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

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秋七月。庚午朔。享太庙。遣諴郡王弘畅、恭代行礼。  

○辛未。谕军机大臣等、据勒尔谨奏、甘省续得雨水情形一摺。但称六月二十日。省城续获甘霖。入土深透。于秋禾大有裨益。而于被灾各属。得雨是否有济。及现在作何筹办抚恤情形。均未提及。着传谕勒尔谨、速遵节次所降谕旨。将皋兰等属、此次曾否一体得雨。能否稍资补救。及现在勘办灾务情形若何。即速由驿奏覆。慰朕廑念。至另摺覆奏、收捐监谷一事。称被灾二十九州县。均系一隅偏灾。非普被灾伤可比。若概令停捐。必需拨运。未免需费不赀等语。既有此情形。自当酌量妥办。但须实心筹画。不使粮价过昂。致妨民食。又据奏、筹办贫民出口垦种一事。尚未能得要领。因思易与乐成。难与图始。本属常情。总须令其自知新疆一带。有自然美利。到彼耕作。即可共享丰饶。如山东百姓之趋赴口外。虽禁之不止。方为妥善。若如所称咨行新疆大臣。查明地亩若干。可以安插穷民若干。详细咨覆。一面设法晓谕。再行陆续送往。小民见系官办。尚似驱令遽移。即一时勉强相从。仍不能冀其源源乐赴。此时筹办之始。止可询问贫民。有愿赴新疆垦种。而力量不给者。官为资送。不露强迫情形。向后愿往者多。可不烦资助。方为经久良法。再传谕勒尔谨等、另行熟筹妥办。仍将如何设法便民之处。据实覆奏。将此由五百里传谕知之。  

○壬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曰、索琳、不胜尚书之任。着降补理藩院侍郎。仍带革职留任。所遗理藩院尚书员缺。着伍弥泰补授。  

○谕军机大臣曰、高晋等奏覆、开挑黄河周家庄引河一摺。并展大图贴说进呈。朕披阅图内所绘引河。形势尚觉太窄。已于图内批示。从来河不两行。既经开挑引河。则黄河大溜。即应由引河行走。必须开挖宽深。方能引溜全注。细阅贴说。但称计长一千零五十丈。而于宽深丈数。均未奏及。恐高晋等因省费起见。是以不肯开宽。朕念切爱民。凡有关民间利病、及保障之事。从不稍为靳费。况此项引河。为黄淮紧要关键。若果能开放深通。使黄流不致停淤。清水得以畅出。实为最善之举。即多用帑金。亦所不惜。但须核实经理耳。国家筹办要务。若行之有益。纵数逾钜亿。亦不为多。若为而无成。虽费仅千余。亦属虚掷。即如近日征剿两金川。用至六七千万。而大功既成。足为一劳永逸之计。不得谓之糜费。此其明效大验也。着高晋等、悉心筹度。将拟开之引河。一律挑挖宽深。其引溜处。尤宜宽展。使正溜易于趋注。高晋等即将河身拟挑宽若干丈。较现在河身几分之几。底深若干。于图内详晰贴说覆奏。再图说内称、俟引河开就。应于对岸、另筑挑水坝。挑溜引注新河等语。朕意似可将第四木龙、略移向上。在朱圈记出之处安置。便可借以挑溜。但未知能得力否。又就图内河流形势而论。于新开引河。似可再移向上。于第二木龙对岸。径直开下。似更便倢。该督等或因彼处大溜。趋势尚未甚急。恐不能引流直注。如建瓴之势。是以欲于稍下施工。抑或可照朕所指。量为移上否。并着高晋等、一并详加勘度。据实覆奏。至摺内称东西两坝。因每年频拆频筑。历岁已久。坝底不能刨挖净尽。或为柴土壅塞。或为倒灌淤积。以致清水不能畅出。请将旧坝基址刨尽。以期清水出口得力等语。此系向来办理不善所致。已于摺内批示。展收清口。实为紧要机宜。自应将坝根刨尽。使无壅滞停淤。方为妥善。何竟草率从事若此。历任承办之人。均难辞咎。朕此时亦不将伊等治罪。所有现拟刨挖旧坝基址之费。即着落乾隆二十七年以后。原办之历任总河、及该管河道、按年分赔。以示惩儆。将此传谕高晋等知之。寻奏、查勘现在河身、宽一百四丈。酌拟挑宽引河、河头四十丈。河身三十五丈。河尾三十丈。较现在河身三分之一。河底拟深一丈、至一丈五尺不等。至新开河头。移于第二木龙对岸开下。溜行更为便捷。第四木龙、移上安置。惟河面宽阔。仍拟于对岸筑挑水坝。俟霜降后覆勘。请旨办理。得旨、览奏俱悉。届时更当相机妥为之。  

