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释畜第十九

  [疏]“释畜第十九”。○释曰:案《字林》畜作兽。《说文》云:兽也,人之畜养者也。所以与《释兽》异篇者,以其畜是畜养之名,兽是毛虫总号。故此篇唯唯论马、牛、羊、彘、犬、鸡,前篇则通释百兽之名。所以异也。

  余马。(《山海经》云:“北海有兽,状如马,名余。色青。”○,音陶。余,音徒。)

  [疏]“余马”。○释曰:良马名余。《字林》云:“北狄良马也。”一曰野马。《瑞应图》云:“幽隐之兽也,有明王在位即至。”是也。○注“《山海》”至“色青”。○释曰:《海外北经》文也。“色青”二字,郭氏语也。

  野马。(如马而小,出塞外。)

  [疏]“野马”。○释曰:如马而小,出塞外。案《穆天子传》云:“野马,日走五百里。”是也。

  ,如马,倨牙,食虎豹。(《山海经》云:有兽名,如白马,黑尾,倨牙,音如鼓,食虎豹。○倨,音锯。)

  [疏]“如”至“虎豹”。释曰:,亦野马名也。其状如马,其牙倨曲,而食虎豹也。《诗·秦风》云:“隰有六。”传引此文以释之是也。○注“《山海》”至“虎豹”。○释曰:案《西山经》云:中曲山,有兽如马而身黑,三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名曰。食虎豹,可以御兵。言虽小异,正谓此也。

  昆蹄,趼,善升。(,山形似甑,上大下小。昆蹄,蹄如趼而健上山。秦时有昆蹄苑。○昆,音昆。趼,五见切。,言蹇切。)

  [疏]“昆蹄,趼,善升”。○释曰:舍人云:昆蹄者,溷蹄也。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者,登山兼也。一云者,阪也,言昆善登高历险,上下於阪。秦时有昆蹄苑是也。李云:“昆者,其蹄正坚而平似趼也。”顾云:“山岭曰。”郭云:“,山形似甑,上大下小。昆蹄,蹄似趼而健上山。”“秦时有昆蹄苑”者,取此骏马以名其苑也。

  昆余,枝蹄趼,善升。(昆余,亦似马而牛蹄。)

  [疏]“昆余,枝蹄趼,善升”。○释曰:昆余,马名。李巡曰:“昆余,其迹枝平似趼,亦能登高历危险也。”孙炎云:“昆余之马,枝蹄如牛而下平。”郭云:“昆余,亦似马而牛蹄也。”

  小领,盗骊。(《穆天子传》曰:“天子之骏,盗骊、绿耳。”又曰“右服盗骊”。盗骊,千里马。)

  [疏]“小领,盗骊”。○释曰:领,颈也。盗骊,骏马名也。骏马小颈名曰盗骊。○注“《穆天子》”至“千里马”。○释曰:案《穆天子传》云:“丙寅,天子属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用中八骏之乘,以饮于枝氵寺之中,积石之南河。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渠黄、华骝、绿耳。”郭注云:“盗骊”者,“为马细颈。骊,黑色也”。“绿耳”者,《纪年》曰:“北唐之君来,见骊马是生绿耳。魏时西卑献千里马,白色而两耳黄,因名之为黄耳。”即此类也。云“又曰‘右服盗骊’”者,案,彼云:“癸酉,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盗骊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义。天子主车,造父为御。”是也。

  绝有力,戎。(即马高八尺者。○戎,音戎。)

  [疏]“绝有力,戎”。○释曰:马绝有力者名戎。郭云“即马高八尺者”,即下文“马八尺为戎”者也。

  膝上皆白,惟。四皆白,曾。(,膝下也。○,音注。,音敲。曾,音缯。)四皆白,首。(俗呼为踏雪马。)前足皆白,奚。後足皆白,<羽句>。前右足白,启。(《左传》“曰启服”。○奚,音奚。<羽句>,音劬。)左白,。(前左脚白。○,音欺。)後右足白,骧。左白,(後左脚白。《易》曰:“震为足。”○骧,音箱。)骝马白腹,原。(骝,赤色黑鬣。○骝,音留。原,五官切。)骊马白跨,。(骊,黑色。跨,髀间。○,音聿。)白州,燕。(州,窍。○燕,音宴。)尾本白,晏。(尾株白。○晏,音晏。)尾白,良。(但尾毛白。○良,音郎。)勺颡,白颠。(戴星马也。○勺,音的。)白达素,县。(素,鼻茎也。俗所谓漫颅彻齿。○县,音玄。)面颡皆白,惟ζ。(颡,额。○ζ,音ζ。)

