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十八 五行六 (原文)

日蚀 日抱 日赤无光 日黄珥 日中黑 虹贯日 月蚀非其月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在危八度。《日蚀说》曰:“日者,太陽之精,人君之象。君道有亏,有陰所乘,故蚀。蚀者,陽不克也。”其候杂说,《汉书·五行志》著之必矣。儒说诸侯专权,则其应多在日所宿之国。诸象附从,则多为王者事。人君改修其德,则咎害除。是时,世祖初兴,天下贼乱未除。虚、危,齐也。贼张步拥兵据齐,上遣伏隆谕步,许降。旋复叛称王,至五年中乃破。三年五月乙卯晦,日有蚀之,在柳十四度。柳,河南也。时,世祖在雒陽,赤眉降贼樊崇谋作乱,其七月发觉,皆伏诛。六年九月丙寅晦,日有蚀之。史官不见,郡以闻。在尾八度。七年三月癸亥晦,日有蚀之,在毕五度。毕为边兵。秋,隗嚣反,侵安定。冬,卢芳所置朔方、云中太守各举郡降。

十六年三月辛丑晦,日有独之,在昴七度。昂为狱事。时诸郡太守坐度田不实,世祖怒,杀十余人,然后深悔之。十七年二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在胃九度。胃为廪仓。时诸郡新坐租之后,天下忧怖,以谷为言,故示象。或曰:胃,供养之官也。其十月,废郭皇后,诏曰“不可以奉供养”。

二十二年五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在柳七度,京都宿也。柳为上仓,祭祀谷也,近舆鬼,舆鬼为宗庙。十九年中,有司奏请立近帝四庙以祭之,有诏“庙处所未定,且就高庙袷祭之。”至此三年,遂不立庙。有简堕心,奉祖宗之道有阙,故示象也。二十五年三月戊申晦,日有蚀之,在毕十五度。毕为边兵。其冬十月,以武谿蛮夷为寇害,伏波将军马援将兵击之。二十九年二月丁巳朔,日有蚀之,在东壁五度。东壁为文章,一名娵訾之口。先是皇子诸王各招来文章谈说之士,去年中,有人上奏:“诸王所招待者,或真伪杂,受刑罚者子孙,宜可分别。”于是上怒,诏捕诸王客,皆被以苛法,死者甚多。世祖不早为明设刑禁,一时治之过差,故天示象。世祖于是改悔,遣使悉理侵枉也。

三十一年五月癸酉晦,日有蚀之,在柳五度,京都宿也。自二十一年示象至此十年,后二年,宫车晏驾。

中元元年十一月甲子晦,日有蚀之,在斗二十度。斗为庙,主爵禄。儒说十一月甲子,时王日也,又为星纪,主爵禄,其占重。

明帝永平三年八月壬申晦,日有蚀之,在氐二度。氐为宿宫。是时明帝作北宫。八年十月壬寅晦,日有蚀之,既,在斗十一度。斗,吴也。广陵于天文属吴。后二年,广陵王荆坐谋反自杀。

十三年十月甲辰晦,日有蚀之,在尾十七度。十六年五月戊午晦,日有蚀之,在柳十五度。儒说五月戊午,犹十一月甲子也,又宿在京都,其占重。后二岁,宫车晏驾。十八年十一月甲辰晦,日有蚀之,在斗二十一度。是时,明帝既崩,马太后制爵禄,故陽不胜。

章帝建初五年二月庚辰朔,日有蚀之,在东壁八度。例在前建武二十九年。是时,群臣争经,多相非毁者。六年六月辛未晦,日有蚀之,在翼六度。翼主远客。冬,东平王苍等来朝,明年正月,苍薨。

章和元年八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史官不见,佗官以闻。日在氐四度。

和帝永元二年二月壬午,日有蚀之。史官不见,涿郡以闻。日在奎八度。四年六月戊戌朔,日有蚀之,在七星二度,主衣裳。又曰行近轩辕,在左角,为太后族。是月十九日,上免太后兄弟窦宪等官,遣就国,选严能相,于国蹙迫自杀。七年四月辛亥朔,日有蚀之,在嘴觿,为葆旅,主收敛。儒说葆旅宫中之象,收敛贪妒之象。是岁邓贵人始人。明年三月,陰皇后立,邓贵人有宠,陰后妒忌之,后遂坐废。一曰是将入参,参、伐为斩刈。明年七月,越骑校尉冯柱捕斩匈奴温禺犊王乌居战。

