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磝传

裴輎字逸民,有雅量而见识高远,通古博今,从小知名于世。御史中丞周弼见到他感叹道:“裴輎像一座武库,各种兵器齐全,是当世的豪杰啊!”贾充是裴輎的姨父,上表说:“裴秀有辅佐王室的功勋,不幸嫡子早死,遗孤细弱。裴輎才德英茂,足以使嗣国兴隆。”皇帝下诏让裴輎袭爵,裴輎坚意辞让,皇帝不许。太康二年(281),征召为太子中庶子,迁为散骑常侍。惠帝即位,转任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

当初,裴輎兄之子裴憬没有官爵,裴輎陈述其先祖功勋,赐爵为高陽亭侯。杨骏将要被杀时,杨骏党羽左将军刘豫,陈兵于门前,遇到裴輎,问太傅杨骏在哪里。裴輎骗他说:“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他坐着素车,带着两个随从往西边去了。”刘豫说:“我到哪里去找他!”裴輎说:“应到廷尉。”刘豫听了裴輎的话,遂离开杨骏而去。随即有诏让裴輎代替刘豫兼左军将军,屯兵万春门。杨骏被杀后,裴輎因功当封武昌侯,裴輎请求封裴憬,惠帝竟封给裴輎次子裴该。裴輎又向惠帝陈请,裴憬本是嫡子,应袭巨鹿郡公爵位,先帝恩旨让我袭爵,辞让而不准。武昌侯应是我所受,特请求转封裴憬。裴该当时已娶了公主,故惠帝不听。裴輎迁至侍中。

当时天下暂时安宁,裴輎上奏请修建国学,将经书刻于石碑。皇太子读书开讲明义,陈酒馔祭祀先师孔子,饮宴祭祀射箭各种礼仪,都很有秩序。又令荀藩实现其父荀勖的遗愿,铸钟凿磬,完备郊庙朝会时的礼乐制度。裴輎博学多闻,兼通医术。荀勖修订音律及度量衡时,得到一把古尺,比当时所用尺子短四分多。裴輎上书说:“应改革各种度量器具,若不能全部改革,可先改太医用的衡器。称药物有差错,就会与神农、岐伯定的用药标准不符。药物的轻重,差一分一两就大不相同,可以致人死命,为害尤深。古人寿命长,今人寿命短,未必不是这个原因。”这个意见终于没有被采纳。乐广曾经与裴輎清谈,欲以理说服裴輎,然而裴輎谈论内容丰富广博,乐广笑而不能对。世人以为裴輎是言谈之林薮。

裴輎因贾后不喜欢太子,上表直言,请求提高太子生母谢淑妃的位号,又上奏增设护卫东宫的后卫卒吏,提供三千士兵,于是东宫宿卫兵共万人。后迁为尚书,侍中官职不变,又加光禄大夫。每授予一个职务,裴輎未尝不殷勤辞让,有时上表上疏十余次,博引古今成败的事例以成文,读者莫不寒心。裴輎深忧贾后乱政,与司空张华、侍中贾模商议欲废贾后而立谢淑妃。张华与贾模都说:“皇上自己无废黜贾后之意,如我等专断行事,皇上内心不以为然。且诸王血气方刚,贾后朋党,必有异议,恐怕灾祸一触即发,那时身死国危,也无益于国家社稷。”裴輎说:“公所考虑的确有道理。但贾后昏聩,无所忌惮,不久将使天下大乱,这该怎么办呢?”张华说:“你们两个目前还为贾后所信任,可在其左右殷勤以祸福相劝戒,可望不要出现太悖理的行为。幸而天下尚为安宁,可以过几年悠闲日子。”这个计划遂被搁置。

裴輎早晚劝说姨母广城君,使她告诫贾后要像对待亲生子一样对待太子。有人劝告裴輎说:“你有幸能在宫内外尽情说话,可直陈己见,如意见不被接受,则可以病为由而退隐。这两条如不赶快行动,就是再上十次表,大难也难以避免了。”裴輎慷慨叹息良久,竟没有这样做。

裴輎后来迁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官职不变。他虽是贾后的亲戚,然而德望素高,四海之内,无人说他因亲戚关系而晋升,而惟恐他不居高位。

