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十八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四十一

义师(三)

陈泰来(刘诏新等、李含初、倪大显)曾亨应(弟和应、子筠)刘士桢(王宠、邹文鼎、郭贤操等)胡定海(揭新、魏一柱)胡梦泰(万文英、唐倜)余应桂(子显临、吴江、金志达、孔彻元、弟彻哲、蔡观光、宋奎光、郭天才)陈邦彦(白常灿、朱学熙、彭耀、陈嘉谟)

陈泰来(刘诏新等、李含初、倪大显)曾亨应(弟和应、子筠)

刘士桢(王宠、邹文鼎、郭贤操等)

胡定海(揭新、魏一柱)胡梦泰(万文英、唐倜)

余应桂(子显临、吴江、金志达、孔彻元、弟彻哲、蔡观光、宋奎光、

郭天才)

陈邦彦(白常灿、朱学熙、彭耀、陈嘉谟)

陈泰来字刚长,新昌人。崇祯辛未(一六三一)进士;由知县,入为户科给事中。尝自请假兵一万肃清辇毂;帝壮之,改兵科。出视诸军战守方略;奏界岭失事状,劾副将柏永镇论死。迁吏科,乞假归。

南都以刑科起,不赴。闽中擢为太仆少卿;寻迁右佥都御史,督领江西义军。闯贼余党掠新昌,泰来大破之。

初,益王之起兵建昌也,泰来将从之。同里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持不可;曰:『公受闽命矣。今复从王,将奉王臣闽乎,王必不屈;将两事乎,是怀二心也。公为国事捐身家,本以教忠;而先示二心于人,人谁谅之』!乃止。已而建昌失援、新昌破,国士出降,翻为金声桓用;泰来恨之曰:『吾乃为贼所绐,彼固为敌游说也!均之国事,益与闽又何分乎』!意欲诛之;顾力薄不能抗,仍相通好。时有上高举人曹志明与鲁国祺、聂明时、黄瑛、黄国彦等兵起,泰来与相结。十二月,攻取上高、新昌、宁州,戮国士妻子及亲党数人,暴其罪。围瑞州,不克;遂取万载。声桓引大兵逼新昌,守将出降。泰来至界埠,志明等从上高移军会之,进攻抚州;俱殁于阵(或曰:国士与泰来为姻联;已降,权驿传道事。金声桓使之招泰来,而以重兵蹑其后。国士入陈营甫相见,大军已压垒阵矣;败,走黄氏祠中自刎死)。其同死者:瑞州刘诏新、堪廷椿、胡亲民。我朝赐泰来通谥「忠节」。

李含初,德化人。乙酉(一六四五),降将金声桓入南昌,含初倾家起兵■〈月良〉山,连破德化、瑞昌。未几,部将王拐子私款于我九江守将余世忠,因袭■〈月良〉山;含初死之。同死者:生员李映阳、武生唐扉、邓士凤、熊九鼎、宗麻子五人。

倪大显者,乐平人;与兄大恢、大登俱以勇力闻。乙酉(一六四五),饶州推官周损币致之。损败,归督师大学士黄道周;道周败,从广信威武侯曹大镐。后王得仁大发兵屠乐平,军中闻大显勇,争取之以为功。有僧长八尺余,下马搏之;大显斫僧,应手头落。已官军鳞集,度不支,抽刀自刎死。大恢、大登被执,皆死。

曾亨应字子嘉,临川人;广东布政使栋之子也。成崇祯甲戌(一六三四)进士,官吏部文选主事。诏起废,亨应以毛士龙、乔可聘、李右谠等十人上;御史张懋爵有夙怨,以纳贿行私力攻之,遂坐谪。南都立,凡谪籍起者多骤贵,亨应独不赴。

