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

文苑传

宋 【四】

○宋四

穆修

石延年【刘潜  李冠】  萧贯

苏舜钦

  尹源

黄亢

黄鉴

杨蟠

颜太初

穆修

石延年

萧贯

苏舜钦

尹源

黄亢

黄鉴

杨蟠

颜太初

△穆修

穆修字伯长郓州人幼嗜学不事章句 【按东都事畧云修师事陈搏而传其易史传不载谨附识】 真宗东封诏举齐鲁经行之士修

预选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负才与众龃龉通判忌之使人诬告其罪贬池州中道亡至京师叩登闻鼓诉冤不报取贬所岁余遇赦得

释迎母居京师久之补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明道中卒修性刚介好论斥时病诋诮权贵人欲与交结往往拒之张知白守亳亳有豪士作佛

庙成知白使人召修作记记成不书士名士以白金五百遗修为寿且求载名于记修投金庭下趣装去郡士谢之终不受且曰吾宁餬口为旅

人终不以匪人污吾文也宰相欲识修且将用为学官修终不往见 【按东都事畧云初丁谓与修有布衣旧修每轻之谓既显而修尚未仕

相遇于汉上一揖而去谓衔之真宗尝问侍臣穆修有文公卿何以不荐谓对云修行不逮文乃巳史传不载谨附识】 母卒自负榇以葬自五

代文敝宋初柳开始为古文其后杨亿刘筠尚声偶之辞学者靡然从之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修虽穷死然一时士大

夫称能文者必曰穆参军庆厯中祖无择访得所著诗书序记志等数十首集为三卷

△石延年

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晋以幽州遗契丹其祖举族南走家于宋城延年为人跌宕任气节读书通大畧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

累举进士不中真宗录二举进士以为三班奉职延年耻不就张知白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延年不得巳就命后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

太祝知金乡县有治名以荐通判干宁军徙永静军还为大理评事馆阁校勘历光禄大理寺丞上书章献太后请还政天子太后崩范讽欲引

延年延年力止之后讽败延年坐与讽善落职通判海州久之为秘阁校理迁太子中允同判登闻鼓院尝上言天下不识战三十余年请为二

边之备不报及元昊反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命往河东籍乡兵得十数万时边将遂欲以扞敌延年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

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既不暇教宜募其敢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又尝请募人使唃厮啰及回鹘举兵攻元昊帝嘉纳之

延年喜剧饮尝与刘潜造王氏酒楼对饮终日不交一言至夕无酒色相揖而去明日都下传王氏酒楼有二仙来饮巳乃知刘石也延年虽酣

放然与人论天下事是非无不当初与天章阁待制吴遵路同使河东及卒遵路言于朝官其一子

刘潜 【李冠】

刘潜 【李冠】

刘潜字仲方曹州定陶人少卓逸有大志好为古文以进士起家为淄州军事推官尝知蓬莱县代还过郓州闻母暴疾亟归母卒潜一恸

遂绝其妻复抚潜大号而死时人伤之曰子死于孝妻死于义同寺以文学称京东者齐州历城有李冠举进士不第得同三礼出身调干宁主

簿卒有东皋集二十卷

△萧贯

萧贯字贯之临江军新喻人俊迈能文尚气槩举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安宿二州迁大子中允直史馆仁宗即位进太常丞同判礼

部历京东转运使时提举捉则刘舜卿善捕盗号刘铁弹恃功为不法前后畏其凶悍莫敢治贯至发之废为民徙江东改知洪州累迁尚书刑

部员外郎坐前使江东失察所部吏受赇降知饶州有抚州司法参军孙齐者初以明法得官以其妻杜氏留里中而绐娶周氏入蜀后周欲诉

于官齐断发誓出杜氏久之又纳倡陈氏挈周所生子之抚州未踰月周氏至齐捽置庶下出伪券曰若佣婢也敢尔邪乃杀其所生子周诉于

州及转运使皆不受人或告之曰得知饶州萧使君者诉之事当白矣周氏以布衣书姓名乞食道士奔告贯抚非所部而贯特为治之更赦犹

编管齐濠州迁兵部员外郎召还将试知制诰未及而卒贯临事敢为不苟合于时初感疾梦绿衣中人召至帝所赋禁中晓寒歌词语清丽人

以比唐李贺

△苏舜钦

苏舜钦字子美参知政事易简之孙父耆有才名尝为工部郎中直集贤院舜钦少慷慨有大志天圣中学者为文多务对偶独舜钦与穆

修好为古文歌诗初以父任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县尉玉清昭应宫灾舜钦时年二十一诣登闻鼓院上疏曰臣观今岁自春徂夏霖雨阴晦未

