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劭传

王劭,字君懋,从小沉默寡言,喜爱读书。他在齐国做官,累次升迁任太子舍人,文林馆待诏。当时祖孝征、魏收、阳休之等人一起议论古代的事情,有些已经忘记了,到处找书看也找不到。他们便问王劭,王劭详细告诉他们出处,一拿书来查看,毫无差错。从此以后大为当时人所赞许,赞许他博知众物。后来又升任中书舍人。齐灭亡后到北周,不得任用。隋文帝接受禅位后,任为著作佐郎,因为母亲去世而守丧去职。他在家里撰写齐书。当时制度禁止私人撰写国史,内史侍郎李元操上奏告发他。皇帝大怒,派人没收了他写的书。可是看后却很高兴,于是起用他为员外散骑侍郎,专修起居注。

  王劭因为知道远古时有钻燧取火的做法,近代以来被废弃了。于是他上表请求改变用火,说:“我仔细查阅《周官》的记载:‘四时改变火种,以减少流行病。’使用的火种如果不变更几次,传染病就会流行。古代圣人所立下的规矩,岂是徒劳的吗?在晋朝时,有人从洛阳带着火种渡过长江,以后世代加以保护,火种一直持续燃烧着,后来火的颜色就变青了。古代的师旷吃饭时,说是劳作的木柴所烧出来的饭,晋平公让人去看看,果然用的是旧车轮外层木头。现今温酒和烤肉时,使用的有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杆火等,气味各不相同,以此推论,新火和旧火,应当有所不同。希望陛下遵照远古圣人的法则,在五个时节分别用五种木材变换火使用。这样用力很少而好处极大。即使民间沿袭很久,一时不能完全更改,而皇宫内厨以及东宫里诸王的食厨,不能不依照古法。”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王劭又进言说皇帝有神龙一样的相貌,并指给群臣们观看。皇帝十分高兴,赏赐给他布帛几百段,任命为著作郎。他又上奏表大谈符命,表中说:

  “前在周的保定二年(562),正是壬午年的五月初五,青州一带黄河变清,十里之长明亮如镜。齐国国君以为是本国的吉祥之兆,所以改年号为河清。当月,皇上被封为大兴公并出任随州刺史。又过二十年,隋朝果然大兴。我细查了《易坤灵图》,上写:‘圣人受命时,祥瑞必定先见于黄河。’黄河一向水质混浊,不可能清澈。因此我私下认为,神灵所显示的吉凶,论理也不会无缘无故出现的。黄河水清所显示圣人,实在就是大隋。午是鹑火,以明示火德;而仲夏是火王,也证明为火德。日期在五月初五,正合天地之数,既是受命的时辰,又成为显现的先兆。

  “开皇初年,邵州人杨令胐在河边得到一块青石图和一块紫石图,都有隐在石头上的文字,上面有皇上大名,下有‘八方天心’的字迹。永州也得到石图画,剖成两截后,里面有杨树的图样,黄根青叶。汝水得到一只神龟,腹甲有文字为‘天卜杨兴’。安邑挖地时得到古代的铁板,上有文字:‘皇始天年,赐杨铁券,王兴’。同州得到石龟,有文字:‘天子延千年,大吉’。微臣以为,前面所说的三个石图,和《龙图》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是石头?因石头可以久存而且坚固,含义正和皇上名字相符合。龟腹甲的七字为什么在乌龟上?龟也是长久而坚固的,而且又是神灵一类的生物。孔子曾叹息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如今在大隋朝的圣世,图和书屡次出现。

  “建德六年(577),亳州的大周村里有龙相斗,白龙获胜,黑龙死去。大象元年(579)夏天,荧阳汴水北面有龙斗。初时只见白气连天,从东面沿阳武而来,到汴水后,原是条白龙,十几丈长。有黑龙乘云而来,于是云雨相加,时合时离,从午时直斗到申时,白龙升天,黑龙坠地。谨考查,龙是国君的象征,前次斗于亳州周村的,是表示皇上在龙斗这一年当亳州总管,于是代替周朝而据有天下。后来斗于荧阳的,荧字有三个火,表明火德极盛。白龙从东面来,经过阳武,是预示皇上将要登上皇帝位,从东进入崇阳门啊!西北升天的,是表示将在乾位的天门。

