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

八五八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总裁等官分别议罚事致典籍厅移会

乾隆四十七年二月

户部为遵旨查议事。

陕西司案呈,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五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自七月起至九月止,进过全书六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十六次之沈〔清〕藻、真按:沈清藻。记过十次之翁树棠、卢遂、记过六次之吴锡龄、记过二次之高中已经病故,毋庸议外,查记过之总裁嵇<璜>等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十八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查议处四库全书处错悞记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奉旨: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其总校、分校、覆校各员应议者,止须罚俸三个月。钦此。钦遵在案。应将记过九次之总裁 大学士嵇<璜>、记过一次之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蔡<新>、记过十次之户部侍郎 署吏部侍郎董<诰>、记过八次之兵部侍郎曹<文埴>、记过二次之总阅 大理寺卿李绶,均照例罚俸六个月;记过四十一次之总校 归班进士朱钤,记过十八次之检讨何思钧,记过十七次之归班进士今授江苏桃源县知县杨懋珩,记过十次之编修王燕绪,记过三次之归班进士今授广西平南县知县缪琪,记过五十次之分校 编修周永年,记过二十次之编修励守谦,记过十八次之编修今授贵州学政潘曾起,记过十四次之编修于鼎、吏部主事冯培,记过八次之候补中书黄晃,记过六次之户部主事李楘、国子监助教陈木、候补中书陆湘、李荃、检讨孙玉庭,记过四次之内阁中书今升安徽安庆府同知叶兰、国子监助教张曾炳、编修庄通敏,记过二次之中书杨世纶、编修陈昌齐、秦泉,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何思钧、王燕绪、张曾炳已患病调理,孙玉庭、秦泉已经丁忧,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查曹<文埴>有纪录二次,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六个月,连前共罚俸九个月,应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合计抵销。李绶有纪录二次,今议罚俸六个月,应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免其罚俸。于鼎有纪录二次,缪琪、潘曾起、李楘、叶兰、张曾炳俱有纪录一次,各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陈昌齐有纪录三次,冯培、秦泉俱有纪录二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各注于纪录,合计抵销。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题,本月二十二日奉旨:嵇璜、蔡新、董诰俱着罚俸六个月,周永年、励守谦、庄通敏俱着罚俸三个月,何思钧、王燕绪、孙玉庭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曹文埴着销去纪录一次,其从前罚俸三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李绶、于鼎、潘曾起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陈昌齐、秦泉各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单知照等因前来。

查此案兵部侍郎曹<文埴>等罚俸议以纪录抵销之处,毋庸议外。应将四库全书馆总裁 大学士嵇<璜>等罚俸之案注册,应扣俸银,行文内阁等衙门,于造送领俸册内声明坐扣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内阁移会)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张廷玉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八·焦竑
  ●卷一·刘一清
  名山藏卷之七十八·何乔远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杨士奇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倭变事略·采九德
  卷八·佚名
  七九 学俄文·周作人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阮籍传·房玄龄
  余靖传·脱脱
  卷三十五·宋敏求
  卷十二·王溥
  刘寰伟·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苑丛谈卷一·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体制梁武帝江南弄云众花杂色满上林舒芳曜彩垂轻阴连手躞蹀舞春心舞春心临岁腴中人望独踟蹰此絶玅好词巳在清平调菩萨蛮之先矣沈约六忆诗其三云忆眠时人眠独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旁人见娇羞在

  • 提要·危素

    《云林集》二卷,明危素撰。皆在元代所作之诗,乃贤为编次成集者也。素家居临川,相近有云林山,尝读书其上。方方壶为作《云林图》,陈旅等俱赋诗以记其事,故集即以是为名。朱彝尊《曝书亭集》有是书《跋》,称发雕于后至元三年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郁林王本纪·萧子显

    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是文惠太子萧长懋的长子。小名法身。世祖即位后,封他为南郡王,食邑两千户。永明五年(487)十一月七日,在东宫崇政殿举行加冠成人(二十岁)典礼。当天小会,赐给王公以下官员帛数量不一,并给他配备两位辅佐

