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70.司马迁写《史记》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但是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寡不敌众,后面又没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动了朝廷。汉武帝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都下了监狱,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吆喝一声,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把司马迁定了罪,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拿不出钱赎罪,只好受了刑罚,关在监狱里。

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极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死。因为当时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写一部书,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

原来,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长安,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

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兵的情况……这种游览和考察,使司马迁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又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给司马迁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以后,司马迁当了汉武帝的侍从官,又跟随皇帝巡行各地,还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带视察。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

在他正准备着手写作的时候,就为了替李陵辩护得罪武帝,下了监狱,受了刑。他痛苦地想:这是我自己的过错呀。

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写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司马迁出了监狱以后,担任中书令。后来,终于郁郁不乐地死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表第三·柯劭忞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王肃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五·焦竑
  内篇 序传第三十二·刘知几
  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佚名
  苏孝慈传·魏徵
  王·宋濂
  花茂传·张廷玉
  明玉珍传(附刘桢传)·张廷玉
  一二七、屈原居汉北为三闾大夫考·钱穆
  卷六十二·赵汝愚
  卷一百三·佚名
  58.白登被围·林汉达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薛燧·唐圭璋

      燧字子新,号独庵,与林洪同时。   南乡子   柳色锁重楼。楼上轻寒不满钩。堆径落约深半指,悠悠。飞絮帘栊几许愁。   逐日望归舟。暖藕全宽玉臂韝。待得君来春去也,休休。未老鸳鸯早白头。

  • 三集卷四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六古今体一百一十四首【乙酉四】阅河四依皇祖诗韵阅河历历仰尧营挈要云由地里行稍事调停在清口下河连岁幸收成【河臣向皆靳拆清口平时节宣未畅下游易遭漫溢壬午春廵定制以高堰五坝水志高

  • 拷栳山人诗集巻中·岑安卿

    (元)岑安卿 撰○古诗【七言】题太真春睡图东风吹香荡晴昼长安宫苑花如绣海棠一夜折轻红淑气薫蒸困醇酎太真徙倚沈香亭宿酲未解春冥冥眉峰敛翠翳秋水侍儿夹拥花娉婷玉床腻滑芙蓉展水沉烟枭金屏暖丹腮融润珊瑚温寳钗斜鬌

  •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范晔

    宣秉 张湛 王丹 王良 杜林 郭丹 吴良 承宫 郑均 赵典宣秉字巨公,冯翊云阳人也。少修高节,显名三辅。哀、平际,见王氏据权专政,侵削宗室,有逆乱萌,遂隐遁深山,州郡连召,常称疾不仕。王莽为宰衡,辟命不应。及莽篡位,又遣

  • 卷一百十九·毕沅

      ◎宋纪一百十九 ∷起强圉大荒落八月,尽十二月,凡五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七年金天会十五年   八月,壬辰,张浚奏:“探报,伪齐签军自六十以上则减之,五十以上则增之,科条之烦,民不

  • 后汉书补逸卷十五·姚之骃

    华峤后汉书第一明帝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赐钱千万明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居百里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案此见范明帝纪史记曰太微宫后二十五星郎位也】陈愍王宠陈愍王宠善弩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竒又三微三小三微

  • 通志卷三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三王纪第三上夏禹夏后氏曰文命亦曰大禹【元年戊戍】姒姓颛帝生鲧鲧生禹禹之母有莘氏女曰修已禹生于石纽长于西羌长九尺二寸声为律身为度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亹亹

  • 卷一·佚名

    兵部题行「兵科抄出两广总督李题」稿(崇祯元年二月二十九日行)兵部题行「兵科抄出福建巡抚朱题」稿兵部题行「兵科抄出江西道御史周昌晋题」稿(崇祯元年四月初七日行讫)候代两广总督李揭帖(崇祯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到)兵科抄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中·袁枢

    宋 袁枢 撰武韦之祸天授元年十一月鳯阁侍郎河东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献丁亥行之太后自名曌改诏曰制秦客太后从父娣之子也乙未司刑少卿周兴奏除唐亲属籍腊月辛未以僧怀义为右卫大将军赐爵鄂国公春一月戊子武承嗣

  • 元暹传·李延寿

    元仲景的弟弟元暹,字叔照。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南兖州刺史。他在州任职期间,十分残暴凶狠,经常杀人。元颢进入洛阳时,元暹据守本州,不肯屈从。庄帝回宫后,封他为汝阳王,累迁至秦州刺史。以前秦州人多次翻来覆去叛乱,元暹把他们

  • 卷五十六·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五十六典礼【七 乐章一】【臣】等钦惟我国家仁夀昌期礼隆乐盛承云六莹九招晨露之奏久矣腾恺豫而畅鸿禔至夫比乐成声发之於子孙臣庶之欢诚徵之於彝训敷

  • 卷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氏族略【九】汉希姓【臣】等谨按汉人着姓源流具见郑志惟希姓颇多遗漏五朝氏族已将可考者补入今四方希姓难以枚举惟就国朝题名碑及各直省选举志职官志暨昭

  •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司马迁

    司马穰苴者,【索隐】:按:穰苴,名,田氏之族,为大司马,故曰司马穰苴。【正义】:穰音若羊反。苴音子徐反。田穰苴为司马官,主兵。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索隐】:按:阿、甄皆齐邑。晋太康地记曰“阿即东阿也”。地理志

  • 第七章 18·辜鸿铭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辜讲一个小侯国在位的国君(叶公,即沈诸梁,字子高。当地的地方长官)问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对于孔子的看法。这位学

  • 卷七·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五礼例宗卷七宋 张大亨 撰军礼四搜狩天王僖二十八年冬天王狩于河阳内桓四年正月公狩于郎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庄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禚昭八年秋搜于红十一年五月大搜于比蒲二十二年春大搜于昌间定十

  • 兰谱·高濂

    《遵生八笺》中列有“兰谱”一则,兰谱中附有“种兰奥诀”,“培兰四戒”,“雅尚斋重订逐月护兰”12首。

  • 古本难经阐注·丁锦

    四卷(后又有二卷本、一卷本,内容均同)。清·丁锦注。初刊于1738年。丁氏自称曾获见《难经》古本,其排列次序及文字均与通行本有一定出入。故据此本并参考其他刊本予以校订、注释,注文主要参阅《内经》等书以发《难经》之蕴

  • 石匮书后集·张岱

    明末清初张岱撰。张岱,字宗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清兵南下,入剡溪山著书。文笔清新,时杂诙谐。在其自撰墓志铭中有“少为纨袴子弟,极爱繁华”及“好精舍、好美婢……”12“好”等文字。作品多写山水景物。自明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