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管窥卷十一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

定公

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防于京师

元年无首月者以内外无君故谷梁谓昭无正终定无正始不言即位丧在外也然昭无正终固不待言定无正始非无始也六月戊辰公即位乃春秋之正其始也于正月尚未立君安得有即位不因丧在外而不言也执宋仲防称人者以诸侯大夫而擅执人于天子之侧又不归于天子故称人以示贬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戊辰公即位

丧未至而君先定既殡然后即位故越六日也凡君初即位不书逾年改元即位乃书今定公初即位何以书以昭公薨在去年公立而不改元书即位是旷年无君矣故书日书即位以志有君家氏谓定公簒君之子受位于贼书即位从桓宣之例非也昭既失国其子自不能有国公子宋为襄公之子昭公之弟实其次当立者子家子曰君立君则有卿士大夫与守龟在公子宋既为卿士卜筮所从立焉谁曰不宜当国乱无主之时在公子亦不得髙谈揖让置宗社于度外凡属臣子正宜共戴新君以扶危定倾而谓公非先君所命不得立先君既失国而不得有命鲁将遂无君乎谓受之意如不可此非受之于意如也乃卿大夫之所共谋而立者君必待去意如而后即位则终无即位之日矣晋栾书中行偃之弑厉公迎周子不闻以晋悼为簒而受位于贼宁独于定公比诸簒立之桓宣乎此皆刻求于人不达时宜之论非圣人意也胡氏谓昭公于癸亥丧至定之即位在戊辰为意如所制不得以时定非谓正棺乎两楹之间不知丧及坏隤公子宋先入羣臣已奉公子宋矣不于即位日始定君也夫吉凶不同日未闻丧以是日至君即于是日即位之礼如晋大夫之迎悼公庚午盟而入至辛巳朝于武公乙酉始即位于朝未尝于入国之日遂即位也胡氏又引周书顾命以成王之崩在乙丑即于是日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宅忧为天下主不待崇朝而后定不知翼室之延为居忧主非即位也康王即位自在癸酉越成王崩已九日又何嫌于定之即位越防六日乎盖定之即位在戊辰定之为防主固在癸亥丧至时也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九月大雩

立焬宫

冬十月陨霜杀菽

二年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两观者雉门外之左右阙也门与观并灾而书及者嫌于独灾观也公谷皆谓不言雉门灾及两观以灾自观始不以微及大若然后书新作雉门及两观岂亦作自观始而不以微及大乎

秋楚人伐呉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夏四月

秋葬邾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呉卒

三月公防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防沈以沈子嘉归杀之五月公及诸侯盟于臯鼬杞伯成卒于防

重言诸侯者以刘子之不与盟非止有事间之也再言公者以盟与防各地非止王官不与盟也按首止葵丘之盟以王世子宰周公不与盟故重言诸侯不因有事间之与否也马陵戏亳城北之盟以无事间之故不重言诸侯祝柯重丘之盟以有事间之故重言诸侯柯陵平丘之盟以王官与盟故不重言诸侯不专因无事间之也臯鼬之盟王官不与而地又各殊若再防然故又称公及诸侯非重丘之仅异地比也书法虽不一而义例固井井寻绎经文而自得谷梁谓后而再防公志于后防也程子曰公以不获见于晋故因防而求盟此盟公意也故书及按召陵之役经文明列公防未尝言后何谓后而再防公志于后防耶公既与防十八国之君大夫复盟何用再求盖及者内及外之词非汲汲也缘召陵已书防臯鼬之盟不可再言防故称及岂谓出于公意乎

六月葬陈惠公

许迁于容城

秋七月公至自防

侵楚而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而辞之不成其为侵矣故至防而不至侵谓公以得盟为幸危不在侵者非也

刘卷卒

葬悼公

楚人围蔡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葬刘文公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呉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

与楚战者呉也先书蔡侯者以呉子为蔡侯所以也呉能从中国以伐楚故进而称子囊瓦贪而致防故称人

庚辰呉入郢

复外呉者以班处王宫非道也入而不能有其国故不言灭

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夏归粟于蔡

于越入呉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

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防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二月公侵郑