  “《坤灵图》说:‘圣人杀龙,龙是不可能被杀的,都是感受了气的缘故。’又说:‘泰,姓商名宫,黄色,长八尺,传六十世,河龙以正月辰时出现,白龙与五黑龙斗,白龙陵,泰人有命。’我认为这些话,都是专门为大隋朝而写的。‘圣人杀龙’,说的是前后龙死的事情。‘姓商’,皇室在五姓为商。‘名宫’,武元皇帝时名字在五声中为‘宫’音。‘黄色’是表示隋朝崇尚黄色。‘长八尺’,武元皇帝身高八尺。‘河龙以正月辰见’是因为‘泰’是正月的卦象,龙出现的地方是在京城,这里是辰的地域。‘白龙和黑龙斗’,说的是亳州、荧阳出现的龙斗。得胜的是白龙,因为杨姓按照五音应当是商,皇上又是辛酉年所生,方位都在西方,西方是白色。死去的龙所以黑色,因为周朝是代表黑色。所以说有五龙,北周的闵、明、武、宣、靖共五帝;而赵、陈、代、越、滕这五王也同时伏法而死,也是和五数字相符。‘白龙陵’,是说胜利。‘陵’就是‘胜’。郑玄解说‘陵’为‘除’,凡是相斗时能杀敌就叫除。我还认为‘泰人有命’,泰的解释就是通和大,说明这个人道通而德大,有天命。《乾凿度》中说‘:泰表戴干。’郑玄作注说:‘表,就是人的形体上明显可以识别的外貌。干,就是盾。泰人的外表,戴干。’微臣见皇上有戴干的外表,更知和所说的外表,不差分毫。《坤灵图》上所说的,字字都已应验。纬书上又说汉朝有四百年,结果果然相符,由此可知隋朝传六十代帝王也是必然的。古代宗周占卜得到传三十代的说法,如今隋比周增加一倍时间。

  “《稽览图》上说:‘天下太平时期,阴阳和谐交合,风雨交会协调,四海没有偏颇。地有高低险阻,所以风行有快有慢。所以即使太平盛世也还是不可能完全均等。只有平均才不会有枝条鸣响,所以要风于亳地,亳地也就是陈留。’考查这些,分明是说皇上过去是陈留公的世子,任亳州总管,因而受天之命使海内平均同一,不偏不党,以此成为太平时期的风化啊!在大统十六年(550)时,武元皇帝改封为陈留公,当时,齐国有秘密传言说‘:天王陈留入并州’,齐帝高洋因此诛杀了陈留王彭乐。过后,武元皇帝果然领兵进入并州。周武帝时,有一位会望气的人说‘:亳州有天子气’,于是杀了亳州刺史纥豆陵恭,由皇上代替他的职务。还有,陈留的老子祠中有一株干枯的柏树,老子将脱离尘世时说:‘等枯柏树东南长出新枝,再回指时,当有圣人出世,我的道也就可以再行于世了。’到北齐时,这株枯柏果然从下部长出新枝条,上指东南方向。夜里有三个男孩在一起唱歌说‘:老子庙前古枯树,东南枝如伞,圣主从此出。’当皇上当了亳州刺史时,亲自来到老子祠的古柏树下,从此柏枝就回抱过来,枯枝逐渐指向西北方,道教也果然再次兴盛。考察这许多奇异的事情,太平天子出于亳州陈留之地,这些事都和预言的一模一样。《稽览图》上又说‘:以正道而得天下,那么阴物也可以变为阳物。’郑玄作注时说‘:葱能变为韭菜,也是这样。’据考,近六年以来,远近山上的石头许多都成了玉石。石是阴物,玉是阳物。而左卫的园地里,葱也忽然变成韭菜。”

  隋文帝看后,非常高兴,便赏赐给他五百段布帛。不久,王劭又上书“大谈符命,以说明皇道和帝德尽在于隋”。隋文帝更加高兴,认为王劭确实对自己一片忠诚,对他的宠信日增,赏赐也越加优厚。

