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志第十三·礼五

    ◎礼五

  ○上尊谥

  天会三年六月,谙班勃极烈杲等表请追册先大圣皇帝。十二月二十五日,奉玉册、玉宝,恭上尊谥曰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天会十三年三月七日,遣摄太尉皇叔祖大司空昱奉玉册、玉宝,上尊谥曰文烈皇帝,庙号太宗。九月,追谥皇考曰景宣皇帝,庙号徽宗。

  十四年八月庚戌,文武百僚、太师宗磐等上议曰:“国家肇造区夏,四征弗庭,太祖武元皇帝受命拨乱,光启大业。太宗文烈皇帝继志卒伐,奋张皇威。原其积德累功,所由来者远矣!且礼多为贵,固前籍之美谈;德厚流光,实本朝之先务。伏惟皇九代祖,廓君人之量,挺御世之姿。虞舜生冯,迁于负夏,太王避狄,邑此岐山,圣姥来归,天原肇发。皇八代祖、皇七代祖,承家袭庆,裕后垂芳,不求赫赫之名,终大振振之族。皇六代祖,徒居得吉,播种是勤,去暴露获栋宇之安,释负载兴车舆之利。皇五代祖孛堇,雄姿迈世,美略齐时。成百里日辟之功,戎车既饰;着五教在宽之训,人纪肇修。皇高祖太师,质自天成,德为民望,兼精骑射,往无不摧,始置官师,归者益众。皇曾祖太师,威灵震远,机警绝人,雅善运筹,未尝衿甲,临敌愈奋,应变若神。皇曾叔祖太师,机独运心,公无私物,四方耸动,诸部归怀,德威两隆,风俗大定。皇伯祖太师,友于尽爱,国尔惟忠,谋必罔愆,举无不济。累代祖妣,妇道警戒,王业艰难,俱殚内助之劳,实着始基之渐。是宜采群臣之佥议,酌故事以遵行,款帝于郊,称天以诔。谨按谥法,布义行刚曰‘景’,主义行德曰‘元’,保民耆艾曰‘明’,温柔圣善曰‘懿’,请上皇九代祖尊谥曰景元皇帝,庙号始祖,妣曰明懿皇后。中和纯备曰‘德’,道德纯一曰‘思’,请上皇八代祖尊谥曰德皇帝,妣曰思皇后。好和不争曰‘安’,好廉自克曰‘节’,请上皇七代祖尊谥曰安皇帝,妣曰节皇后。安民治古曰‘定’,明德有劳曰‘昭’,尊贤让善曰‘恭’,柔德好众曰‘靖’,请上皇六代祖尊谥曰定昭皇帝,庙号献祖,妣曰恭靖皇后。爱民立政曰‘成’,辟土有德曰‘襄’,强毅执正曰‘威’,慈仁和民曰‘顺’,请上皇五代祖孛堇尊谥曰成襄皇帝,庙号昭祖,妣曰威顺皇后。爱民好与曰‘惠’,辟土兼国曰‘桓’,明德有劳曰‘昭’,执心决断曰‘肃’,请上皇高祖太师尊谥曰惠桓皇帝,庙号景祖,妣曰昭肃皇后。大而化之曰‘圣’,刚德克就曰‘肃’,思虑深远曰‘翼’,一德不懈曰‘简’,请上皇曾祖太师尊谥曰圣肃皇帝,庙号世祖,妣曰翼简皇后。申情见貌曰‘穆’,博闻多能曰‘宪’,柔德好众曰‘静’,圣善周闻曰‘宣’,请上皇曾叔祖太师尊谥曰穆宪皇帝,庙号肃宗,妣曰静宣皇后。慈爱忘劳曰‘孝’,执事有制曰‘平’,清白守节曰‘贞’,爱民好与曰‘惠’,请上皇曾叔祖太师尊谥曰孝平皇帝,庙号穆宗,妣曰贞惠皇后。爱民长悌曰‘恭’,一德不懈曰‘简’,夙夜共事曰‘敬’,小心畏忌曰‘僖’,请上皇伯祖太师尊谥曰恭简皇帝,庙号康宗、妣曰敬僖皇后。仍请以始祖景元皇帝、景祖惠桓皇帝、世祖圣肃皇帝、太祖武元皇帝、太宗文烈皇帝为永永不祧之庙。须庙室告成,涓日备物,奉上宝册,藏于天府,施之罔极。”丙辰,奉上九代祖妣尊谥庙号,是日百僚上表称贺。

