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

嘉靖三十年十二月甲寅朔

○户部言上年漕粮为水所阻寄囤徐邳等百有七万今遇运之费且不赀宜将各省下年漕粮如寄囤数折微责其原舡原军以来春运赴通州上纳其天津临德等仓亦宜一体运送第天津之通州二日耳若驾数千里空船而运二日之粮劳且鲜功宜将运送临德二仓之船暂留搬运给与僦偿便诏如仪

○总督狭西三边尚书王以旂等报延宁马市完凡易马五千余匹虏酋狼台吉等约束部落终市无哗涉秋及冬三边绝警下兵部覆今岁九边功收不战良以马市覊縻之故宣大督抚及在内文武诸臣业已加恩请赉狭西三边总督抚镇及各镇小大奔走诸臣劳于疆事者诏赏以旂及各镇巡官赵国忠刘玺吴曰□折吉象张愚张镐各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郎中等官迟凤翔等七人副总兵等官王怀邦等六人各银十两升参将等官徐洪等二十二人各一级赦发配将官林丛兰等七人赎罪立功其余都司等官令总督军门差别犒赉

○丙辰

○以缉捕功荫左都督陆炳一子为锦衣卫百户都督同知袁天章一子为所镇抚升官校喻杰等五十四人各一级又以理刑劳指挥张柏龄周京与旗校陆佐等三人各升一级

○咸宁侯仇鸾言蓟镇空虗宜以大宁都司移置其地复虑人情重迁或为大宁所属外卫班军免其京操改拨蓟镇防御诏兵部集廷臣议尚书赵锦等言移镇未敢轻议其所称改拨官军甚当因条为六事以闻一议定区谓蓟镇故设参将四员顷以虏患分为十区画地分守区设一参将今有将无兵似当裁革则原分亦当相度缓急定拟归并一议设官各区参将虽议裁革而春秋领班仍宜添设参将十员游击二人分班赴边防守一议营房班军三万人人授一室并参将游击注劄之所共计银二十万两速宜处给一议挑选大宁两班官军宜汰其老弱而简本户余夫之壮者补之一议分兵大宁官军六万既改发蓟镇宜令总督镇巡等官酌量区分冲僻分派战守又春秋缓急异势春班但以参将四员各统兵五千赴镇余尽分頴秋班六参将仍于其中选游击兵六千责新设游击二员领之与原设游击六员候警截杀一议抚恤蓟镇被虏创残民皆失业一切赋役宜暂蠲免诏从其议

○丁巳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癸亥

○升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吴山为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

○己丑

○廷臣以灵雪应祈上表称贺 上嘉答之因制贺雪吟颁赐朱希忠等七臣

○礼部类奏灾异 上曰今岁灾变数多厥有由召内外大小臣工宜各思过□改分赞治理边防尤宜加谨毋得怠忽

○致仕兵部左侍郎詹荣卒赐祭葬如例荣山海卫人嘉靖五年进士以户部郎中督饷大同会镇兵乱总兵李瑾欲以城叛降北虏导之入寇荣有机略密以计诱贼党马昇等一旦尽捕诸首恶斩之次日关门迎镇巡官入地方遂定以功升光禄寺少卿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调大同加升兵部右侍郎在镇凡四年余召还佐理部事

○庚戌春兵部尚书缺荣以疾辞署印是时边事孔棘 上疑其避事免官其秋虏犯都城本兵备极祸议者谓荣以智免逾岁遂卒荣初以定大同乱知名及抚大同军民甚安之同时总督翁万达总兵则周尚文与荣皆一时之选缮亭障治军实虏惮之不敢近迨荣等去大同遂无岁不受虏侵暴边群为虚矣

○丙寅

○升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敖铣为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讲学士

○丁卯

○兵部左侍郎彭黯三年秩满荫其子世均为国子生

○宁晋伯刘良玺卒赐祭葬如例

○戊辰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都督佥事王朝用祭 陵寝

○壬申

○旌表浙江等处孝子王晁节妇吴氏等四人

○癸酉

○先是巡抚辽东都御史蒋应奎奏顷者各营开垦荒田获稻粱四千余石又新开民田科粮可千七百余石请建义仓以贮营田所获专备修边支给其民粮徵贮各堡军储仓用兑军月粮之数户部覆议报可

