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谧传
江谧字令和,是济陽考城人。祖父江秉之,曾任临海太守,是宋代有名的清正官吏。父亲江徽,任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刘劬所杀。江谧当时被关押在尚方署,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被放出来。初仕任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县令,为官精干称职。宋明帝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身侍奉,明帝对他很是亲信。明帝做皇帝后,任江谧为骠骑参军。其弟江蒙相貌丑陋,明帝经常把他叫来戏侮取乐。
江谧转任尚书度支郎,不久迁任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468),江夏王刘义恭的第十五个女儿死掉了,其时十九岁,尚未行笄礼。礼官讨论应按成人行葬礼,诸王着“大功”丧服。左丞孙..特别上奏说:“《礼记》上说女子十五而笄,郑玄解释为此是针对已许嫁的女子而言的。至于未许嫁的女子,则二十岁行笄礼。射慈说十九岁死仍然属于殇。因此礼官的决定不合经典,没有根据。”朝廷决定对博士太常以下礼官都检讨认错。江谧因此受到杖责五十,并停职百日。江谧又上奏说:“孙..事先没作研究辨析,混同谬议。按照惯例,也应受责罚。”于是孙..又检查认罪。皇上下诏“可以”。
后来江谧出任建平王刘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为政苛刻。僧遵道人与江谧关系密切,随江谧到郡里,只因犯些小事,便被他下到郡狱里,僧遵撕衣为食,三件衣都吃完了,便被活活饿死。此事被有关部门揭发,江谧被调回京城听候处理。明帝驾崩后,江谧遇赦幸免。后任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萧道成统领南兖州时,任江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都任游击将军。江谧品性流俗,善于趋利附势。元徽末年,朝野都有心拥戴建平王刘景素,江谧便使劲巴结景素,后来景素失败,江谧差点丢了命。苍梧王被废以后,人心还没安定,江谧便竭诚归服太祖,被任命为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升明元年(477),迁任黄门侍郎,左丞仍旧。沈攸之事件暴发,朝议加太祖黄钺,就是江谧的建议。沈攸之被平定后,江谧迁任吏部郎,渐被信任。又迁任太尉谘议,领录事参军。齐王国设置建制时,江谧任右卫将军。建元元年(479),迁任侍中,出任临川王平西长史、冠军将军、长沙内史、行湘州留事,先遣到镇所,其后骠骑豫章王萧嶷领湘州,任江谧为长史,将军、内史、知州留事仍旧。被封为永新县伯爵,食邑四百户。建元三年,任左民尚书。诸位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都让江谧来安排。不久皇上下敕说:“江谧本为寒门,按说不应和贵族平等使用。但他甚有才干,卖力称职,可以让他主持吏部工作。”
江谧长于刑法诉讼,他分管的部门很有成绩。太祖驾崩时,江谧推说有病不入内殿,众人都推测他是因没被参予顾命而心怀不满。世祖萧赜做皇帝后,江谧没有被升官,因此更加怨恨。后来世祖生病,江谧去见豫章王萧嶷,鼓动说:“皇上这病是没指望了,太子又没什么才能,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世祖知道后,让江谧出京去任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还没出发,皇上又命御史中丞沈冲揭发江谧前后罪行,下诏赐死,当时江谧五十二岁。
本史作者认为:君主老了,臣子不事奉太子,这是前代义烈之士的遗训。要专心事奉何人,就要持节专一,哪怕亲生骨肉,也要注意分别,以避嫌疑,这样别人的非言非语,便无处生发。从江谧等人的言行中可以看到,他们虽权术不同但同归败亡,用过去那一套而处身今世,是很难避免祸害的。
赞语:江谧的嘴是招祸的门,荀伯玉说话不当即丧身。时清主亦异,二人都命殒。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黄以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五·李心传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四·徐乾学 沧洲纪事·佚名 常谈·吴箕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卷下·继昌 别集上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一七五 日本管窥续·周作人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梁启超 肖乃台传·宋濂 大理土司传·张廷玉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佚名 卷九十六·雍正 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