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犂

冬城中城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此仲孙何忌也不言何阙文也公羊谓讥二名非也春秋之书二名多矣即鲁之季孙行父叔孙得臣公孙婴齐皆二名未之或讥何独于何忌讥而改削其名耶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

大雩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九月大雩

冬十月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

公至自侵齐

二月公侵齐

三月公至自侵齐

曹伯露卒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公防晋师于瓦

此晋师救我而公逆防之也不书救者齐已退而晋亦不成其为救也

公至自瓦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葬曹靖公

九月葬陈怀公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从祀先公

左传冬十月顺祀先公而祈焉辛卯禘于僖公是从祀者顺祀也前之跻僖于闵为逆祀则今之顺祀必升闵于僖矣阳虎欲邀福先公故顺祀以祈而又恐获戾僖神是以辛卯又禘僖焉时僖公之庙未毁故得于庙行禘胡氏主蜀人冯山说谓昭公至是始得从祀于太庙非也先公者非一公之谓果昭公始得从祀曷不云从祀昭公而曰从祀先公也谓昭公未得从昭穆而袝祭则季氏必不为公立庙不为公立庙则无主无主而始有主则当云作昭公主无庙而始有庙则当云立昭宫矣今无庙而竟以主祔太庙又不明言昭公而概曰从祀先公之理且称辛卯禘僖公既为昭公从祀于僖何与而又禘焉冯氏所论实于经俱未恊也

盗窃宝玉大弓

盗者微贱之称宝玉大弓国之重器故失得皆书

九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得宝玉大弓

六月葬郑献公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秦伯卒

冬葬秦哀公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

夏公防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

谷梁曰离防不致以地致危之也按例特相防往来称地让事也自参以上则往称地来称防成事也桓之盟唐文之盟谷定之防夹谷盟黄皆特相防即谷梁所谓离防也例以地致何危之之有

晋赵鞅帅师围卫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

书来归者明出于彼志而无勉强之词也齐以莱人刼公而孔子辟之以兵齐命鲁以赋从而孔子责归汶阳田齐欲野享公而孔子以秕稗君辱弃礼名恶止之齐固心折于圣人而不敢以非礼加鲁矣但其归郓讙龟阴田谓齐人谢过而归非也盖齐景有志于复霸蒲隧鄟陵之盟仅从徐郯莒邾小国耳若鲁卫大国固不能致也及卫侯叛晋从齐齐因致禚媚杏于卫以固结之今归郓讙龟阴之田亦所以固结鲁也鲁卫从而齐可复霸故不惜土地之割也若谓虚怀谢过遽彻三邑此非克己复礼之至者未易能之而况景公知礼之可以为国而自谓不能者而谓能剖其疆土以为谢过之实乎然归田实出于齐志而无所勉强故不曰取及归而特书曰来归也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宋乐大心出奔曹

宋公子地出奔陈

冬齐侯卫侯郑游速防于安甫

叔孙州仇如齐

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暨者与也连类之词非有所不得已也胡氏谓仲佗石彄见胁于辰恐未必尔二子为国大臣自非义不可留或廹于放逐讵肯舎国亡家辰虽公之母弟而身且出奔复何权势可以廹胁而二子从之恐后欤此知仲佗石彄实辰之同志辰固知其必从故曰吾以国人出君谁与处也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

及者言以我及彼为内外之分内为王外为客叛固以及为主矣盖奔则情非得已出于人之所自欲叛则非不约而同必有为之首而后有为之从辰为宋公母弟于谊最亲固他人欲叛而辰宜讐之絶之勿与通焉者也今辰既与仲佗石彄出又与诸亡人连结入萧以叛罔顾亲亲之谊则甘为戎首者实在辰而不在他人矣春秋所以于其出奔称暨而叛则称及也

夏四月

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冬及郑平叔还如郑涖盟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

