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华传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县人。曾祖李太冲在宗族间声名最著,乡人谚语说:“同辈中没有超过他的。”太宗时,选拔为祠部郎中。

李华少年时就胸怀开阔举止无拘,外表看若坦率,内心谨慎持重,重信诺,常常羡慕汲黯的为人。接连考中进士与宏辞科。天宝十一年,升为监察御史。

宰相杨国忠亲戚处处横行狡诈,李华出巡,坚决揭发审讯,州县敬重。被权贵憎恨,降为右补阙。安禄山反叛,向玄宗上书言讨伐防守之策,都被压下不上报。

玄宗入川,百官散逃,李华之母在邺,想走小道用车载母逃走,被贼兵抓住,授伪职为代理凤阁舍人。贼乱平定,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李华悲伤自己经历危难,不能保全臣节,又不能使母亲安居,想养老送终而母亲又已逝世。于是隐居江南。

上元年间,朝廷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官职召他赴京。李华叹息说“:哪有毁坏节操、危及母亲的人,能承受天子恩宠的呢?”托病不受任命。李岘治理江南时,奏请安排为自己的幕僚,升检校吏部员外郎。苦于风湿病,免除官职,作客隐居于山阳,令子弟致力于农作,安于穷困。晚年遵奉佛学,不多写文章,只是各地官宦人家的家传、墓志及州县的颂德碑文,常常有人带着钱帛去请求,也就勉强答应。大历初年逝世。

当初,李华写成《含元殿赋》,给萧颖士看,颖士说:“此文在《景福殿赋》之上,《鲁灵光殿赋》之下。”李华文辞婉柔华丽,缺少恢宏阳刚之气。而萧颖士文风则刚健爽利挥洒自如,时人认为李华不及萧颖士,但李华自认为超过萧颖士。

因而写了《吊古战场文》,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写成后,假称是篇旧文章,与佛书夹杂在一起放在书架上。另一天,给萧颖士阅读,颖士说好,李华问“:如今谁的文章可以比得上?”萧颖士说“:您精密构思,便能达到。”李华惊讶佩服。

李华喜欢奖掖读书人。被推重者的名声随之而重,如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等,后来成为执政大官。李华遭祸含悔,及至为元德秀、权皋做墓志铭,写《四皓赞》,叙述称赞深切委婉,读者都同情他的心意。

长子李翰、侄儿李观,都有名于世。

李翰登进士第,任卫县县尉。天宝末年,房..、韦陟都举荐他为史官,宰相置之不议。李翰好友张巡守节死于睢阳,有人嫉妒他的功劳,说他投降了叛贼,肃宗尚未知道真象,李翰宣扬张巡建功情状,上表于玄宗,说:“臣听说圣君褒奖死于国难之士,恤养殉国者的遗孤,有的亲推灵车,有的追封食邑,厚待死者以安慰生者,抚恤活着的人以回报死去的人,君王不忘臣子,臣子也不背离君王。自从逆胡作乱,占据洛阳,领幽州、朔州之兵以吞并河南。已故御史中丞、赠扬州大都督张巡,奋发忠义之心,率仓猝集合的军队,坚守雍丘,在心腹要地击溃贼军。及至鲁炅失利于宛、叶,哥舒翰兵败于潼关,安贼才窃取了帝位,奸邪占据了两京,南迫汉、江一带,西逼岐、雍等地,众多将领州县长官,望风出逃,张巡固守孤城毫不退却。贼兵想绕道出张巡之后去骚扰江淮,张巡退兵于睢阳,扼守东南咽喉。自春到冬,大战数十,小战数百,以弱制强,出奇制胜,计谋无穷,消灭贼兵共十余万人,贼兵不敢越过睢阳攻占江淮,江淮得以保全,是张巡的功劳。在孤城粮尽,援兵不到的情况下,还能鼓励病弱之兵奋起,挫敌锋芒,毁敌坚垒,三军杀人而食,明知必死也不背叛。城破被俘,始终无屈从之词,鄙视痛斥凶徒,精忠贯日,即使古代忠烈之士也没有超过他的。

“议事者以张巡杀人而食为罪,以死守城为愚,臣深为痛心。忠君,乃为臣之道;恕道,言执法要合情。张巡守节而死,无亏于忠君之道;杀人而食,并非本意。《春秋》以功掩过,《尚书》赦过宽刑,《易经》则主张止丑扬善,治国者录用有才之人而不究其曾有过失。现在却想追究张巡的罪过,这是废名教、贬气节;不以功掩过,不讲恕论刑,善可以遏抑,恶可以宣扬,有瑕疵的人可录用、有才能的人反遭弃置,这不是奖倡伦常,严明劝诫啊。而且安禄山背叛,大臣将相接连降贼,张巡官不在朝,宴不在座,没有一伍之兵,无朝廷授节之权,只是以奋身殉国的精神,来感召正义之师,这不叫忠吗?