  皇统五年,增上太祖尊谥,礼官议:“自古辨祀,以南北郊、太社、太稷、太庙为序。若太庙神主造毕,即合题尊谥,择日奉安,恐在郊社之前于礼未伦。候筑郊兆毕,择日奏告昊天上帝、皇地祇,次奉安社稷神主及奏告,其次恭造太庙神主,题号奉安入室,以此为序。元奉敕旨,候到上京行礼,不见元奏目内,有无指定候修建太庙奉安神主以后行礼,或只于庆元宫奉上谥号。若候奉安太庙神主礼毕,方奉上谥号册宝,即百官并合法服,兼于皇帝所御殿合立黄麾仗及殿中省细仗,太庙殿前亦合立黄麾仗,其册宝在路亦合量设仪仗。若太庙未奉安,只于庆元宫上册宝,即行事及立班官并用常服,及依例量用大小旗、甲骑、门仗官,供奉官引从册宝彩服。若奉安后发册,即御服通天冠、绛纱袍。若只就庆元宫,即幞头红袍。并庆元官上册宝,即将来题太庙本室神主,便可用新谥。若于太庙先奉安神主,即先题旧谥。及至就本室上册宝,又须改题新谥。有两节不同。五月九日拟奏告于太庙,上册宝,窃虑法物乐舞难办,只于庆元宫上册宝。”从之。

  十月三日,奉上尊谥册宝仪:前期,有司供张辰居殿神御床案。少府监、钩盾署设燎薪于殿庭西南,掘坎于其侧。仪鸾司设小次于辰居殿下东厢,又设册宝幄殿于景辉门外东仗舍。殿前司、宜徽院量差甲骑、大小旗鼓、门仗官、香舆,自制造册宝所迎奉册宝,奉安于幄殿,行事官、制造官皆骑马引从,门下中书侍郎在前,侍中中书令在后,大礼使又在其后,举舁奉册宝官、制造官分左右夹侍,以北为上,皆给人从锦帽衫带。是日未明,翰林使、大官令丞铺设香案酒果、供具牲体膳羞于神御前,仪鸾司设皇帝拜褥四:一在阼阶上,面西;一在香案南,面北;一在殿上东栏子内,面西;一在燎薪之东,面西。设黄道,自小次至阼阶褥位。质明,有司备常行仪仗,驾头扇筤,常朝官常服骑马执鞭前导,以北为上,造册宝官,排办管勾官常服,于庆元宫门外立班,迎驾再拜。皇帝自宫中服靴袍、御马,至景晖门外下马,步入小次。少顷,御史台催班,大礼使、行事官自幄殿奉册宝入正门,置于辰居殿西阶下。大礼使归押班位,阁门使奏:“班齐。”太常卿奏:“请皇帝行奉上册宝之礼。”宣徽使、太常卿分引前导,皇帝由黄道升阼阶上面西褥位立,赞:“请再拜”,閤门使胪传,在位官皆再拜。乃引皇帝由殿上正门入殿,于香案前褥位再拜,上香,又再拜,退稍东于栏子内面西褥位立定。仪鸾司彻香案前拜褥,设册宝褥位于香案南,举册、舁册官取册匣于床,对捧由西阶升,中书侍郎分左右前导。奉册中书令、读册中书令并后从,候于褥位。置定,奉册中书令于褥位南再拜,退就殿阶上西南柱外,面东立。读册官、中书令稍前,再拜。舁册官取匣盖下,置于西阶下册床。举册官对举册,读册官中书令一拜起,跪,搢笏,读册文曰:“孝孙嗣皇帝臣某,谨拜手稽首奉玉册玉宝,恭上尊谥曰应乾兴运昭德定功睿神庄孝仁明大圣武元皇帝。”读册毕,就拜,兴,又再拜,退立于奉册中书令之次。奉册官进,与中书侍郎率举册、舁册官奉册匣由西阶下,引从如上仪,复置于册床。置定,举宝官以宝盝进,至侍中读毕,由西阶下,复置于床,皆如册匣之仪。有司彻册宝褥位,复设香案南拜褥。宣徽使、太常卿导皇帝进就褥位,再拜,上香、茶、酒,乐作,三酹酒,乐止。太祝读祝文,讫,皇帝再拜,复归阼阶褥位,立定。大礼使升殿,于香案南宣徽使处授福酒台盏,行至皇帝阼阶褥位前,宣徽使赞:“皇帝再拜饮福。”阁门胪传:“赐胙,再拜。”应在位官皆再拜。大礼使跪,以酒盏进授皇帝,乐作,饮讫,又再拜。大礼使受酒盏,复以授宣徽使,讫,由西阶下,归押班位。太祝奉祝版,翰林使酌酒,太官令丞量取牲羞,自西阶下,置于燎薪之上。文武班皆回班向燎所立,礼官赞:“请皇帝就望潦位。”宣徽使取酒盏台于翰林使,以进授皇帝。皇帝酹酒于燎薪之上,执事者举燎,半燎,瘗于坎。宣徽使赞:“皇帝再拜。”阁门喝:“百官皆再拜。”太常卿、宣徽使前导,皇帝归小次,即御座,帘降。太常卿俯伏,兴,跪奏:“太常卿臣某言,礼毕。”百官皆卷班西出。大礼使以下奉册宝床,纳于庆元宫收掌去处。皇帝进膳于别殿,侍食官取旨,有司转仗由来路,皇帝便服还内,教坊作乐前导。次日,大礼使率百官称贺。