○癸酉。豁免四川马边厅属、乾隆三十九年、起科地内不能开垦砂地、三百九十八顷八十九亩有奇额赋。  

○甲戌。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  

○谕军机大臣曰、勒尔谨奏、兴汉镇标兵丁黄聚宝等。殴伤兴安州吏目毛文铭一案。已交行在军机大臣、会同该部速议具奏矣。黄聚宝、以镇标兵丁。因吏目喝禁杨魁等在街口角。辄敢随至衙署。肆行辱骂。推倒公案。及吏目告知该管游击。复敢招引各兵。拦截殴打。目无法纪。凶顽已极。不可不从严治罪。以示惩儆。该省从前曾有固原镇属兵丁鼓噪之案。当经严行惩治。今历年稍远。未免时过事忘。复有兵丁殴官之案。可见该省营兵。桀骜不驯。积习甚为可恶。该管之督、抚、提、镇、平时均当严行管束训诲。不使骄纵恣横。轻罹法网。毕沅现请陛见。已着军机大臣存记。俟伊到时。即详悉告知。着传谕勒尔谨、伊系总督。两省营伍。皆其统辖。此案现虽办结。其余各处营协。俱应加意整饬。严加钤约。如稍有违犯。随时按律重惩。毋稍宽纵。俾众兵咸知儆惕。不敢再滋事端。此旨着随议摺、由六百里发往。并着勒尔谨、转行各该提镇知之。  

○又谕、据勒尔谨奏、延绥镇总兵三德、宁夏镇总兵斐慎、因奏准陛见。皆不待委署之员到任。即将印务、一面交中军游击。一面起程前往。即此一节。已见该镇等未谙体制。似于总兵不甚相宜。请改予内用等语。所奏甚谬。已于摺内批示矣。三德、斐慎、不待委员接印。即行起程。其意不过急于陛见。并非大过。谓之不谙体制则可。该督乃因此一节。遂以为不宜总兵。实属过当而不合乎理。如该镇等回任后。果有贻误营务之处。该督原不妨据实具奏。请改内用。岂可豫存成见。逆料其不能胜任。急为此奏耶。况三德曾任潼关副将。斐慎由云南游击。历任副将。皆曾办营伍之事。又何以谓其未能练习耶。且三德、斐慎、在军营颇为出力。是以擢用总兵。昨来行在陛见。召对时、视其材具器识。均尚可胜总兵之任。密为记载。着将原片二件。封发勒尔谨阅看。令其阅毕。仍即缴回。俾知朕于总镇等之是否相宜。一经召见。无不密记。以备考核。文职道府以上亦然。总因人材难得。故时刻留心。冀备任使。朕于用人之道。慎重若此。勒尔谨身任封疆。岂可不为国家爱惜人才乎。朕意勒尔谨之为此奏。不过因伊在京陛见时。朕曾面训、平日过于姑息。令知悛改。遂急欲以此见其风力。尤属误会朕旨。朕所以饬为姑息者。乃就伊所短。概指其性情办事而言。惟当随时儆觉。遇事整顿。以副朕教诲成全之意。岂无端劾两总兵。便得谓之不惮改过。实力振励。以见其风力乎。又阅该督同日奏到。请以赵登高委署宁夏镇总兵一摺。称其训练精勤。官兵畏服等语。赵登高、前经毕沅奏请、留补潼关协副将。该督不过因赵登高在甘年久。欲朕将伊补放总兵。合两摺以观。其肺肝如见。勒尔谨、愚而取巧。甚属非是。着传旨严行申饬。  

○刑部议覆、吏部左侍郎管顺天府尹袁守侗奏称、各省恭遇恩旨减等人犯。在途会赦。令各督抚确核案情。分别办理。其不应减等者。不得概行递回。应如所奏。从之。  

○乙亥。谕军机大臣等、上年镇筸总兵杨大业、至盘山行在陛见。召对毕、谕以出去。而该镇即奏请回任。实属见小。不知大义。降旨交部议处。嗣经兵部议以革职。朕复念其究非大过。仍予从宽留任。但该镇所见如此。其才识自属平常。镇筸为苗疆最要之缺。恐杨大业、不足以当此任。着传谕陈辉祖、将该镇办理营务何如。于苗疆要缺、是否相宜之处。即行据实具奏。  