十二年秋七月辛亥朔,日有蚀之,在翼八度,荆州宿也。明年冬,南郡蛮夷反,为寇。十五年四月甲子晦,日有蚀之,在东井二十二度。东井,主酒食之宿也。妇人之职,无非无仪,酒食是议。去年冬,邓皇后立,有丈夫之性,与知外事,故天示象。是年水,雨伤稼。

安帝永初元年三月二日癸酉,日有蚀之,在胃二度。胃主禀仓。是时,邓太后专政,去年大水伤稼,仓禀为虚。五年正月庚辰朔,日有蚀之,在虚八度。正月,王者统事之正日也。虚,空名也。是时邓太后摄政,安帝不得行事,俱不得其正,若王者位虚,故于正月陽不克,示象也。于是陰预乘陽,故夷狄并为寇害,西边诸郡皆至虚空。七年四月丙申晦,日有蚀之,在东井一度。

元初元年十月戊子朔,日有蚀之,在尾十度。尾为后宫。继嗣之宫也。是时上甚幸阎贵人,将立,故示不善,将为继嗣祸也。明年四月,遂立为后。后遂与江京、耿宝等共谗太子,废之。二年九月壬午晦,日有蚀之,在心四度。心为王者,明久失位也。三年三月二日辛亥,日有蚀之,在娄五度。史官不见,辽东以闻。四年二月乙已朔,日有蚀之,在奎九度。史官不见,七郡以闻。奎主武库兵。其月十八日壬戌,武库火,烧兵器也。五年八月丙申朔,日有蚀之,在翼十八度。史官不见,张掖以闻。六年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几尽,地如昏状。在须女十一度,女主恶之。后二岁三月,邓太后崩。

永宁元年七月乙酉朔,日有蚀之,在张十五度。史官不见,酒泉以闻。

延光三年九月庚申晦,日有食之,在氐十五度。氐为宿宫。宫,中宫也。时上听中常侍江京、樊丰及阿母王圣等谗言,废皇太子。四年三月戊午朔,日有蚀之,在胃十二度。陇西、酒泉、朔方各以状上,史官不觉。

顺帝永建二年七月甲戌朔,日有蚀之,在翼九度。

陽嘉四年闰月丁亥朔,日有蚀之,在角五度。史官不见,零陵以闻。

永和三年十二月戊戌朔,日有独之,在须女十一度。史官不见,会稽以闻。明年,中常侍张逵等谋谮皇后父梁商欲作乱,推考,逵等伏诛也。五年五月己丑晦,日有蚀之,在东井三十三度。东井,三辅宿。又近舆鬼,舆鬼为宗庙。其秋,西羌为寇,至三辅陵园。六年九月辛亥晦,日有蚀之,在尾十一度。尾主后宫,继嗣之宫也。以为继嗣不兴之象。

桓帝建和元年正月辛亥朔,日有蚀之,在营室三度。史官不见,郡国以闻。是时梁太后摄政。三年四月丁卯晦,日有蚀之,在东井二十三度。例在永元十五年。东井主法,梁太后又听兄冀枉杀公卿,犯天法也。明年,太后崩。

元嘉二年七月二日庚辰,日有蚀之,在翼四度。史官不见,广陵以闻。翼主倡乐。时上好乐过。

永兴二年九月丁卯朔,日有蚀之,在角五度。角,郑宿也。十一月,泰山盗贼群起,劫杀长吏。泰山于天文属郑。

永寿三年闰月庚辰晦,日有蚀之,在七星二度。史官不见,郡国以闻,例在永元四年。后二岁,梁皇后崩,翼兄弟被诛。

延熹元年五月甲戌晦,日有蚀之,在柳七度,京都宿也。八年正月丙甲晦,日有蚀之,在营室十三度。营室之中,女主象也。其二月癸亥,邓皇后坐酗,上送暴室,令自杀,家属被诛。吕太后崩时亦然。九年正月辛卯朔,日有蚀之,在营室三度。史官不见,郡国以闻。谷永以为三朝尊者恶之。其明年,宫车晏驾。

