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三

 

  卷63_1 【三妇艳】董思恭

  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

  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卷63_2 【感怀】董思恭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卷63_3 【守岁二首(此二首一作太宗诗,后题作《除夜》。)】董思恭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销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卷63_4 【昭君怨二首(前首一作董初诗)】董思恭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

  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

  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

  髻鬟风拂乱,眉黛雪沾残。斟酌红颜改,徒劳握镜看。

  卷63_5 【咏日】董思恭

  沧海十枝晖,悬圃重轮庆。蕣华发晨楹,菱彩翻朝镜。

  忽遇惊风飘,自有浮云映。更也人皆仰,无待挥戈正。

  卷63_6 【咏月】董思恭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玉户照罗帏,珠轩明绮障。

  别客长安道,思妇高楼上。所愿君莫违,清风时可访。

  卷63_7 【咏星】董思恭

  历历东井舍,昭昭右掖垣。云际龙文出,池中鸟色翻。

  流辉下月路,坠影入河源。方知颍川集,别有太丘门。

  卷63_8 【咏风】董思恭

  萧萧度阊阖,习习下庭闱。花蝶自飘舞,兰蕙生光辉。

  相乌正举翼,退鹢已惊飞。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

  卷63_9 【咏云】董思恭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

  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卷63_10 【咏雪】董思恭

  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

  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卷63_11 【咏露】董思恭

  夜色凝仙掌,晨甘下帝庭。不觉九秋至,远向三危零。

  芦渚花初白,葵园叶尚青。晞阳一洒惠,方愿益沧溟。

  卷63_12 【咏雾】董思恭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卷63_13 【咏虹(一作虹蜺)】董思恭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馀。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

  梁前朝影出,桥上晚光舒。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卷63_14 【咏桃(一作太宗诗)】董思恭

  禁苑春光丽,花蹊几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卷63_15 【咏李(一作太宗诗)】董思恭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卷63_16 【咏弓(一作太宗诗)】董思恭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卷63_17 【咏琵琶(一作太宗诗)】董思恭

  半月无双影,金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卷63_18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刘允济

  龟山帝始营,龙门禹初凿。出入经变化,俯仰凭寥廓。

  未若兹山功,连延并巫霍。东北疏艮象,西南距坤络。

  宏阜自郁盘,高标复回薄。势入柴桑渚,阴开彭蠡壑。

  九江杳无际,七泽纷相错。云雨散吴会,风波腾鄬鄀。

  迹随造化久,利与乾坤博。肸蚃精气通,纷纶潜怪作。

  石渠忽见践,金房安可托。地入天子都,岩有仙人药。

  二门几迢递,三宫何倏爚。咫尺穷杳冥,跬步皆恬漠。

  仙才惊羽翰,幽居静龙蠖。明牧振雄词,棣华殊灼灼。

  盛叶匡西夏,深谋赞禹亳。黄云覆鼎飞,绛气横川跃。

  佐历符贤运,人期茂天爵。礼乐富垂髫,诗书成舞勺。

  清辉靖岩电,利器腾霜锷。游圣挹衢尊,邻畿恭木铎。

  岩仞包武侯,波澜控文若。旋闻刈薪楚,遽睹升葵藿。

  稷契序揆图,良平公辅略。重地资出守,英藩谅求瘼。

  豫章观伟材,江州访灵崿。阳岫晓氛氲,阴崖暮萧索。

  潜伏屡鲸奔,雄飞更鸷搏。惊cb透烟霞,腾猿乱枝格。

  故园有归梦,他山飞赏乐。帝乡徒可游,湟涧终旅泊。

  景物观淮海,云霄望河洛。城阙紫微星,图书玄扈閤。

  神功多粉缋,元气犹斟酌。丞相下南宫,将军趋北落。

  横簪并附蝉,列鼎俱调鹤。四郊时迷路,五月先投龠。

  池榭宣琼管,风花乱珠箔。旧游劳梦寐,新知无悦乐。

  天寒欲赠言,岁暮期交约。夜琴清玉柱,秋灰变缇幕。

  风云动翰林,宫徵调文籥。言泉激为浪,思绪飞成缴。

  千里辉珠玑,五采含丹雘。钟鼓旋惊鷃,瑾瑜俄抵鹊。

  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莫。长望限南溟,居然翳东郭。

  卷63_19 【咏琴】刘允济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卷63_20 【怨情】刘允济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自抑,念切已含嚬。

  虚牖风惊梦,空床月厌人。归期倘可促,勿度柳园春。

  卷63_21 【见道边死人(一作刘元济诗。《统签》并入允济诗内)】刘允济

  凄凉徒见日,冥寞讵知年。魂兮不可问,应为直如弦。

  卷63_22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卷63_23 【军中行路难(与骆宾王同作)】辛常伯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凭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授律动将军。将军拥麾宣庙略,

  战士横戈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危登剑阁。

  阁道岧峣起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

  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阯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川原饶毒雾,谿谷多霪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

  漂梗飞蓬不暂安,扪萝引葛陟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

  今日方知行路难。沧江绿水东流驶,炎州丹徼南中地。

  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关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少,

  五月泸川瘴疠多。朝驱疲斥候,夕息倦樵歌。

  向月弯繁弱,连星转太阿。重义轻生怀一顾,

  东伐西征凡几度。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

  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弃置勿重陈,

  重陈多苦辛。且悦清笳梅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

  绛节红旗分日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被君王知,

  谁惮三边征战苦。行路难,岐路几千端。

  无复归云凭短翰,空馀望日想长安。

  