  是岁闰十一月,增上祖宗尊谥,始祖景元皇帝曰懿宪景元皇帝,德皇帝曰渊穆玄德皇帝,安皇帝曰和靖庆安皇帝,献祖定昭皇帝曰纯烈定昭皇帝,昭祖成襄皇帝曰武惠成襄皇帝,景祖惠桓皇帝曰英烈惠桓皇帝,世祖圣肃皇帝曰神武圣肃皇帝,肃宗穆宪皇帝曰明睿穆宪皇帝,穆宗孝平皇帝曰章顺孝平皇帝,康宗恭简皇帝曰献敏恭简皇帝,太宗文烈皇帝曰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徽宗景宣皇帝曰允恭克让孝德玄功佑圣景宣皇帝,已上庙号如故。十二月一日,奏告如仪。

  大定三年,增上睿宗尊谥。先是,元年十一月十六日,追册皇考曰简肃皇帝,庙号睿宗,皇妣蒲察氏钦慈皇后,皇妣李氏贞懿皇后。二年八月一日,有司奏:“祖宗谥号或十六字,或十四字,或十二字,即今睿宗皇帝更合增上尊谥,于升祔前奉册宝。”制可。十七日,左平章元宜等奏请增上尊谥曰睿宗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有司奏:“睿宗皇帝未经升祔,合无于衍庆宫圣武殿设神御床案?”奉旨崇圣阁借设正位。又奏:“皇帝亲授册宝,太尉行事。”制可。