  [疏]“膝上”至“惟ζ”。○释曰:此辨马白色所在之异名也。马之膝上皆白者惟也。,膝下也。四膝下皆白名曾。,蹄也。四蹄皆白名首,俗呼为踏雪马,言蹄白似踏雪也。前两足皆白名奚,後两足皆白名<羽句>。前右足白名启,前左足白名,後右足白名骧,後左足白名。骝马,赤色黑鬣马也。若骝马腹下白者,别名原。《诗·大雅》云“四原彭彭”是也。孙炎云:骊,黑也。白跨,股脚白也。郭云:骊,黑色。跨,髀间也。谓黑马髀间白名。《诗·鲁颂》云“有有皇”是也。州,窍也。谓马之白尻者名燕。本,根株也。马尾株白者名晏。但尾毛白者名良。的颡者,舍人曰:“的,白也。颡,额也。”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也。《易》“震为的颡”。素,鼻茎也。其白自额下达鼻茎者,名县,俗所谓漫驴彻齿。其面额皆白者,惟ζ马。○注“《左传》‘曰启服’”。○释曰:案昭二十九年”公至自乾侯,处于郓”。“卫侯来献其乘马,曰启服”。杜预云“启服,马名”是也。○注“《易》曰:‘震为足。’”○释曰:《说卦》文也,取其动而见也。

  回毛在膺,宜乘。(樊光云:“俗呼之官府马。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在肘後,减阳。在,方。(,胁。○减,古湛切。)在背,阙广。(皆别旋毛所在之名。○阕,音缺。广,音光。)

  [疏]“回毛”至“阕广”。○释曰:此别马旋毛所在之名也。回,旋也。膺,也。旋毛在膺者,名宜乘。樊光云:“俗呼之官府马。伯乐相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马”也。旋毛在肘後者,名减阳。,胁也。旋毛在胁者,名方。旋毛在背者,名阕广。郭云:“皆别旋毛所在之名”也。

  逆毛,居允。(马毛逆刺。○允,音兖。)

  [疏]“逆毛,居允”。○释曰:《字林》云:“马逆毛也。”郭云:“马毛逆刺。”

  来牝骊牡。(《诗》云:“来牝三千。”马“七尺已上为来”,见《周礼》。)

  [疏]“来牝骊牡”,注“《诗》云”至“见《周礼》”。○释曰:云“《诗》云‘来牝三千’”者,《风·定之方中》篇文也。云“七尺已上为来,见《周礼》”者,《人》文也。案,郑玄注《礼记·檀弓》引此文云:“来牝骊牡。”玄谓“七尺曰来”。牝者,色骊;牡者,色玄。与郭异也。

  玄驹,骖。(玄驹,小马,别名骖耳。或曰此即腰,古之良马名。○,奴了切。骖,音参。)

  [疏]“玄驹,骖”。○释曰:此郭氏两解:一云“玄驹,小马,别名骖耳”,指谓今马驹也。一云“或曰此即腰,古之良马名”,言玄驹、骖,即腰也。

  牡曰骘,(今江东呼父马为骘,音质。)牝曰舍。(草马名。○舍,音舍。)