  当时有个人在黄凤泉洗澡,捡到两块白石头,上面颇显出一些花纹。王劭便把一些条纹说成是文字,并说石上有各种各样的物象,据此上奏说:“这块大玉石上有日月、星辰、八卦、五岳以及一对麒麟、两只凤凰、青龙、朱雀、白虎、玄武,都在各自的方位。又有五行,十日、十二时辰的名称,共二十七字。又有‘天门、地户、人门、鬼门闭’九个字。又有两只鸟,鸟都有人的面孔,这就是《抱朴子》里所说千秋万岁。那块小玉石上也有五岳,却非龙、犀牛的形状。两块玉还都有仙人玉女乘云驾鹤的图像。其他的各种神灵,难以全部认识,都是风伯、雨师、山鬼、海神之类。又有天皇大帝,皇帝以及四位帝王并列而坐,还有钩陈、北斗、三公、天将军、土司空、老人、天仓、南河、北河、五星、二十八宿等共四十五官员。各字本来没有横竖排行,而常常对偶排列。大玉石上有皇帝的尊名,朝南面,和日字恰成鼎足排列。又有老人星,这是表明皇帝面朝南像太阳一样,而且长寿。皇后两个字在西边,上面还有月亮的形状,说明皇后就像月亮一样。那块小点的玉石上,皇帝的名字和九千的字并列,两个杨字和万年并列,隋和吉两字并列,这分明是长久吉庆的意思。”王劭还把里面的字反复联贯,作成二百八十多首诗上奏皇帝。隋文帝认为王劭忠诚,又赐给帛千匹。

  王劭便到处采集民间歌谣,摘引图书和谶纬书里的话,依据符命大意,并摘采佛经,编写成《皇隋灵感志》共三十卷,奏上隋文帝。隋文帝下令传告天下之人。王劭又召集了各州派到京都朝见皇帝的使者在一起,自己洗手焚香,闭目诵读,声音高低曲折,如同歌吟诗篇一样,历经整整一个月时间才唱完。文帝更加高兴,赏赐十分优厚。

  当文献皇后去世时,王劭又上奏说:“佛经中说,人是应天而生的,还说上品人生于无量寿国时,天上的佛祖就大放光明,并用香花和妓乐来迎接他。如来佛是在明星出现的时候进入涅..的。已故的文献皇后,圣德而仁慈,福善都和符命所说的相同,各秘籍中都有记载,说她是天上的妙善菩萨。微臣细察得知,八月二十二日,仁寿宫内再次下了金银花雨;二十三日,大宝殿后面,夜间出现神奇的光亮;二十四日卯时,永安宫的北面,有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各样的美妙的乐声,声震长空。到五更时分,皇后气息渐微,如同睡去一般,随即魂升天国。这些都和佛经书上所说的样样相符。微臣暗暗思考,皇后不在仁寿大兴宫里升天,是为了避开皇上日常起居的正房啊。她在永安宫,就如同京城的永安门,是她平生所经常出入的地方。升天后两天,皇宫御苑中夜间听到钟声二百多下,这正是皇后已转生天国的征兆,多么明显啊!”皇帝读了他的奏章以后,又悲又喜。

  当蜀王杨秀因罪而被除去王爵时,文帝对王劭说:“可悲啊!我有五个儿子,却有三个是不像样的。”王劭说:“自古以来的贤明帝王,也都不可能改变他的不肖之子。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继承他姓氏的只有两位,其他人都有不良的品行。尧有十个儿子,舜帝有九个儿子,都不肖。夏有五观之乱,周有三监之叛。”隋文帝赞同他所说的。后来隋文帝作了个梦,自己想登上高山却上不去,崔彭捧住他的脚,李盛扶着他的肘这才上了山。于是,他对崔彭说:“我生死和你在一起了。”王劭立即上奏说“:这个梦好极了。上高山是说明皇上很高大安稳,永远像山岳一样。彭是指彭祖,李是指李老君,这两个人扶持皇上,实在是长寿的征兆。”文帝听后,喜形于色。当年,皇帝驾崩,不久,崔彭也死去。