尝少止农田被菑者几于十九臣以为任用失人政令多过赏罚弗中之所召也天之降灾欲悟陛下而大臣归咎于刑狱之滥陛下听之故肆

赦天下以为禳救如此则是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抵罪而欲以合天意也古者断决滞讼以平水旱不闻用赦故赦下之后阴雨及今前志曰

积阴生阳阳生火灾见焉乘夏之气发泄于玉清宫震雨杂下烈焰四起楼观万迭数刻而尽非慢于火备乃天之垂戒也陛下掌降服减膳避

正寝责躬罪己罢非业之作拯失职之民察辅弼及左右无裨国体者罢之窃弄权威者去之庶几变灾为祜浃日之闲未闻为此而将计工役

以图修复都下之人闻者骇惑聚首横议咸谓非宜今为陛下计莫若求吉士去佞人修德以勤至治使百姓足给而征税宽减则可以谢天意

而安民情矣臣又按五行志贤佞分别官人有叙率由旧章礼重功勋则火得其性若信道不笃或耀虚伪谗夫昌邪胜正则火失其性愿陛下

拱默内省而追革之罢再造之劳述前世之法天下之幸也又上书曰臣覩乙亥诏书戒越职言事播告四方无不惊惑往往窃议恐非出陛下

之意葢陛下即位以来屡诏羣下勤求直言使百僚转对置匦函设直言极谏科今诏书顿异前事岂非大臣壅蔽陛下聪明杜塞忠良之口不

惟亏损朝政实亦自取覆亡之道夫纳善进贤宰相之事蔽君自任未或不亡今谏官御史悉出其门但希旨意即获美官多士盈庭噤不得语

陛下拱默何由尽闻天下之事乎前孔道辅范仲淹刚直不挠正位台谏后虽改他官不忘献纳二臣者非不知缄口数年坐得卿辅葢不敢负

陛下委任之意而皆罹中伤窜谪而去使正臣夺气鲠士咋舌昔晋侯问叔向曰国家之患孰为大对曰大臣持禄而不极谏小臣畏罪而不敢

言下情不能上通此患之大者国家班设爵位列陈豪英固当责其公忠安可教之循默望陛下发德音寝前诏勤于采纳下及刍荛可以常守

隆平保全近辅寻举进士改光禄寺主簿知长垣县迁大理评事监在京店宅务康定中河东地震舜钦诣匦上疏曰臣闻河东地大震裂涌水

坏屋庐城堞损民物几十万历旬不止窃思妖祥之兴神实尸之各以类告未尝妄也岂王者安于逸豫信任近臣而不省政事乎庙堂之上有

非才苟禄窃弄威福而侵上事者乎又岂施设之政有不便民者乎深宫之中有阴教不谨以媚道进者乎臣从远方来不知近事心疑而口不

敢道也孟春之初雷震暴作陛下发明诏许羣臣皆得献言旬月闲颇有言事者其闲岂无切中时病而未闻朝廷举而行之是亦收虚言而不

根实效也臣闻唯诚可以应天唯实可以安民今应天不以诚安民不以实徒布空文增人太息耳将何以谢神灵而救弊乱也臣窃见纪纲隳

败政化阙失其事其众不可槩举谨条大者二事以开一曰正心夫治国如治家治家者先修己修己者先正心心正则神明集而万务理今民

闲传陛下比年燕乐踰节赐子过度燕乐踰节则荡赐子过度则侈荡则政事不亲侈则用度不足臣窃观国史见祖宗日视朝旰昃方罢犹坐

于后苑门有白事者立得召对委曲询访小善必纳今陛下隔日御殿此政事不亲也又府库匮竭民鲜葢藏诛敛科率殆无虚日计度经费二

十倍于祖宗时此用度不足也政事不亲用度不足诚国大忧臣望陛下修巳以御人洗心以鉴物勤听断舍燕安放弃优谐近习之纤人亲近

刚明鲠直之良士因此灾变以思永图则天下幸甚其二曰择贤夫明主劳于求实而逸于任使然盈庭之士不须尽择在择一二辅臣及御史

谏官而巳陛下用人尚未慎择昨王随自吏部侍郎迁门下侍郎平章事超越十资复为上相此乃非常之恩必待非常之才而随虚庸邪谄非

辅相之器降麻之后物论沸腾石中立顷在朝行以诙谐自任士人或有晏集必置席闲听其语言以资笑噱今处之近辅不闻嘉谋物望甚轻

人情所忽葢近臣多非才者陛下左右尚如此天下官吏可知也实恐远人轻笑中国宜即行罢免别选贤才又张观为御史中丞高若讷为司

谏二人者皆登高第颇以文词进而温和软懦无刚鲠敢言之气斯皆执政引拔欲其慎默不敢举扬其私时有所言则必暗相关说旁人窥之

甚可笑也故御史谏官之任臣欲陛下亲择之不令出执政门下台谏官既得其人则近臣不敢为过乃驭下之策也陛下身既勤俭辅弼台谏

又皆得人则天下何忧不治灾异何由而生惟陛下少留意焉范仲淹荐其才召试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舜钦取宰相杜衍女衍与仲淹富弼