乙酉(一六四五)六月,降将金声桓令王得仁以兵徇抚州,亨应乃命弟和应奉父入闽,己与举人艾南英、前吏部揭重熙议守御。募兵未集,骑已薄城下,众皆散。

会益宗永宁王慈炎以建昌败,走闽、广招连子峒土兵数万,下建昌、入抚州;寓书亨应,请为东道主。亨应喜,募卒数百与相犄角。走书大姓,劝助饷;张皇其事,以冀四方之有应者。一日,置酒高会;得仁侦得之,潜从祝家渡济师。或驰以告,亨应不之信;言未既而兵大至,亨应趋避石室中。从弟某,恨其贾祸,指穴出之;并执其长子筠。筠大骂不屈,立见杀。得仁解亨应缚,揖之曰:『公,义士也。时不可为,盍随世以就功名乎!否则,鸡犬肉矣』。亨应箝口不一答。曳诸阶下,挝数十;询之,复如前。乃悬诸树间,令射之。已复宛曲相慰,终不可;得仁叹曰:『此铁石人也』!遂被戮。弟和应,奉父入闽;闽失,避之肇庆。肇庆又失,乃拜辞其父,投井死。同邑举人王秉干、诸生汤仲发,亦以举兵未集事露,受刑最酷(仲发,显祖孙也)。我朝赐亨应通谥「烈愍」。

刘士桢,江西龙泉人。崇祯中,由进士历官应天府尹。弘光帝立,擢通政使。是时北归诸臣思起用,行宫前章奏杂投;士桢请严封驳、参治之禁。宗室朱统■〈金类〉承马、阮旨,劾大学士姜曰广,并言士桢阻遏章奏;士桢抗疏言:『曰广劲骨戆直,守正不阿。统■〈金类〉何人,扬波喷血!飞章越奏,不由职司。此真奸险之尤者,岂可容于圣世!乞置诸理』。上柔,不能问也。寻擢工部右侍郎。

南都亡,士桢归龙泉,起兵入泰和、庐陵。明年吉安再陷,遣四子肇履入闽求援,而令季子稺升从李陈玉起兵信丰为赣声援。赣破,避于南田。

戊子(一六四八),金声桓、王得仁叛归于明,复令肇履募兵从刘一鹏围赣州,而令稺升趋南雄。金、王败归,匿龙泉;我郡守索之急,乃绝粒死。稺升后战死长桥铺。

王宠,吉水人。初从刘同升起兵,以所部不戢去,往来临、吉、抚、赣间。一日,为大兵所获;宠诡降,夜半杀其伴,载其旗帜以行。过新淦、峡江,令见旗帜,以为本兵也,出迎江浒;宠擒杀之,连破二县,乃遁。已同里邹文鼎者,与其从子敬起兵,宠与之合。大兵至,战败,文鼎赴水死;敬被执至省,见杀。宠复走脱,别树一帜,大书「追剿王宠」四字,噪呼杀贼而去;去既远,我兵始知其即宠也。明年,金、王反正,遍招之不得;宠已入山死矣。

郭贤操,德安人。乙酉(一六四五)七月起兵,连克德安、建昌。部将高长子私款于我,执贤操以献;时方议招抚,释勿杀。明年四月,集众图再举。王师侦得,环庐焚之;跳而逸。戊子(一六四八)金、王之乱,复投袂超;为我九江守将所执,死之。子七人;次良锡,与从子良铨攻建昌,中流矢死;三良铎,从岛兵营战死。同起兵死者,诸生桂登魁、胡戒;登魁妾胡氏殉之。又,武生胡伯仰亦死焉。

胡定海(亦作海定),南昌人。起家乡贡,以荐授泛水知县;操守廉洁。致仕归,贫甚;移居德兴之海口,授徒董氏。董亦义侠也,国变后,破家起兵金川;定海为之联络乡勇。洎王师取婺源,金川兵绝我粮道;乘王师之退,攻婺源,杀我长吏。已闻王师将进讨,徒步乞师于黄道周。比归,海口已有兵;战败被执,论杀。首既殊,犹僵立不仆。同死者为揭新,不知何许人。我朝赐定海通谥「节愍」。

魏一柱,泸溪贡生。乙酉(一六四五)王师下滤溪,以李光者署县事;一柱缚光送郑彩所,磔之。与前令张载述画策守泸,败我师于密潭。丁亥(一六四七),王得仁下令族泸之丁、傅、魏三姓;一柱遂弃妻子走闽,袭破将乐,结永西、德化、兴安诸宗藩,攻克建宁。王师攻之五阅月始破,一柱与诸藩皆死;惟兴安王获免(载述事别见)。