夏葬薛襄公

叔孙州仇帅师堕郈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

秋大雩

冬十月癸亥公防齐侯盟于黄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公至自黄

十有二月公围成公至自围成

师加国内之邑皆不言侵伐而曰围所以存国体也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

书次而不言其所伐不成其为伐也

夏筑蛇渊囿

大搜于比蒲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范中行氏伐赵鞅鞅不得已而奔晋阳曷为书叛乎葢伐之虽在范中行氏而围之者晋君之命也君命围之而鞅敢凭城以拒非叛而何鞅与寅吉射虽罪有轻重而律以叛君之条则固无二也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晋赵鞅归于晋

归者顺辞也以韩魏为之请而晋侯许之归故无难也公羊谓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此言遂为后世跋扈之臣借口按左荀寅范吉射不与围邯郸将作乱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知文子等五人谋欲逐寅吉射言于晋侯而奉公以伐范中行氏寅吉射奔而请复赵鞅曷尝有兴晋阳之甲以伐君侧之恶之事哉此先儒悮听流而不究其事之真妄故也

薛弑其君比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戍来奔卫赵阳出奔宋

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

夏卫北宫结来奔

五月于越败呉于檇李呉子光卒

公防齐侯卫侯于牵

公至自防

秋齐侯宋公防于洮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卫世子蒯聩出奔宋

卫公孟彄出奔郑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大搜于比蒲

邾子来防公

城莒父及霄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

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鲁之郊以祈谷当于建寅之月养牲必在涤三月卜之当在三月前是以既养牲而帝牛有变则改卜稷牛稷牛不吉及吉而又有变则不郊以再养牲复在涤三月必逾郊祀之期故不郊也今己子月而牛死改卜牛而复在涤三月自必逾于寅月之期此不当改卜而改卜礼之所由失也

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

夏五月辛亥郊

非时不郊过时亦不郊今因改卜牛而过时以郊故书以志其失也

壬辰公薨于髙寝

郑罕达帅师伐宋

齐侯卫侯次于渠蒢

书次而不言其故谋救宋而不果也

邾子来奔丧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定姒为哀公妾母不称夫人以子未逾年未加尊于其母故也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九月滕子来防葬

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此与葬敬嬴之不克葬同所谓不克葬者乃就人力言之非谓克葬而不葬也谷梁谓葬既有日不为雨止礼也夫雨而克葬固不为雨止矣雨而不克葬岂舎人力而别有天工乎此泥于王制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之言故也乃者犹难之词言至乎日昃乃能葬也

辛巳葬定姒

谓不称小君不成丧也夫所谓不成丧者谓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袝于姑则谓之不成丧故不曰夫人某氏薨及葬我小君某氏也此春秋之书法非以为嫡庶之辨亦不以不成防为臣子责也

冬城漆

猜你喜欢
  春秋释例卷五·杜预
  卷一百四十·陈祥道
  卷二·蔡清
  第五章 18·辜鸿铭
  卷四十五·乾隆
  制分第二十九·管仲
  卷四·叶梦得
  卷五十·王道焜
  提要·李光坡
  卷十七·吴廷华
  (二十九)朱子之文学·钱穆
  有司彻第十七·佚名
  普贤菩萨·佚名
  北山录序钱唐沈辽·神清
  法 与 佛 学·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灌园·唐圭璋

      赵自号灌园耐得翁,有都城纪胜。   满江红   寿云山章尚书   看尽公卿,都输与、云山居士。肯掉了、龙章金印,归来闾里。云染笔头成五色,山来胸次堆空翠。更结庐、近在白鸥边,弄烟水。   只恐怕,明天子。黄纸唤,先

  • 丘士元·隋树森

    丘士元,生平、里籍均不详。 小令 【中吕】满庭芳 相思 愁山闷海,沉吟暗想,积渐难睚。冷清清无语人何在?瘦损形骸。愁怕到黄昏在侧,最苦是兜上来。咱无奈,相思痛哉!独自静书斋。 【中吕】普天乐 秋夜感怀

  • 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顺帝八·宋濂

        ◎顺帝八   十七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以伯颜秃古思为大司徒。辛卯,命山东分省团结义兵,每州添设判官一员,每县添设主簿一员,专率义兵以事守御,仍命各路达鲁花赤提调,听宣慰使司节制。丙申,监察御史哈剌