  九月二十二日,奏告太庙。二十八日,大安殿置大乐,阅习。前一日,自衍庆宫奉迎册宝,于大安殿安置。

  授册日未明三刻,有司各勒所部,整肃仪卫,群臣集于殿门,行事官各法服,陪位官公服。皇帝自宫中常服乘舆,侍卫如仪,赴大安殿后更衣幄次。御史台催班,通事舍人引太尉及群臣就位。侍中跪奏:“中严。”少顷,又跪奏:“外办。”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出。太常卿跪奏称:“太常卿臣某言,请皇帝行奉上册宝之礼。”奏讫,俯伏,兴。宣徽使分左右前导,皇帝步诣册宝幄次。将至幄次,登歌乐作,至幄次前北向,宣微使赞:“请皇帝再拜。”典仪赞:“在位官再拜。”拜讫,奏:“请皇帝搢圭。”三上香,讫,执圭。奏:“请皇帝再拜。”典仪赞:“在位官再拜。”讫,各分班东西序立。奏:“请皇帝诣稍东褥位。”乐止。中书令、中书侍郎奉引册,侍中、门下侍郎奉引宝,行,登歌乐作。宣徽使赞导皇帝随册宝降自西阶,登歌乐止,宫县乐作,至大安殿下当中褥位。中书令、侍中奉册宝于皇帝褥位之西,乐止。宣徽使奏:“请皇帝再拜。”典仪赞:“在位官皆再拜。”拜讫,中书令搢笏,奉册匣,宫县乐作,至皇帝褥位前,俯伏,跪,奉置讫,执笏,俯伏,兴,退稍西立,东向。太常博士引太尉至褥位,北向立。宣徽使奏:“请皇帝搢圭。”跪捧册匣授太尉,太尉搢笏,跪受讫,执笏,少东立,宣徽使奏:“请执圭。”俯伏,兴。舁册官捧册匣,中书侍郎奉册匣置于册床,乐止。侍中搢笏,奉宝盝,宫县乐作,至皇帝褥位前,俯伏,跪,奉置讫,执笏,俯伏,兴,退稍西立,东向。太常博士引太尉至褥位,北向立。宣徽使奏:“皇帝搢圭。”跪捧宝盝授太尉,太尉搢笏,跪,受讫,执笏,少东立。宣徽使奏:“请执圭。”俯伏,兴。舁宝官捧宝盝,门下侍郎奉置于宝床,乐止。宣徽使奏:“皇帝再拜。”典仪赞:“在位官再拜。”皇帝南向立,宫县乐作。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册宝出,主节者持节前导,册床在前,宝床次之,乐止。中书门下侍郎各导于册宝之前,太尉居其后,至大安门外,太尉以次跪奉册宝于玉辂中,中书侍郎于辂旁夹侍,所司迎卫如式。太尉奉册宝讫,步出通天门外,革车用本品卤簿,导从如仪,鼓吹不振作。俟册宝出大安门,太常卿跪奏称:“太常卿臣某言,礼毕。”奏讫,俯伏,兴,前导皇帝升自东阶,登歌乐作,还大安殿后幄次,乐止。侍中跪奏:“解严。”乘舆还内,侍卫如来仪。

  十月一日,摄太尉特进平章政事兼太子太师定国公臣完颜宗宪率百官赴衍庆宫行礼。前一日,设册宝幄次于圣武殿门外,西向。其日质明,太常寺官率所属,于圣武殿设神御床案,宣徽院排备茶酒果、时馔、茶食、香花等,并如太祖皇帝忌辰供备之数。大乐署设登歌之乐于殿上前楹间稍南,北向。迎卫册宝至衍庆宫门外,中书门下侍郎各奉册宝降币,各置于床。太尉至门外降车,率中书令以下导从,赴圣武殿门外幄次,奉安如式。其仪仗兵士并退。次引文武百官各服其服,以次就位。大乐令率工人就位,礼直官亦先就位。应执事者并先入殿庭北向立,礼直官赞:“再拜。”讫,升殿。次引太尉就东阶下褥位西向立,礼直官赞:“拜。”在位官俱再拜。礼直官曰:“有司谨具,请行事。”礼直官赞:“拜。”在位官俱再拜,讫,引太尉诣罍洗盥手,升殿,诣神座前,搢笏,跪,三上香,乐作,奠茶、奠酒,讫,执笏,俯伏,兴,乐止。太尉再拜,讫,还位少立。次引太尉出,率中书门下侍郎等,奉册宝床入自殿门,中书令侍中等并导从,登歌乐作,册宝床至殿庭,列于西阶之下,承以席褥,乐止。太尉以下各就面北褥位立定,礼直官赞:“拜。”在位官俱再拜,讫,太尉率中书令侍郎奉册匣升殿,登歌乐作,至殿上,册匣置于食案之前,仍设褥位,乐止。次引太尉诣神位前,俯伏,跪,称:“摄太尉臣某言,谨上加尊谥册,宝。”奏讫,俯伏,兴,稍西立。次引中书令立于册匣南,举册官举册,中书令俯伏,跪读册,讫,俯伏,兴。中书令奉册匣降自西阶,置于床,登歌乐作,置讫,乐止。次引侍中门下侍郎奉宝盝升殿,乐作,置于食案之前。仍设褥位,乐止。举宝官举宝盝,侍中俯伏,跪读宝,讫,俯伏,兴。侍中奉宝盝降自西阶,置于床,登歌乐作,置讫,乐止。太尉诣殿门外褥位,再拜,讫,太尉而下俱降阶,以次就位。礼直官赞:“拜。”在位官皆再拜,讫,以次出。寺官、署官率拱卫直,舁册宝床置于册宝殿,各退。次日,百官称贺如常仪。

