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十九 郡国一(原文)

○司隶

河南 河内 河东 弘农 京兆 冯翊 扶风

《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今但录中兴以来郡县改异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以为《郡国志》。凡《前志》有县名今所不载者,皆世祖所并省也。前无今有者,后所置也。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

◆河南尹(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雒陽,建武十五年改曰河南尹。)二十一城,永和五年户二十万八千四百八十六,口百一万八百二十七。

〖雒陽〗周时号成周。有狄泉,在城中。有唐聚。有上程聚。有士乡聚。有褚氏聚。有荣锜涧。有前亭。有圉乡。有大解城。

〖河南〗周公时所城雒邑也,春秋时谓之王城。东城门名鼎门,北城门名乾祭。又有甘城,有蒯乡。

〖梁〗故国,伯翳后。有霍陽山。有注城。

〖荧陽〗有鸿沟水。有广武城。有虢亭,虢叔国。有陇城。有薄亭。有敖亭。有荧泽。

〖卷〗有长城,经陽武到密。有垣雍城,或曰古衡雍。有扈城亭。

〖原武〗

〖陽武〗

〖中牟〗有圃田泽。有清口水。有管城。有曲遇聚。有蔡亭。

〖开封〗

〖菀陵〗有棐林。有制泽。有琐候亭。

〖平陰〗

〖穀城〗瀍水出。有函谷关。

〖缑氏〗有邬聚。有轘辕关。

〖巩〗有寻谷水。有东訾聚,今名訾城。有坎<土刍>聚。有黄亭。有湟水。有明谿泉。

〖成睾〗有旃然水。有瓶丘聚。有漫水。有汜水。

〖京〗

〖密〗有大騩山。有梅山。有陉山。

〖新城〗有高都城。有广成聚。有鄤聚,古鄤氏,今名蛮中。

〖匽师〗有尸乡,春秋时曰尸氏。

〖新郑〗《诗》郑国,祝融墟。平

◆河内郡(高帝置。雒陽北百二十里。)十八城,户十五万九千七百七十,口八十万一千五百五十八。

〖怀〗有隰城。

〖河陽〗有湛城。

〖轵〗有原乡。有湨梁。

〖波〗有絺城。

〖沁水〗

〖野王〗有太行山。有射犬聚。有邘城。

〖温〗苏子所都。济水出,王莽时大旱,遂枯绝。

〖州〗

〖平睾〗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有李城。

〖山陽〗邑。有雍城。有蔡城。

〖武德〗

〖获嘉〗侯国。

〖脩武〗故南陽,秦始皇更名。有南陽城,陽樊、攒茅田。有小脩武聚。有隤城。

〖共〗本国。淇水出。有汎亭。

〖汲〗

〖朝歌〗纣所都居,南有牧野,北有邶国,南有宁乡。

〖荡陰〗有羑里城。

〖林虑〗故隆虑,殇帝改。有铁。

◆河东郡(秦置,雒陽西北五百里。)二十城,户九万三千五百四十三,口五十七万八百三。

〖安邑〗有铁,有盐池。

〖杨〗有高梁亭。

〖平陽〗侯国。有铁。尧都此。

〖临汾〗有董亭。

〖汾陰〗有介山。

〖蒲板〗有雷首山。有沙丘亭。

〖大陽〗有吴山,上有虞城。有下陽城。有茅津。有颠軨坂。

〖解〗有桑泉城。有臼城。有解城。有瑕城。

〖皮氏〗有耿乡。有铁。有冀亭。

〖闻喜〗邑,本曲沃。有董池陂,古董泽。有稷山亭。有涑水。有洮水。

〖绛〗邑。有翼城。

〖永安〗故彘,陽嘉二年更名。有霍大山。

〖河北〗《诗》魏国。有韩亭。

〖猗氏〗

〖垣〗有王屋山,兖水出。有壶丘亭。有邵亭。

〖襄陵〗

〖北屈〗有壶口山。有采桑津。

〖蒲子〗

〖濩泽〗侯国。有析城门。

〖端氏〗

◆弘农郡(武帝置。其二县,建武十五年属。雒陽西南四百五十里。)九城,户四万六千八百一十五,口十九万九千一百一十三。

〖弘农〗故秦函谷关,烛水出。有枯枞山。有桃丘聚,故桃林。有务乡。有曹陽亭。

〖陕〗本虢仲国。有焦城。有陕陌。

〖黾池〗穀水出。有二崤。

〖新安〗涧水出。

〖宜陽〗

〖陆浑〗西有虢略地。

〖卢氏〗有熊耳门,伊水、清水出。

〖湖〗故属京兆。有閺乡。

〖华陰〗故属京兆。有太华山。

◆京兆尹(秦内史,武帝改。其四县,建武十五年属。雒陽西九百五十里。)十城,户五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口二十八万五千五百七十四。

