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帝纪

明皇帝名绍,字道畿,是元帝的长子。幼年聪明,受到元帝特殊的宠爱。年方数岁时,元帝闲坐,将他放置在膝前,正遇长安使者来,因问明帝说:“你说日与长安哪个远?”明帝回答说:“长安近,不曾听说过人从日边来,由此可以知道了。”元帝觉得奇异。第二天,群臣宴会时又问他这个问题,回答说:“日近。”元帝脸色一变说:“怎么和昨天说的不同呢?”明帝回答说:“抬头就望见日,但却望不见长安。”由此元帝更觉得他是个奇童。

建兴初年(313),拜为东中郎将,镇守广陵。元帝为晋王,立为晋王太子。元帝即皇帝位,立为皇太子。性情极孝顺,有文才武略,敬贤爱客,喜好文章辞藻,当时的名臣,从王导、庾亮到温峤、桓彝、阮放等,都被亲近看重。曾经与大臣们辩论圣人真假之意,王导等人的意见也不能使明帝屈从。又好习武艺,善于安抚将士。当时江东人才济济,远近都归心于明帝。王敦之乱时,王室六军溃败,明帝欲率将士与叛军决战,登上车子将要出发,中庶子温峤坚决谏阻,抽剑斩断马套绳,这才作罢。王敦平素认为明帝神武有明略,为朝野人氏所钦佩信赖,打算用不孝的罪名废黜他。于是大会百官,当众问温峤:“皇太子有什么功德值得称道?”声色俱厉,定要使温峤说出废太子的话。温峤回答说:“探讨高深的治国之道,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不是见识短浅的人所能认识的。从礼的角度看,这就是孝。”大臣们都认为温峤的意见是正确的,王敦的陰谋遂被阻止。永昌元年(322)闰月初十,元帝死。十一日,太子即皇帝位,实行大赦,尊生母荀氏为建安郡君。

太宁元年(323)春正月十五日,黄雾弥漫,京师发生火灾。李雄使其将李骧、任回侵扰台登,将军司马玖战死。越..太守李钊、汉嘉太守王载反叛,献郡投降李骧。

二月,将元帝安葬在建平陵,明帝徒步赤脚来到陵所。以特进华恒为骠骑将军、都督石头城水陆军事。十七日,黄雾弥漫。十八日,降霜。二十四日,又降霜,冻坏谷苗。

三月初一,改年号,在殿前会见大臣,停止飨宴之礼,乐器悬而不奏。初九,又降霜,冻死春草。饶安、东光、安陵三县发生大火,烧毁七千余家,烧死一万五千人。石勒攻陷下邳,徐州刺史卞敦退守盱眙。王敦献皇帝信玺一枚。王敦陰谋篡位,暗示朝廷将自己召回京师,明帝亲手写诏书召王敦。

夏四月,王敦率军驻扎在于湖,让司空王导转为司徒,自己兼扬州牧。巴东监军柳纯被王敦杀害。以尚书陈纁为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五月,京师发大水。李骧等侵犯宁州,宁州刺史王逊派遣部将姚岳在堂狼迎战,大破李骧军。梁硕攻陷交州,交州刺史王谅战死。

六月初六,立庾氏为皇后。平南将军陶侃派遣参军高宝攻梁硕,斩了梁硕,首级传到京师。陶侃进位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秋七月初一,雷击太极殿柱。本月,刘曜在陇城攻击陈安并把他消灭。

八月,以安北将军郗鉴为尚书令。石勒部将石季龙攻陷青州,刺史曹嶷被害。

冬十一月,王敦以其兄征南大将军王含为征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因军队缺粮,向刺史以下地方官征调粮米。

二年春正月初五,明帝临朝,停止飨宴之礼,乐器悬而不奏。初八,赦免五年以下的罪犯。玩妖术的人李脱编造妖书迷惑群众,被斩于建康街市。石勒部将侵犯兖州,刺史刘遐从彭城退守泗口。

三月,刘曜部将康平侵犯魏兴,到达南陽。

夏五月,王敦假借皇帝诏命,将其子王应拜为武卫将军,其兄王含拜为骠骑大将军。明帝所亲信的常从督公乘雄、冉曾都被王敦杀害。

六月,王敦将举兵向京师进发,明帝暗地探得这个消息,于是骑着巴滇骏马微服出行,到王敦驻地于湖,暗地观察王敦营垒,然后离开。有个士兵怀疑明帝不是平常人。这天王敦白天睡觉,梦见太陽绕其城,受惊而起,说:“这必定是黄胡须的鲜卑奴来了。”明帝的母亲荀氏是燕代人,明帝状貌类似外族人,胡须黄色,所以王敦这样说。于是王敦派五个骑兵去寻找追赶明帝。明帝也策马奔驰而去,马拉粪时,就浇上冷水。遇到旅舍卖饭的老妇,送给她一把七宝鞭,对她说:“后面有骑兵来,可把此鞭给他们看。”过了片刻,追骑来到旅舍,问老妇,老妇说:“人已经走远了。”并把七宝鞭拿出来给他们看。五个士兵传递着玩赏,停留了很久。又见马粪是冷的,认为确实已走远了,便停止追赶。明帝因此得以脱身。

