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焦度传

焦度字文绩,系南安氐人。祖父焦文王圭,避难到了襄陽,宋朝元嘉年间,寄居地建立天水郡略陽县,于是就隶籍于这个地方。

焦度由于归国,被补为北馆客。孝武初年,青州刺史颜师伯出京镇边,朝廷差焦度领任幢主送他。索虏犯青州,师伯派焦度领兵与虏在沙沟、杜梁交战,焦度亲自破阵,大胜。师伯任他为自己的辅国府参军。北虏派清水公拾贲敕文寇掠清口,焦度又领兵去救援,将虏方骑将豹皮公刺下马来,得到他的铠甲武器,手刃数十人。

师伯向孝武帝报告说焦度气力弓马都是绝伦的,孝武帝召焦度回京充当近卫人员。帝见焦度身形黑壮,对师伯说:“真是神健的东西啊!”任焦度为西陽王抚军长兼行参军,补任晋安王刘子勋夹谷队主,随其镇于江州。子勋起兵,任命焦度为龙骧将军,领三千人为前锋,兵驻赭圻。每次和官军作战,常亲自上阵,所到之处战无不胜。事败后,焦度逃于宫亭湖中作了寇贼。朝廷听闻他的神勇,很是忧虑,派江州刺史王景文诱降焦度等人,焦度将部属交出,景文任命他为自己的镇南将军,不久领中直兵,厚待他。后随景文还都,常在府州内。景文被害时,焦度大怒,劝景文抗命,景文不听。明帝不知道这件事。

因焦度勇武,被补为晋熙王刘燮防阁,任征虏铠曹行参军,随其镇夏口。武陵王刘赞代刘燮为政郢州,焦度仍留此镇守,做刘赞的前军参军。沈攸之事起,朝廷调任焦度为中直兵,加授宁朔将军、军主。太祖又派使者任命焦度为辅国将军、屯骑校尉。沈攸之大队人马到了夏口,将兵直取都城,只留小鄙部队看守郢城而已。焦度在城楼上放言辱骂攸之,直至脱衣露体来污辱沈攸之,因此沈攸之大怒,改变计划来攻城。焦度亲自参加战斗,沈攸之的兵士拿着盾牌将要登上城楼,焦度命人用污物打他们,贼人不能上城,至今呼此楼为“焦度楼”。事情平定后,焦度功劳很大,升任后军将军,被封为东昌县子爵、东宫直阁将军。焦度为人朴质木讷,想向太祖要求州职,等见到太祖,容色大变,竟说不出一句话。太祖认为他不能管理民事,终于没有用他。建元四年(482),他才任淮陵太守,本官如故。焦度见了朝廷贵戚,一说起郢城事,就像当年那样脱露比划起来。他好饮酒,醉了就暴怒。皇上常派人节制他。后年纪虽老,而气力如故,不久任游击将军。永明元年(483),亡故。时年六十一。追赠辅国将军、梁秦二州刺史。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徐梦莘
  读礼通考卷四十九·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九·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佚名
  卷之三百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第四卷 元和·缪荃孙
  第二十八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纪昀
  补编二·佚名
  志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八十·郑麟趾
  六十四、记青州府中学堂(二)·包天笑
  王沔传·脱脱
  ●牧令须知卷六·刚毅
  卷一百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了元·唐圭璋

      僧了元,号佛印,浮梁人。曾住持杭州灵隐寺。   满庭芳   鳞甲何多,羽毛无数,悟来佛性皆同。世人何事,刚爱口头浓。痛把群生割剖,刀头转、鲜血飞红。□□□,零炮碎炙,不忍见渠侬。   喉咙。才咽罢,龙肝凤髓,毕竟无踪。

  • 卷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七沈佺期陪幸韦嗣立山庄台阶好赤松别业对青峯?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虹【一作龙】旗萦秀木凤辇拂疎筇迳直【一作狭】千官拥溪长万骑容水堂开禹膳山阁献尧锺皇监清居远天文睿奨浓岩泉他夕【

  • 卷二十一·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二十一宋 范成大 撰秀州门外泊舟拍岸清波扑岸埃黑头霜?几徘徊禾兴门外官杨柳又见扁舟上堰来临平道中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緫未开夜过越上不得游览王程公事两