  • 卷五·胡世宁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胡端敏奏议>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五 明 胡世宁 撰 陈情乞调闲散疏【时官兵郡左侍郎】 臣久患痰火极弱不堪任使先历内外台及陞吏部已尝十本具辞顷丁家难服阕因疾具本乞休荷蒙恩旨

  • 卷四十九·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四十九明 俞汝楫 编奏疏学政疏覆行国学三事疏正统三年三月北京国子监助教李洪言三事一国学乃养育天下贤才之所粤自肇建北京南北分为二监例以南人入南监北人

  • 唐纪二十八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下开元六年(戊午,718)·司马光

    唐纪二十八唐玄宗开元六年(戊午,公元718年) [1]春,正月,辛丑,突阙毗伽可汗来请和;许之。 [1]春季,正月,辛丑(初六),突阙毗伽可汗前来请求与唐和解;玄宗表示同意。 [2]广州吏民为宋立遗爱碑。 上言:“臣在州无他异迹,今以臣光宠,成彼谄

  • 汉纪五十九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214)·司马光

    汉纪五十九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214年) [1]春,马超从张鲁求兵,北取凉州,鲁遣超还围祁山。姜叙告急于夏候渊,诸将议欲须魏公操节度。渊曰:“公在邺,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救急也。”遂行,使张督步骑五千为前军。超败走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郡王太祖以下郡王宗系代府广陵荣虚王逊■〈火民〉简第二子薨寿五十七子庄裕王仕■〈土兹〉嗣薨寿五十五子顺简王成■〈釒疑〉嗣薨寿七十子宣和王聪汉嗣薨寿六十子康定王俊槻嗣薨寿五十三子荣昭王充煡嗣

  • 第四十六章 除旧与开新【清代覆亡与民国创建】·钱穆

    一、晚清之政象清代狭义的部族政治,虽经所谓&ldquo;咸同中兴&rdquo;,苟延残喘,而终於不能维持。第一、是外患之纷乘。自道光十八年以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查办鸦片事务,至二十二年与英议和,订南京条约,割香港,许五口通商,是谓&ldq

  • 大清会典序·佚名

    大清会典序自郊庙朝廷放之千百国徼荒服属之伦而莫之偝创业守文绳之亿万叶矩矱训行之久而勿之渝非会典奚由哉顾惟自圣作明述政府粲陈其间有因者即不能无损与益而要之悉损益以善厥因则方策所丽乃一成不易之书非閲世递辑

  • 道體第一卷·朱熹

      1,濂溪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陰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

  • 卷五·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五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檀弓上三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絰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四复次当知菩萨毗奈耶略有三聚。初律仪戒毗奈耶聚。如薄伽梵为诸声闻所化有情略说毗奈耶相。当知即此毗奈耶聚。云何摄善法戒毗奈耶聚。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八·澄观

    疏。十句文下释文不释总句者。有二意。一以下别成总义故。二者前生起中已显意故。谓菩提心依于大悲为根本故。亦即瑜伽四因之中。大悲因也。疏一增上。大疏文有八。一标名。即经智慧增上智导前悲所以先辨。二细行苦下

  • 順治十七年四月御札·道忞

    錫杖還山,時縈遠念。茲覽音問,式慰朕思。來伻言,旋裁書附往,並有欲語者。朕每念法門、輒景先哲,知雪嶠大師藏塔卓立雲門,後學諸方應共瞻仰。比聞山界雖分、基址漸圮,恐年深人遠,陵毀堪虞。今特捐五百金重為修治,雖未必足窣波之

  • 握奇经·佚名

    中国古代关于八阵布列的兵书。又称《风后握奇经》、《握机经》、《幄机经》。1卷,380余字。相传书中的经文为黄帝臣风后撰,姜尚加以发挥引申,后来又经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作解。经文后附有佚名《握奇经续图》一卷,但仅

  • 洪范口义·胡瑗

    二卷。宋胡瑗讲授,瑗门人编录。《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旧传为商末箕子所作,近人或疑出自战国时人之手。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询问治国方略,箕子依据《洛书》,详细阐述了五行、五事、八政、五祀、皇极、三德、稽疑、庶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