  [疏]“牡曰骘,牝曰舍”。○释曰:别马牝牡之异名也。郭云:“今江东呼父马为骘。”舍,即草马之名也。

  骝白,驳。黄白,皇。(《诗》曰:“皇驳其马。”)骝马黄脊,建。骊马黄脊,。(皆背脊毛黄。○建,音虔。,音习。)青骊,。(今之铁骢。○,呼县切。)青骊ら,单。(色有深浅,班驳隐邻,今之连钱骢。○ら,良刀切。单,音陀。)青骊繁鬣,柔。(《礼记》曰:“周人黄马繁鬣。”繁鬣,两被毛,或曰美髦鬣。○鬣,音猎。柔,音柔。)骊白杂毛,[A071]。(今之乌骢。○[A071],音保。)黄白杂毛,丕。(今之桃华马。○丕,音皮。)阴白杂毛,る。(阴,浅黑。今之泥骢。○る,乙巾切。)苍白杂毛,骓。(《诗》曰:“有骓有丕。”)彤白杂毛,。(彤,赤也。即今之赭白马。○,音遐。)白马黑鬣,骆。(《礼记》曰:“夏后氏骆马黑鬣。”)白马黑唇,全。黑喙,。(今之浅黄色者为马。○,音瓜。)一目白,闲。二目白,鱼。(似鱼目也。《诗》曰:“有单有鱼。”○闲,音闲。)

  [疏]“骝白驳”至“白鱼”。○释曰:此别马毛色不纯之异名也。孙炎曰:“骝,赤色也。”谓马有骝处、有白处者曰驳,有黄处、有白处者曰皇。骝马脊毛黄者名建,骊马脊毛黄者名。青骊,。舍人曰:“青骊马,今名马也。”孙炎曰:“色青之间,青毛、黑毛相杂者名。”今之铁骢也。青骊ら,单。孙炎曰:“色有浅深,似鱼鳞。”郭云:“色有深浅,班驳隐邻名单。今之连钱骢。”《说文》云:马文如鼍。《诗》云“有单有骆”是也。毛色青黑而髦鬣繁多者,名柔。毛色黑白而复有杂毛相错者,名[A071]。《诗》云“叔于田,乘乘[A071]”是也。今谓之乌骢。毛色黄白而复有杂毛者,名丕。今谓之桃华马。阴,浅黑色也。毛浅黑而白兼杂毛者,名る。今谓之泥骢。《诗》云“有る有”是也。苍,浅青也。毛有浅青及白兼杂毛者,名骓。彤,赤也。毛赤白兼杂毛者,名。《说文》云:“似鱼也。”即今之赭白马也。鬣,{髟}也。白马黑{髟}者名骆。白马黑唇者名全。喙,口也。黑喙者名。《说文》云:“黄马黑喙”曰。郭云:“今之浅黄色者为马。”《诗》云“骊是骖”是也。一目白者名间。二目白者名鱼,言以鱼目也。○注“《诗》曰:‘皇驳其马。’”○释曰:《豳风·东山》篇文也。○注“《礼记》”至“髦鬣”。○释曰:云“周人黄马繁鬣”者,《明堂位》文也。云“繁鬣两被毛”者,郭氏释之也。言“繁鬣”者,分其髦鬣两乡被之也。云“或云美髦鬣”者,又引或人以为一解,言其髦鬣繁多而美也。今《礼记》本繁作蕃,则或说为得。○注“《诗》曰‘有骓有丕’”。又“《诗》曰‘有单有鱼’”。○释曰:皆《鲁颂·》篇文也。○注“《礼记》曰‘夏后氏骆马黑鬣’”。○释曰:亦《明堂位》文也。

  “既差我马”,差,择也。宗庙齐毫,(尚纯。○差,音叉。)戎事齐力,(尚强。)田猎齐足。(尚疾。)

  [疏]“既差”至“齐足”。○释曰:云“既差我马”者,此《诗·小雅·吉日》篇文也。作者引之,然後作释云“差,择也”者,诂差为拣择之义也。云“宗庙齐毫,戎事齐力,田猎齐足”者,此遂言择马之事也。李巡曰:“祭於宗庙,当加谨敬,取其同色也。”某氏曰:“戎事,谓兵革战伐之事。”当齐其力以载干戈之属。舍人曰:“田猎,取牲於苑囿之中,逐飞逐走,取其疾而己。”郭云:“尚纯、尚强、尚疾”者,此毛传文也。案《诗·小雅·车攻》云:“我马既同。”毛传引此文则每增二字以解之,云:“宗庙齐毫,尚纯也。戎事齐力,尚强也。田猎齐足,尚疾也。”言齐其毫毛,尚纯色。齐其马力,尚强壮。齐其马足,尚迅疾。义与此合。故郭氏取以为说也。