〖长安〗高帝所都。镐,在上林菀中。有细柳聚。有兰池。有曲邮,有杜邮。

〖霸陵〗有枳道亭。有长门亭。

〖杜陵〗酆在西南。

〖郑〗

〖新丰〗有骊山,东有鸿门亭及戏亭。有掫城。

〖蓝田〗出美玉。

〖长陵〗故属冯翊。

〖商〗故属弘农。

〖上雒〗侯国。有冢领山,雒水出。故属弘农。有菟和山。有苍野聚。

〖陽陵〗故属冯翊。

◆左冯翊(秦属内史,武帝分,改名。雒陽西六百八十八里。)十三城,户三万七千九十,口十四万五千一百九十五。

〖高陵〗

〖池陽〗

〖云陽〗

〖礻殳祤〗永元九年复。

〖频陽〗

〖万年〗

〖莲勺〗

〖重泉〗

〖临晋〗本大荔。有河水祠。有芮乡。有王城。

〖郃陽〗永平二年复。

〖夏陽〗有梁山、龙门山。

〖衙〗

〖粟邑〗永元九年复。

◆右扶风(秦属内史,武帝分,改名。)十五城,户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万三千九十一。

〖槐里〗周曰大丘,高帝改。

〖安陵〗

〖平陵〗

〖茂陵〗

〖鄠〗丰水出。有甘亭。

〖眉阝〗有邰亭。

〖武功〗永平八年复。有太一山,本终南。垂山,本郭物。有斜谷。

〖陈仓〗

〖汧〗有吴岳山,本名汧,汧水出。有回城,名回中。

〖渝麋〗侯国。

〖雍〗有铁。

〖栒邑〗有豳乡。

〖美陽〗有岐山,有周城。

〖漆〗有漆水。有铁。

〖杜陽〗永和二年复。

右司隶校尉部,郡七,县、邑、侯国百六。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三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卷二十八·陶宗仪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一·陈邦瞻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八·张居正
  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之十八·佚名
  卷之七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殿阁词林记卷十四·廖道南
  一五○九 寄谕礼部尚书纪昀原办文津阁书错讹不一而足·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杜大珪
  ·补授台湾道谢恩摺·丁曰健
  卷十八·允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觌·唐圭璋

      觌字纯甫,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大观三年(1109)。绍兴中,以寄班祗候,与龙大渊同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除权知閤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淳熙七年(1180)卒。有海野词。   水龙吟   楚天

  • 第八出 遇贤·李渔

    〖青玉案〗(老旦带末上)日来访遍闺中秀,非故向,名场走,要与仙郎求配偶。选娇遴艳,不教遗漏,此意君知否?奴家许仙俦,自与吕郎订约之后,把他择配的事,时刻放在心头。但凡选择妇人,毕竟以色为主,有了绝色,方问其才;况且吕郎的面貌,岂是寻

  • 第五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不久,快到中午。地点 状元府门外。人物 门 役 李大妈 荷 珠 赵 鹏 随从四人 赵 旺 金三官 金贞凤〔门役在状元府门外,信口哼唧着。门役 (哼唧)新修的状元府,朱门大铜环。状元心慈善,施粥又舍钱。

  • 内篇 世家第五·刘知几

      自有王者,便置诸侯,列以五等,疏为万国。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迄乎秦世,分为七雄。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案:世家之为义也,岂不以

  • 卷六十九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九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六上 高士 汉 郭泰【左原 茅容 孟敏 庾乘 贾淑史叔宾 黄允 谢甄 王柔】 符融  仇览 陈寔