胡梦泰字友蠡,铅山人。崇祯丁丑(一六三七)进士,知奉化县。邑人戴澳官顺天府丞,其子怙势不纳赋;梦泰捕治如法,澳借他事阴劾之。给事中沈迅发其隐,澳下狱;梦泰声益起。十六年(一六四三)夏,吏部举天下廉能吏十人;梦泰与焉。帝念畿辅残破,欲得治行已效者治之;梦泰因得为唐县。京师陷,南归。

黄道周之出师也,梦泰拜疏请出湖东;授兵科给事中,协守广信。倾家募士,与侍郎詹兆恒、御史周定礽守铅山。城陷,夫妇同缢死。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万文英字仲实,南昌进士。崇祯时,为凤阳推官。城破,子元亨代死;得脱归。弘光时,以礼部主事召;不赴。隆武帝授兵部员外郎,从黄道周出关。王师逼广信,道周令文英偕御史周定礽分兵援之;守铅山。丙戌(一六四六)四月,降将金声桓逼铅山;文英与主事唐倜合军出战。倜阵殁,文英挈家投前湖死;城遂陷。倜,太平诸生;以熊开元荐,授兵部主事。我朝赐文英通谥「节愍」。

余应桂字二矶,都昌人。万历己未(一六一九)进士;知龙岩,调海澄。邑濒海多警;筑溪尾、大泥两炮台,缭以周垣,而于中筑关联络之。沿溪砌石为腰城二百余丈,置炮孔。贼艘入,击之辄沈溺;相戒不敢犯。

崇祯初,征授御史。劾首辅周延儒纳贿;贬三秩。七年(一六三四),出按湖广,守承天;捐赎锾十余万,募壮士缮城治器,贼不敢逼献陵。十年(一六三七),擢右佥都御史;代王梦尹巡抚湖广。与总理熊文灿议抚剿不合;构之,逮下狱。应桂乃陈抚剿始末,白己无罪,而诋文灿;疏入,不省。应桂尝贻书文灿,言『献贼在谷城必反,可先未发图之』!为献忠逻者所得。文灿再纠应桂私书贻误;应桂再疏辨,亦不纳,竟遣戍。及献忠反、文灿诛,起为兵部右侍郎。十六年(一六四三)十月,督师孙传庭战殁,命应桂代之。应桂以无兵、无饷,入见帝而泣。将至山西,则伪官充斥,逡巡不得前;疏言:『贼众百万,非全力剿之不可。请调天下镇将,会师真、保之间;如史可法、王永吉其人者,赐以尚方剑督师,庶贼可灭』!帝批其疏曰:『应桂既不入秦、又不防河,往来介、霍,庸怯可知』!夺职,以新擢陕西巡抚李化熙代之;化熙亦不能进也。

应桂家居,每语人曰:『吾年六十四,官尊禄厚,复何恨!所未了者,欠先帝一死耳』。金声桓之叛归明也,应桂起兵援之;败于落星湖。复倾赀募众,星子诸生吴江兵溃,又援之。我九江守将杨捷以步骑奄至城下,应桂与子诸生显临同被执,见杀。于是江右义师略尽。我朝赐通谥,曰「节愍」。

吴江,星子诸生。戊子(一六四八)金、王归明,江起兵应之。王师再定九江,乃返南康;为据湖计,结垒开先寺。已败,走都昌,得旧镇张士彦之标将黄才溃兵二百人部勒之,冀复举;而才复款于我,执江以献,论死。

金志达,九江诸生。戊子(一六四八)金、王之变,与僧了悟等集万余人以应南昌;结营鄱阳、彭泽间,出战池州,取东流、建德。寻俱败殁。

孔彻元、孔彻哲,建昌人;家素封。戊子(一六四八),与客蔡观光起兵应金声桓。及南昌被围,彻哲往援之,溃殁;彻元勿能忘也。己丑(一六四九)秋七月,讹传瑞、德七邑奉靖武遗宗;彻元喜,遽入城,戕令。已而各邑寂然,同党执以献,部众迸散。观光心憾之;庚寅(一六五○),揭竿将起,迹露走鄱阳,被获论死。

