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谧传

江谧字令和,是济陽考城人。祖父江秉之,曾任临海太守,是宋代有名的清正官吏。父亲江徽,任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刘劬所杀。江谧当时被关押在尚方署,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被放出来。初仕任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县令,为官精干称职。宋明帝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身侍奉,明帝对他很是亲信。明帝做皇帝后,任江谧为骠骑参军。其弟江蒙相貌丑陋,明帝经常把他叫来戏侮取乐。

江谧转任尚书度支郎,不久迁任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468),江夏王刘义恭的第十五个女儿死掉了,其时十九岁,尚未行笄礼。礼官讨论应按成人行葬礼,诸王着“大功”丧服。左丞孙..特别上奏说:“《礼记》上说女子十五而笄,郑玄解释为此是针对已许嫁的女子而言的。至于未许嫁的女子,则二十岁行笄礼。射慈说十九岁死仍然属于殇。因此礼官的决定不合经典,没有根据。”朝廷决定对博士太常以下礼官都检讨认错。江谧因此受到杖责五十,并停职百日。江谧又上奏说:“孙..事先没作研究辨析,混同谬议。按照惯例,也应受责罚。”于是孙..又检查认罪。皇上下诏“可以”。

后来江谧出任建平王刘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为政苛刻。僧遵道人与江谧关系密切,随江谧到郡里,只因犯些小事,便被他下到郡狱里,僧遵撕衣为食,三件衣都吃完了,便被活活饿死。此事被有关部门揭发,江谧被调回京城听候处理。明帝驾崩后,江谧遇赦幸免。后任正员郎,右军将军。

太祖萧道成统领南兖州时,任江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都任游击将军。江谧品性流俗,善于趋利附势。元徽末年,朝野都有心拥戴建平王刘景素,江谧便使劲巴结景素,后来景素失败,江谧差点丢了命。苍梧王被废以后,人心还没安定,江谧便竭诚归服太祖,被任命为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升明元年(477),迁任黄门侍郎,左丞仍旧。沈攸之事件暴发,朝议加太祖黄钺,就是江谧的建议。沈攸之被平定后,江谧迁任吏部郎,渐被信任。又迁任太尉谘议,领录事参军。齐王国设置建制时,江谧任右卫将军。建元元年(479),迁任侍中,出任临川王平西长史、冠军将军、长沙内史、行湘州留事,先遣到镇所,其后骠骑豫章王萧嶷领湘州,任江谧为长史,将军、内史、知州留事仍旧。被封为永新县伯爵,食邑四百户。建元三年,任左民尚书。诸位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都让江谧来安排。不久皇上下敕说:“江谧本为寒门,按说不应和贵族平等使用。但他甚有才干,卖力称职,可以让他主持吏部工作。”

江谧长于刑法诉讼,他分管的部门很有成绩。太祖驾崩时,江谧推说有病不入内殿,众人都推测他是因没被参予顾命而心怀不满。世祖萧赜做皇帝后,江谧没有被升官,因此更加怨恨。后来世祖生病,江谧去见豫章王萧嶷,鼓动说:“皇上这病是没指望了,太子又没什么才能,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呢?”世祖知道后,让江谧出京去任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还没出发,皇上又命御史中丞沈冲揭发江谧前后罪行,下诏赐死,当时江谧五十二岁。

本史作者认为:君主老了,臣子不事奉太子,这是前代义烈之士的遗训。要专心事奉何人,就要持节专一,哪怕亲生骨肉,也要注意分别,以避嫌疑,这样别人的非言非语,便无处生发。从江谧等人的言行中可以看到,他们虽权术不同但同归败亡,用过去那一套而处身今世,是很难避免祸害的。

赞语:江谧的嘴是招祸的门,荀伯玉说话不当即丧身。时清主亦异,二人都命殒。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黄以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五·李心传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四·徐乾学
  沧洲纪事·佚名
  常谈·吴箕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卷下·继昌
  别集上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一七五 日本管窥续·周作人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梁启超
  肖乃台传·宋濂
  大理土司传·张廷玉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佚名
  卷九十六·雍正
  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58 ·佚名

    梅尧臣 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 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 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黧黑。 少年心志一点无,千里区区

  • 卷二百二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八 林景熙 南山有孤树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遶之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高翔犯霜露卑飞触茅茨乾坤岂不容

