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该不该有所畏?

【原文】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释】

①大人:指地位高的人或德行高的入,这里两方面的意思部有。(2)狎(xia):态度不庄重的亲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轻佻地对待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

【读解】

一个人该不该有所畏?

有一句话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这句话作狭义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作广义的理解,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指一个人应该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什么可畏惧的,那就不一定妥当了。试想,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岂不是连走私贩毒,杀人越货,铤而走险都不怕了吗?

那我们拿这个人可真是难办了!

所以,一个人总不是要有所畏才好。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这是孔子所要求我们的。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三大方面的问题:天命关于信仰,大人关于社会规范,圣人之言关于思想权威。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仰就会有所皈依,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此基础上活着,生活才会觉得有目的,人生才会感到有意义,一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些敬畏,这些信仰、规范和中心,那就会恣意妄行,无视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因而是非常危险的。

这大概就是有所畏的哲学,有所畏的辩证法吧。

猜你喜欢
  卷第十六·朱熹
  榕村语録卷二十五·李光地
  卷九·王元杰
  卷九·康熙
  卷八·吴廷华
  外储说左下 译文·韩非
  贤护分具五法品第十·佚名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一·陈梦雷
  唯识之名义·太虚
  答王达五问(三则)·太虚
  第三十九卷·佚名
  不能代替·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澄观
  法华十罗刹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谭苑醍醐卷六·杨慎

    易字説説文引秘书説云日月为易象隂阳也参同契之説亦与此同罗泌云日月为易而文正为勿勿者月彩之散者也故曰散于日下则为易散于日上为曶相对为明对而亏为昒易者朔也所谓朔易昒者晦也明者望也昒者望而食者也是故西曰昒谷

  • 卷八·万树

    <集部,词曲类,词谱词韵之属,词律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八宜兴万树撰临江仙【五十四字】       和 凝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空蒙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苹风 碾玉钗揺鸂鶒战雪肌云髩

  • 卷十五·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五     元 方回 编暮夜类 道途晚归斋阁夜坐眺暝色数长更诗思之幽致尤见於斯 五言【五十首】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

  • 卷一百八十二·志第一百三十五·食货下四·脱脱

        ◎食货下四   ○盐中   元丰七年,知沧州赵瞻请自大名府、澶、恩、信安、雄、霸、瀛、莫、冀等州尽榷卖以增其利,才半岁,获息钱十有六万七千缗。哲宗即位,监察御史王岩叟言:"河北二年以来新行盐法,所在价

  • 卷之三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王大纪卷四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定王十五年冬十一月庚子许男锡我薨諡曰昭公子嗣丁未蔡侯申薨諡曰文公子固嗣夏四月癸卯日有食之晋侯使郤克徴防于齐与鲁臧孙许同入见郤克跛臧孙眇齐侯帷妇人使观之二子登妇人笑闻诸賔郤克出而誓曰

  • 二八三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续得应选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二)·佚名

    二八三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续得应选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二)乾隆四十年九月十二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恭进绩得应选应毁书籍,仰祈睿鉴事。窃臣钦遵谕旨,饬属协同委员购获遗书,节次进呈,并委员先后解交四库馆在案。嗣复饬属传集

  • 一三六、荀卿自齐适楚考·钱穆

    桓宽《盐铁论?论儒篇》云:&ldquo;及齐湣王奋二世之余烈,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接子亡去,田骈如薛。而孙卿适楚。内无良臣,故

  • 大智若愚的颜回·孔子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发:发挥 【译文】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

  • 提要·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礼经本义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礼经本义十七卷国朝蔡德晋撰德晋字敬斋无锡人是书前十六卷皆本经第十七卷附吴澄所辑逸礼八篇皆引宋元明以来诸家之说与注疏互相

  • 第9章·老子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1)。揣而锐之,不可长保(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3)。富贵而骄,自遗其咎(4)。功成身退,天之道(5)。【题解】这里表达了老子对待社会、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极端

  • 第5章 八佾篇第三(1)·孔子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在宗庙的厅堂里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够忍受,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够忍受的呢?”名家注解朱熹注:“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礼乐,孔子

  • 爱身品法句经第二十(十有三章)·佚名

    爱身品者,所以劝学终有益己灭罪兴福。自爱身者,慎护所守,悕望欲解。学正不寐,为身第一,常自勉学。利乃诲人,不惓则智,学先自正。然後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何愿不至,本我所造,後我自受。为恶自更,如

  •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三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三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学果寂灭胜相第九论曰。如此已说依慧学差别。云何应知寂灭差别释曰。菩萨道与二乘道既有差别。由道得灭。菩萨灭与二乘灭亦应有差别。云何可知论曰。诸菩萨惑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憨予暹禅师语录憨予禅师语录序白日青天响霹雳聋瞽耳目何归悬岩窈壑走山魈樵苏逢迎自惯汾河踞坐既难别昔狮今狮眉睫放光竟觑破西土东土问花香风送满堂鼻孔谁蠢谁灵看旧铺新开托钵儿孙几肖几逆楼台耸翠殿

  • 宁远县乡土志·李方学

    李方学修。方学,光绪末署宁远县知县。宁远,旧称固尔扎,今伊宁市。是志系奉饬纂辑之小学教材。不分卷,列15目,叙该县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民族等,极简略,仅2000余字。唯户口、商务两目叙事稍详,有一定参考价

  • 竹间续话·郭白阳

    《竹间续话》分4卷,主要介绍福建省内的遗闻逸事,采录乡土掌故,内容体例与《竹间十日话》相似。作者郭白阳,任职于福建省国民政府建设厅。

  • 梼杌萃编·钱锡宝

    《梼杌萃编》为长篇章回体小说,又名《宦海钟》,以反面人物贾端甫为中心,叙述了清末官场商场的黑暗与腐败。文笔辛辣。全书十二编二十四回,十二编分别为禹、铸、鼎、温、燃、犀、抉、隐、伏、警、贪、痴,每编分上、下,含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