不久皇帝又使裴輎专任门下事,裴輎坚决辞让,皇帝不听。裴輎上书说:“贾模刚去世,又让我接替此职,这就满足了外戚的愿望,是显示用人偏私的举措。皇帝亲族哪有能力自保,他们只知道依靠亲戚攀援不放。然而汉代二十四个皇帝,只有孝文帝、光武帝、明帝不重外戚,他们的外戚才得以保全,也不是这些外戚特别贤良,而是因为他们处在安全的地位。昔日鲁国的穆叔不办越礼的宴乐,我也不敢接受超出常规的诏命。”又上表说:“咎繇为虞之谋士,伊尹为商之宰相,吕望辅周,萧何张良佐汉,皆建树功业,光被四极,泽及嗣君,咎单、傅说、祖乙、樊仲,亦有中兴之功。这些人或发现于乡鄙,或提拔于民间,岂不是崇尚才德的举动,才使这些朝代达到盛世之美吗?遍观近世,不能仰慕古代尚贤之风,沉溺于近侍之情,多用后妃亲族,以致天下不安。汉朝疏广劝诫太子不宜以舅氏为官属,前人以为是知礼。况朝廷为何一定要取用外戚,即使是亲疏才德相等,还应该先用疏者,以表明朝廷用人特别公平,汉世不用冯野王,就是例子。”表呈上以后,皇帝又特下诏开导,敦促其上任。

当时陈准之子陈匡、韩蔚之子韩嵩同在东宫侍奉太子,裴輎进谏说:“建立东宫,是为了储备帝王之才。与太子交游接触的,必须选拔英俊人物,成年有德之人。陈匡、韩嵩年幼柔弱,不懂做人之道立身之节。东宫应是体现少年早成的表率,而今有童子侍从的名声,不是垂范远近的正大之理。”愍怀太子被废时,裴輎与张华苦苦争谏而惠帝不听。

裴輎深深忧虑当时风俗放荡,不尊儒术。何晏、阮籍在世人心目中名望很高,口谈玄虚,不遵礼法,倚仗当权者的宠信,白吃俸禄,无所事事;至于王衍之类的人,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世务为己任,互相仿效,世风衰败,于是著《崇有论》以阐释当时的弊端。王衍之徒,交互进行对裴輎攻击驳难,但都不能使裴輎屈服。又著《辩才论》,对古今精义都进行了辩析解释,此文未完成而裴輎遇害。

当初,赵王司马伦谄媚巴结贾后,裴輎很厌恶他。司马伦多次请求官职,裴輎与张华坚决不许,因此深为司马伦所怨恨。司马伦又暗地图谋篡位,欲先除掉朝中有德望的大臣,就趁废贾后的时候,把裴輎也杀了,终年三十四岁。裴輎有两个儿子裴嵩、裴该。司马伦也想把他们杀掉。梁王司马肜、东海王司马越认为裴輎父亲裴秀有功于王室,配食太庙,不宜使后嗣灭绝,以此劝说司马伦,故二子得免于死,被贬徙到带方。惠帝复位后,追复裴輎本来官职,以卿礼改葬,谥号为“成”。以裴嵩嗣爵位,任中书黄门侍郎。裴该为从伯裴凯过继,为散骑常侍。二人都被抢粮活命的流民头目陈午害死。

猜你喜欢
  第五十回 应供奉朱勔承差 得奥援蔡京复相·蔡东藩
  ●卷三十·赵翼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佚名
  ◎官场百弊补遗·费行简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六 奸臣传五·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二·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纪昀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一·裴骃
  杨廉传·张廷玉
  第二十四节 加里波的之下狱及游英国·梁启超
  卷一百五·雍正
  卷三十三·纪昀
  同治元年三月十八日·曾国藩
  纲鉴易知录卷七七·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辅之诗话 全文·陈辅

      一、宋玉屈原   文忠公自称六一居士,王荆公自称楚老。今《诗话》凡举六一楚老,指二宗师也。①六一云:"屈原《离骚》读之使人头闷,然摘三句反复味之,与《风》《雅》无异。宋玉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类说》本)   ①

  • 萧琛诗集·萧琛

    和元帝诗妙善有兼姿,群才成大厦。奕奕工辞赋,翩翩富文雅。丽藻若龙雕,洪才类河泻。案牍时多暇,优游阅典坟。儒墨自玄解,文史更区分。平台礼申穆,兔苑接卿云。轩盖荫驰道,珠履忽成群。德音高下被,英声远近闻。 别萧咨议前夜以

  • 三集卷六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七古今体一百四十五首【丁亥七】季夏视朝视朝虽是具常仪不欲无端濶久时暑节雨沾瀼夜露清晨云散晃朝曦千官百辟钦惟亮祖德宗功鉴在兹无易由言泰平日捴宜益切敬