  马属。

  [疏]“马属”。○释曰:自余已下,虽骏异,毛色不同,皆马之属类。故以此题之也。下仿此。

  {麻牛}牛,(出巴中,重千斤。○{麻牛},音麻。)暴牛,(即{封牛}牛也。领上肉暴失起,高二尺许,状如橐驼,肉鞍一边,健行者,日三百馀里。今交州合浦徐闻县出此牛。○暴,音雹。)罢牛,(罢牛,庳小,今之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郡。○罢,音悲。){魏牛}牛,(即夔牛也。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山海经》曰:岷山“多夔牛”。○{魏牛},音危。)牛,(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长毛。○,音猎。)童牛,(今无角牛。○童,音童。)牛。(未详。○,古切。)角一俯一仰,<角奇>;(牛角低仰。○<角奇>,音欺。)皆踊,[B133]。(今竖角牛。○[B133],音誓。)黑唇,享。(《毛诗》传曰:“黄牛黑唇。”此宜通谓黑唇牛。○享,闰旬切。)黑眦,由。(眼眦黑。○眦,才细切。由,音袖。)黑耳,{尉牛}。黑腹,牧。黑脚,卷。(皆别牛黑所在之名。○{尉牛},音尉。卷,音权。)其子,犊。(今青州呼犊为句。)体长,市。(长身者。○市,音贝。)绝有力,欣。(,音加。)牛属。

  [疏]“{麻牛}牛”至“欣”。○释曰:此别牛属也。云:{麻牛},牛名也。郭云:“出巴中,重千斤。”暴牛,领上肉暴失起之牛也。郭云“即{封牛}牛也”者,即上注云:“汉顺帝时疏勒王来献{封牛}牛”是也。云“领上肉暴失起,高二尺许”者,谓领上肉肿坟起也。云“状如橐驼,肉鞍一边”者,《山海经》云:号山“兽多橐驼”。彼注云:“有肉鞍,善行流沙中,日行三百里,负千斤,知水泉所在。”是也。橐驼肉鞍失起有二,此牛领肉失起惟一,故云一边。云“健行者,日三百馀里,今交州合浦徐闻县出此牛”。罢,牛名也。郭云:“罢牛,庳小,今之牛也。又呼果下牛,出广州高凉郡。”以其庳小,可行果树下,故又呼果下牛。{魏牛},亦牛名也。郭云:“即夔牛也。如牛而大,肉数千斤,出蜀中。《山海经》曰:岷山‘多夔牛’。”案《中山经》云:岷山“其兽多犀、象、夔牛”。彼注云:“今蜀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为夔牛。”晋大兴元年,此牛出上郡,人弩射杀之,得三十担肉。即《尔雅》“{魏牛}牛”是也。,亦牛名也。郭云:“旄牛也。髀、膝、尾皆有长毛。”案《山海经》潘侯山,有兽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彼注云:“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长毛。”是也。童牛者,无角牛名也。《易》云“童牛之牿”是也。俯,低也。牛角一低一仰者名<角奇>,言倾欺也。踊,竖也。牛两角竖者名[B133]。牛黑唇者名享。眦,目匡也。牛之目匡黑者名由。黑耳者名{尉牛},黑腹者名牧,黑脚者名卷。郭云:“皆别牛黑所在之名。”其牛所生之子名犊。郭云:“今青州呼犊为句。”体,身也。凡牛之身长者名市,绝有力壮大者名欣。○注“毛诗”至“唇牛”。○释曰:《诗·小雅·无羊》篇云:“谁谓尔无牛,九十其享。”毛传云:“黄牛黑唇曰享。”毛意以此言黑唇,明不与身同色。而牛之黄者众,故云“黄牛”也。其实不主为黄牛,故郭氏云:“此宜通谓黑唇牛。”

