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二十 郡国二(原文)

○豫州

颍川 汝南 梁国 沛国 陈国 鲁国

○冀州

魏群 钜鹿 常山 中山 安平 河间 清河 赵国 勃海

◆颍川郡(秦置。雒陽东南五百里。)十七城,户二十六万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万六千五百一十三。

〖陽翟〗禹所都。有钧台。有高氏亭。有雍氏城。

〖襄〗有养陰里。

〖襄城〗有西不羹。有汜城。有汾丘。有鱼齿山。

〖昆陽〗有湛水。

〖定陵〗有东不羹。

〖舞陽〗邑。

〖郾〗

〖临颍〗

〖颍陽〗

〖颍陰〗有狐宗乡,或曰古狐人亭。有岸亭。

〖许〗

〖新汲〗

〖鄢陵〗春秋时曰鄢。

〖长社〗有长葛城。有向乡。有蜀城,有蜀津。

〖陽城〗有嵩高山,洧水、颍水出。有铁。有负黍聚。

〖父城〗有应乡。

〖轮氏〗建初四年置。

◆汝南郡(高帝置。雒陽东南六百五十里。)三十七城,户四十万四千四百四十八,口二百一十万七百八十八。

〖平舆〗有沈亭,故国,姬姓。

〖新陽〗侯国。

〖西平〗有铁。有柏亭,故柏国。

〖上蔡〗本蔡国。

〖南顿〗本顿国。

〖汝陰〗本胡国。

〖汝陽〗

〖新息〗侯国。

〖北宜春〗

〖氵隐强〗侯国。

〖灌陽〗

〖期思〗有蒋乡,故蒋国。

〖陽安〗有道亭,故国。

〖项〗

〖西华〗

〖细陽〗

〖安城〗侯国。有武城亭。

〖吴房〗有棠谿亭。

〖鮦陽〗侯国。

〖慎陽〗

〖慎〗

〖新蔡〗有大吕亭。

〖安陽〗侯国。有江亭,故国,嬴姓。

〖富波〗侯国,永元中复。

〖宜禄〗永元中复。

〖郎陵〗侯国。

〖弋陽〗侯国。有黄亭,故黄国,嬴姓。

〖召陵〗有陉亭。有安陵乡。

〖征羌〗侯国。有安陵亭。

〖思善〗侯国。

〖宋〗公国,周名郪丘,汉改为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于此。有繁陽亭

〖襃信〗侯国。有赖亭,故国。

〖原鹿〗侯国。

〖定颍〗侯国。

〖固始〗侯国。故寝也,光武中兴更名。有寝丘。

〖山桑〗侯国,故属沛。有下城父聚。有垂惠聚。

〖城父〗故属沛,春秋时曰夷。有章华台。

◆梁国(秦砀郡,高帝改。其三县,元和元年属。雒陽东南八百五十里。)九城,户八万三千三百,口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八十三。

〖下邑〗

〖睢陽〗本宋国阏伯墟。有卢门亭。有鱼门。有陽梁聚。

〖虞〗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有纶城,少康邑。

〖砀山〗出文石。

〖蒙〗有蒙泽。

〖穀熟〗有新城。有邳亭。

〖鄢〗故属陈留。

〖宁陵〗故属陈留。有葛乡,故葛伯国。

〖薄〗故属山陽,汤所都。

◆沛国(秦泗水郡,高帝改。雒陽东南千二百里。)二十一城,户二十万四百九十五,口二十五万一千三百九十三。

〖相〗

〖萧〗本国。

〖沛〗有泗水亭。

〖丰〗西有大泽,高祖斩白蛇于此。在枌榆亭。

〖酂〗有鄍聚。

〖穀陽〗

〖谯〗刺史治。

〖洨〗有垓下聚。

〖蕲〗有大泽乡,陈涉起此

〖铚〗

〖郸〗

〖建平〗

〖临睢〗故芒,光武更名。

〖竹邑〗侯国,故竹。

〖公丘〗本滕国。

〖龙亢〗

〖向〗本国。

〖符离〗

〖虹〗

〖太丘〗

〖杼秋〗故属梁国,有澶渊聚。

◆陈国(高帝置为淮陽,章和二年改。雒陽东南七百里。)九城,户十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三,口百五十四万七千五百七十二。