宋奎光,不知何许人;金声桓之中军官也。戊子(一六四八)正月,声桓归明,攻我将高进库于赣州;以奎光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留守南昌。奎光多机智,能肆应;五月,王师进讨,声桓兄成勋部将楚国佐及王得仁部将贡鳌将内应,奎光杀之,人心稍定。撤城外屋庐,设守具;王师急攻得胜门,城坏,奎光囊土垒石,随坏随补。出神枪火筒,焚攻具;王师少却。声桓自赣归,奎光不纳;曰:『吾未知尔心!尔果为明者,战捷则相见也』。既战而入,声桓与得仁主坚壁,议闭门不出;奎光谓:『如是,且坐困』!单骑渡江,按行地利,请移兵二队:一驻生米渡、一驻市■〈氵义〉,以达饷路。俟敌懈,则大举逐之,必获算;金、王不从。既城中饥,请背城一战,又请独将其家丁赴敌营;终不能得。念诸将言人人殊,不足与谋,庶几神道可以威众。德胜门关庙中有酬赛神马,朝出就水草,夕还庙,调驯殊异;奎光扬言:夜梦关帝赐吾马破敌。备香醴,入庙握马,不鞍而驰之;三十六营兵将皆惊喜,愿听约束,从宋都督出战。金、王终欲待外援夹击,奎光计复不行。城破被执,谕降不屈;乃杀之。

郭天才,不知何许人;金声桓部将也。鲁监国攻福州,我巡抚佟国鼐乞援于声桓,声桓使天才将兵往;与国鼐不合,乃率众降,鲁监国封忠勤伯。戊子(一六四八),监国所复闽地尽失;闻声桓归明,乃还江西。时王师逼南昌,声桓谋撤兵入城;天才谓非计。争之不得,自札黄泥洲为犄角。所部尽川卒,长枪敢战,精锐无敌;鏖战城下,与王师数十合,挠其长围。见城中无出战意,撤兵去。久之,粮尽,亦入城;城中斗米八十金,人相食矣。城破,与前锋刘一鹏巷战不屈死。

陈邦彦字令斌,顺德诸生。弘光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隆武帝读而伟之;既即位,即其家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援赣州。至岭,闻汀州变,劝观生东保惠、潮;不听。永历帝监国肇庆,观生遣之入贺。邦彦甫进谒,而观生又别立唐王聿■〈金粤〉于广州,邦彦不知也。夜二鼓,上遣中使十余辈召入梧州舟中;王太后垂帘坐、上西向坐、丁魁楚侍,语以广州僭立事。邦彦请亟还肇庆正大位,以系人心;且云:『彼强我弱,以战则非计;彼曲我直,以和则非名。警报日迫,彼若知惧,必来求成。如其不然,则粤东十郡我居其七;委其三于彼以代我受敌;我复从而乘其敝,不亦可乎』!上大悦,立擢兵科给事中,令赍敕还谕观生。及入境,闻使臣彭耀被杀;遣从人以敕授观生,致书晓以利害。观生犹豫累日,欲议和不果;邦彦乃变姓名,入高明山中。是年冬,广州破,聿■〈金粤〉与观生死之;列城悉下。

初,赣抚万元吉遣族人万年募兵于广,得余龙等千余人。未行而赣失,龙等无所归,聚甘竹滩为盗;他溃卒多附之,众至二万余。丁亥(一六四七)春,大兵定广州,克肇庆、梧州,抵平乐。上走桂林,势危甚;邦彦乘间说余龙出围广州,而己发高明兵由海道入珠江与龙会。遗书张家玉曰:『桂林累卵,但得牵制毋西,使浔、平间可完葺;是我致力于此而收功于彼也』。家玉以为然。大兵在桂林闻乱还救,扬言取甘竹滩;龙卒素无纪律且顾家,辄引退。邦彦亦却归。乃遣门人马应芳会龙军取顺德,战败,应芳赴水死。三月,龙再战于黄连江,亦败殁。邦彦乃弃高明,收拾余众据下江门。大兵于广州之围讯降卒,知谋出邦彦;以轻兵袭其家,执其妾何氏及二子和尹、虞尹,令为书以招之。邦彦判书尾曰:『妾辱之、子杀之,身为忠臣,义不顾妻子』。佟养甲壮焉,颇以善遇。后郡绅李皇一、举人杜璜帅兵攻肇庆败死,邦彦家属始被杀。