  羊:牡,分;(谓吴羊白羝。○分,音坟。)牝,。(《诗》曰:“羊坟首。”○,音臧。)夏羊:(黑历。)牡,俞;(黑羝也。《归藏》曰:“两壶两俞。”○俞,音俞。)牝,。(今人便以、为白黑羊名。○,音古。)角不齐,<角危>。(一短一长。○<角危>,音鬼。)角三[B13A],佥。([B13A]角三匝。○[B13A],音权。佥,音险。)番羊,黄腹。(腹下黄。○番,音烦。)未成羊,宁。(俗呼五月羔为宁。○宁,直吕切。)绝有力,奋。羊属。

  [疏]“羊:牡,分”至“力奋”。○释曰:此别羊属也。云谓吴羊也,其牡者名分,即白羝也;其牝者名。云“夏羊”者,黑历也。其牡者名俞,即黑羝也;其牝者名。郭云:“今人便以、为白黑羊名。”其实,白羊牝者名,黑羊牝者名。羊角不齐,一长一短者名<角危>。[B13A],卷也。羊角卷三匝者名佥。羊之黄腹者名番。羊新生未成羊者名宁。郭云:“俗呼五月羊为宁。”《诗·小雅·伐木》云“既有肥宁”是也。壮大绝有力者名奋。○注“《诗》云:‘羊坟首。’”○释曰:《小雅·苕之华》篇文也。○注“《归藏》曰:‘两壶两俞。’”○释曰:《归藏》者,成汤之所作也。言万物归之所藏也。是三《易》之一也。云“两壶两俞”者,《齐经·瞿有》之文也。案,彼云:“瞿有瞿有,瓜宵梁为酒,尊於两壶两俞,饮之三日,然后鲧士有泽,我取其鱼。”是也。

  犬生三,犭;二,师;一,犭蕲。(此与猪生子义同。名亦相出入。○犭,音宗。犭蕲,音祈。)未成毫,狗。(狗子未生乾毛者。)长喙,犭佥。短喙,犭曷犭乔。(《诗》曰:“载犭佥犭曷犭乔。”○犭佥,力验切。犭曷,音歇。犭乔,虚娇切。)绝有力,犭兆。ζ,狗也。(《诗》曰:“无使ζ也吠。”○犭兆,音兆。)狗属。

  [疏]“犬生”至“狗也”。○释曰:此别狗属也。云“犬”者,《说文》云:“狗之有县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犬生三子则曰犭,二曰师,三曰犭蕲。毫是乾毛也。犬子未生乾毛者名狗。喙,口也。犬长口者名犭佥,短口者名犭曷犭乔。壮大绝有力者名犭兆。ζ即狗也。《说文》:“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也。○注“此与”至“出入”。释曰:云“此与猪生子义同”者,案《释兽》注云:“猪生子常多,故别其少者之名。”犬生子亦常多,而此亦别其少者之名,故云义同。云“名亦相出入”者,谓此犭、师、犭蕲,与彼<豕从>、师、特,字虽小异,大意则同。故云“亦相出入”。○注“《诗》曰:‘载犭佥犭曷犭乔。’”○释曰:《秦风·驷铁》篇文也。毛传云:“田犬也。长喙曰犭佥,短喙曰犭曷犭乔。”郑笺云:“载,始也。始田犬者,谓达其搏噬,始成之也。”○注“《诗》曰:‘无使ζ也吠。’”○释曰:《召南·野有死》篇文也。毛传云:“ζ,狗也。非理相陵则狗吠。”是也。

  鸡,大者蜀。(今蜀鸡。)蜀子,<余隹>。(雏子名。○<余隹>,音馀。)未成鸡,亻连。(江东呼鸡少者曰亻连。○亻连,音练。)绝有力,奋。(诸物有气力多者,无不健自奋迅,故皆以名云。)鸡属。

  [疏]“鸡大”至“力奋”。○释曰:此别鸡属也。案《春秋说题辞》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鸡者,知时畜,其大者名蜀。郭云:“今蜀鸡。”蜀之雏子名<余隹>。雏之稍长,未成鸡者名亻连。郭云:“江东呼鸡少者曰亻连。”壮大绝有力者名奋。郭云:“诸物有气力多者,无不健自奋迅,故皆以名云”者,谓上文雉也、羊也,并此鸡,皆云“绝有力,奋”,故此释之也。