  •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逆臣下·脱脱

        ◎逆臣下   ○萧胡睹 萧迭里得 古迭 耶律撒剌竹 奚回离保 萧特烈   萧胡睹,字乙辛。口吃,视斜,发卷,伯父孝穆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及壮,魁梧桀傲,好扬人恶。重熙中,为祗候郎君。俄迁兴圣宫使,尚

  • ◎刑法二·徐天麟

    ○疑谳高皇帝七年,制诏御史,狱之疑者吏或不敢决,有罪者久而不论,无罪者久系不决,自今以来,县道官狱疑者,各谳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以其罪名当报之,所不能决者皆移廷尉,廷尉亦当报之,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传所当比律令以闻,上恩如

  • 纲目订误卷二·陈景云

    宋武帝永初三年目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逺志难御之气也按宋髙祖诫太子义符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逺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今分注删去非如兄韶句误以髙祖目道济为有难御之气失之逺矣且所谓无逺志之语又作何解耶文帝元嘉十

  • 八四九 军机大臣奏请旨将承办《通鉴长编》未行敬避庙讳各员交部议处片·佚名

    八四九 军机大臣奏请旨将承办《通鉴长编》未行敬避庙讳各员交部议处片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九日昨发下《通鉴长编》内,于庙讳仅缺一笔,不行敬谨全避,分校官未经看出改正,实属错误。查开馆之始,经总裁 原任尚书王际华发有刊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六·佚名

    成帝朱云折槛【石守道 王元之 乐天】张禹【李德裕】王商【李德裕】翟方进以荧惑自杀【温公】多灾异【乐天】梅子眞【罗隐】哀帝 平帝王氏之乱【子由】扬雄【陈黯】朱云折槛石守道汉成帝诗曰郁郁朱云志不伸上方宝剑

  • 二、关于《大荒集》·林语堂

    因为想把这五六年来的零篇文字集成一书,便为保存,所以想起集名。向来中国人的文集取名,都很雅致,如同书斋的取名一样,可以耐人寻味。因此想到已出的《翦拂集》,而以为此集命名,应该与上集集名意义稍微联贯,才有意思。最初想到

  • 卷四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范晔

    ◆孝和皇帝(刘肇)孝和皇帝名肇,肃宗第四子。母梁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后养帝以为己子。建初七年(82),立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二月三十日,即皇帝位,时年十岁。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听政。三月初五,改淮陽为陈国,楚郡

  • 陆质传·刘昫

    陆质,吴郡人,本名为淳,避宪宗的名讳而改。陆质善长经学,尤其《春秋》的研究造诣极深,年轻时师事赵匡,赵匡则是从师于啖助,助与匡都是优异的儒学家,陆质继承了他们的学问,因此而知名。陈少游镇守扬州时,喜爱他的才学,征召邀请为从

  • 卷二百七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国史宋高宗时起居舍人张孝祥上奏曰臣闻神宗皇帝相王安石用私意作日録一时政事美则归已陈瓘以死争之着为尊尧集日録辩

  • 唐太宗·苏辙

    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然传子至孙,遭武氏之乱,子孙为戮,不绝如线,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以吾观之,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昔楚昭王有疾,卜之曰:“河为

  • 卷一百三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朝礼礼记玉藻天子元端而听朔于南门之外【注端当为冕字之误也元衣而冕冕服之下 疏知端当为冕者凡衣服皮弁尊次以诸侯之朝服次以

  • 卷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圜丘祀天史记封禅书三年一郊秦以冬十月爲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李奇曰宿犹斋戒也】通权火【张晏曰权火防火也状若井桔橰其法类称故谓

  • 太上洞玄灵宝消禳火灾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消禳火灾经,撰人及时代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此经乃禳除火灾之文。内称炎燎灾变乃上天警告愚民,凡不敬天地三光,不忠不孝,欺压小民,暴积横取之为,皆有神明「奏行天罚,遣火部临之」。作恶者若能改

  • 大乘方广总持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毗尼多流支译,佛将涅盘,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遍庄严,大众云集,佛出舌相,遍覆大千,敕弥勒问法决疑,于是净居天等,请佛说大乘方广总持法门,佛告弥勒,一切法皆是佛说,不应横生分别去取,执小废大,执大废小。若谤法者,罪则无

  • 檀特罗麻油述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罗云夜被鬼神娆,佛为说咒謢之,似与《大寒林圣难拿陀罗尼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