在政府多引用一时闻人欲更张庶事御史中丞王拱辰等不便其所为会进奏院祠神舜钦与右班殿直刘巽辄用鬻故纸公钱召妓乐会宾

客拱辰廉得之讽其属鱼周询等劾奏因欲摇动衍事下开封府劾治于是舜钦与巽俱坐自盗除名同时会者皆知名士因缘得罪逐出四方

者十余人世以为过薄而拱辰等方自喜曰吾一举网尽矣舜欲既放废寓于吴中买水石作沧浪亭益读书以歌诗自适善草书每酒酣落笔

争为人所传后二年得湖州长史卒妻杜氏有贤行兄舜元字子翁 【东都事畧作才翁】 为人精悍任气节为歌诗亦豪健尤善草书舜钦

不能及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 【东都事畧云仕至转运使】

△尹源

尹源字子渐洙之兄也少博学强记与洙皆以文学知名洙议论明辨果于有为源自晦不矜饰有所发即过人初以祖荫补三班借职稍

迁殿直举进士为奉礼郎累迁太常博士通判泾州时知沧州刘涣坐专斩部卒降知密州源上书言涣为主将部卒有罪不伏笞辄呼万岁涣

斩之不为过以此谛涣臣恐边兵愈骄轻视主将所系非轻也涣遂获免尝作唐说及叙兵十篇上之赵元昊寇定川堡葛怀敏发泾原兵救之

源是时通判庆州遗怀敏书曰贼举国而来其利不在城堡而兵法有不得而救者宜驻兵瓦亭择利而后动怀敏不听以败范仲淹韩琦荐其

才召试学士院源素不喜赋请以论易赋主赋者方以赋进不悦其言第其文下除知怀州卒

△黄亢

黄亢字清臣建州浦城人母梦星陨于怀掬而吞之遂有娠少奇颖过人年十五以文谒翰林学士章得象得象奇之游钱塘以诗赠处士

林逋逋尤激赏时王随知杭州秦禁西湖为放生池亢作诗数百言以奉士人争传之亢为人野率如不能言然嗜学强记文词奇伟卒乡人类

其文为十二卷号东溪集

△黄鉴

黄鉴字唐卿与亢同乡里少敏慧过人举进士补桂阳监判官为国子监直讲同郡阳亿善其文词延置门下由是知名累迁太常博士为

国史院编修官尝诏馆阁官后苑赏花而鉴特预召国史成擢直集贤院以母老出通判苏州卒

△杨蟠

杨蟠字公济章安人也举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欧阳修称其诗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倡酬居多平生为诗数千篇后知寿州卒

△颜太初

颜太初字醇之徐州彭城人颜子四十七世孙少博学有隽才慷慨好义喜为诗文宣公孔圣佑卒无子除袭封且十年是时有医许希以

针愈仁宗疾拜赐巳西向拜扁鹊曰不敢忘师也帝为封扁鹊神应侯立祠城西太初作许希诗指圣佑事以讽在位又致书参知政事蔡齐齐

为言于帝遂以圣佑弟袭封山东人范讽石延年刘潜之徒喜豪放剧饮后生多慕之太初作东州逸赏诗孔道辅深器之太初中进士后为莒

县尉因事忤转运投劾去久之补阆中主簿时范讽以罪贬同党皆坐斥齐与道辅荐太初上其尝所为诗召武中书言者以为此嘲讥之词遂

改临晋主簿前此有太常博士宋武通判同州与守争事恚死守憾之捃构其子以罪发狂亦死父子寓骨僧舍时守方贵显无敢为直冤太初

因事至同州葬武父子苏舜钦表其事于墓左后移应天府户曹参军南京国子监说书卒著书号洙南子所居在凫绎两山闲号凫绎处士有

集十卷淳曜联英二十卷子复元佑中为中书舍人兼国子祭酒自有传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猜你喜欢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脱脱
  ●卷中·皇甫谧
  麟台故事后序·程俱
  第七十回 贤汲黯直谏救人 老李广失途刎首·蔡东藩
  第六十七回 山墅赌弈寇来不惊 淝水交锋兵多易败·蔡东藩
  第四十一回 白圭讨平郧阳盗 韩雍攻破藤峡·蔡东藩
  溪山馀话·陆深
  卷第二·徐鼒
  卷十二·凌雪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第二十八册 天聪四年五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纪昀
  世家卷第三十八 高丽史三十八·郑麟趾
  靖海纪略卷之四·曹履泰
  吴祯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一止·唐圭璋