○留京办事王大臣等奏、遵询迈拉逊参奏司员科灵阿一事。查取钱法衙门题藁、并科钞、核对。其数目不符。系出语错误。委无他弊。宝源局与虞衡司。时有查核事件。向例俱用付行查。科灵阿系照例办理。并非瞻顾。嵇璜、德成、因司付行查。其来已久。不得谓私。是以此摺未经列衔。并无偏向董诰之处。得旨、此事迈拉逊未免有意搜求。办理公事。不应如此。迈拉逊、着饬行。  

○命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充文渊阁领阁事。署内阁学士刘墉、詹事金士松、翰林院侍读学士陆费墀、陆锡熊、侍讲学士纪昀、朱圭、充文渊阁直阁事。  

○丙子。谕军机大臣等、现在两金川全境荡平。设镇安营。驻兵控制。实为一劳永逸之模。至该处各地方。虽经阿桂等绘图进览。彼时尚未亲履其地。山川形势。不过约略遥计。未能悉准。又两金川四境接壤。系何土司及通藏之路、从何行走。前图俱未详晰。着明亮、即将两金川四境所有各土司地界。远近次序。及有几路通藏之处。逐一确查。按准方向。绘为总图。详加贴说呈进。俾该处境壤。一览了如。将此传谕知之。  

○丁丑。谕、前据勒尔谨奏、兴汉镇标兵丁黄聚宝等、殴伤兴安州吏目毛文铭一案。已将该兵黄聚宝等、分别斩绞正法。从严办理。以示惩儆矣。兹毕沅来至行在陛见。询及此案。据称、因该镇保宁、进京陛见。将总兵印务。交中军游击唐辉。先行起程。该处无大员弹压。致兵丁得以藐玩滋事等语。前日勒尔谨亦有总兵三德、斐慎、皆不待署员到任。即行起程陛见之奏。该镇等急于瞻觐。固属臣子依恋情殷。但提镇为专阃大员。责任綦重。自当以营伍公务为念。各镇奏请陛见。朕多批以问之总督。于可来时来。此即令其待署印人之意也。其偶有批准来者。若一闻准其陛见。即将印信交付中军起程。既于体制未协。且恐兵丁等、见统辖无人。易生玩纵。于事甚有关系。陕甘如此。恐他省应行陛见之提镇。亦有相似者。着通谕各省提镇、嗣后如有奏准陛见。及事故离任者。俱着俟署印之员到任。交代后、方准起程。违者、该部查明照例议处。  

○又谕、此次平定金川。所有各省绿营调往马步兵丁。其借支行<衷-中壮>银两。应于回营后、扣饷还项。因伊等俱曾效力行间。业于恩诏内。展限三年分扣。今复念该兵等、应扣之项较多。若于三年内扣完。恐月饷所存无几。不足以资养赡。着再加恩。照从前平定伊犁回部之例。分作十年坐扣。以示体恤。  

○谕军机大臣曰、高晋等奏、筹办瓜州江岸坍塌情形一摺。据称瓜州城外、查子港工迤下、殷家庄接连回澜坝江岸。于六月初十日。忽然裂缝。坍塌入江。约长一百余丈。西南城墙、塌去四十余丈。现在水势已平。两头坝工。业经裹护稳固。请将瓜州城、量为收进。让地于江。并于沿江靠岸一带。筑成土坝。以通纤路等语。祇可如此办理。已于摺内批示。从来水行无事。难与争地。河流尚且不可。况江势浩瀚。岂人力所能抵御。朕从前巡幸江南。亲阅瓜州一带江工。恐江溜奔注。侵至城根。欲将城墙稍收。以让水势。嗣复谕令高晋勘阅筹办。高晋以溜已开行。江岸平稳。遂未办及。惟照旧抛填碎石。为补苴无益之计。今果如朕所料。使早将城垣收进。何至猝为江溜所冲颓。则数年来抛石之费。不归于虚掷乎。着传谕高晋、当以前事为鉴。妥善经理。以资巩固。并谕萨载知之。  