以几千士兵阻挡贼军挫其锋芒,如果没有张巡就没有睢阳,没有睢阳就没有江淮。设若贼依靠江淮的供给,兵员增多,财用积聚,扎根据守,西抗王师,虽然终究要被消灭,但旷日持久是必然的。今陕、鄢一战,贼兵如犬羊惊骇败逃,王师如雷霆震击其西,张巡在东面扼守,这是上天使张巡以整个江南等待陛下,援兵到而张巡已死,这不叫功吗?古时诸侯各国发生侵犯讨伐,有的国家还分担灾祸、救助患难,现在各路将领同受国家恩典,奉正义之词伐有罪之逆,张巡固守又在等待外援,援兵未到而粮尽,粮尽而食人,那么张巡的不得已之情是可以理解的。假设张巡守城之初,已打算吃人,损伤数百人之众以保全天下,臣尚且以为可以功过相抵,何况这并非他的本意呢?

孔夫子做《春秋》,以明褒贬。齐桓公将行帝王祭天地的封禅之礼,《春秋》略而不载;晋文公接纳周襄王于河阳,《春秋》虽有记功却较隐讳。张巡危急中的罪过,比齐桓公的僭越封禅要轻;而兴复社稷之功,比晋文公联合诸侯以安周室之功要重。

“现在张巡之子张亚夫虽已得官,仍不免有饥寒之虞,江淮既然凭张巡所保全,户口充实完好,应该赐给百户的赋税使其子获得衣食之资。而且不屈而死者为厉鬼,死有所归就不会成为灾害。张巡身首分裂,将士尸骨未埋,应在睢阳卜择一块高地,修建一座大墓,收集骸骨或衣冠而葬,这是表彰忠良的义举。臣青年时与张巡交游,悲伤张巡的死难,没看到今天圣朝的清明,只有获得美名才是他身后的荣耀。若不及时记录,年深日久,或者泯灭而不传,或传而不真实,那么张巡生死均未获知遇,实在值得悲悼。

谨撰写张巡传一篇,冒死奏呈,倘若能列入史册,则张巡白骨不朽。”

帝由此感动醒悟,而张巡的忠贞大节才昭然于世,李翰为张巡辩白,得到义士们的赞许。

李翰几次升迁为左补阙、翰林学士。

大历年间,因病免官,客居阳翟,后死去。

李翰写文章精确细密而思维迟缓,常从皇甫曾处求乐人乐器,思维枯竭时奏乐,待神思飞逸时才写作。族弟李纾,另有传。

李观字元宾。贞元年间,接连考中进士与宏辞科,被任命为太子校书郎。

死年仅二十九岁。

李观写文章,不依照沿袭前人,当时人们认为他与韩愈不相上下。及至李观早逝,而韩愈以后的文章越写越好,评论者认为李观文章未到极致,而韩愈不停地写作到老,所以终于负有盛名。陆希声以为“:李观崇尚文辞,所以文辞胜过道理;韩愈崇尚质朴,所以道理胜过文辞。韩愈虽然终老,终究不能超过李观的文辞;假如李观死于韩愈之后,也不能赶上韩愈之质朴。”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张廷玉
  卷四百八十九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卷一百六十六 皇祐元年(己丑,1049)·李焘
  雍正上谕 朱轼等编纂的驳吕留良之书应该颁发各地学宫·雍正
  第一百五十一回 下辣手车站劫印 讲价钱国会争风·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十六·佚名
  ◎林宗孟与郭松龄·刘以芬
  二百八十四 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兆页)家产·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九·允秘
  卫玄传·魏徵
  卷十四·鄂尔泰
  第十二章修正案之方法·孙中山
  卷八·乾隆
  纲鉴易知录卷六四·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章 蓬莱传信·屠隆

    〔末道士上〕绛纱彷佛隔纤尘。环佩珊珊若有人。海上少君能召鬼。汉皇只念李夫人。贫道淸虚道士是也。上皇日夜思量贵妃。哭泣无已。闻军人收得罗袜一只。取入宫看了愈加悲切。又闻贫道有李少君之术。召见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二年秋七月案是月壬辰朔癸巳右谏议大夫罗汝楫言左奉议郎签书威武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胡铨文过饰非益唱狂妄之说横议纷纷流布遐迩若不惩艾殆有甚焉者矣伏望陛下重行窜逐以伸邦宪诏铨除名新州编管 徽

  • 卷下·王得臣

    姓氏  谱牒不修也久矣。晋东渡,五胡乱中原,衣冠流离而致然也。夫京房之先姓李也。牛洪之先尞姓也。疎之后,乃为束。是之后,乃为氏。两钞本均作氏之后乃为氏,误。案是姓为齐大夫氏氏之后,见《三国.吴志.是仪传》。疑此亦误,当