  • 卷六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九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然襄阳曩事历历在目夫耆旧传所未载者汉阳王则宗杜元勲孟浩然则文章大匠予次而赞之因而寄荅亦诗人无言不詶之义也次韵汉水碧於天南荆

  • 6.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施蜇存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不过比一般的“五律”多二联四句,也就是比四十字的

  • 自序·徐鼒

    叙曰:世运治乱之大小,人心之邪正分之也。「易」之占曰:『坤变干至二成「遯」,为子弒父;至三成「否」,为臣弒君』。「洪范五行传」之言天人感应也,曰:『彝伦攸叙,彝伦攸斁』。彝伦叙,则人心未死、天理犹存,兵戈水旱之灾,人力可施其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隆庆六年十一月癸未朔 上御文华殿讲读○升狭西副使刘有诚为山东右参政分守海右道云南左参议徐中行为福建副使整理福宁道○准分守冀北道兼理兵备右参议萧大大亨回籍终餋时大亨母年七十有七 巡按狭西御史萧廪奏改勘牧

  •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二月。戊午。谕内阁禁门重地。理宜严肃前因直班官兵。稽查不力闲杂人等。擅自出入叠经降旨申禁第恐日久懈生。特再行申谕。两翼前锋八旗护军各统领。严饬该官兵等随时认真查察。实力奉行不准闲

  •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六·佚名

    宁宗嘉定十二年【己邜】春正月戊辰朔召董居谊自四川制置召赴行在奏事聂子述为四川制置使以新利州路安抚使除代董居谊也庚辰金人攻湫池堡守将石宣拒退之甲申攻白环堡守将董炤拒退之戊子攻成州沔州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韩仪公丞相忠彦行状毕仲游元符三年十月诏以通议大夫守门下侍郎南阳开国韩公为右正议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公故侍中魏国忠献公子也忠献之子六人而公居长为人外和内刚美须髯姿貌辞气大抵类忠献而仁厚平

  • 卷十·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官制表周礼为周公制太平之书世儒多疑其伪独有宋程朱诸大儒亟称之然以愚观之窃有未尽然者昔先王经理天下天子治内诸侯治外故孟子言班爵禄之

  • 周纪三 慎靓王元年(辛丑、前320)·司马光

    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1]卫更贬号曰君。[1]卫国国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二年(壬寅、前319)二年(壬寅,公元前319年)[1]秦伐韩,取鄢。[1]秦国进攻韩国,夺取鄢陵。[2]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见而出,语

  • 卷三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四市籴考【三】籴【臣】等谨按市籴相为表里国家法制精详凡常平义社各仓已於本门首卷序述领要兹谨按年隷事如左至於另仓贮备或以山海僻远藉应

  •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七人物志一百二十七列女传七八旗满洲列女传五镶黄旗满洲马甲阿尔善之妻乌鲁素氏镶黄旗满洲马甲依思海之妻钮祜禄氏镶黄旗满洲马甲得胜之妻富

  • 卷十八·胡广

    <经部,诗类,诗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十八    明 胡广等 撰荡之什三之三荡荡上帝下民之辟【必亦反】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匹亦反】天生丞民其命匪谌【市林反或叶市隆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叶诸深反或如字

  • 卷十九·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九明 王志长 撰司勲掌六乡赏地之灋以等其功注赏地赏田也在逺郊之内属六乡焉等犹差也以功大小为差王氏曰其地则载师掌之其法则司勲掌之○明斋王氏曰六

  • 小说灯笼·太宰治

    本书收录了太宰治的十六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一反太宰治充满颓废、内疚与自我否定的刻板印象,呈现出宛如灯笼般的明亮与温暖。本书共分为四辑:辑一「喧哗」:生活安乐时,作绝望之诗;失意受挫时,写生之欢愉。辑二「幻灭」:我不太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佚名

    合三书选录而成:一为“道光咸丰两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选录”、二为“英国档选录”、三为“美国档选录”;所选係自清道光二十二年至咸丰十一年有关台湾史料,同为前编第二○三种“筹办夷务始末选辑”之补遗,因名“补编”。中

  • 阿弥陀经义记·智顗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此义记是为解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而作。智大师所着法华等疏论集禅法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九卷,唯此义记最简略,总共有二千余言。开卷虽列五重玄义,但数语浮云而过。所释净土十疑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