○又谕、前据高晋奏、查封熊学鹏家产一案。两淮总商江广达、卖给伊子熊之台盐窝。又代为经管。及至查封时。不即呈明。议令该总商追出原价。赎回盐窝。加倍罚银三万一千余两。朕因江广达家计素窘。现系赏借银两。助其资本营运。安能加倍罚银。谕令伊龄阿、传询该商。看其所供如何。再行降旨。今据询明覆奏、江广达将自有盐窝。卖给熊之台。原无不合。至既卖之后。复代熊之台营运。及省城查封熊学鹏家产时。出示晓谕。江广达并不即时禀首。其过自无可辞。但念伊究系商人。不足深责。所有高晋议令加倍罚银三万余两之处。着加恩宽免。将此传谕高晋、并伊龄阿、知之。  

○戊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己卯。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向来满洲、蒙古、用为道府人员。丁忧回旗。仍在原衙门行走者。曾经谕令每过三年。吏部将该员等、带领引见。量加简录。兹自乾隆三十八年冬间查办以后。迄今又阅三载。因思此等满员。曾任道府。于地方事务。较为熟习。自可仍以外用。而旗员向例百日期满。即可当差行走。原不必待至三年服阕。始令引见。嗣后着吏部查明满洲蒙古人员。有道府丁忧回旗。已满百日。在部行走者。俱于每年十月内。带领引见一次。即自今岁为始。  

○庚辰。谕、据弘旿奏、本旗蒙古补放步军校。将拟正之委步军校穆克登额补授。其拟陪之骁骑校阿什达、照例记名坐补。似觉过优。请作为委步军校行走等语。所奏甚是。嗣后八旗有遇此等补放员缺。将拟正者补授。其拟陪者、皆作为委步军校。不必记名。着为例。  

○辛巳。军机大臣等议覆、成都将军明亮等奏称、两金川善后事宜。已办有就绪。所有塘马。除郫县、灌县、映秀湾、桃关、四站。照内地例。归地方官经管外。其桃关口外。草坡至噶喇依、共二十五塘。自草坡至二道桥、令桃关汛员经管。自卧龙关至巴朗拉、令卧龙关汛员经管。至桃关口外。经过瓦寺、鄂克什、两土司番地。道路荒远。各塘止有汛兵五名。请酌派土兵五名当差。再自成都至广元一带。每驿奏留台马八匹。以供驰递。今请裁。均应如所奏。从之。  

○壬午。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  

○谕、前据刑部议覆文绶奏、审拟投首逃兵彭士仁、汪国才、照例即行斩决一案。朕以此等逃兵。如在军务未竣以前。闻拏投首。其人尚知畏法。若系大功告竣以后。明知不复用兵。始行投首。不可不申明军律。俾营伍共知儆戒。因谕令文绶、查明该二犯投到日期。据实奏闻。今据覆称、查明彭士仁、系于上年十月十二日。在铜梁县投到。汪国才、于上年十一月初十日。在巴县投到等语。此等兵丁。在军营潜行脱逃。原属法无可逭。但既查明该二犯、均系军务未竣以前。自行投首。尚属心存畏法。较之彻兵以后。妄冀幸免。始行投到者。究属有间。尚可格外施恩。于万无可贷之中。宥其一死。着交刑部、仍照从前投首例。减等发落。其大功告成以后投首者。不得复援此例。  

○又谕、据图思德奏、贵州委员永从县县丞刘集禧、采买滇铜。因脚户杜厚培亏缺。押令将闽省铜觔抵兑。以致杜厚培自刎身死。请将刘集禧革职审究等语。刘集禧、着革职。交该督、与案内有名人犯。一并严审究追。定拟具奏。谕军机大臣曰、据图思德奏、已降旨将刘集禧革职。交该督严审究拟矣。人虽在滇省。而事则黔省之事。裴宗锡何未奏闻。刘集禧前已呈报、于二月初十日、全数扫帮。运出滇境。何以四月二十三日。刘集禧尚在滇省逗留未回。其所解铜觔。曾否报入黔境。有无陆续运到。该抚于该员禀报后。曾否行催。此项铜觔。现在有无亏缺情弊。并着裴宗锡、详晰查明。据实覆奏。寻奏、刘集禧承运滇铜、三十六万六千三百四十斤。据报二月初十日。扫帮运出滇境。因与脚户核算运脚。以致耽延。所解铜觔。臣于该员禀报运入黔境后。均经随时行催。陆续运到。现已全数收局。并无亏缺。除原参之案。听督臣审断外。请敕部将臣议处。以儆疎忽。下部议。  