  隋炀帝继位后,汉王谅叛乱,炀帝不忍心杀他。王劭上奏说:“微臣所知,黄帝杀炎帝,本系同母弟,周公诛管叔,原也亲手足。叔向戮叔鱼,孔子赞其有古人刚直之风;石衜杀石厚,左丘明认为是大义灭亲。这些都在经籍中记载得清清楚楚,也是帝王们经常实行的办法。如今陛下对待这位叛贼,度量已经超过古代圣王。据查,叛贼杨谅是一向毒害生灵的人。古代同德的人才是同姓,德不同则姓也不同。所以黄帝有二十五位儿子,共有十四人得到姓,其中只有青阳、夷鼓两人和黄帝同样姓姬。谅既已自绝于皇族,请您改掉他的姓。”王劭是想以此来求得炀帝的宠幸,可是,炀帝犹犹豫豫,没有听从。后来王劭晋升为秘书少监,并死于任上。

  王劭从事写作将近二十年之久,专门主持撰写国史,撰有《隋书》八十卷,其中记录了许多皇帝的口头命令。他又喜欢到处收集荒唐不经的故事和里巷中没有根据的传言,以类区分,编上题目。词义繁琐驳杂,没有多少可用的。从而使隋朝一代文武名臣们的善恶事迹,被埋没而得不到流传。起初编写了编年体的《齐志》二十卷,后又撰写《齐书》,有纪传一百卷,还有《平贼记》三卷,这些著作或者文词鄙陋,不堪卒读,或者不伦不类,骇人视听,大为有知者所耻笑。但他所指出的经史典籍中的谬误,撰写了《读书记》三千卷,当时人都佩服他知识的精深和广博。他从小就酷爱读书,一直到年老齿衰,坚持不懈。因过于喜欢经史著作而遗忘了世俗的事情。由于他专心致志,以致性情恍惚,经常到了吃饭时候,还对着饭菜在那里闭目凝思,盘中的好肉,都被僮仆们吃光。王劭开始并没有发觉,只是不断埋怨肉少,几次责骂厨师。厨师把真情告诉王劭,王劭依照过去模样,闭目思考,出其不意地抓住了偷肉吃的人,厨师这才免去受处罚和鞭打,他专心到这样的程度。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七·杨仲良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四)·陈寅恪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西汉年纪卷二十·王益之
  第二五二移光绪九年十二月初九日一一六○六--三·佚名
  八四三 军机大臣奏王燕绪等呈请代奏谢恩片·佚名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 第六·班固
  贺知章传·刘昫
  张顺传·脱脱
  文宗后卜答失里传·宋濂
  晋纪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九年(癸巳、273)·司马光
  卷六十九·佚名
  卷八十六·佚名
  沈燕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解纷·李渔

    〖紫苏丸〗(生上)儒流贬节为商贾,际时艰且安奇数。只可怜宜戴凤冠头,屈他梦作商人妇。小生为遵长者之命,暂抛书卷,觅利江湖。且喜来到松江,把先世所遗的账目俱已陆续收完;又买了许多布匹,不日就要回家。只是一件,起初来到这边,一

  • 二集目录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三十一壬申元旦新正试笔元旦宴诸王六韵正月二日小宴廷臣题文徵明小像张宗苍兰亭图瑞树歌重华宫侍皇太后宴古干梅歌赐顾栋高古陶缶歌董邦达秋山红树张宗苍

  • 志第十四 车服·欧阳修

    唐初受命,车、服皆因隋旧。武德四年,始着车舆、衣服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凡天子之车: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飨、射、祀还、饮至所乘也,赤质,金饰末;象路者,行道所乘也,黄质,象饰末;革路者,临兵、巡守所乘