二十七日,司徒王导加大都督、假节,领扬州刺史,以丹杨尹温峤为中垒将军,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城,以光录勋应詹为护军将军、假节,督朱雀桥南诸军事,以尚书郗鉴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以中书监庾亮领左卫将军,以尚书卞壶行中军将军。征召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邃,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北中郎将、兖州刺史刘遐,奋武将军、临淮太守苏峻,奋威将军、广陵太守陶瞻等还朝护卫京师。明帝驻于中堂。

秋七月初一,王敦派遣其兄王含及钱凤、周抚、邓岳等率水陆五万人马,到达南岸。温峤移军屯水北,烧毁朱雀桥以挫其锋。明帝亲率六军,驻扎在南皇堂。初二夜晚,招募壮士,派遣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左卫参军陈嵩、钟寅等甲士千人渡水,趁叛军扎营未毕时进行突袭。黎明,在越城接战,大破贼军,斩贼军前锋将何康。王敦气愤而死。前任宗正虞潭在会稽兴义师反王敦。沈充率万余人与王含等会合,初九,在陵口筑垒。十六日,刘遐、苏峻等率精兵一万人到达京师,明帝连夜接见慰劳他们,赏赐将士各有差等。义兴人周蹇杀了王敦所任命的太守刘芳,平西将军祖约将王敦任命的淮南太守任台驱逐出寿春。二十四日,贼军渡水来攻,护军将军应詹率领建威将军赵胤等拒战,未能取胜。贼军到达宣陽门,北中郎将刘遐、苏峻等从南塘横向截击,大破贼军。刘遐又在青溪击破沈充。二十五日,贼军烧毁营垒连夜逃走。

二十六日,明帝回宫,实行大赦,惟不赦王敦党徒。于是分别派遣诸将追剿王敦党羽残余势力,将其全部平息。封司徒王导为始兴郡公,食邑三千户,赐绢九千匹;丹杨尹温峤为建宁县公,尚书卞壶为建兴县公,中书监庾亮为永昌县公,北中郎将刘遐为泉陵县公,奋武将军苏峻为邵陵县公,食邑各一千八百户,绢各五千四百匹;尚书令郗鉴为高平县侯,护军将军应詹为观陽县侯,食邑各一千六百户,绢各四千八百匹;建威将军赵胤为湘南县侯,右将军卞敦为益陽县侯,食邑各一千六百户,绢各三千二百匹。其余将士封赏各有差等。

冬十月,以司徒王导为太保,兼领司徒,太宰、西陽王司马..兼领太尉,应詹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都军事、江州刺史,刘遐为监淮北诸军事、徐州刺史,庾亮为护军将军。下诏申明,对王敦叛乱的胁从者一律不再追究。此时,石勒部将石生屯驻洛陽,豫州刺史祖约退保寿陽。

十二月十五日,明帝拜谒元帝建平陵,举行两周年的大祥之礼。梁水太守爨亮、益州太守李襲占据兴古反叛,投降李雄。沈充故将顾..在武康谋反,攻掠焚烧城邑,被当地州县派兵讨平斩杀。

三年春二月戊辰,恢复灭三族的刑法,只是不涉及妇女。

三月,幽州刺史段末波死,以其弟段牙嗣位。初二,立皇子司马衍为皇太子,实行大赦,增文武官位二等,让天下百姓饮宴三日,鳏寡孤独者每人赐帛二匹。二十七日,征召处士临海人任旭、会稽人虞喜为博士。

夏四月,下诏说:“国家大事初定,应该改革维新,现令太宰司徒以下大臣,到议政厅参议政事,各方面的继承和改革,务求完全适中。”又下诏说:“接受正直之言,引拔贞亮之士,想来群贤是理解我这种胸怀的。我有违章背理的言行,你们就加以纠正,尧与舜是互为君臣的。我虽虚弱昏暗,然而还不会拒绝逆耳之言。稷契这样的重任,就由诸君担当了。希望与大家共勉。”初四,下冰雹。石勒部将石良侵犯兖州,刺史檀斌贝奋力迎战,阵亡。将军李矩等因军队溃散而回京都,石勒全部攻占司、兖、豫三州之地。

五月,以征南大将军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王舒为安南将军、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

