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是阐述原著的意义,也兼及文字的注释。在述义、注释方面,作者列举自汉以来各家的意见,加以考订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外作者根据庄子本文,提出了庄子哲学是受印度哲学影响的意见,文中多处是以佛学理论来释证的;以前研究庄子的人也有这样做的。本书不仅对天下篇一文有所阐发,且可借此研究庄子的哲学思想,作为治中国古代哲学史者的参考。

猜你喜欢
  王道第六·苏舆
  第十章 17·辜鸿铭
  总论·张自超
  卷三十八·林之奇
  卷四十八·乾隆
  卷二十五·鄂尔泰
  卷二十九·鄂尔泰
  非十二子第六·荀况
  《尸子·贵言》白话译文·尸佼
  菩萨行与大乘胜解·太虚
  卷第四十二·佚名
  中观论卷第四·龙树
  念佛三昧不易得·印光
  傅大士偈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六·吴景旭

      甲集下之下  三百篇  丕  不显不承  呉旦生曰毛氏训文王之徳岂不显乎岂不承乎按不字当作丕字读即书所谓丕显丕承也  来牟  贻我来牟  呉旦生曰欧阳诗论来牟为麦始出于毛郑而二家所据乃臆度之言然按

  • 第二十五出 雪愤·李渔

    〖西地锦〗(末冠带,外扮值堂吏,引众上)到日螟蝗出境,来时龟鹤同行。俸钱食罢留余剩,还愁累却清名。作赋西京旧有才,一行作吏手慵抬。苏州刺史能诗例,到任三年尚未开。下官苏州知府卜康民是也。率吏多方,爱民有术,忠能自许,清畏人

  • 卷四十一·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徐积节孝诗钞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少孤从安定学门下踰千人独以别室处之遣婢视饮食澣濯盛寒一纳裘以米饭投浆瓮中日食数块而已事母至孝以父名石平生不用石器遇石辄避母死

  • 卷二百二十九·表第二十·脱脱

        宗室世系十五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十四·赵翼

    ○皇太孙《礼记》:“有子,无孙。”注谓:“冢子,身之副也。家无二主,亦无二副。”故古未有称皇太孙者。汉宣帝时,元帝为太子,生成帝,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名之曰骜,字曰太孙。此以之为字,非立为太孙也。惟

  • 尚史卷四十五·李锴

    列传二十三赵夙 赵衰【成子】 赵盾【宣子】 赵同【原同】 赵括【屏括】赵婴【楼婴】 赵朔【庄子】 赵武【文子】 赵成【景子】 赵鞅【简子】赵无防【襄子】赵夙者事献公献公十六年【闵元年】夙御戎以灭耿灭

  • 卷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 唐 张守节 撰 吕后本纪第九        史记九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

  • 窦泰传·李百药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氏。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祖罗,魏统万镇镇将,因此迁居到了北方边地。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作乱,他与镇将杨钧固守城池,遇害身亡。泰富贵后,追赠为司徒。早年,泰母梦风雷骤起,好似要下雨,出门观看,见电光刺眼,暴

  • 安童传·宋濂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之长子。中统初年(1260),世祖追录元勋时,召安童入宫掌管宿卫军,这时才十三岁,而爵位在百官之上。母姓弘吉剌氏,世祖昭睿皇后之姊。中统四年,朝廷将惩处阿里不哥党徒千余人,太祖问安童:“朕欲把他们处以

  •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四兵考【六】直省兵山东八旗驻防青州副都统一人【驻劄青州府】统辖协领四人佐领十二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十六人笔帖式二人八旗满洲蒙古委前锋校三十二人前锋一百六十八名领催六十四

  • 卷二十八·陈启源

    <经部,诗类,毛诗稽古编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八吴江陈启源撰辨物【总 草木辨 禽虫】总辨鸟兽草木之名可资学者多识此説诗家所以乐为考覈也然堪为证据者止有尔雅释草等七篇次之则陆玑诗疏扬雄方言以及诸家本

  • 卷十六·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六    宋 范处义 撰 正小雅 风雅颂本诗六义国史取是三者以名其诗风以化爲义言人君之风化也雅以正为义言王政之得失也颂以美为义言人君之功德也风既主於风化岂天子无风化哉故有王者之风

  • 管子轻重三·马非百

    问乘马(亡)张佩纶云:&ldquo;按《巨乘马篇》首云:&lsquo;请问乘马。&rsquo;此篇名&lsquo;问乘马&rsquo;,与彼重複,未详所以名篇之旨。浅人伪立此名以足篇数,而后目之为亡篇,可谓工于作伪。&rdquo;庞树典云:&ldquo;《巨乘马》首

  • 布施品第十·佚名

    复次善男子,若成就十轮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悉舍离。胜於一切声闻辟支佛人。亦能为彼二乘而作福田。何等为十。常行布施。所谓饮食衣服象马辇舆。乃至己身手足头目髓脑耳鼻皮骨血肉一一皆舍。若行施时不著躯

  • 卷第二十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二十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小乘经藏之三 中阿含经之余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 一分别六界经。佛于陶师屋中,为弗迦罗娑利比丘,说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法。二分别六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一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一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缘起品第一 世尊一时。游力士生处。至波波邑。住折路迦林。时彼邑中诸力士众。于恒聚戏东西村间。嗢跋诺迦旧制多所。共造台观莹饰初成。未有沙门

  • 大唐内典录卷第一·道宣

    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初自教流东夏代涉帝朝。必假时君弘传声略。然后玄素依缮方开基构。明后重其义方情存监护。闇君顺其伦轨相从而已。故始自后汉爰洎巨唐。世变浇淳宗猷莫二。皆钦承至训。为灭结之元标。体解玄

  • 大正句王经·佚名

    佛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即中阿含蜱肆王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