  大定十九年,奉上孝成皇帝谥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诏曰:“前君乃太祖之长孙,受太宗之遗命,嗣膺神器,十有五年。垂拱仰成,委任勋戚,废齐国以省徭赋,柔宋人而息兵戈,世格泰和,俗跻仁寿,混车书于南北,一尉候于东西。晚虽淫刑,几于恣意,冤施弟后,戮及良工,虐不及民,事犹可谏,过之至此,古或有焉。右丞相岐国王亮不务弼谐,反行篡弑,妄加黜废,抑损徽称。远近伤嗟,神人愤怒,天方悔祸,朕乃继兴,受天下之乐推,居域中之有大。将拨乱而反正,务在革非。期事亡以如存,聿思尽礼。宜上谥号曰闵宗武灵皇帝。”十八年,有司言:“本朝祖宗尊谥或十八字,或十四字,或十二字,或四字。今拟增上闵宗尊谥曰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仍加谥悼皇后曰悼平皇后。”又言:“大定三年追尊睿宗皇帝礼仪,大安殿前立黄麾仗一千人,应天门外行仗二千人,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随册宝降自西阶,搢圭,跪,捧册宝授太尉。今拟大安殿行礼,及依唐、周典故,降阶捧册宝授太尉。所有冠冕仪仗拟依已行礼例。”上命仪仗人数约量减之,余略同前仪。明年四月十日,奉上册宝,升祔太庙。二十六年,敕再议闵宗庙号,礼官拟上“襄、威、敬、定、桓、烈、熙”七字,奉旨用“熙”字,乃以明年四月一日,遣官奏告太庙及闵宗本室,易新庙号。

  大定二十九年四月乙丑,谥大行皇帝曰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五月丙午,以祔庙礼成,大赦。大定二十九年五月甲午,上皇考尊谥曰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庙号显宗。大定元年二月丁卯,谥大行皇帝曰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庙号章宗。正大元年正月戊戌,谥大行皇帝曰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庙号宣宗。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刘昫
  列传第一百三·刘昫
  卷十六 后妃诸王列传第十三·陆游
  第四十七回 战垓下项王被围 歌楚帐虞姬殉节·黄士衡
  ○戴名世之狱·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六十八·佚名
  第二六清单第(第二五号之附件)一一二○三-二·佚名
  二三三 军机大臣奏将三宝解到应毁书籍开单进呈片·佚名
  志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八十·郑麟趾
  东平王元略传·李延寿
  卷二百十三·杨士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赏春·姚茂良

    【女冠子】〔生上〕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空怨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鹧鸪天〕笔底龙蛇走篆虫。胸中豪气贯长虹。五车经史藏心腹。百

  • 叶梦得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梦得(1077-1148)字少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授丹徒尉。崇宁初授婺州教授,召为议礼武选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建炎二年(1128)除户部尚书,三年迁尚书左丞。绍兴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

  • 卷二百十八 列传五·赵尔巽

      ◎诸王四   △太祖诸子三   睿忠亲王多尔衮 豫通亲王多铎子信宣和郡王多尼、信郡王董额、辅国恪僖公察尼、多尼子信郡王鄂紥 费扬果   睿忠亲王多尔衮,太祖第十四子。初封贝勒。天聪二年,太宗伐察哈尔多罗特

  • 卷二百十七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十一月盡其月   十一月戊子朔,詔:「河北飢民流徙京西【一】,令安撫轉運使、提點刑獄司責州縣官多方賑救存撫,察苛擾、昏耄、弛慢不職者以聞。」   己丑,詔濱州劉蒙、處州管師常、閬州雍之笴【二】賈