  • 卷十九·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十九雍正七年五月乙巳谕出征大将军等上谕曰出征大将军副将军防赞大臣官弁兵丁等准噶尔狡狯凶顽父子济恶为边境防古之隠患朕仰承皇考圣祖仁皇帝先志特发两路大兵声罪致讨当四海升平之

  •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陆云标

    岁庚申四月初五日,喧传丹阳失守,何制军退保苏城,又传贼兵将到浒墅关矣。予谓贼纵猖狂,断无如此神速。初八九间,避难者纷纷到镇,人心甚为惶惧。适奉前中丞徐札委署周庄汛总司王飞熊来镇,协董劝办团练,尚未筹款定章。有牙侩王文

  • 卷七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戒勑上仁宗乞戒止奔竞    刘 随臣闻风俗信厚草木被於仁恩世道浇漓郡国所以愁叹仁恩洽则邦家益固愁叹甚则王室下衰三代巳来理乱之政布在经史埀诫後王是故历代

  • 弁言·佚名

    清代道、咸、同三朝&ldquo;筹办夷务始末&rdquo;有关台湾的史料,&ldquo;文丛&rdquo;已分别编有&ldquo;筹办夷务始末选辑&rdquo;(第二○三种)及&ldquo;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rdquo;(第三八种)两书印行。新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 仲尼篇第七·荀况

    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闺门之内,般乐奢汏,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汏也。彼

  • 古文孝经孔氏传原序·孔安国

    先王之道莫大于孝仲尼之教莫先于孝自六经而下无非孔氏遗书其有出孝经之右者乎何以言之天下无有无父母之人故也孝经有二本其一河间王所得十八章者谓之今文其一鲁共王坏孔壁所得竹牒科斗文二十二章者孔安国所为作传谓之

  • 六经正误卷一·毛居正

    宋 毛居正 撰周易正误乾卦九三注云至于夕惕于作子误九四注云进退无恒无作元误用九注九天之德也九作凡误 盈不可久作乆误文言九四或跃在渊作渊误【后同凡后同者不重出】进退无恒作恒误案恒字从心从亘亘居邓反延亘之

  • 越分欲得为堕落魔外之本·印光

    汝欲光令汝圆觉妙心,廓然开悟(此心乃佛所证之心)。寂光真境,常得现前(此境乃佛所居之境)。《莲池愿文》虽有此语,切不可发痴欲其即得。若欲即得,必定著魔发狂,佛也不能救矣。譬如小儿,扶墙而走,尚难不跌倒。而欲飞行长空,遍观四海

  • 第九十八則 天平行腳·胡兰成

    第九十八則天平行腳舉:天平和尚行腳時參西院,常云:「莫道會佛法,覓個舉話人也無。」一日,西院遙見,召云:「從漪!」平舉頭。西院云:「錯!」平行三兩步,西院又云:「錯!」平近前。西院云:「適才這兩錯,是西院錯?是上座錯?」平云:「從漪錯。

  • 省庵法师传(附录)·宝贤

    师讳实贤。字思齐。一号省庵。常熟时氏子。世业儒。师生即不茹荤。总角时有出尘志。父既早歾。母张氏知其夙具善根。命为释氏子。七岁礼清凉庵僧容选为师。聪慧爽朗。经典过目不忘。十五剃染。兼通世典。能诗。善书法

  • 仇池笔记·苏轼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苏轼撰。仇池山在成州以南, 《世说新语》云山中有地穴通小有洞山,苏轼《双石引》云: “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书名即源于此。二卷,有《类说》本、明赵开美刻本、涵芬楼辑刻《

  • 述异记·祖冲之

    南朝齐·祖冲之撰。志怪小说集。十卷。《隋书·经籍志》、新旧《唐书》均著录。《新唐书》入小说家类。宋后史志不载,当佚于宋。古无辑本,《旧小说》甲集辑八条。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九十条。内容以记述晋宋间鬼怪妖

  • 金陵秋·林纾

    章回小说。近代林纾著,署“冷红生”。三十章。全用文言写成。叙王仲英于辛亥广州起义后,南下辅佐镇江标统林述卿,与胡秋光女士一见倾心。仲英到军队后,正值武昌起义,上海、江苏光复,镇江亦随之起义,林率部攻南京,仲英临阵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