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 避难

第二次风暴已经到来了,小孩们却还什么都不知道,仍然游嬉着。直到得一天,大约是七八月里,母亲把我们叫去说,现今到外婆家住几时,便即动身,好在时间不会很长,到那时候就会叫回到家里来的。这样便开始了避难的生活了。

外婆家原来在安桥头,大概自从外祖父鲁晴轩公中举人之后,嫌它太狭窄,便迁居皇甫庄,典了范姓的半所房屋,这个范姓便是有名的《越谚》的著者范啸风,名寅,别号扁舟子的便是。那时外祖父已经去世,只剩外祖母在,此外是母亲的一兄一弟,大舅父号怡堂,小舅父字继香,都是秀才,住在家里。大舅父生有子女各一,小舅父却只有四个女儿,因此我们两个人都只好交给大舅父,但因为没有地方歇宿,所以又把我送给小舅父处的老仆妇,通称塘港妈妈,(妈妈者犹上海称娘姨,)叫她带领我睡觉。这是在一间宽而空的阁楼上,一张大眠床里,此外有一个朱红漆的皮制方枕头,最特别的是上边镂空有一个窟窿,可以安放一只耳朵进去,当时觉得很有趣味,这事所以至今还是记得。我大约向来是够浑浑噩噩的,什么事都记不清,十岁以前的事情至今记忆的很是有限,只是有一件事却还记的很是清楚。这便是到了那时候还要“溺床”,(见刘侗著《帝京景物略》,)在夏天的早朝起来,席子有一两回都溺得很湿的,主客各不说破,便自麻糊过去了。

这阁楼上只是晚间才来,在白天里是在大舅父那边,怎么样的混过一天,回想起来什么都不记得,这也可见浑噩之一般了。但是也有零星的记忆可以一说的事。大舅父是吸雅片烟的,终日在床上,帐子放了下来,经常很少见他的面,但见帐内点着烟灯,知道他醒着,便隔着帐子叫他一声算了。我只记得在他那里,有很希奇的一只烧茶的炉子,大抵也只是黄铜所做的,但奇怪是用纸煤烧的。这是一种用“煤头纸”折成的长条,据说烧十几根纸煤,一小壶水就开了。这不晓得叫做什么炉,(不是神仙炉吧,)我时常看表姊珠姊姊在那里折这种细长条的纸煤。

在大舅父卧房间壁的一间屋内,是我们避难时起居之处,鲁迅便在那里影写《荡寇志》的插画,表兄绅哥哥也和我们在一起,有时帮助了写背面题字,至于图画则除鲁迅之外,谁都动手不来了。《荡寇志》是一部立意很是反动的小说,他主张由张叔夜率领官兵来荡平梁山泊的草寇,但是文章在有些地方的确做得不坏,绣像也画得很好,所以鲁迅觉得值得去买了“明公纸”来,一张张影描了下来。此外也是在这间屋里,我们初次见到了石印本的《毛诗品物图考》,后来鲁迅回到家里,便去搜求了来,成为购求书籍的开始。这是日本冈元凤所著,天明四年甲辰(一七八四)木板刊行,雕刻甚精,我曾得有原本一部,收藏至今。

总而言之,我们在皇甫庄的避难生活,是颇愉快的,但这或者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因为我在那时候是有点麻木的。鲁迅在回忆这时便很有不愉快的印象,记得他说有人背地里说我们是要饭的,大概便是这时候的事情,但详情如何不得而知,或者是表兄们所说的闲话也难说吧。但是我们皇甫庄的避难也就快结束了,大约是租典的期限已满,屋东要将房屋回收的关系吧,所以小舅父搬回安桥头老家去,大舅父一家人迁居小皋埠,我们也就于癸巳(一八九三)年底一同搬去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刘昫
  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十一·赵尔巽
  卷十四 安帝·王夫之
  卷二十八·沈德符
  七 财政·陈寅恪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九下·佚名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 第三十七·班固
  卷三·佚名
  第四十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下)·钱穆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顾嗣立

    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也。生三岁而孤,比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衍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如宿构者。贞佑初,辟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都,闻其名召见,处之左右,呼为吾图撒合里而不名

  • 第一齣~第十齣·徐元

    第一齣 家门大略【满庭芳】〔末上〕左氏春秋。晋灵当国。赵盾七世忠臣。岸贾谗佞。杀害赵家人。驸马将身逃匿。遇灵輙一处安身。把公主冷宫囚禁。生下小郞君。程婴。藏出禁。韩厥自刎。杵臼遭刑。十八年孤儿观画。夫