  • 列传第九 谢方明 谢灵运·李延寿

    武帝当讯狱,其旦,刑狱参军有疾,以晦代之。晦车中一览讯牒,随问,酬对无失。帝奇之,即日署刑狱贼曹。累迁太尉主簿。从征司马休之,时徐逵之战死,帝将自登岸,诸将谏不从。晦抱持帝,帝曰:“我斩卿。”晦曰:“天下可无晦,不可无公,晦死何

  • 卷之一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识语·佚名

    弘光南渡,得手钞便为信史。当今未敢矢口迁、固,然如此命笔,他日当不下晔、寿也。承命欲题数言,深荷盛雅。身为大臣,不能引决;颜厚有忸怩、其奈之何!或待此种种者,差可握手,少有以自盖也,而后为吮毫之计乎?知吾□□知此怀也!

  • 耶律唐古传·脱脱

    耶律唐古,字敌隐,于越屋质的庶子。廉洁谨慎,擅长做文。统和二十四年(1006),阐述屋质安民治盗之法而呈进,补为小将军,迁西南面巡检,历任豪州刺史、唐古部详稳。严格订立条款,禁止奸民到宋、夏边界卖马。接着陈奏制止私自贩售和

  • 李仕鲁传·张廷玉

    李仕鲁,字宗孔,濮州人。他少年聪颖、好学,足不出户达三年之久。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传记,就前往他处,学习朱熹的学说。太祖因此得知了仕鲁的姓名。洪武年间,诏令访求精于朱氏学说的学者,有司举荐李仕鲁,李仕鲁入宫拜

  • 献书秦王·佚名

    【提要】 魏国在当时的地缘上处于中间地带,它的地缘特点决定了它必受到各国的保卫。充分考虑地缘因素是每一个国家施展外交活动的首要前提。 【原文】 (阙文)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

  • 第五章 中学院·梁启超

      一、凡人自十一岁即离小学而入此学,至十五岁而出学。此时纯为学龄,一生之学根本于是。  一、此学可习高等普通学,各视其人资禀之敏钝好尚以为学级学类,随时增议。  一、入此院时,知识日开,当大同教化美备之时,人类

  • 第十五章 21·辜鸿铭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辜讲孔子说:“聪明人自负却不虚荣 ,合群却不会结党营私。”

  • 春秋诸国统纪卷六·齐履谦

    元 齐履谦 撰杞国第十三杞姒姓国夏亡汤封夏后于杞周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楼公于杞仍封其故国自东楼公五世至武公入春秋桓三年书侯庄二十七年书伯僖二十三年书子文十二年又书伯襄二十九年又书子昭六年又书伯遂终春秋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王日休

      造至深之理者虽居浊世。与净土何以异哉。故此卷载至深之理名净浊如一。然亦不可恃此而不修净土之业。恐易涉于空谈。又若参禅者之弊故也。  情说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

  • 耶诞节正名·太虚

    近来圣诞节一名,渐渐盛名了。耶稣是圣人,名圣诞自无不宜,但回教的穆圣,佛教的释迦大圣等,莫非是圣,均以圣诞称,反不知那一圣诞。按中国原来是以大成至圣称孔子的,吾以为除去孔子诞,直称圣诞节,或亦称孔诞节外,其余的则以称佛诞节

  • 卷第二·佚名

    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二侍者深极编住黄梅老祖寺上堂师至法座前拈拄杖指云大众还见么须弥灯王如来遣八万四千菩萨摩诃萨各各坐大宝莲华座一一座高广六十由旬来入法堂助扬大化随山僧手顿尔现前诸人还见么若不见莫怪山僧撒

  • 镜花缘·李汝珍

    长篇章回小说,清李汝珍撰,全书共100回。李汝珍,字松石,直肃大兴(今北京市)人,一生鄙视功名,仅做过“县丞”之类的小官。平生学识广博,精通音韵、书法、绘画、星卜,弈戏之类也都触手成趣。其作品除《镜花缘》外,还有《李氏音鉴

  • 明世宗宝训·张居正

    明世宗朱厚熜语录汇编。徐阶、张居正等编纂。万历五年(1577)成书,与《明世宗实录》同进。二十四卷。三十年,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九卷。凡五十子目,前有明神宗序。

  • 大乘法苑义林章·窥基

    凡七卷。略称法苑义林章、义林章、法苑,别称七卷章。唐代窥基着。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书中对于唯识教义之组织及基本内容,如判教、唯识义理、修行理论、果位等,均详加阐释,系古来唯识研究者之珍贵典籍。内容分为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