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四

城郭类

五言古

晩登三山还望京邑    【齐】谢 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滛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登城北望        【梁】简文帝

登楼传昔赋出蓟表前闻灞陵忽回首河堤徒望军兹焉聊廻眺极目杳难分一水斜开岸防城遥共云

登石头城        【梁】何 逊

关城乃形势地险差非一马岭逐纡回犬牙傍隆窣百雉极襟带亿庾兼量出至理归无为善守竟何恤眺听穷耳目逺近备幽悉扰扰见行人晖晖视落日连樯入

廻浦飞盖交长术天暮逺山青潮去遥沙出薄宦恧师表属辞惭愈疾愿乗觳?牛还隐防茏室

秋日登广州城南楼    【陈】江 总

秋城韵晩笛危榭引清风逺气疑埋劒惊禽似避弓海树一边出山云四面通野火初烟细新月半轮空塞外离羣客顔鬓早如蓬徒懐建邺水复想洛阳宫不及孤飞鴈独在上林中

游龙首城        【陈】张正见

关外山川阔城隅尘雾浮白云凝絶岭沧波间断洲四面观长薄千里眺平丘河津无桂树樽酒自淹留

新霁登周王城      【宋】梅尧臣

行行古城头歴览古城下水鸟傍人烟河流隔桑柘秋山豁晴翠野老亲时稼民讼今已稀闲登厌官舍

七言古【附长短句】

城南          【宋】孔平仲

密州三月犹有寒地平更在大海上昨朝雨止气巳晴今日繁隂北风壮城南蹙水傍城流防处垂杨系小舟传闻寂寂无车马红杏夭桃各自稠

邓州城楼        【宋】陈与义

邓州城楼高百尺楚岫秦云不相隔傍城积水晩更明照见纶巾倚楼客李白上天不可呼隂晴变化还须臾独抚危防咏奇句满楼风月不枝梧

高邮城         【元】揭傒斯

高邮城城何长城上种麦城下种桑昔日铁不如今为耕种塲但愿千万年尽四海外为封疆桑隂隂麦茫茫终古不用城与隍

五言律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润州城        【唐】丘 为

天末江城晩登临客望迷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霓鸟与孤帆逺烟和独树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江城晩眺        【唐】张 祜

重槛构云端江城四郁盘河流出郭静山色对楼寒浪草侵天白霜林映日丹悠然此江思树杪防樯竿

登杭州城        【唐】郑 谷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沙鸟晴飞逺渔人夜唱闲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夏日晩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

【宋】梅尧臣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独携幽客歩闲阅老农耕宝气无人发隂虫入夜鸣余非避喧者坐爱逺风清

再至都城        【宋】晁冲之

峥嵘花蕚西清晓望犹迷御路红尘合宫槐碧瓦齐夹城知辇过复道觉香低中使传宣入千门避马蹄

郭外          【明】薛 蕙

郭外平芜迥谿边小径斜客行迷野竹莺语隔林花多景毎难遇孤游还自嗟佳期竟何许脉脉向春华

七言律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唐】刘长卿

山城迢递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江田漠漠全吴地野树苍苍故蒋州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河隂新城        【唐】雍 陶

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气色全五里似云根不动一重如月晕长圆河流暗与沟池合山色遥将埤堄连自有此来当汴口武牢何用锁风烟

高邮城晓望       【元】萨都拉

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望中灯火明还灭天际星河澹欲无隔水人家暗杨栁带霜鳬鴈起菰蒲短衣匹马非吾事拟向烟波觅钓徒

郡城晩望览临武堂故基  【元】张 翥

全晋山川气象开满城烟树拥楼台土风旧有尧时俗人物今无楚国材千嶂晩云原上合两河秋色鴈边来昔贤胜赏空陈迹落日登临画角哀

五言絶句

圣明朝         【唐】张仲素

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宫花将御栁先发凤凰城

城上          【唐】白居易

城上咚咚鼓朝衙复晩衙为君慵不出落尽绕城花

七言絶句

同王员外陇城絶句    【唐】钱 起

三军版筑脱金刀黎庶翻惭将士劳不忆新城连嶂起惟惊画角入云高

安仁巷口望仙人城    【唐】顾 况

楼台采翠逺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北郭          【宋】文 同

绕树垂萝防曲堤暖烟深处乱禽啼何人来此共携酒可惜拒霜花一谿

泗州东城晩望      【宋】秦 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过浦城         【元】萨都拉

人家鸡犬隔烟岚城郭防茫见塔尖一片轻云笼马首熟梅时节雨纎纎

泊皖城三日怀白下故人  【明】宋 珏

城依碎石岸依沙行遍城南乏酒家日暮客愁如白下芦花风起似杨花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五十三·彭定求
  今传是楼诗话 五·王揖唐
  第二章 夫妻翫赏·屠隆
  第二折·佚名
  张子友·隋树森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臧懋循
  二集卷八十八·乾隆
  卷五·韦庄
  卷三十三·陆游
  巻十一·刘履
  卷七十六·陈焯
  卷十四·佚名
  卷四十四·陈廷敬
  卷六·施元之
  《洛神赋》原文·曹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九·徐世昌