  •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五·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报功○洪武三十五年七月辛丑上闻奉天征讨将士

  • ○拾明珠相国秘事二则·许指严

    康熙帝性英明而兼果断,故能以冲年亲政,不动声色,诛巨奸鳌拜。于是三十年中,文治武功,经营不遗余力,四方底定,大勋告集,实清代之大有为者。迨春秋既高,尊荣太甚,精爽渐丧,百弊萌生。于是内而庶孽争权,宫廷树敌;外而奸谀弄柄,佥王纷来

  • 儒林宗派卷一·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周至圣孔子圣门弟子顔无繇【字路鲁人】顔回【子渊无繇子】闵损【子骞鲁人】冉耕【伯牛鲁人】冉雍【仲弓鲁人】宰予【子我鲁人】端木赐【子贡卫人】冉求【子有鲁人】仲由【子路卞人】有若【子若鲁人】言偃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四·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 上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京报) 上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京报) 闽督李(鹤年)奏陈台澎等处被风发水大概情形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京报) 闽督李(鹤年)奏委员接署提督篆务片(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二十

  • 提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历代名臣奏议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明永乐十四年杨士奇黄淮等奉勅编自商周迄金元分六十四门名目既繁区分往往失当又如文王周公太公

  • 五四、魏文灭中山考·钱穆

    魏文灭中山,《年表》在十七年,实周威烈王十八年。据《纪年》,是年乃魏文侯三十九年。魏文二十二年始称侯,以二十三年称元年,则是年正魏文称侯始元后之十七年也。中山之伐,当在其时。知者,中山事迹附见于《赵世家》。《史记》

  • 齐纪九 东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0)·司马光

    齐纪九 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庚辰,公元500年) [1]春,正月,元会,帝食后方出;朝贺裁竟,即还殿西序寝,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饥甚。比起就会,匆遽而罢。 [1]春季,正月,按例皇帝在大年初一接见群臣;但是东昏侯直到吃过饭之后方才出来露面

  • 方域一六·徐松

    诸河汴河广济河惠民河金水河白沟河东南诸水汴河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太祖建隆三年六月,宋州上言,宁陵县河溢堤决。诏发宋、(毫)[亳]丁夫四千五百人,分遣使臣护役,命西上合门使郭守文总其事。又发丁夫三千三百人塞汴口

  • 卷100·陈邦瞻

    宁宗嘉定十五年五月,蒙古主铁木真会诸将于可温寨。以西域渐定,始置达鲁花赤于各城监治之。达鲁花赤,犹华言掌印官也。理宗绍定二年十二月,蒙古始定算赋:中原以户,西域以丁,蒙古以牛羊。三年二月,蒙古立十路课税所。初,蒙古太祖

  •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戴德

    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诗世;道者孝悌,说之以义,而观诸体,成之以文德;盖受教者七十有余人。闻之;孰为贤也?”子贡对,辞以不知。文子曰:“吾子学焉,何谓不知也。”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则难,故君子曰:‘知莫

  • 卷十二·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二    元 程端学 撰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陨公羊作霣是公羊作提误也鹢五歴切谷梁作鶂】先石后五者犹书言牛一羊一豕一之意也

  • 卷二十四·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四宋 高闶 撰成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虽上不受於天子而下实继正异乎无所受而自立者矣故书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善问周达曰宣此臣子之私諡也无冰极寒之月而无冰者常燠也洪范传曰豫恒

  • 岁华纪丽谱·费著

    风俗志。元费著撰。一卷。附《笺纸谱》一卷、 《蜀锦谱》一卷。著,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第进士。授国子助教。官至重庆总管。成都自唐始,繁富甲于西南,富贵者优闲,岁时燕集,已成风尚。南宋末因兵燹,市闾凋敝。费著为追述旧

  • 砚山斋杂记·孙炯

    中国书画杂识著作,四卷。清孙炯著。此书杂记书画及印玺砚台眼镜等事,言书画者居泰半。论画部分无甚精旨,论书部分稍有见识,兼作考订。此版本有: 《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