  • 第二百一十八·胡三省

    唐纪三十四〔起柔兆涒滩(丙申)五月,至九月,不满一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至德元年〔(丙申﹑七五六)载,祖亥翻。〕1五月,丁巳,炅众溃,走保南阳,〔炅,古迥翻。炅不书姓,承上卷安禄山将攻鲁炅事也。炅自颍川走保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万历二十三年三月甲戌朔○乙亥户科都给事中杨恂疏论大学士赵志皋四事一许茂橓之馈遗事露不问一捉获奸徒徐宗达为播人行金求元辅票拟一吏部推升创专擅之说以惑 圣听或正或陪任意颠倒一言官朝廷耳目迩来进朋党之说以激

  • ◎女剧界唯一之人物·李定夷

    民国四年,北京天气严寒。无业人民,冻馁相望。政界诸大老,如朱总长汪参政及京兆尹吴总监诸公,提倡恢复北京各处粥厂,藉苏穷黎,所惜经费无多,绅商各界均欲募捐以继其后。然终少大宗收入,不克展厥宏愿,讵意散花天女,大发慈悲,欲以舞

  • 一百五十 曹寅奏谢恩赐御书高(上日下文)寺诗摺·佚名

    (原摺无日期) 闰四月二十二日,江苏巡抚臣宋荦赍捧御书高(上日下文)寺诗一卷,及群臣诗一卷到臣寅衙门。臣寅恭设香案跪接,交付臣僧纪荫祗受讫。俟序班臣朱圭至日,敬摹勒石,永垂不朽。合并奏闻。 朱批:知道了。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附録·章冲

    灾异日食三十有六【书既三 书朔书日二十六 书日不书朔七 书朔不书日一不书朔与日二】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旣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庄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

  • 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孔子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注释】 ①道同”导”,开导、劝。 【译文】 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 【读解】 这一段话的意思其实

  • 春秋谷梁传谳卷六·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谷梁传谳卷六   宋 叶梦得 撰昭公二年冬公如晋至河乃复耻如晋故着有疾也二十三年至河乃复此有疾之辞则自此而后四如晋言复者正以别非有疾晋辞公不得见也十二年传曰季氏不使遂乎晋谷梁固略闻其説

  • 卷六十二·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二厯代四东汉光武南轩张氏曰光武之不任功臣为三公盖鉴高帝之而欲保全之前史莫不以为美谈以予观之光武之保全功臣使皆得以福禄终身是固美矣然于用人之道则有未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法界品第三尔时,胜天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头面作礼,而白佛言:&ldquo;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学般若波罗蜜通达甚深法界?&rdquo;尔时,佛赞胜天王言:&ldquo;善哉,大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rd

  • 撰集百缘经卷第十·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诸缘品第十  (九一)须菩提恶性缘  尔时世尊。初始成佛。便欲教化诸龙王故。即便往至须弥山下。现比丘形。端坐思惟。时有金翅鸟王。入大海中。捉一小龙。还须弥顶。规欲食啖。时彼小龙命故未

  • 德川家康·山冈庄八

    《德川家康》作者是山冈庄八,该书主要讲述在日本战国中后期,德川家康脱颖而出,结束战国烽烟,开启三百年太平盛世的故事。《德川家康》洋洋五百五十万言,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等群雄并起

  • 山窗余稿·甘复

    元代诗文别集。1卷。甘复撰。《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刘宪序(《四库全书》本及《豫章丛书》本均无此序)。本集共有文50篇,诗18首(《四库全书》本及《豫章丛书》本只15

  • 灵宪·张衡

    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东汉张衡撰。原书已经散失,仅在《后汉书·天文志》中保存了一些内容,共一千七百余字。据学者研究,该书是一部与《史记·天官书》相类似的作品,描述周天星官的位置、星数、占星意义等。《隋书·

  • 丹经极论·佚名

    道教经书。不著撰人。从书中内容分析,可能出于北宋张伯端之后,属张伯端南宗一派丹法。首为论说,讲真铅,修真之士无过冶炼精炁神而已,神仙抱一之道,炼形。论及性命,认为变化之道,性自无中而有,必藉命为体;命自有中而无

  • 春秋通义·佚名

    一卷。撰人不详 此书体例为分条论述,按年代先后排次《春秋》大事。篇幅虽小,持论却较平允。如庄公七年“虽陨如雨”一条。《公羊》解释说:“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复’,君子修之曰‘星陨如雨’。”又以记异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