    旺都特那木济勒旺都特那木济勒,字衡斋,蒙古旗人。喀喇沁札萨克郡王。有《如许斋诗稿》。观水傍岸携筇独步行,秋来一色碧澄清。无情水与人情似,随处翻波随处平。风雨图雨气浓遮万岭巅,苍茫树拥远村边。渔翁

  • 诗女史叙·田艺蘅

    钱塘田艺蘅 撰夫天地奠居则玄黄宣色阴阳相匹则律吕谐声故文章昭于俯仰之观音调和于清浊之配讵由强作寔出自然造物如斯人事可测矣远稽太古近阅明时乾坤异成男女适敌虽内外各正职有攸司而言德交修材无偏废弃男子之以文

  • 卷四百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二·脱脱

        赵方 贾涉 扈再兴 孟宗政 张威   赵方,字彦直,衡山人。父棠,少从胡宏学,慷慨有大志。尝见张浚于督府,浚雅敬其才,欲以右选官之,棠不为屈。累以策言兵事,浚奇之,命子栻与棠交,方遂从栻学。   淳熙八年举进士,

  • 越绝卷第十五·袁康

      越绝篇叙外传记第十九   维先古九头之世,蒙水之际,兴败有数,承三继五。故曰众者传目,多者信德。自此之时,天下大服。三皇以后,以一治人。至于三王,争心生,兵革越,作肉刑。五胥因悉挟方气,历天汉。孔子感精,知后有疆秦丧其

  • 提要·欧大任

      臣等謹案百越先賢志四卷明歐大任撰大任字楨伯廣東順徳人嘉靖壬戌以嵗貢除江都訓導遷光州學正又遷國子博士官至南京户部郎中南方之國越為大自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所敗諸子散處海上各為君長其著者嶺南為南越自東冶至

  • 卷二十七·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七 【起丙午宋明帝泰始二年魏献文帝天安元年尽癸亥齐武帝永明元年魏孝文帝泰和七年】凡十八年 【丙宋泰始二年魏显祖

  •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乙丑年正月初二日,汗率众福晋、八旗诸贝勒、福晋、蒙古诸贝勒、福晋、众汉官及官员之妻,至太子河冰上,玩赏踢球之戏。诸贝勒率随侍人等玩球二次之後,汗与众福晋坐於冰之中间,命於二边等距离

  • 晋纪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年(乙酉、385)·司马光

    晋纪二十八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 [1]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1]春季,正月,前秦王苻坚祭祀太庙,宴请群臣。当时长安正值饥荒,人相残食,众将领回家以后,都把吃进去的肉吐出来

  • 卷二十四·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谥纪彚编卷二十四明 郭良翰 撰议论丘文庄公濬衍义补曰臣谨按先正有言国家所以驭臣下者不过祸福荣辱而已为善者生享其福死受其荣不善者生遇其祸死蒙其辱天下虽欲不治安不可得也如有不令之臣生则盗其禄

  • 卷三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七>天子五門路門【一名畢門】 應門   皋門雉門   庫門諸侯三門周禮閽人掌守王宫之中門之禁【鄭司農曰王有五門外

  • 第十四章 41·辜鸿铭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辜讲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有一次在城门口过夜。看门人看到他问:“您从哪儿来,先生?”仲由(子路)回答:“我从孔子家来。”另一个说:“噢!难道

  • 晏婴论和与同(昭公二十年)·佚名

    ——和是万物人事的最高境界 【原文】 侯至自田(1),晏子待于遄台②,子犹驰而造焉③。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④,以烹鱼肉,燀执以

  • 卷三·佚名

    尔时世尊,告普勇菩萨言:汝今谛听我念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前。值遇十二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宝上我於尔时修勇施行。即以饮食衣服殊妙庄严珍宝璎珞及诸华鬘涂香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皆与我授阿耨多罗

  • 卷十三(法眼宗)·佚名

    教外别传卷十三(法眼宗)南岳下八世清凉文益禅师(罗汉琛法嗣)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余杭鲁氏子。抵福州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地藏问。此行何

  • 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卷上·佚名

    大唐北天竺国三藏阿质达霰译敬礼一切佛复次诸菩萨。尔时会中无量俱胝明仙之所围绕。摩醯首罗天王大部多主。从座而起头面著地。前礼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足。作是言菩萨唯愿演说大威力者。不空无碍教令诸。无比力勇健者。

  •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佚名

    太上洞神洞渊神呪治病口章,撰人不详。盖为唐代洞渊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道士上口章召神役鬼,为人治病之仪法。内称人之有病灾,皆因凶神恶鬼灾星作祟, 神将吏兵星神治之。召神之法有发炉,出吏兵、

  • 江苏省通志稿古迹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古迹志。尹志古迹古都邑入舆地,按苏省地域自春秋以来,宫苑之类,已有旧迹,孙吴东晋而后,更难指数,今拟立古迹志。凡历代京都宫殿苑省府廨陵墓之属及郡县镇戍故城垒等,见正史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