永康元年五月壬子晦,日有蚀之,在舆鬼一度。儒说壬子淳水日,而陽不克,将有水害。其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溢。

灵帝建宁元年五月丁未朔,日有蚀之。冬十月甲辰晦,日有蚀之。二年十月戊戌晦,日有蚀之。右扶风以闻。三年三月丙寅晦,日有蚀之。梁相以闻。四年三月辛酉朔,日有蚀之。

熹平二年十二月癸酉晦,日有蚀之,在虚二度。是时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专权。六年十月癸丑朔,日有蚀之。赵相以闻。

光和元年二月辛亥朔,日有蚀之。十月丙子晦,日有蚀之,在箕四度。箕为后宫口舌。是月,上听谗废宋皇后。二年四月甲戌朔,日有蚀之。四年九月庚寅朔,日有蚀之,在角六度。

中平三年五月壬辰晦,日有蚀之。六年四月丙午朔,日有蚀之。其月浃辰,宫车晏驾。

献帝初平四年正月甲寅朔,日有蚀之,在营室四度。是时,李傕、郭汜专政。

兴平元年六月乙巳晦,日有蚀之。

建安五年九月庚午朔,日有蚀之。六年二月丁卯朔,日有蚀之。

十三年十月癸未朔,日有蚀之,在尾十二度。十五年二月乙巳朔,日有蚀之。十七年六月庚寅晦,日有蚀之。

二十一年五月己亥朔,日有蚀之。二十四年二月壬子晦,日有蚀之。

凡汉中兴十二世,百九十六年,日蚀七十二:朔三十二,晦三十七,月二日三。

光武建武七年四月丙寅,日有晕抱,白虹贯晕,在毕八度。毕为边兵。秋,隗嚣反,侵安定。

灵帝时,日数出东方,正赤如血,无光,高二丈余乃有景。且入西方,去地二丈,亦如之。其占曰,事天不谨,则日月赤。是时,月出入去地二三丈,皆赤如血者数矣。

光和四年二月己巳,黄气抱日,黄白珥在其表。

中平四年三月丙申,黑气大如瓜,在日中。五年正月,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销。

六年二月乙未,白虹贯日。

献帝初平元年二月壬辰,白虹贯日。

桓帝永寿三年十二月壬戌,月蚀非其月。

延熹八年正月辛巳,月蚀非其月。

赞曰:皇极惟建,五事克端。罚咎入沴,逆乱浸干。火下水腾,木弱金酸。妖岂或妄,气炎以观。

猜你喜欢
  志第三 律历下·范晔
  卷五百二十四 列传三百十一·赵尔巽
  卷第二百四十 唐紀五十六·司马光
  ●滿洲實錄卷二·佚名
  东汉会要卷三十六·徐天麟
  第六卷 南 宋·缪荃孙
  八六四 谕不行敬谨全避庙讳之吴省兰着销去纪录四次免其降级·佚名
  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第六十五·班固
  裴伯茂传·李延寿
  齐武明皇后娄氏传·李延寿
  傅慎微传·脱脱
  卷一·佚名
  土官底簿卷上·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刘克庄

      《后村诗话》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宋刘克庄撰。克庄有《后村集》,已著录所撰诗话,惟前集有本别行,其余皆编入文集中,共十四卷。末有自跋,称前后二集为六十至七十岁时所作,续集四卷为八十岁时所作,新集六卷则

  • 卷二百四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十八 洪希文 琴枕 至音何寥廖古道行古心枯槁斵为枕用枕体乃琴虚中具徽轸簧舌韶濩音操之当薰风不僭雅以南吾闻古巢父遗瓢挂空