  马八尺为戎。(《周礼》曰:“马八尺已上为戎。”○戎,音戎。)牛七尺为享。(《诗》曰:“九十其享。”亦见《尸子》。○享,闰旬切。)羊六尺为咸。(《尸子》曰:“大羊为咸,六尺。”○咸,五咸切。)彘五尺为<豕厄>。(《尸子》曰:“大豕为<豕厄>,五尺。”今渔阳呼猪大者为<豕厄>。○彘,音滞。<豕厄>,音厄。)狗四尺为獒。(《公羊传》曰“灵公有害狗,谓之獒”也。《尚书孔氏传》曰:“犬高四尺曰獒。”即此义。○獒,五刀切。)鸡三尺为军。(阳沟巨军,古之名鸡。○军,音昆。)六畜。

  [疏]“马八尺”至“为军”。○释曰:此别六畜绝大者名也。马高八尺者名戎,牛高七尺者名享,羊高六尺者名咸。《山海经》云:钱来山有兽,“其状如羊而马尾,名咸。”注云“今大月氏国有大羊如驴马尾”是也。彘,猪也。猪高五尺者名<豕厄>,狗高四尺者名獒,鸡高三尺者名军。○注“《周礼》”至“为戎。○释曰:《夏官·庾人》职文也。○注“《诗》曰”至“尸子”。○释曰:《小雅·无羊》篇文也。上云牛“黑唇,享”注引此《诗》传。此“牛七尺为享”,又引此《诗》文,是享有二义:则牛黑唇者为享,牛七尺者亦为享。义得两通,故并引之。云“亦见《尸子》”者,《尸子》说六畜云:“大牛为享,七尺。”故云“亦见《尸子》”下羊、彘,仿此。○注“《公羊》”至“之獒”。○释曰:案,宣六年传云:晋灵公将杀赵盾,赵盾“躇阶而走”。“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祁祢明逆而之,绝其颔。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何休云:“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是也。今此“周”作“害”,盖传写误,或所见本异也。<完>

猜你喜欢
  卷十七 说林训·刘安
  孟子师説卷下·黄宗羲
  卷二十四下·严虞惇
  卷七十七·卫湜
  卷二十八·程川
  卷一百九十八·山井鼎
  卷二十五上·朱熹
  卷四十八·顺治
  第六节 论国家思想·梁启超
  论语卷十·朱熹
  卷三十二·道世
  高僧傳卷第二·慧皎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之二·佚名
  卷十八·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十一·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题遗安轩为吴江朱君竹子诚作子孙何以遗方寸系安危获稻水云里读书风雨时寜无五湖兴应有鹿门期迟我来看竹弹琴更赋诗空隠子以灯花写草虫人物葢用云巢家法且书坡翁题雍秀才八诗于右戏把灯花幻草虫世间笔墨讵

  • 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孝义二·张廷玉

        ◎孝义二   ○王俊 石鼐 史五常 周敖 郑韺 傅檝 杨成章 谢用 何竞 王原 黄玺 归钺 何麟孙清 刘宪 容师偃 俞孜 崔鉴 唐俨 丘绪 张钧 王在复 夏子孝阿寄 赵重华 王世名 李文咏孔金 杨通照 张清雅  

  •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五·赵尔巽

      冯光熊 陆有仁 觉罗琅玕乌大经 清安泰 常明 温承惠 颜检   冯光熊,字太占,浙江嘉兴人。乾隆十二年举人,考授中书,充军机章京。累擢户部郎中。三十二年,从明瑞赴云南,授盐驿道,母忧归,坐失察属吏科派,夺职。服阕,以员外郎

  • 卷二百一 治平元年(甲辰,1064)·李焘

      起英宗治平元年四月盡是年閏五月   夏四月辛未,詔以河北州縣官吏補義勇不足,令轉運使劾治。都轉運使趙抃奏:「初受詔,官多已罷,吏多死徙。今官吏多新至,若皆治,則新至者被罪。請以歲盡為限,不足乃劾治。」詔從之,其河災

  • 契丹國志卷之六·叶隆礼

      景宗孝成皇帝   景宗諱明記,更名賢,世宗兀欲子也。穆宗先為帳下所弒,諸將迎立帝即位,號天贊。以樞密使知政事令高勳守政事令,封秦王;侍中蕭守興為尚書令,封魏王。每朝,必命坐議國事。納蕭守興女燕燕為皇后。   先是,火