秋九月,密与陈子壮约复攻广州;邦彦后至,夜战大败(详子壮传),邦彦奔三水。清远指挥白常灿以城迎奉;乃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婴城固守。邦彦自起兵,日一食,夜则假寐,与下同劳苦;故军最强,尝分兵救诸营之败者。至是精锐尽丧,外无援军;越数日城破,常灿死。邦彦率数十人巷战,肩受三刃,不死;走朱氏园中,见学熙自缢,拜哭之。旋被执。馈之食,不食;系狱五日,被戮。事闻,赠兵部尚书,谥「忠愍」,荫其子为锦衣卫指挥使。我朝赐通谥,曰「忠烈」。

彭耀,顺德举人。崇祯中,官陕西知县,有能声;历兵科给事中。丙戌(一六四六),永历帝建国肇庆,而旧辅苏观生亦立唐王聿■〈金粤〉于广州。前大学士陈子壮移书瞿式耜请兴师东向;永历帝曰:『先遣官谕之,俟其拒命,讨之未晚』。乃遣耀与主事陈嘉谟宣谕广州。耀奉命,过家拜祖庙,托子于友。至广州,以诸王礼见,备陈天潢伦序、监国先后,语甚切至;且让观生曰:『今上神宗嫡胤,奕然灵光;大统已定,谁复敢争!且闽、虔既陷,强敌日逼;公不协心戮力为社稷卫而同室操戈,此袁谭兄弟卒并于曹瞒也!公受国厚恩,乃贪一时之利,不顾大计;天下万世,将以公为何如人也』?观生怒,杀之。嘉谟亦不屈死。我朝赐耀、嘉谟通谥,均「节愍」。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二 陈寿 王长文 虞溥 司马彪 王隐 虞预 孙盛 干宝邓粲 谢沉 习凿齿 徐广·房玄龄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二十·柯劭忞
  卷十七 梁武帝·王夫之
  ●卷十·魏泰
  ◎礼五(吉礼)·徐天麟
  第三十五回 议灭楚张良运筹 勉事汉王陵有母·黄士衡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七·佚名
  ◎名伶之寿险费·李定夷
  ◎张敬尧暴政彰闻·宣南吏隐
  卷二十八 上 地理志 第八上·班固
  公孙表传·李延寿
  丁德兴传·张廷玉
  卷十九上·雍正
  第八章 护法战争·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净扮董卓领外扮李儒、李肃、卒子上,诗云)拥兵入卫立奇功,文武群臣避下风。九锡恩深犹未厌,私心不老汉朝中。某姓董名卓,字仲颖,乃陇西临洮人也。自幼为将,颇有边功。比因十常侍作乱,何进荐某入朝,遂至官封大师之职。如今又加

  • 初集卷四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十一古今体八十九首【丁卯五】复闻河南得雨春杪夏初欣时雨蹙眉远为商洛忧【彼时河南望雨】迩闻屡沾差少慰望云日夜频增愁彼处麦收还过半趂种禾黍芃如油此则

  •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司马迁

    阳陵侯傅宽,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击赵贲军于开封,及击杨熊曲遇、阳武,斩首十二级,赐爵卿。从至霸上。沛公立为汉王,汉王赐宽封号共德君。从入汉中,迁为右骑将。从定三秦,赐食邑雕阴。从击项籍,待怀,赐

  • 末帝纪下·薛居正

    清泰三年春正月辛卯朔,帝御文明殿受朝贺,仗卫如式。乙未,百济遣使献方物。戊戌,幸龙门佛寺祈雪。癸卯,以给事中、充枢密院直学士吕琦为端明殿学士;以六军诸卫判官、尚书工部郎中薛文遇为枢密院直学士。乙巳,以上元夜京城张灯

  • 第五十八回 钦使迭亡太平建国 悍徒狡脱都统丧躯·蔡东藩

      却说洪秀全杨秀清等,蟠踞了金田村,气焰日盛,桂平知县差了几十皂班快班,前往缉捕,不是被杀,就是被逐;而且风声日紧,有戕官据城的谣传。桂平县官,连忙申详府道,府道又申详巡抚。郑抚台祖琛,杜门不出,方喜盗案渐稀,清闲度日,忽接