六月,石勒部将石季龙在新安攻击刘曜部将刘岳,攻陷新安城。以广州刺史王舒为都督湘州诸军事、湘州刺史,湘州刺史刘岂页为平越中郎将,都督广州诸军事、广州刺史。大旱,从正月到六月未下雨。

秋七月初七,以尚书令郗鉴为车骑将军、都督青兖二州诸军事、假节、镇守广陵,领军将军卞壶为尚书令。下诏说:“封赐前朝贤王的后代,是历代在位者所重视的;兴灭国,继绝世,是治国行道首先应该考虑的。宗室贤王在大晋受命之际有功勋者,开国功臣,大德名贤,与创业三祖共谋大事,并立国封土誓同山河者,今皆废绝,祭祀无人,使人甚为伤怀。主持此事者应详细议论那些应该立后嗣的人上报。”又下诏说:“在京郊祭祀天地,是帝王的大事。自晋中兴以来,只举行南郊祭礼,未曾祭北郊,古代四时五郊之祀都未曾恢复,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在祀典中有记载应该按等级望祭者,都废弃而未曾举行。主持此事的人可以依照旧典详细提出处理意见。”

八月,下诏说:“昔日周武王灭商,封比干之墓;汉高祖过赵,录用乐毅之后,显耀以往的贤者,可以激励将来的人。孙吴时将相名贤的后代,有能继承先祖家训,忠孝仁义,修身养性,不为时人所知者,州郡中正官尽快报名单来,不要有遗漏。”

闰月,以尚书左仆射荀崧为光禄大夫、录尚书事,尚书邓攸为尚书左仆射。十九日,明帝健康状况不佳,召太宰、西陽王司马..,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杨尹温峤,一起接受遗诏,辅助太子。二十四日,下诏说:“自古至今人人有死,圣贤也不例外,寿命长短,仕途穷达,最后都归一死,死又何足痛惜呢!朕卧病已久,常忧虑会忽然而逝。念及祖宗大业,未能构建完备,大耻未雪,百姓涂炭,所以心中慷慨难平。去世之日,以时服入殓,遵守以前制度,务从简约,烦劳众人,崇尚虚饰的事都不要做。太子衍年幼体弱,负国家重任,当赖诸位忠臣贤士,训导使之成器。昔日周公匡辅成王,霍光拥育昭帝,大义载于前代典籍,功德为两朝之冠,这不是宗室大臣应行之道吗?诸位公卿,都是当今德高望重之人,应敬听遗命,肩负所托重任,同心协力,为王室谋划。各地征镇将领,刺史太守,都是捍卫皇家的长城,在外操持军务,虽事有内外之分,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没有在外从军的人,谁来保护百姓的平安生活!内外之职譬如唇齿相依,表里互用。应协力同心,如符契相合,思美中之美,以成就大事为目的。百官卿士,皆归总听于宰相,共同保护幼主,渡过艰难时刻,长令祖宗之灵,安宁于九天之上,则朕死后于黄泉下也无遗憾了。”

二十五日,明帝在东堂去世,终年二十七岁,葬在武平陵,庙号肃祖。明帝聪明敏捷能随机断事,尤其精通物理。在位期间兵乱连年,饥荒不断,死于饥荒战乱瘟疫者过人口之半,国家空虚社会凋敝十分严重,国事极端艰难。又值王敦挟兵威而震慑人主,将欲窃夺神器。明帝虚与周旋,养成其恶,以弱制强,潜心谋划,当机独断,肃清大凶。又调整荆、湘等四州将领,以分散长江上游地方势力,拨乱反正,加强根本而削弱枝叶,虽在位短暂,对安定国家大局,影响是深远的。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一 礼乐十一·欧阳修
  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十七·赵尔巽
  卷五十八·谷应泰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七·佚名
  卷十一·叶盛
  第四七二单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九日一二二四一--三·佚名
  六 避难·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二十八·薛允升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 第四·班固
  卷五十六 蜀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陈寿
  何逊传·李延寿
  章懋传·张廷玉
  梁纪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酉、529)梁纪九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己酉,公元529年)·司马光
  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70.司马迁写《史记》·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淇·唐圭璋

      淇字元建,号平远,葵次子。宋末直龙图阁、广南东路发运使,加右文殿修撰,尚书弄部侍郎。入元,署广东宣抚使,拜湖南道宣慰使。卒谥文惠。有文集二十卷,不传。   谒金门   吟望直。春在阑干咫尺。山插玉壶花倒立。雪明天

  • 第三折·佚名

    (外扮张仪领陈用、张千上)(张仪诗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下官张仪是也。自与兄弟苏秦在弘农店肆中分别之后,到于咸阳。见了秦主,献上三策,十分当意,即授小官咸阳令尹,不数月间,升