○巡按御史李逢时勘上五月间虏犯大同左右卫守臣功罪诏降参将尚表守备赵纶胡朝操守陈忠各二级千总刘尔千刘堂崔经参将麻隆佐击孙麒各一级夺总兵徐仁副总兵王怀邦朱汉任汉黄龙俸半年游击刘潭李桂三月下把总等官刘汉等三十一人巡按御史逮治

○甲戌

○建总报大典于大高玄殿七日 上谕礼部曰朕洪承 帝眷邦家久安乃者逆丑携二导虏侵犯赖有谋勇之臣慑彼凶残竟秋无事咸 天地 宗社之佑兹奉大报停不急之封如例

○乙亥

○遣成安伯郭应乾等为正使持节翰林院修撰沈坤等为副使捧册封沈王胤移世子恬烄为沈王妃李氏进封为沈王妃第七子恬爖为安庆王鲁府阳信王观燃嫡第二子颐埔为阳信王襄王祐櫍侄阳山王厚频进封为襄王妃张氏进封为襄王妃周王朝炯世子在铤为周王沈丘王睦拷嫡长子勤为沈丘王夫人王氏进封为沈丘王妃蜀府内江王宾沚庶长孙承□□火为内江王韩府永福王旭潭庶第二子镇国将军融樊为永福王庆府豊林王台瀚庶长子镇国将军鼒樲为豊林王夫人叶氏进封为豊林王妃苖氏为内江王妃王氏为鲁王妃沈氏为徽王妃刘氏为阳夏王妃王氏为德平生王妃介氏为荣阳王妃陈氏为庆云王妃时正使怀柔伯施焘传制不至礼部参奏 上让其违慢命礼部记之俟事竣劾奏治罪

○升南京太仆寺卿余胤绪为南京大理寺卿南京国子监司业卢宗哲为南京尚宝司卿

○道御史李一瀚查核宣大等处客兵钱粮及宣府团种粮草之数起元年二十九年 命宁夏东路参将郑献充副总兵协守宁夏肃州参将何淮充右副总兵分守凉州

○壬午

○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徐阶子琨为国子生以擒逆加恩也

○癸未

○裕享 太庙遣成国公朱希忠代

○以明年正旦节遣定国公徐延德恭顺侯吴继爵长宁伯周大经玉田伯蒋荣分祭 诸陵都督佥事王朝用祭 景皇帝遣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都督佥事沉至祭 孝洁皇后及 哀冲 庄敬二太子各陵坟

○升翰林院修撰王维祯为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

○发太仓银二万六千两于蓟州十八万八千余两于宣府为防御春班官军及征调客兵之用仍运临仓寄囤米十三万六千余石于蓟州

○户部言今天下岁入粮草折银及余盐价银共二百万而各边所费已六百余万 皇帝俯从臣等议处增盐课徵粮银广开纳查赎锾举天下一切应徵应取之数而尽括之仅供终岁用来岁以后费将安出请核诸卫门所属官员儒士厨役官校酌议裁革仍将本部钱粮岁所出入盈缩之数撮其大纲籍进仰备 睿览亦使百司庶府咸知此数各为公家惜财凡一切泛用不得任意派取庶可为经久计诏从之

猜你喜欢
  窦融列传第十三·范晔
  列传第二十五·魏徵
  上卷·裴庭裕
  卷十四 帝奕·王夫之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陈厚耀
  ●卷三·陈康祺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四·严有禧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别集上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阿桂
  许王李素节传·刘昫
  七三、商鞅考(附:甘龙杜挚)·钱穆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八       宋 邵雍 撰访南园张氏昆仲因而留宿 中秋天气随宜好来访南园会隐家【张氏园名】贪饮不知归去晚水精宫里宿烟霞 和王安之少卿同游龙门 生平有癖好寻幽一岁龙山四五游或往或还

  • 卷二 一九一七(民国六年丁巳)·赵熙

    宣清·元日天在山中,六换年光,依然千门送喜。似儿时,还祝岁丰,愿人间普销兵气。燕子生涯,桃花世界,钧天梦里。领全家贺新春,尊前心事提起。念正朔随人,衣冠易代,不才今老矣。自紫陌朝天,乌台削草,历定哀间,一一中

  • 卷一百七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艮斋诗集谢谔字昌国临江军人绍兴末尉乐安去奸蠧施德政凡有益于民者言于令行之县多盗条二十防于漕司大要使其相纠而以信赏随之盗果解谔博学工文词有