○癸未。谕曰、三宝奏、杭州东防同知陈虞盛、现在告病。所遗之缺。请以秀水县知县张图南升署等语。近年海塘情形。颇有可虑。西塘一带。回溜顶冲。镶垫等事。均须办理。该同知系专管塘务之员。工程正资熟手。何以急急告病。安知非见近年潮溜北趋。惟恐有事干碍。先为规避之计乎。该抚理应委员勘验。并亲加覆勘。不应遽尔准行。即使其病属实。亦当留于工所。未便即准回籍。三宝何竟见不及此。着查明据实覆奏。至向来道府。遇有告病之事。督抚具题到日。该部以应否准其回籍两请。内阁俱票拟双签请旨。朕视其本任无急需承办事务。及原缺无关紧要。又非规避上司者。多准其回籍调理。其丞倅以下。俱不由部核请。旧例尚未允协。嗣后同知、通判、及知州、知县、遇有告病乞休等事。应作何核议两请之处。着该部另行定例具奏。至该抚所请以秀水县知县张图南、升署杭州东防同知之处。并着该部议奏。  

○大学士礼部会议、朝鲜国王妃金氏奏、请追赐故世子李緈爵谥。及故世子妇赵氏诰命。与例不符。应毋庸议。得旨、朝鲜国王李昑已故长子李緈、前经封为世子。因其早逝。未及袭爵。今该国王妃金氏、请以世孙李算、袭封国王。因为故世子李緈、陈请追赐封典。照例议驳固是。但念其以宗统继序为请。情词恳切。揆之礼制。事属可行。着加恩照所请。给与爵谥诰命。该部遵照办理。以示朕优恤藩封之意。  

○遣散秩大臣觉罗万福、内阁学士嵩贵、赐祭故朝鲜国王李昑。谥庄顺。追赐故世子李緈爵。谥恪愍。封世孙李算为朝鲜国王。敕谕曰、皇帝敕谕朝鲜国王世孙李算。览奏尔祖王昑薨逝。朕心恻然。据王妃金氏奏称、尔自幼聪明。性敦仁孝。夙有长人之德。为国人所愿戴。请册承袭。朕俯顺舆情。特允所请。兹遣官赍诏。诞告尔国。封尔为朝鲜国王。继理国政。封尔妻金氏为国王妃。佐理内治。并赐尔及妃诰命彩币等物。尔宜永矢靖共。懋缵承于侯服。迪宣忠顺。作屏翰于天家。尔其钦哉。毋替朕命。故谕。  

○甲申。中元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上命皇十五子颙琰。祭孝贤皇后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卷之一千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六十七·赵尔巽
  卷第一百九·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九·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二十五·王当
  第十节会·佚名
  五四四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六柳堂集》情形折·佚名
  十国春秋卷一百八·吴任臣
  沈鲤传·张廷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四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班师·姚茂良

    【行香子】〔生上〕掌握雄兵。扫荡膻■〈羊星〉。〔小生〕只因恢复东京。英雄至此。立节全名。〔小外〕显威风。施勇敌。建功勋。〔生〕孩儿正所谓见物不取。失之千里。〔小生〕爹爹为何说此言语。〔生〕想我父

  • 第二折·关汉卿

    (夫人、小旦云了)(孤云了)(店家云了)(正旦便扮扶末上了)(末卧地做住了)呵!从生来谁曾受他这般烦恼!(做叹科)(唱) 【南吕】【一枝花】干戈动地来,横祸事从天降:爷娘三不归,家国一时亡。龙斗来鱼伤,情愿受消疏况。怎生般不应当,脱着衣裳,感得

  • 第三折·王实甫

    (夫人上,云)今日安排下小酌,单请张生酬劳。道与红娘,疾忙去书院请张生,着他是必便来,休推故。(下)(末上,云)夜来老夫人说,着红娘来请我,却怎生不见来?我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妙帽擦得光挣挣的。怎么

  • 为要寻一个明星·徐志摩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 ●辽纪·田汝成

    钱塘田汝成 叔禾 编纂 无锡俞宪 汝成 校正 洪武二年置辽东卫 洪武三年春高丽王颛遣使称藩修贡 冬十月元平章刘益来归 先是元主北遁丞相也速以余兵栖大宁也先不花据开原洪保保据辽阳哈剌不花据复州刘益据得利嬴城