  • 卷三十三·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十三寰普寰普,具戒于洛阳。南游澧州,值夹山善会,心契之。列大鉴七世,称洛京韶山寰普和尚,又称韶山和尚。诗一首。 【(《全唐诗》无寰普诗,传据《景德传灯录》卷二二)】心珠歌山僧自达空门久,淬炼心珠功已构。

  • 卷十九·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十九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礼部屠长卿先生隆 先生别字纬真亦号赤水少时其家少司马竹墟公数称为异才司马尝夜梦苍龙入室及旦起先生适至心益奇之日与大司马东沙张公共

  •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大演说子比哈吧狗·宣南吏隐

    吴佩孚无子,以长兄子瞻之次子,抚为己出。吴不赞成现在所办之学校,谓苟令子弟肄业,反而担误,故别延一宿儒在署,教子诵读,注重国文与英文。吴此着颇有见地,盖近日国中学校,确乎办理良善者,十不得一二。但吴子好服西装,情性与嗣父少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一 宋纪七·纪昀

    宋纪 【七】哲宗○哲宗哲宗皇帝讳煦神宗第六子也母曰钦圣后朱氏初名佣授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封均国公迁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 平郡王元丰八年二月神宗寝疾宰相王珪等请立皇太子并请皇太后权同听政神宗许之

  • 卷六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伍子胥列传第六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

  • 二二 蒋观云·周作人

    鲁迅在东京的朋友不很多,据我所知道的大概不过一打之数,有的还是平常不大往来的。现在我便来讲这样的两个人,即是蒋观云与范爱农。观云名蒋智由,是那时的新党,避地东京,在《清议报》什么上面写些文章,年纪比鲁迅总要大上二三

  • 康君立传·薛居正

    康君立,蔚州兴唐人,世代为边地豪强。乾符年中,任云州牙校,事奉防御使段文楚。这时有大群强盗出没在黄河以南,天下将乱,代北仍然每年有饥荒,各部豪杰都有聚众起事,建立功业之心。碰上段文楚削减军人粮饷,兵士怨声四起。康君立和

  • 吕本中传·脱脱

    吕本中字居仁,元..年间宰相吕公著的曾孙、吕好问的儿子。年幼时聪明敏悟,吕公著十分喜爱他。吕公著去世时,宣仁太后和哲宗亲临祭奠,众多孩童立于庭下,宣仁太后独自让吕本中进见,抚摸着他的头说“:孝于亲,忠于君,孩儿当以此自勉

  • 镇海传·宋濂

    镇海,姓怯列台氏。最初为太祖的军伍长,在与诸王百官大会于兀难河时,镇海请上尊号,称太祖为成吉思汗帝。太祖五年(1210),镇海因从征乃蛮有功,赐良马一匹。太祖七年,从攻曲出、塔塔儿、钦察、唐兀、只温、契丹、女直、河西诸国

  • 卷十七·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十七明 郭良翰 撰臣谥上武臣武宁 武顺 武靖 武毅 武烈 武义 武信武庄 武肃 武勇 武壮 武襄 武惠 武敏武桓 武僖 武愍忠武 忠烈 忠毅 忠靖 忠敬 忠勇 忠襄忠穆 忠刚 

  • 序·杨士聪

    盖闻载笔善讹,杂摭一时之论;折衷贵当,力祛千古之疑;矧兹感寄兴亡,兼以品分芳秽。事虽已往,鉴在将来;治乱有原,历之始终而皆应;奸贤一定,参以爱憎则婿移。惟随事辄书,第还所本有;因人为纪,不益所本无。如衡斯平,毋度或爽。粤惟寇氛孔

  • 施肇祥·周诒春

    施肇祥 字炳之。年三十八岁。生于浙江杭县。兄肇曾。陇海铁路督办。家中住址。天津马厂道十七号。已婚。子二女三。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二十三年。自费游美。入美京中央高等学校。光緖二十七年。入康奈尔大学

  • 卷八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五襄公二十二年传十二月郑游昄将归晋谨按宋板正嘉昄作贩永怀堂作眅诸本不一臣按从目为是説文眅多白眼也从目反声春秋传曰郑游眅字子明普班

  • 卷二·张虙

    钦定四库全书月令解卷二       宋 张虙 撰仲春之月仲春者斗建卯之辰也汉志云冒茆於卯则卯冒也颜师古曰茆谓丛生音莫保反夏正爲二月日在奎二月之中三统历云日在娄四度元嘉历云日在奎七度日与斗建常相合卯与戌

  • 重刻五百问论序·湛然

    五百问论何为而造耶曰为俾破权执悟实道也然笃而论之如来一代说大小权实教每会必各有嘱累诸大罗汉弘演小宗弥勒以权教为职文殊大乘为任等是荷担菩提庄严双树其间岂容优劣哉及至灭后诸大祖师后先递出分宗立家偏弘一门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