猜你喜欢
  卷七百九十七·彭定求
  戴复古妻·唐圭璋
  ◎卷上·钟嵘
  提要·魏泰
  第十五出 联姻·许自昌
  第三折·佚名
  楔子·李文蔚
  初集卷三十九·乾隆
  卷十四·韩淲
  卷276 ·佚名
  雨夜·闻一多
  卷九十四·陈元龙
  卷四·陈邦彦
  卷一百八十一·陈廷敬
  巻七·童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吕天用·隋树森

    吕天用,明·程明善《啸余谱》作吕大作。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套数 【南吕】一枝花 白莲 瑶池施素妆,洛浦夸清景。庐山传绝艳,太华擅高名

  • 卷一·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一 元 陈镒 撰 五言古诗 古诗二首 深谷有幽兰独抱林下姿濯濯见贞性不受蒿艾欺凄凉风露晨花叶两葳蕤孤洁羞自献深晦乃若遗岂无采芳者悠然寄所思 峄阳有孤桐岂愿材中琴岁月倏以迈坐閲霜雪深一

  • 野趣有声画巻下·杨公远

    (元)杨公远 撰次黄山中首尾唫双井源流绰有声襟期一片玉壶清唫成物外风骚句付与人间月旦评随柳问花知雅兴论心握手见交情英雄摽致真难敌双井源流绰有声初度寓郡得失荣枯付分休康强之外复何求灵台洞彻天无夜银海精明月正

  • 卷第二百一十二·胡三省

    唐纪二十八〔起着雍敦牂(戊午),〕尽旃蒙赤奋若(乙丑),凡八年。《玄宗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下》开元六年〔(戊午、七一八)〕1春,正月,辛丑,突厥毗佑可汗来请和;许之。〔厥,九勿翻。伽,求迦翻。可,从刊入声。汗,音寒。2广州史民为宋璟立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四·佚名

    正统三年秋七月癸未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擢行在都察院等衙门照磨周瑮司务官受学录李奎知事章圭为监察御史瑮等以朝臣荐举理刑考称故有是命○迤北鞑靼伯颜察儿等敕归赐衣服靴帽有差○行在礼部失印给事中御史

  • 通志卷二十三·郑樵

    (图略)

  • 刘聚传·张廷玉

    刘聚,是太监刘永诚的侄子。任金吾指挥同知,后来以“夺门”之功,进升为都指挥佥事,又超升为都督同知。参与讨伐曹钦,升为右都督。成化六年(1470),他以右副总兵的身份随朱永赴延绥,追击贼人黄草梁。遇到埋伏,激战中他下巴受伤,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四 洪武二十九年春正月庚申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赐群臣宴于奉天殿。 壬戌,以詹事府丞杜泽为吏部尚书,左春坊左赞善门克新为礼部尚书。泽,莒州沂水人,繇本县儒学训导授司经局试校书,升詹事府丞

  • 卷八·陈祥道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冠制司服凡甸冠弁服【甸田獵也其服緇布衣亦素積以為裳諸侯為朝服

  • 是应篇第五二·王充

    【题解】本篇针对古代的瑞应逐一加以考察和驳斥。王充在《须颂篇》中说明了这一点:“俗儒好长古短今,言瑞则渥前而薄后,《是应》实而定之。”其主旨是要澄清瑞应的是非,驳斥汉儒虚构或增饰瑞应的厚古薄今

  • 卷二·陆粲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二      明 陆粲 撰杜氏集解宣公元年会于平州以定公位立者诸侯既与之会则不得复讨臣子杀之与弑君同故公与齐会而位定【赵子常曰杜谓春秋时事情有此耳非义理当然也】二年败国殄民殄尽

  • 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七十八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地界清净。地界清净故不虚妄性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地界清净。若不虚妄性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水火风空识界清

  • 卷三·佚名

    △神变品第三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乾连。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及诸天人梵魔沙门婆罗门等。咸作是念。何因何缘。今我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在於天人大众中。为诸梵魔沙门婆罗门诸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及以人非人

  • 大智度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放光第十四之餘   爾時世尊以[一]常光明徧照三千大千世界.亦至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乃至十方   亦復如是.若有衆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文章缘起·任昉

    文体论。旧题南朝梁任昉作。又名《文章始》。一卷。原书已佚。今传本疑即《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张绩补作之书。论述诗文骚赋各体起源,共八十五题,颇通博。惟辞甚简略,时有疏误。有明陈懋仁注本,清方熊补注本。《四库

  • 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佚名

    系《太上洞渊神咒经》卷13《龙王品》前半部分,可参见本解题第386号。天尊述六十二龙王名号,劝人诵经呼名,供奉龙王,以延寿、安宅、求雨。

  • 江淮异人录·吴淑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宋初吴淑撰。一卷。有《道藏》本、《知不足斋丛书》本、 《龙威秘书》本等。 《四库全书》本、《函海》本分为二卷。此书所记,多道流、侠客、术士之事,共25人。其中唐代2人,南唐23人。所记多出传闻

  • 绘芳录·西泠野樵

    又名《红闺春梦》。章回小说。近代西泠野樵著。八十回。据书首光绪四年(1878)浙江始宁竹秋氏自序,知西泠野樵为竹秋氏别号,然真实姓名不可考。书叙祝柏青、陈小儒、王兰、江汉槎、云从龙、冯宝诸人,皆为名士,柏青与名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