  • 从征实录·杨英

    延平王户官杨英撰□□□□□□□户部主事杨英为辑造先王实录事,谨将永历三年己丑九月陈策从王,十月初一日蒙录用,□永历十六年壬寅五月先王宾天□,凡所随从战征事实,挨年逐月,采备造报,以□□□。永历三年己丑(一六四九)九月,藩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万历十八年二月癸酉朔吏部尚书杨巍奏南京御史王麟趾论臣大率以杜华先黄仁荣过期升转谓有心处之及所举弃者未尽如众议且谓杜华先尝论耿定向等黄仁荣尝论吴时来王世贞等谓臣报复不知科道外转原非劣处如言官但指摘一大臣

  • 卷之五·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二月。丁卯。以雪泽未沾。仍遣恭亲王溥伟诣大高殿恭代祈祷行礼。  ○遣贝勒载洵诣时应宫。贝勒载润诣昭显庙。贝勒毓朗诣宣仁庙。镇国将军载振诣凝和庙。拈香。现月  ○谕内阁、恭修崇陵

  • 外集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外集卷三 李幼武 纂集 程颐 伊川先生正公 字正叔明道之弟举进士嘉佑四年廷试报罢遂不复试吕申公判大学请为大学正固辞元丰八年授汝州团练推官西监教元佑初除秘省校书郎召对除通直郎充崇

  • 高祖本纪·刘昫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名渊。祖先是陇西狄道人。他是西凉武昭王李詗的七世孙,李詗生歆。歆生重耳,出仕魏国任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率领豪杰镇守武川,因而在武川定居安家。仪凤中期,追尊为宣皇帝。熙生天..,出

  • 五二 波动·邹韬奋

    在香港的经历五二 波动七八年来,我的脑际总萦回着一个愿望,要创办一种合于大众需要的日报。在距今四年前,由于多数读者的鼓励和若干热心新闻事业的朋友的赞助,已公开招股筹办,于几个月的短时期内招到了十五万圆的股本,正在

  • 春秋管窥卷十二·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改卜牛此改卜牛亦重在涤三月故至于四月而郊也夏四月辛巳郊牛虽改卜郊已逾时书以志失礼也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二年春王二月季孙

  •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惠洪

    摩竭掩室。毗耶杜口。以真寔际离文字故。自曹溪滴水。派别五家。建立纲宗。开示方便。法源一浚。波流益洪。同归萨婆若海。然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从古明大法人。莫非瑰玮杰特之材。不受世间绳束。是以披缁祝发

  • 净土生无生论·传灯

    幽溪沙门传灯撰稽首能仁圆满智,无量寿觉大导师,所说安养大乘经,了义了义至圆顿。妙德普贤观自在,势至清净大海众,马鸣、龙树及天亲,此土庐山莲社祖,天台智者并法智,古往今来弘法师,我今归命礼三宝。求乞冥加发神识,敬采经论秘密

  • 卷第十三·佚名

    正源略集卷第十三 维扬嗣祖沙门(宝轮际源高旻了贞)辑 天台国清 达珍 编 青原下宗镜七世 破暗灯禅师法嗣(三人) 盐城永宁式衡权禅师 设供小参。既然不用巴陵语。何必琅琊三句玄。报答吾师亲切处。虚空鼻孔一时穿。

  • 卷第二十五·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十五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诗中 七言律 舟中望武夷 琢成紫玉逼苍穹。下映青溪漾荡中。迷藓荒坛寒夜月。倚云旧馆冷秋风。洞遗仙蜕灵何在。岩锁虹桥路孰通。休道仙舟藏壑稳。负趋岁月转如蓬。 登

  • 第十二 谛相应·佚名

    第一 定品[一]第一 定一舍卫城。二“诸比丘!定当修习!诸比丘!得定之比丘,了知如实。以何为了知如实耶?三此为苦,了知如实;此为苦集,了知如实;此为苦灭,了知如实;此为顺苦灭道,了知如实。四诸比丘!于定当修习!诸比丘!得定之比丘,

  • 亡灵出没在古城·迪克森·卡尔

    《亡灵出没在古城》又名《连续自杀事件》,是约翰·狄克逊·卡尔创作的一部悬疑推理小说。很久以前,在史塔伯斯家族管理的查特罕监狱里,阴森的鬼魅传说、囚犯们血泪斑斑的故事就像挥之不去的巨大阴影依然笼照着这座废弃了

  • 勤有堂随录·陈栎

    一卷。元陈栎(1252—1334)撰。陈栎字寿翁,人称定宇先生,休宁(今属安徽)人。此书为陈栎随笔札记之文,以谈理学为主,兼及考证。对宋末元初诸人,各举其学问源流、文章得失,言之有物,非泛泛空言者流。因其夫妇辛勤,建有“勤有堂”

  • 修行道地经·佚名

    梵名Yoga -ca^rya-bhu^mi-su^tra 。凡七卷。略称修行经。印度僧伽罗刹(梵Sam!gharaks!a )作,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书纂集众经所说有关瑜伽观行之大要。现行本共三十品,品目如下:集散、五阴本、五阴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