  • 卷三百六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四罂粟花类【即米嚢花】七言律滇南二月罂粟花盛开皆千叶红者紫者白者微红者半红者傅粉而红者白肤而绛唇者丹衣而紫纯者殷如染茜者一种而具数色絶类丽春谱之所云   【明】

  • 卷二百七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四菱芡类五言古采菱曲         【梁】简文帝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采菱曲         【梁】陆 罩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宻转叶任香风舒花

  • 史诚祖传·张廷玉

    史诚祖,解州人。洪武末年到朝廷陈奏盐法之利弊,太祖采纳他的意见,并授他为汶上知县,他为官清廉,政简刑宽。永乐七年(1409),成祖北巡,遣御史考核各郡县官吏的才能德行如何,御史奏举史诚祖第一,成祖赐书慰劳,玺书中说“:我统治天下

  • 卷一百三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仁宗时欧阳修举米光濬状曰右臣伏自准勅计置河东沿边粮草所过州军遍见文武官吏不少其间临民治军可称边任者絶难得人伏见西头供奉官合门祗候岢岚军使米光濬

  • 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十三舆地考【五】山西省【臣】等谨按禹贡叙冀州於九州之首而晋阳平阳之间伊耆氏实先後都之所谓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者也冀州三面距河当时辟龙门凿吕梁至於壶口既载而西河以治此施功之最

  • 景公欲以人礼葬走狗晏子谏第二十三·晏婴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藉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死狗有棺,行辟

  • 卷十二·陆九渊

    卷十二 与赵然道 若已汩于利欲,蔽于异端,逞志遂非,往而不反,虽复鸡呜而起,夜分乃寐,其为害益深,而去道愈远矣。 三 富贵利达之不足慕,此非难知者。......但一切断弃,则非道矣。知道之士自不溺于此耳,初未

  • 知足常乐·孔子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曰:‘苟合③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释】 ①卫公子荆:卫国的公子,字南楚,是卫献公的儿子。吴国的公子季札曾把他列为卫国的君子之一。②居室:有多种解

  • 春秋大全卷十七·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文公上公名兴僖公子母声姜夫人出姜在位十八年諡法慈惠爱民曰文周 鲁文公八年襄王崩子顷王立文十四年顷王崩子匡王立郑 详见僖公元年齐 鲁文公十四年昭公卒子舍立九月舍弑懿公商人立文十八年懿公弑惠

  • 卷一百四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八饮食礼周礼天官大宰之职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注继别为大宗收族者 疏大宗子与族食族燕序以昭穆所以收族民即族人

  • 卷九十三·佚名

    △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之五憍尸迦。如来於四静虑非相应非不相应。於四无量四无色定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来於四静虑真如非相应非不相应。於四无量四无色定真如亦非相应非不相应。如来於四静虑法性非相应非不相应。於

  • 卷七十七·道世

    △慳贪部第十一(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夫群生惑病,著我为端;凡品邪迷,慳贪为本。所以善轻毫发,恶重丘山;福少春冰,贫多秋雨。六情之纲,未易能超;三毒之津,无由可度。身重常没,譬等河里之鱼;鼓翅欲飞,难同天上之鸟。致使贫贫相次,竞加

  • 卷十二·佚名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此言彼岸)蜜(此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问曰:云何名不到彼岸?答曰:譬如渡河未到而还,名为不到彼岸。如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欲渡布施河。时有

  •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迦叶。南方去此佛刹。过三十千世界。有世界名悦意声。彼土有佛。号无边步迹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现住彼教化利益。  迦叶。若有住菩萨乘诸善

  • 卷四·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四嗣法门人原璨等编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康熙十五年丙辰浙江方伯李士桢请师住嘉兴金粟檄嘉兴太守卢崇兴海盐令公张素仁同搢绅查培继张惟赤彭孙遹徐升贞朱景肃

  • 二集·佚名

    二集 第一品二八(二、一、一)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ldquo;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于现法住于苦,有患,有恼,有焦虑,身坏死后,恶趣当可期待。何之为二?为不护诸根门及食不知量。诸比丘!成就此二法之比丘,于现法住于苦,有患,有恼,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