  • 卷九正监蒙难纪略·刘若愚

    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公讳安,字允逸,号宁宇,直隶保定府雄县人。万历六年选入皇城内书堂读书,拨司礼监为掌印冯太监保名下,已故秉笔曾任承天监守备太监杜茂照管。杜陕西人,耿介好学。监少之时,读书习,多玩嬉,不勤苦,杜将监坐于凳上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八·陈厚耀

    田齐史田齐世家陈完者陈厉公佗之子厉公者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与佗异母及桓公病蔡人为佗杀桓公及太子免而立佗为厉公厉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扵蔡人数归厉公亦数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厉公杀其父

  •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七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昆虫草木略第二木类 果类 虫鱼类 禽类 兽类木类伏苓曰茯莵其抱根者曰茯神典术云松脂入地千年为茯苓今详茯苓乃松脂所化而云千年未必耳龟防传云茯苓在菟丝之下今详茯苓生山

  • 卷之三十一·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一传第十五翁牛特部总传翁牛特部在古北口外至京师七百六十里东西距三百里南北距百六十里东界阿噜科尔沁西界承德府南界喀喇沁及敖汉北界巴林及克什克腾元太祖弟谔楚因称

  • 台湾兵备手抄·佚名

    台澎各营在职员弁名单镇标中营游击洪金升〔苏桂森〕守备李连枝千总辛省三(己授札付)把总左哨二司翁茂春(授督委)〔于炳新拔〕林雄魁(未督委)右哨头司林品先(授督委)外委左哨张廷辉左哨二司林昌年右哨阮廷珍右哨二司许章隆(三员

  • 卷之三十  否泰錄(明)劉定之 撰·邓士龙

    (否泰錄,明劉定之撰。定之,字主靜,江西永新人。正統元年殿試及第,授編修。後以翰林學土入直文淵閣,參與機務,旋進工部右付郎、禮部左侍郎。卒後贈禮部尚書,諡文安。明史卷一七六有傳。此錄撰於景泰年間定之任右庶子時,所記為英

  •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司马光

    晋纪十九 晋成帝咸康八年(壬寅,公元342年) [1]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己未朔(初一),出现日食。 [2]乙丑,大赦。 [2]乙丑(初七),东晋大赦天下。 [3]豫州刺史庾怿以酒饷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觉其毒,饮犬,犬毙,密奏之。帝曰

  • 中庸集说啓蒙卷上·景星

    此书五大节首章总说二章至十一章说中庸十二章至二十章说费隐小大二十一章至三十二章说天道人道卒章又总说此为明道之书一道字贯始终知仁勇为工夫中庸大学皆成片文字首尾备具然规模却不同大学是言学中庸是言道大学纲目

  • 卷十·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    明 湛若水 撰莊公【惠王七年】二十有四年【齊桓十六年晉献七年衛惠三十年蔡穆五年鄭文三年曹僖公赤元年陳宣二十三年杞惠三年宋桓十二年秦宣六年楚成二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正傳曰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三(本)·智周

    沙门知周撰疏。世亲即通等者。按彼论第二云。一切种子复有六义。刹那灭者。谓二种子皆无间定灭坏故。所以者何。不应常法为种子体。以一切时其性如本无差别故 释曰。二种子者谓内外种 言俱有者。谓非过.未亦非相离得

  • 卷第二·佚名

    续藏经 正源略集 清 际源.了贞辑 达珍编 正源略集卷第二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南岳下三十四世 磬山天隐修禅师法嗣(五人) 京口夹山林皋本豫禅师 晚号晦夫。昆山陈氏子。十九。脱

  • 周易衍义·胡震

    十六卷,元胡震著。其书将成,胡震去世,由其子胡光大纂集而成。排列次序为乾、坤二卦卦辞下接以《彖传》,继以释《彖》的《文言》,后为《大象》,再次是爻辞,接以《小象》,继为释爻的《文言》,又置《杂卦》于《序卦》之

  • 大华严经略策·澄观

    简称《华严略策》。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一卷。分四十二条概述“八十华严”的经名、流传和翻译情况,及各会、处、品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华严宗的主要教义。每条均以四字为题,其下以问答形式展开。此书被认为是澄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