〖陈〗

〖陽夏〗有固陵聚。

〖宁平〗

〖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

〖柘〗

〖新平〗

〖扶乐〗

〖武平〗

〖长平〗故属汝南。有辰亭。有赭丘城。

◆鲁国(秦薛郡,高后改。本属徐州,光武改属豫州。)六城,户七万八千四百四十七,口四十一万一千五百九十。

〖鲁国〗古奄国。有大庭氏库。有铁。有阙里,孔子所居。有牛首亭。有五父衢。

〖驺〗本邾国。

〖蕃〗有南梁水。

〖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

〖卞〗有盗泉。有郚乡城。

〖汶陽〗

右豫州刺史部,郡、国六,县、邑公、侯国九十九。

◆魏郡(高帝置。雒陽东北七百里。)十五城,户十二万九千三百一十,口六十九万五千六百六。

〖邺〗有故大河。有滏水。有氵釜水,有氵于城。有平陽城。有武城。有九侯城。

〖繁陽〗

〖内黄〗清河水出。有羛陽聚。有黄泽。

〖魏〗

〖元城〗五鹿墟,故沙鹿,有沙亭。

〖黎陽〗

〖陰安〗邑

〖馆陶〗

〖清渊〗

〖平恩〗

〖沙〗侯国。

〖斥丘〗有葛。

〖武安〗有铁。

〖曲梁〗侯国,故属广平。有鸡泽。

〖梁期〗

◆钜鹿郡(秦置。建武十三年省便平国,以其县属。雒陽北千一百里。)十五城,户十万九千五百一十七,口六十万二千九十六。

〖廮陶〗有薄落亭。

〖钜鹿〗故大鹿,有大陆泽。

〖杨氏〗

〖鄡〗

〖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国。有昔陽亭。

〖任〗

〖南和〗

〖广平〗

〖斥章〗

〖广宗〗

〖曲周〗

〖列人〗

〖广年〗

〖平乡〗

〖南?〗

◆常山国(高帝置。建武十三年省真定国,以其县属。)十三城,户九万七千五百,口六十三万一千一百八十四。

〖元氏〗

〖高邑〗故鄗,光武更名。刺史治。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即位于上此矣。

〖都乡〗侯国。有铁。

〖南行唐〗有石臼谷。

〖房子〗赞皇山,济水所出。

〖平棘〗有塞。

〖栾城〗

〖九门〗

〖灵寿〗卫水出。

〖蒲吾〗

〖井陉〗

〖真定〗

〖上艾〗故属太原。

◆中山国(高祖置。雒陽北一千四百里。)十三城,户九万七千四百一十二,口六十五万八千一百九十五。

〖卢奴〗

〖北平〗有铁。

〖毋极〗

〖新市〗有鲜虞亭,故国,子姓。

〖望都〗

〖唐〗有中人亭,有左人乡。

〖安国〗

〖安憙〗本安险,章帝更名。

〖汉昌〗本苦陉,章帝更名。

〖蠡吾〗侯国,故属涿。

〖上曲陽〗故属常山。恒山在西北。

〖蒲陰〗本曲逆,章帝更名。有陽城。

〖广昌〗故属代郡。

◆安平国(故信都,高帝置。明帝名乐成,延光元年改。雒陽北二千里。)十三城,户九万一千四百四十,口六十五万五千一百一十八。

信都〗有绛水、呼沱河。

〖阜城〗故昌城。

〖南宫〗

〖扶柳〗

〖下博〗

〖武邑〗

〖观津〗经西有漳水,津名薄落津。

〖堂陽〗故属钜鹿。

〖武遂〗故属河间。

〖饶陽〗故名饶,属涿。有无蒌亭。

〖安平〗故属涿。

〖南深〗泽故属涿。

◆河间国(文帝置,世祖省属信都,和帝永元二年复故。雒陽北二千五百里。)十一城,户九万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万四千四百二十一。

〖乐成〗

〖弓高〗

〖易〗故属涿。

〖武垣〗故属涿。

〖中水〗故属涿。

〖鄚〗故属涿。

高陽〗故属涿。有葛城。

〖文安〗故属勃海。

〖束州〗故属勃海。

〖成平〗故属勃海。

〖东平舒〗故属勃海。

◆清河国(高帝置。桓帝建和二年改为甘陵。雒陽北千二百八十里。)七城,户十二万三千九百六十四,口七十六万四百一十八。

〖甘陵〗故厝,安帝更名。

〖贝丘〗

〖东武城〗

〖鄃〗

〖灵〗和帝永元九年夏。

〖绎幕〗

〖广川〗故属信都。有棘津城。

◆赵国(秦邯郸郡,高帝改名。雒陽北千一百里。)五城,户三万二千七百一十九,口十八万八千三百八十一。

〖邯郸〗有丛台。

〖易陽〗

〖襄国〗本邢国,秦为信都,项羽更名。有檀台。有苏人亭。

〖柏人〗

〖中丘〗

◆勃海郡(高帝置。雒陽北千六百里。)八城,户十三万二千三百八十九,口百一十万六千五百

〖南皮〗

〖高城〗侯国。

〖重合〗侯国。

〖浮陽〗侯国

〖东光〗

〖章武〗

〖陽信〗延光元年复。

〖脩〗故属信都。

右冀州刺史部,郡、国九,县、邑、侯国百。

猜你喜欢
  卷五十 咸平四年(辛丑,1001)·李焘
  卷二 内篇二·章学诚
  卷第六十六·胡三省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第四七一单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九日一二二四一--二·佚名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五 亲王之家·溥仪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韩绛传·脱脱
  谢让传·宋濂
  裕宗传·宋濂
  恭闵帝本纪·张廷玉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一百四十四·雍正
  卷五十五·佚名
  二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天祥·唐圭璋