  • ◎记张宗昌·刘以芬

    张作霖于第一次直奉战争败后,在关外竭力经营,用新人,练新军,购置新武器,宜若能蔚成劲旅,一举扬威阃外者。乃第二次直奉战起,奉军悉精税向关内进攻,与吴(佩孚)军相持日久,竟不能越雷池一步;而李景林、张宗昌所率之第二军,在奉方初意

  • 一六九 女子学院·周作人

    我刚写下了上边这个题目,心里不禁苦笑道:又是女学校!我几乎怀疑自己是相信那不可知的运命的,特别是所谓华盖运,吾乡老百姓则读如“镬盖”,谓像锅盖似的盖在头上,无从摆脱,这又多少近于日本相法上的所谓女难,则是说为了女人的缘

  • 刘孝绰传·李延寿

    刘孝绰,字孝绰,本名叫冉。幼年聪明敏捷,七岁能作文章。他的舅舅齐国的中书郎王融对他十分赏识,深感奇异,乐于和他一块到亲友那里去,号称神童。王融常说:“天下的文章如果没有我,当数阿士。”阿士就是刘孝绰的小名。他的父亲刘

  • 敬新磨传·欧阳修

    庄宗喜欢打猎,在中牟打猎时践踏民田。中牟县令挡住马恳切进谏,为民请命,庄宗怒斥县令要杀掉。伶人敬新磨知道他这样做不对,就和众多伶人去追赶县令,捉拿到马前斥责他说:“你当县令,为什么不知道我们天子喜欢打猎呢?你为啥要叫

  • 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司马光

    >后周纪二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公元952>年) [1]九月,甲寅朔,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 >[1]>九月,甲寅朔(初一),吴越丞相>裴坚去世。任命台州刺史>吴延福共同参预丞相>府事务。 [2]庚午,敕北边吏民毋得入

  • 卷十三·孙奇逢

    子张第十九见危致命章四道题考倒多少士子士字提起看其可已矣犹云必如此始成其爲士学力俱在平时临事方不错乱执德不弘章不弘者见囿一隅而未窥全体不笃者意在疑似而难语实修任是自负无闗重轻 濓溪周子曰天地间至尊者道

  • 卷二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二十八神总论程子曰聚为精气防为游魂聚则为物防则为变观聚防则神之情状着矣万物之终始不越聚防而已神者造化之功也 是往而不反之义物形有大小精粗之不同神

  • 三十二  大取·墨子

    天之爱人也,薄于圣人之爱人也(2);其利人也,厚于圣人之利人也。大人之爱小人也,薄于小人之爱大人也;其利小人也,厚于小人之利大人也。以臧为其亲也(3),而爱之,非爱其亲也;以臧为其亲也,而利之,非利其亲也。以乐为爱其

  • 卷十六·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六宋 魏了翁 撰君奭 蔡仲 多方一召公不说无疏谓召不说周之留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尊之曰君奭名同姓也陈古以告之故以名篇正义曰成王即政之初召公为保周公为

  • 第一品 菩提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住优楼比螺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尔时,世尊结跏趺坐,继续坐享七日间解脱乐。七日已,世尊由禅定起,于夜之初分,顺观缘起诸法:&ldquo;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

  • 畜德录·陈沂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陈沂撰。一卷。现有记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录自序云: “沂儿时侍外祖金静虚公,时公年九十余,道宣德正统间事甚悉。弱冠接夏太常公崇文,出其祖忠靖公所纪,又述丘

  • 偷拳·宫白羽

    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白羽所作武侠小说,故事讲述杨露蝉世居冀南广平府,务农为业,承先人的余荫,席丰履厚,家资富有,但却生而孱弱,从小多病。他父宠爱弱子,恐其不寿,教杨露蝉读书之暇,跟从护院的武师李德发,习练武技,藉此强身健体

  • 三弥勒经疏·憬兴

    亦称《弥勒经料简记》。佛典注疏。唐新罗僧憬兴撰。一卷。是沮渠京声译《弥勒上生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经》及竺法护译《弥勒成佛经》的注释书。释《弥勒上生经》部分分为五个方面:(1)述教兴缘起;(2)广辨教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