  • 提要·姚之骃

    【臣】等谨案元明事类钞四十卷国朝姚之骃撰之骃有后汉书补逸巴著录是编盖摘取元明诸书分门载亦江少虞事实类苑之流而核其条目则实类书也其所纂述大抵典则可观如元代故实载于説部者最少是书志疆域则引刘郁西使记以证

  • ◎南海监狱之黑幕·李定夷

    民国六年,广东南海监狱,忽生闹狱事。闻因第三仓囚犯头牛精月,勒诈新进囚徒。时值严寒,各囚家属所送衣食,悉为牛精月截留,与某某均分。新囚乞还粒粟寸缕,皆不可得。邻仓囚犯范云佳,蓄愤已久。特于出作苦工时,检得单髀利剪一枚,暗

  • 清代学人列传目录·佚名

    包世臣鲍康 鲍廷博(附秦恩复)毕沅陈昌齐 陈芳绩 陈澧 陈逢衡陈厚耀 陈奂 陈黄中陈介祺 陈景云 陈立 陈启源陈乔枞 陈诗庭、陈瑑 陈寿祺 陈玉树陈鳣 陈志襄成孺程恩泽 程际盛 程廷祚 程瑶田褚寅亮崔述(东壁)戴望 戴煦 戴震

  • 绎史卷七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晋失诸侯左传【成公八年】 秋桓公来朝劳公且问晋故公以晋君语之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襄公】二十三年春杞孝公卒晋悼夫人丧之平公不彻乐非礼也礼为邻国阙 【二十九年】晋平公出也故治杞六月知

  • 第一部分:晚清残影·喻血轮

    林琴南避妓林琴南(纾)为近代文坛怪杰,自以冷红生笔名,译《茶花女遗事》风行全国后,遂潜心译著,孜孜不倦。民六七年间,商务印书馆曾有“林译百种”出售,其作品丰富,可以想见。林于译述外,亦尝著中国小说,民六中华杂志曾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二太常寺卿满汉各一人少卿满汉各一人掌典守坛壝庙社以岁时序其祭祀所属寺丞满一人汉二人博士满一人汉军一人汉一人读祝官满八人赞礼郎满二十四人汉十有四人掌相仪序事备物絜器典簿满汉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一庆祝三【名山祝厘二】广西臣民修建桂林府全州湘山寺无量寿佛道塲庆祝万寿抚臣陈元龙疏请御书题额上亲洒宸翰书寿世慈?四大字赐之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廵抚广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

  • 冯道·苏辙

    冯道以宰相事四姓九君,议者讥其反君事仇,无士君子之操。大义既亏,虽有善,不录也。吾览其行事而窃悲之,求之古人,犹有可得言者。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从而相之。子贡以为不仁,问之孔子。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 晋楚鄢陵之站(成公十六年)·佚名

    ——对外扩张治不了政治病 【原文】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1)。范文子不欲战。欲至曰:“韩之战,惠公不振旅(2);萁之役,先轸不反命(3);泌之师,lB不复从(4);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君子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也。”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战也

  • 香港登九莲华山佛教公墓弁言·太虚

    十方佛土,亦复皆空,觅身心世界都不可得,何生养死葬之有!然理性常寂,而事缘恒差别无尽,现通自出神火而化,佛与阿罗诃尚矣。舍利建塔,以作人天福田,本异乎世俗之墓,隋信行禅师,高唱第三阶普法;寂后,其徒多依附师塔而葬,不期形成佛教公

  •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卷上·不空

      此瑜伽经大分为二。初偈颂总相归赞。次长行等自他利行。于诸颂中复分为二。初偈四句普归命三宝(应知)次下别归圣会。于中复为二。先十句归命五分如来。后十句归四大菩萨。初十句中金刚身语意等四句归赞毗卢遮那佛

  • 卷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潭州东寺如会禅师(马祖一嗣) 尝患门徒以即心即佛之谈诵忆不已。且谓佛於何住而曰即心。心如画师而曰即佛。遂示众曰。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剑去久矣。汝方刻舟。 心不是佛。智

  • 阳羡风土记·周处

    晋代地方风土人情杂记。又名《风土记》。地理杂志。晋周处撰。周处字子隐,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仕吴为东观左丞。归晋,迁御史中丞。原书久佚,此乃王谟由《御览》、 《太平寰宇记》、《艺文类聚》等十余种古籍中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