  • 词苑丛谈卷三·徐釚

    翰林院检讨徐釚撰品藻一南唐李后主重光名煜作乌夜啼一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苏东坡大江东去有铜将军铁绰板之讥栁七晓风残月

  • 卷四·赖良

    钦定四库全书大雅集卷四元 赖良 编张以宁【字志道闽人】蛾睂亭碧酒双玉瓶独酌蛾睂亭不见李太白但见三山青秋色淮上来萧然满云汀安得五十弦弹与蛟龙听孙华【字元实】夕阳夕阳挂红鼓强半浸绿水斯须日渐下堆阜参差起老

  •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二白居昜咏兴五首【并序】七年四月予罢河南府归履道第庐舍自给衣储自充无欲无营或歌或舞颓然自适盖河洛间一幸人也遇兴发咏偶成五章各以首句命为题目解印出

  • 《酒德颂》原文译文注释·刘伶

    原文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

  •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范晔

    袁安 子京 子敞 玄孙闳 张酺 韩棱 周荣 孙景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

  • 卷五·本纪第五·柯劭忞

      ○定宗   定宗简平皇帝,讳贵由,太宗长子也。母曰昭慈皇后,乃马真氏。生于太祖元年丙寅。   太宗五年,以皇子与诸王按赤带将左翼军讨蒲鲜万奴获之,辽东平。   七年,诸王拔都讨奇卜察克、斡罗斯诸部,太宗以敌据坚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二月己卯朔命南京前府佥书署都督佥事许信提督操江松潘东路左参将署都指挥佥事程规充副总兵分守松潘等处○庚辰○赐嘉善公主蓟州牧马草场地二千五百九十五顷○辽东守臣类奏三十六年十月以后官军御虏于叆阳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正统三年五月甲申朔○乙酉建太仓于京城之东北○监察御史郑颙奏张家湾宣课司崇文门分司每遇商货贩到积至数多方差内官锦衣卫官抽盘不无停滞损坏张家湾宜专委内官抽分崇文门宜令本门收钞内官兼管其顺天府都税司并塌房课

  • 第十一卷 水系·缪荃孙

    江苏东南滨海,为大江下游。故言水者,当以江为干,以海为委,先海示所宗也,次江举其要也。自江以北,地势较鲁、皖为低,故鲁南、皖北诸水皆壑入焉。水之自鲁南来者,曰泗、曰沂、曰沭;自皖北来者,曰淮,而淮为大。古泗、沂皆会淮入海。

  • 裴松之传·李延寿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祖父裴昧,是光禄大夫。父亲裴圭,是正员外郎。裴松之博览典籍,立身简素。二十岁时,被任命为殿中将军。这个官职是在皇帝身边值班警卫,晋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96),选任名家作为顾问,开始起用琅笽王茂之

  • 卷七十四、谕禁鸦片之严厉·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年,秋八月,定严禁栽种莺粟例。鸦片烟之禁,始自雍正时,其初但充药品。英商以之贩运内地,称洋药,故民间吸食者极少。至道光初,其风始炽,寻由印度传之云南。而南土兴,辗转传至四川而有川土,又传至甘肃而有西土,由是而至贵

  • 卷三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五    宋 卫湜 撰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郑氏曰兼用之备隂阳也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隂气阳用春夏隂用 秋冬孔氏曰此一节论虞夏殷周养老不同之事凡养老

  • 卫灵公篇第十五·钱穆

    (一)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问陈:陈,今作阵,谓兵阵军事。俎豆:礼器。古以盛食。明日遂行

  • 卷第一百八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十转法轮已地神唱声展转宣告乃至广说问会中亦有余天神众发声相告。何缘但说地神唱声。答由彼地神先发声故。问地神何

  • 历体略·王英明

    三卷。明王英明 (生卒年不详)撰。王英明字子晦,开州 (今四川开县)人。万历举人,精研历算。上卷六篇:天体地形、三曜、五纬、辰次、刻漏极度、杂说;中卷三篇:极宫、象位、天汉;下卷七篇:天体地度、度里之差、纬曜、经宿、黄

  • 八十一梦·张恨水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 写于1939年。同年12月开始在《新民报》连载。1941年由南京新民报社初版。书名《八十一梦》,实则只有十四梦。而这十四梦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名为长篇,实则是短篇的结集。小说运用“说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