      一止字生简,湖州归安人。生于元丰二年(1079)。宣和三年(1121)进士。绍兴初,召试,除秘书省校书郎,历给事中。二十二年(1152),秘阁修撰致仕,进敷文阁待制。绍兴三十年(1160)卒,年八十二。有苕溪集。   洞仙歌   细风轻雾,锁山城

  • 御选历代诗余编纂官·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编纂官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沈辰垣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提督广西学政翰林院编修【臣】阎锡爵翰 林 院 编 修 【臣】 余正健编録人员举       

  • 蜀碧卷三·彭遵泗

    ──起乙酉、止丁亥乙酉順治二年(時賊竊據全蜀)春正月,舉人劉道貞以兵復邛,不克,賊滅其家。初,道貞敗賊於小關山,賊還據邛,至是,道貞謀恢復,命子暌度以兵來爭,賊搜獲道貞妻王氏,環刀械頸,令招其子。王氏大罵不從,賊分其屍,投之城外

  • 卷之八十三·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十二月。丙子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辰皆如之。内起居注○谕军机大臣等、内务府奏、恭备要差。请饬催欠款一摺。明年穆宗毅皇

  • 第八十八卷 文苑 一 五·缪荃孙

    常 州 府 五 清(下)周仪周仪,阳湖人。嘉庆元年举人。大挑选安徽训导,擢陕西山阳县知县。地贫瘠,民间例供官之薪炭棚架,皆罢之。或曰:俗好讼,宜少立威,自见于上官。仪曰:吾老矣,乃复与少年辈争声名耶?江宁邓廷桢见仪啼

  • 五八一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佚名

    五八一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初十日闽浙总督臣杨景素跪奏,为遵旨奏覆事。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十二月初九日奉上谕:前据高晋奏缴

  • 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列书单呈览折·佚名

    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列书单呈览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闽浙总督臣钟音、福建巡抚臣余文仪、福建学政臣汪新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乾隆三十七年十月

  • 黄震传·脱脱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于宝..四年(1256)考中进士,调任吴县县尉。吴县有许多豪势之家,他们告私债则勾结官属之尉,致使吴民多饥冻困苦,甚至死于尉卒之手。黄震到任后,不受理贵家之告,所颁檄文震慑全县。及摄长洲、华亭,皆有

  • 罗喻义传·张廷玉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请假回乡。天启初年返回朝廷,历任谕德,负责经筵讲席。天启六年(1626),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想替魏忠贤建造祠堂,罗喻义惩罚了倡议者,平息了此事

  • 卷之十 缪称训·高诱

    缪称训缪异之论,称物假类,同之神明,以知所贵。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员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裹,洞同覆载而无所碍。碍,挂。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

  • 孟子集注大全卷九·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九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歴山时也仁覆【敷救反】闵下谓之旻天号泣于旻天呼【去

  • 心术上第三十六·管仲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道,不远而难极

  • 卷第十·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三之六已辩因果相对决定。今当正辩果相差别。异熟等果其相云何。颂曰。异熟无记法  有情有记生等流似自因  离系由慧尽若因彼力生  是果名士用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佚名

    宋沙门释僧璩于杨都中兴寺依律撰出(羯磨随事乃有众多且依成文略出要用苦余不尽在于大本凡在大众内欲作羯磨作羯磨者集唱僧今和集欲作何事僧中一人应随答作某羯磨)又唱不来诸比丘说欲(说已唱白羯磨若在戒场上但唱也)。

  • 卷十八·性音

    宗鉴法林卷十八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四世 赵州问南泉。明头合暗头合。泉便下座归方丈。师曰。者老汉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首座曰。莫道和尚无语好。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掌曰。者一掌合是堂头老汉吃。 五祖戒云。正

  •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唐太仆令王冰编注,北宋林亿等奉敕校正。原本为二十四卷,或作十二卷,有宋、元、明、清及近代刊本数十种。《正统道藏》本分作五十卷,收入太玄部。按《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之医家经典,约成书于秦汉之际

  • 烈火金钢·刘流

    刘流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出版。1942年, 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对蒋介石国民党加紧了政治诱降,一方面回师后方,集中主力,从5月1日开始,向冀中军民进行灭绝人性的“大扫荡”,斗争异常激烈和残酷。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八

  • 象头精舍经·佚名

    一卷,隋毗尼多流支译。佛在伽耶山文殊师利问佛菩提之义,后向诸天子说大乘法。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伽耶山顶经,大乘伽耶山顶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