  • ●卷中·刘敏中

      夏四月乙丑,阿珠奉圣旨分兵筑围守扬州,屯于瓜洲城。丞相与吕文焕及诸将镇守建康,候秋再举。翌曰,侍奉御爱仙奉旨召丞相赴阙计事。丞相令蒙古万户阿喇哈权省事,仍咨升郎中孟祺、员外郎刘江议事。  五月辛巳,丞相趣装发

  • ◎帝系六·徐天麟

    ○公主王主(杂录附)公主。(高纪,如淳曰,公羊传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帝姊妹曰长公主,诸王女曰翁主,师古曰,如说得之,天子不亲主婚,故谓之公主,诸王即自主婚,故其女曰翁主,翁者父也。)太上皇女。昭哀后。(高帝

  • 卷七十六·元·蒋一葵

    【潘纯】 〔字子素,庐州人。少有俊才。游京师,一时文学贵介争延致之。每宴集,辄云:“潘君不在,令人无欢。”至正丙申中,御史大夫纳开行台于绍兴,其子安安绐执同知秃坚,其谋出于子素。子素亦为安安缢诸

  •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司马迁

    徐世英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陈平的传记。陈平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之一,多次替刘邦出谋划策,为刘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文写了陈平的一生,但突出刻画的是他的谋略。司马迁将最能体现陈平智谋的言行重点地加以描绘,显示出

  • 樊子盖传·李延寿

    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祖父樊道则,梁朝时任越州刺史。父樊儒,侯景之乱中逃奔齐国,官至仁州刺史。  樊子盖出仕齐国,历任东海、北陈二郡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封爵富阳侯。周武帝平定齐国,授樊子盖仪同三司、郢州刺史。隋文帝受

  • 南诏传·欧阳修

    (上)南诏,又名鹤拓、龙尾、苴咩、阳剑。原是哀牢夷的后代、乌蛮的支派。夷语称王为“诏”。其先祖有六大帅,自称“六诏”,名叫蒙..诏、越析诏、浪穹诏、..目炎诏、施浪诏、蒙舍诏。各诏兵力相等,各有君长,但无统帅。三国时

  • 王建传·薛居正

    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朝末年,加入忠武军。秦宗权盘踞蔡州,悬重赏来招募他,王建才从行伍之间得以补任军候。广明年间,黄巢攻陷长安,僖宗移驾蜀地。当时后梁太祖还是黄巢部将,带领众军进攻襄州、邓州,秦宗权派小校鹿晏弘跟着监军

  •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巡幸考髙皇慎举动惜烦费自即位后以天下大计尝一幸汴梁再幸中都自是深居法宫无都外之跸文皇定鼎幽都北巡者三世宗相定显陵南迈者一然不过傍览形势行游较猎独武庙轻离六师驰骋八骏不无祈招之叹焉书巡幸考

  • 33.孟尝君的门客·林汉达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 二十年·佚名

    (乙丑)二十年大明嘉靖四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己亥朔,上御明政殿,受群臣賀。〈時,上自喪世子,因不寧,久廢親事,今始受賀,人皆喜抃〉。領議政尹元衡〈元衡,於私第之後,別搆一室,墾神像三形,貌雄偉,每朝必焚香再拜,不知所奉者何神,亦不測

  • 寡见卷第七·扬雄

    吾寡见人之假者也。迩文之视,迩言之听,假则偭焉。或曰:“曷若兹之甚也?先王之道满门。”曰:“不得已也,得已则已矣。得已而不已者,寡哉!”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

  •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五·佚名

    嗣法門人行猷等編荊谿龍池山禹門禪寺語錄開爐上堂。僧問:弘開爐

  • 序·道乐

    嘉兴大藏经 华严不厌乐禅师语录华岩不厌乐禅师语录目次住贵州兴隆卫龙山寺语录住四川遵义府玉泉寺语录住重庆府华岩禅寺语录卷一序文行由上堂卷二小参机缘拈颂卷三山居印偈南游杂着佛事不厌乐禅师目次终序余幼读书时

  • 林公辅集·林右

    又名《天台林公辅先生文集》,三卷。明林右撰。林右,字公辅,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明洪武中官中书舍人。奉玺书行边有功,进春坊大学士,命其辅导皇太孙。后以事谪中都教谕,遂弃官归里。永乐帝即位,召之不至,以械缚至京

  • 朝鲜史略·佚名

    撰者不详。一名 《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等书。今观