      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一字履,吉安人。生于端平三年(1236)。宝祐初,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元兵至,奉使军前被拘,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益王立,拜右丞相,以都督出江西,兵败被执。囚于燕京四年,不屈,死柴市,年四十七,时至元

  • 第四折·关汉卿

    (李嗣源引番卒子上,云)桃暗柳明终夏至,菊凋梅褪又春回。某乃李嗣源是也。过日月好疾也,自从在潞州长子县讨了那个孩儿来家,今经十八年光景也。孩儿十八岁也,学成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孩儿唤做

  • 列传第四十二 异域下·令狐德棻

    突厥 吐谷浑 高昌 鄯善焉耆 龟兹 于阗 献哒粟特 安息 波斯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

  • 卷五十四·毕沅

      ◎宋纪五十四 ∷起昭阳大荒落八月,尽阏逢敦牂十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五年辽重熙二十二年   八月,丁酉朔,诏:“民诉灾伤而监司不受者,听州军以状闻。”   丁未,

  • 第二十七回 战湖口李司令得胜 弃江宁程都督逃生·蔡东藩

      却说旅长林虎,本与李烈钧同党,李至湖口,早已暗招林虎,令率军前来援助。林即率众北行,逾沙河镇,直赴湖口,偏被九江镇守使李纯,派兵堵住。至此见李纯一军,实是要着。李烈钧明知李纯前来,是个劲敌,早运动欧阳武,迫他撤回。李纯

  •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一 元纪五·纪昀

    元纪 【五】世祖 【四】○世祖四至元二十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以皇太子故罢朝贺禁赍金银铜钱越海互市甲戌诏罢征日本以江南废寺田土为人占据者悉付嘉木 场喇勒智修寺癸未罢巩昌二十四城拘榷所以其事入有司辛卯命阿尔哈雅

  • 九一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原奏)·佚名

    九一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知照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原奏)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九日翰林院典簿厅为知会事。照得本院奏请兵部侍郎纪昀仍兼充文渊阁直阁事一折,于本年八月二十九日由报具奏。九月初一日奉旨:纪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三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魏分东西梁武帝中大通四年魏高欢之诛尔朱氏也尔朱仲逺来奔仲逺帐下都督乔宁张子期自滑台诣欢降欢责之曰汝事仲逺擅其荣利盟契百重许同生死前仲逺自徐州为逆汝为戎首今仲逺南走汝复叛之事天子则不忠事仲逺

  • 刘山农·佚名

    刘山农先生小传刘先生榜名青字照藜谱名文玠字介玉比年鬻书海上别署天台山农海上人皆知为山农先生不知其姓刘更不知其名与字也原籍黄岩随宦至禾遂家焉尊人子华公世袭云骑尉授嘉标城守府以捕匪积劳咯血而逝先生少孤家贫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十三、德山托钵·慧开

      德山一日托钵下堂,见雪峰,峰问:“者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甚处去?”山便回方丈。峰举似岩头。头云:“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山闻,令侍者唤岩头来,问曰:“汝不肯老僧那?”头密启其意。山乃休去。山明日升座,果与寻常不同。头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二·王日休

      大藏之中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阿弥陀过度人道经。无量寿经。无量寿庄严经。四者本为一经。译者不同故有四名。其舛讹甚多。予久已校正。亦刊板以行。今按此经及余经传。为净土总要。  净土总要一  统言。大藏

  • 人欲之分析与治理·太虚

    ──二十一年秋在重庆求知俱乐部讲──今日因贵社何社长之介绍,试提出这学理上之问题,即人欲之分析与治理,来与各位咀嚼一番。讲到人欲这名词,含义极广。在人生哲学上所说生物之表演与发动,皆出“意欲”,──意志欲望──在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二·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 基撰经曰。是薄伽梵住欲界顶他化自在天王宫中。赞曰。自下第四明说教处。于化土中略彰四德以显经胜举化胜。处以表报身及法身土亦含实德。第一处尊胜在欲极天他化宫故。第二同居胜诸佛曾游大宝殿故。第

  • 卷第三·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二之三如是已说诸蕴次第。于界处中应先辩说六根次第。由斯境识次第可知。眼等何缘如是次第。颂曰。前五境唯现  四境唯所造余用远速明  或随处次

  • 一字佛顶轮王经 第四卷·佚名

    一字佛顶轮王经 第四卷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留志译大法坛品第八尔时世尊诰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汝当谛听。我为利益一切有情。略说一字顶轮王大秘密曼拏攞。此曼拏攞。于出世世间。为最为上。如于如来三十二大人相

  • 陈检讨四六·陈维崧

    二十卷。清陈维崧 (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 (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文学家,陈贞慧之子,官至检讨。陈维崧天资颖异,十岁代祖作杨忠烈像赞,后与王士禄、王士祯、宋实颖、计东等唱和,名益大噪,时有“江左三凤凰

  • 阿阇梨大曼荼攞灌顶仪轨·佚名

    一卷,失译。秘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