节 人及有情有完成自由本性之可能   第二章 古近人类专权制度之

  • 父子合集经卷第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紧那罗王授记品第十二   尔时会中。有八俱胝紧那罗王。其上首者名曰大树。见诸阿修罗王乃至诸药叉众。咸于佛所广作供养。复闻如来与授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七·澄观

    疏。五天殉命以奔风下。第六劝物修敬。初二句引例劝修。五天竺国粗云二十万里。孰知其实数耶。若以陆行途经数百国。云山几万重。或扪索凭虚。或飞梯架回或风行雪卧。或木食松栖。或恶兽盈群。或盗贼相继。若以水行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