  • 第十四回 愚彭宠卧榻丧生 智王霸举杯却敌·蔡东藩

      却说彭宠僭称燕王,已阅年余。光武帝意欲亲征,预备六军出发,文武百官,未敢异议。独大司徒伏湛上疏谏阻,略云:  臣闻文王受命,而征伐五国,犬戎密须耆邘崇。必先询之同姓,然后谋于群臣,加占蓍龟以定行事,故谋则成,卜则吉,战则

  • 一百六十三 曹(禺页)奏陈江宁正月份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江南太平无事,米价八九钱不等。老百姓俱熙熙攘攘,欢腾鼓舞;具呈地方官员,咸欲进京庆祝万寿无疆。 江宁正月分晴雨录,理合进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知道了。

  • 五八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查出颜季亨所撰书四本并通饬各属查追板片折·佚名

    五八七 江苏巡抚杨魁奏查出颜季亨所撰书四本并通饬各属查追板片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遵旨查缴应毁书籍,仰祈圣鉴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九

  • ·祭溺海文·丁曰健

    维大清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五月壬辰朔越祭日癸卯,福建台湾道徐宗干等谨陈羊一、豕一、清酒、面饭,致祭于海洋溺亡兵民之灵而告之曰:呜呼!自戊申履任未久,惨闻官兵沉溺者百数十员名,商民死者尚不知凡几;旅魂渺渺,

  • 綦母怀文传·李百药

    綦母怀文,不知是何郡人士,用道术侍奉高祖。武定初,官军在邙山同周文交战。是时官军旗帜尽红,西军全黑,怀文对高祖说:“红的是火色,黑的是水色,水能灭火,不应该以红对黑。土能战胜水,宜变更成黄色。”于是高祖马上将红色改换成赭

  • ●宋人轶事汇编卷六·丁传靖

    陈彭年 钱惟演 江南陈彭年,博学书史,于礼文尤详练。归朝列于侍从,朝廷郊庙礼多委手定。尝摄太常卿,导驾误行黄道上,有司止之。彭年正色回顾曰:&ldquo;自有典故。&rdquo;礼曹素畏其该洽,不敢复诘。梦溪笔谈 墨客挥犀同。 陈彭

  • 晋毕阳之孙豫让·佚名

    【提要】 聂政、荆轲、豫让是《战国策》上有名的豪侠之士。“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为了报答他人的知遇之恩,就不惜生命、刚烈永诀,为朋友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他们身上体现的古代英雄节义、精神价值,永远让后世

  • 卷五下·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传卷五下     明 王应电 撰秋官下冥氏下士二人徒八人【冥音名掩覆不明意猛兽主掩取故以冥命官】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庶音注繁庶名○毒蛊恶物其生繁庶掌其治疗

  •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无央数声闻菩萨摩诃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不可说功德庄严。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

  •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不空译)·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毗舍离大林重楼阁。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众多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以念具慧知我弃舍寿

  • 卷第二十·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二十 贤护 凉州孙氏子。来止广汉阎兴寺。常习禅定为业。兼严律行。纤毫无犯。以晋隆安五年卒。临亡。口出五色光明。照满寺内。遗言使烧身。既而肢节都尽。唯手一指不然。 法绪 高昌人。德行清谨。矢志

  • 一〇 须婆经·佚名

    第一 诵品一如是我闻。一时,长老阿难,于世尊般涅槃未久,住舍卫城祗树给孤独园。尔时,堵提耶子须婆,于某要事,住舍卫城。二时,堵提耶子须婆,告其童子曰:&ldquo;童子!汝诣沙门阿难之处。诣已,言&lsquo;堵提耶子须婆、致问长老阿难

  • 无事生非·莎士比亚

    喜剧。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于1599年。阿拉贡亲王带青年贵族克劳狄奥和培尼狄克拜访总督梅西那。克劳狄奥倾心于总督的女儿希罗,并向她求婚。总督有一个侄女名叫贝特丽丝,她生性活泼、俏皮机敏,遇到了狂放不羁、言辞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